食品站的申请表像一颗被投入深潭的石子,递交上去后便杳无音讯。
等待的日子变得格外漫长而煎熬。
苏婉音每天依旧和春香婶凌晨即起,操持着早点摊的生意,但心头始终压着一块石头。
建筑队王队长那边虽然开了证明,但最终能否拿到稳定的猪肉供应,还是未知数。
而没有了稳定的肉源,接下三十人订单就成了空中楼阁。
生意依旧红火,每天的收入稳定在十元左右,净利润能有五六块。
这在这会儿已是了不得的收入,但苏婉音看着钱匣子里逐渐累积的毛票和硬币,却很难真正开心起来。
这些钱,离解决她面临的困境还差得远。
更不用说去镇上县里开个店了……
春香婶也感受到了这份焦虑,她干活更加卖力,甚至开始尝试独立包包子,虽然速度慢,褶子也不如苏婉音捏得漂亮,但至少能分担一部分工作了。
她小心翼翼地向苏婉音提议:“婉音,要是……要是肉实在不好弄,咱们能不能多做点素馅的?菜包子、白菜粉条包,只要油水足,味道调好了,应该也有人买吧?”
这话像一道光,瞬间打开了苏婉音有些钻牛角尖的思路。
对啊!
为什么一定要死磕在肉包子上?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油水足、味道好的素馅,同样极具吸引力。
“婶子,你说得对!”苏婉音眼睛亮了起来,“咱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肉要争取,但素馅也得开发起来!”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
当天下午,苏婉音没有再去公社打听消息,而是带着小宝,拎着篮子去了自留地,秋末的田野,能吃的野菜已经不多了,但一些晚熟的白菜、萝卜、还有地里没起干净的土豆,都是能用到的东西。
为了口感丰富,她还去相熟的村民家,用略高于集市的价格,收购了一些干蘑菇、木耳和粉条。
晚上,苏婉音就在灶房里开始了她的“素馅实验”。
春香婶也没走,好奇地在旁边打下手,看着苏婉音如同变魔术一般处理那些普通的食材。
苏婉音先将肥厚的白菜叶子焯水,挤干水分,细细剁碎。
又将泡发好的蘑菇、木耳切成细末。
锅里下了比平时炒菜多一倍的猪油,这还是她咬牙从黑市买来的板油自己熬的,油热后,放入切碎的干辣椒和花椒炸香,捞出弃之,只取那滚烫喷香的椒麻油。
接着,将蘑菇末、木耳末倒入油中,小火慢煸,直到菌菇的香气被完全激发出来,边缘微微泛黄。
再加入一大勺自家做的黄豆酱,炒出酱香味。
顿时,一股极其霸道的复合香气弥漫了整个灶间,那是一种融合了菌菇鲜香、油脂焦香和酱料醇厚的味道,丝毫不逊于肉香。
春香婶和小宝都忍不住深深吸着鼻子。
“真香啊!婉音,这……这比肉还香哩!”春香婶惊叹道。
苏婉音笑了笑,将炒好的菌菇酱倒入白菜碎中,又加入泡软切碎的粉条、炒熟的鸡蛋碎,这是她增加蛋白质和香气的秘密武器,还有葱花、姜末、盐和少许糖提鲜,充分搅拌均匀。
馅料呈现出诱人的酱褐色,油润光亮。
她迅速包了几个包子,上笼蒸熟。
当蒸笼揭开的那一刻,那股浓郁的酱香混合着面食的蒸汽扑面而来,让人食指大动。
“快,尝尝!”苏婉音夹出一个,递给春香婶,又给了眼巴巴的小宝一个。
春香婶吹着气,小心地咬了一口。
包子皮暄软,馅料咸香适口,菌菇带来了类似肉质的咀嚼感和浓郁的鲜味,酱香和椒麻油的复合风味层次分明,加上粉条的滑糯和鸡蛋的增香,竟然让人完全忽略了里面没有肉,只觉得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好吃!太好吃了!”春香婶顾不上烫,几口就吃完了一个,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这要是拿出去卖,肯定抢手!”
小宝也吃得满嘴油光,含糊地喊着:“姐,这个比肉包子还好吃!”
苏婉音自己也尝了一个,满意地点点头。
味道基本达到了她的预期。
这款酱香菌菇素包,成本比肉包低很多,主要成本都在油和酱料上,但味道独特,极具竞争力。
说到这里,因为眼看着苏婉音做的早点铺子越来越红火,村里一些起心思的人家也学着在村口支了个摊子,有厚道的人家只卖自己拿手的烧饼或者馒头啥的,尽量不与苏婉音撞种类,但也有那不讲理的竟也学着苏婉音的样式支了个“苏家早点”!
