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北风雾昼

沿着东浮桥简直走,七转八拐,便进了麻雀巷。北门东,东门里,西门南,南门外,天光渐白时分,巷子里便陆续传来菜挑子们敞亮的吆喝声,开杂货店的老板催伙计抓紧揭开门板招揽生意,忙乎着的老少爷们儿算是给这座城的一天开了个好头。

北巷把角那儿卖糖堆糖画的是个年轻人,身段颀长,面皮干净,倒似个白面书生。这春寒之际的树杈梢头零零碎碎地还挂着冰碴儿,他也没戴个毛毡帽子,就顶着剃得滑溜溜的青皮脑袋露在西北风里。身上衣服虽没有补丁,但算不得厚实。趁着小孩子围着他闹闹嚷嚷,大呼小叫的空档儿,尹正祥悄默声绕到了他身后:“白少爷。”

白济川压根没耳会。他低头专心致志地给馋得直流哈喇子的红袄娃娃甩着糖画。铜勺盛满透亮诱人的糖汁,滴落到白石板上,慢停快摆,就成了活灵活现的孙猴子。不管看了多少遍他作画,尹正祥仍是不由得感慨像他这样能写擅画,放到唐朝宋代高低也是个文人雅士,哪里能顶着个秃头,

“不是说定了么,在外只唤我姓。”他勾着嘴角将竹签递给小女孩,一群哈着白雾的馋猫儿立刻喏喏着追上去,呼啦全跑远了,这才敛起笑意,垂眼四下扫量。

“放宽心,没串舌头的。”尹正祥背手立在他侧旁,瞅着黏稠糖液在铜锅里被细火慢悠悠煨着,咕噜咕噜沸着小气泡,鼻腔里满是闻着就叫人心情愉悦的甜味儿。白济川卖的糖汁货真价实,上好的南方黑皮甘蔗打出的红糖,蜜桔跟洋莓果都裹着晶莹透亮的糖稀,红彤彤的山楂果则按大小排列,一串串插在稻草架子上,好似一棵结满硕果的小树。

他卖糖画最贵的不过两分钱,摆明了干的赔本买卖。摆摊有些时日了,这种连老婆本带棺材本都能搭干净的卖法却从来没人点醒过。眼下兵荒马乱,各人秉持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道条,来往脚客只觉着是这白净小伙不会做生意,毕竟有便宜不占是王八。

果真是清酒红人面,白财动人心。想到此尹正祥不禁悠悠叹声长气,无波无澜,不喜不悲。“南码头运来的特供品就让你这么贱卖了,也就在败家上着实能看得出你是个少爷底子。”

“无碍,我不缺钱。”白济川又笑,斯斯文文,教养极好的样子。熟稔的人都半逗半捧地称尹正祥声尹先生,可谁知道真正养尊处优有学识的先生正杵在风口卖糖画呢。

“你的药,方子也写在里面了。苏大夫叫我转达与你:多保重身体。”

“不用想也知道他讲的比不上你这么体恤。”白济川接过药包,摇了摇头,“估计又是念我自作自受的教训话,经你这靠嘴吃饭的人一转述,变得倒像是母亲般关切。”

“你就当他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娘吧。”尹正祥打趣道。这话要是让苏仁乙听去,怕是那把山羊胡都要气得翻起来。

“尹兄。”白济川低声开口,话语飘忽,带着几分不真切,“我前些日归家,又听到父亲那边接连收到密报传讯,这直沽城里的生面孔亦是愈发多了。南洋的消息越发动荡,像这样稀疏平常的时日,你我还能过多久?”

白济川所求的答案,尹正祥目前还不知。对于这些留过洋的读书人忧虑的事情,他总是尊重又隐隐避讳的,至于在避讳什么,他也不清楚,只要是有一方天地能让他安心说书,他便能知足打住。眼见好友心事忡忡,他几番欲言又止想要劝慰,终究是默了声,将复杂滋味吞咽进腹,徒留茫然思绪。

北风卷地起,语尽声散。二人抬头看去,这人群往上,浓雾里分明还是昼,这人群往远,熙攘中分明还是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