卖的和苏婉音家的一般无二,价格也便宜几分,只是味道上终究还是差了些,分量也不足,但就这样也吸引走了一部分客人,毕竟总有舍不得钱的人想尝尝鲜又狠不下心买苏婉音家的包子,就去那家买上一个尝尝味儿……
对此苏婉音倒不觉得有什么,现代跟风的人多了去了,只要她保证自己的手艺还在,人家就永远只能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是那个领头羊,吃的是第一份大饼。
最气愤的反倒是春香婶,这段时间明里暗里挤兑了不少,人家愣是没理会,直把春香婶闹得没了脾气,这两天也消停下来了。
要不说人家能赚这钱呢……
接下来的两天,苏婉音一边继续等待食品站的消息,一边又尝试开发了其他口味的素馅。
她用萝卜丝搭配虾皮,和胡椒粉,做了清爽鲜美的萝卜丝虾皮包;还尝试用土豆擦成泥,混合葱花和五香粉,做了口感绵密饱腹的五香土豆泥包,但不是很好吃,味道还行,但吃起来感觉怪怪的,主食配主食,碳水加倍?
趁着研究新品的这会儿功夫,手里也有钱了,苏婉音就顺带改进了下茶叶蛋的卤汁配方,增加了香料的种类,这样会让茶叶蛋的风味更加醇厚。
这些新品的试验,暂时转移了她对猪肉申请的焦虑,也让“苏记”早点摊的品种更加丰富。
于是最近苏记的客人发现老是能吃到不一样的包子,就连茶叶蛋味道吃起来也更好吃了!
那家跟风模仿的包子铺眼见着无人问津,有时候一早上可能才能卖完一笼。
没办法,苏婉音她这更新的速度他们跟不上啊!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吧……
那些新推出的素包,有些反响平平的,第二天苏婉音就会减量,比如那个土豆泥包子,到第三天苏婉音自己都觉得怪怪的,干脆就不做了,但也有反响很好的素包子,受欢迎程度一度直逼肉包!
尤其是那款酱香菌菇包,几乎成了新的招牌,很多注重实惠或者想吃点清淡口味的客人都会选择它,甚至有人专门为了这个素包而来。
“婉音丫头,你这脑子是咋长的?素包子也能做得这么香!”
“给我来两个菌菇包,一个茶叶蛋,明天给我留四个菌菇包!”
顾客的好评进一步坚定了苏婉音的信心。
如果最终拿不到足够的猪肉,或者猪肉成本太高,她完全可以凭借这几款特色素包,搭配油条、豆浆、茶叶蛋,组合成一份性价比极高、味道也不差的早餐方案,到时候也未必不能接下工地的订单。
无非是利润薄一些,但打开了销路,站稳了脚跟,赚更多的钱,比什么都重要。
就在她心态逐渐放平,准备接受任何一种可能时,转机悄然而至。
这天下午,她正在院子里教春香婶如何更快速地捏出均匀的包子褶,院门外传来了陆珩的声音。
“苏同志。”
苏婉音抬头,看见陆珩推着自行车站在门口,他今天的神色似乎比往常缓和一些。
“陆同志?”苏婉音连忙起身,心里隐隐有些预感。
陆珩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叠的纸,递给她:“食品站那边有点消息,你的申请批了,额度不多,每周二十斤议价肉,价格一块五,这是批条,下周一可以去领第一次。”
苏婉音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屏住呼吸接过那张薄薄的批条。
上面盖着食品站的红章,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一周二十斤!
虽然数量依旧有限,价格也高,但这意味着一条相对稳定的供应渠道打通了!
“批下来了?真的批下来了?”春香婶也凑过来,虽然不识字,但看着那红章,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批下来了。”陆珩确认道,他看了一眼院子里晾晒的干蘑菇和还没来得及收拾的馅料盆,似乎明白了什么,“看来你也没闲着。”
苏婉音紧紧攥着那张批条,像是攥着通往新世界的门票,她用力点头,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总得做两手准备,这下好了,肉有了,素馅也开发了,心里就踏实了!陆同志,这次真的……太感谢你了!”
她知道,没有陆珩的提醒和可能在其中起的某些作用,事情绝不会这么顺利。
陆珩微微颔首:“不用谢我,是你自己抓住了机会,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
他的目光似乎意有所指地扫过苏家这略显狭小的院子。
苏婉音明白他的意思。
原料问题初步解决,但产能和配送的问题立刻凸显出来。
每周二十斤肉,加上大量素馅,要供应三十人的早餐,还有原有的村民顾客,现有的场地和人手,确实到了极限。
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斗志。
等待没有白费,转机也已经出现。
前路依然艰难,但她手里有了更多的牌——稳定的肉源、受欢迎的素包、逐渐熟练的帮手,还有一颗越挫越勇的心。
送走陆珩,苏婉音和春香婶相视而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和希望。
“婶子,从明天起,咱们得再加把劲了!”
“哎!你放心,婉音,婶子这把力气,有的是!”
夕阳的余晖下,苏家小院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