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纳法是中东相当流行的传统甜品,除了需要当地的咸味白奶酪,还需要一种很细很细的小麦面丝——Kataifi。但今天陈九声不打算用传统的Kataifi,他把从回甘窖里带出的食材摊开在厨房的桌面上,那是顾叶当年在巅峰厨神大赛初赛做的“复合龙须面”。
“哇哥哥,这个面条好细好细啊!比我们那里的细好多!”撒密尔戴上了小围裙,洗干净了手,一边帮忙摊散这种面丝,一边惊叹道。
“你可以叫我阿九,撒密尔。我不是你的长辈,而且,我也不喜欢别人叫我哥哥。”苏棠例外——陈九声身上有很多很多无厘头的规矩需要别人遵守,只有顾叶在意的人,才能打破那些规矩。
“噢噢!阿九!哈哈哈这个名字我喜欢!”撒密尔狠狠地点了点头,继续研究那个面丝。
“这个复合龙须面,除了有55%的小麦面粉,还有15%的红薯粉,15%的米粉,10%的糯米粉和5%的澄面,揉好之后经过反复的拉扯摔打,才做成那么细的面丝。”陈九声难得温柔地介绍着,抚摸着这些面丝,这些顾叶不在的日子里,都是这些回忆陪着他,有时他甚至觉得,顾叶一直就在他身边…
---
“哇那个华人厨师,他在做什么?”
“这么短的时间他要现场做那么复杂的面条吗?”
“他很可能会超时吧!”
…
观众席和评判席,都被那个18岁的少年吸引住了,他手法娴熟,把面团迅速地拉成了大家前所未见的细丝,然后把它放进了滚热的油炸机里,炸好取出的时候再次引起了大家的一片哗然——原来他把面丝做成了鸟巢状。
这个华人厨师就是顾叶。从海选的片子就震惊了各个评审的非美籍参赛选手,而且是这个节目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选手。
只见他把之前捣碎了的芋泥,裹上了调味好的冬菇肉碎馅料,再用面丝薄薄地缠绕了一层之后,也放进油炸机里炸了。陈九声记得,试吃的时候评审们为了这道“金丝芋角”几乎要打起来——太好吃了!顾叶就做了三个,一切为二也就只有6块,五个评委,剩下的故事当然就是,“手快有手慢无”了。他们还跑到顾叶的工作台前面,问他能不能把剩下的芋泥也做了炸了,他们可以为这道菜付钱,把大家弄得哭笑不得。最后当然是没有如愿,毕竟节目是同步在录着的,还有其他很多选手的啊!
节目播出这集的时候,大家还在网上沸沸扬扬地讨论,说这个节目效果也做得太夸张了,好吃也不至于好吃成这样吧!同场比拼的有几个不服气的厨师,也在网上推波助澜,舆论一度闹得很大。以至于节目制作方在征求了顾叶同意之后,高价请他回去做了一个特别的返场试吃系列:空降在不同的星级餐厅,随机送出这道前菜,经顾叶个人要求,除了餐厅还加上了儿童福利院。这一来,口碑立刻反向发酵了,以至于芋角这道传统点心在国内都火了起来,很多海外游客旅游的时候特意去尝这道点心——本来它已经日渐式微了——因为工艺麻烦,利润低,很多点心楼都不卖很久了,所以到后来,会做的师傅已经很少很少了。
当然,顾叶的版本只有他自己做过,口感和味道自然要比普通点心楼的更胜一筹。陈九声特别爱这道点心,可能是当天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让他难忘,那种睥睨众生的自信让他很着迷。因此顾叶从前时不时会给他做,每次都会做好一堆这个面丝,然后保鲜起来备用。
冰封已久的面条,在常温下放置一阵,就会恢复变软的状态,陈九声抓起一把扔进锅里,锅里有刚刚融化了的蒙市出产的地道酥油,还有一种特别的食材:腐乳。要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食材里必须要有双人元素,这也正是陈九声去找阿伊莎,询问阿方叔爱吃什么的原因。
几十年老字号的腐乳,被压平压碎,为了中和它尖锐的咸味,陈九声特意加了点白糖。被碾压后的腐乳逐渐和融化的酥油混在一起,包裹住了面丝,那种咸香苏润的味道也逐渐融入了面里。他把一半的面丝铺在烤盘底部,压瓷实了,然后拿出撒密尔珍而重之交给他的一块Nabulsi奶酪,把它切碎后均匀地铺在烤盘里的面丝上。这时,他抬头看了撒密尔一眼,那双琥珀色的眼珠里满满的,都是这些奶酪的倒影。
“撒密尔,去洗手。”陈九声举着油油的双手指挥他说:“剩下这层面丝你来铺。”
“哇哦!真的吗?哇哦!”撒密尔兴奋地洗完手还在那嗷嗷儿的。他轻轻地拿起面丝,学着一开始陈九声铺底部那层的样子,把剩余的面丝都铺在了奶酪上,然后用铲子压实压紧。这时陈九声已经洗完手了,点点头说:“有模有样,挺好。去把手洗干净,跟我到后山。”
这个烤箱是五味堂特有的,首先,它是一个“碳炉子”,它是有泥胎内胆和火炭燃烧空间的;其次,它还加了AI实时监测功能,监测箱内的湿度、温度,来和不同食材特性匹配进行的烘烤温度和时间设定。
这还是为了顾叶吃锅盔,他亲自设计安装的。
顾叶是一个很怕热很容易出汗的人,但他又很爱290度烘焙出来酥酥脆脆软软的饼皮,什么披萨呀,锅盔啊,烤包子啊,都是他的爱。为此他还亲自搭建过一个很标准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披萨炉,砖窑的那种,但有一次不小心烫到了,陈九声心疼得不得了,以后都不许他接近。更别提要把手伸进炉子里的那种桶式白泥炉~
所以他研究了一段时间,和顾叶一起画草图,最后设计出来的传统又穿插着高科技的烤箱。顾叶非常喜欢,还给它取了名字,叫“堂包包”烤箱···
它还可以装载不同的烤盘,比如翻转烤盘。
这次陈九声就用上了翻转烤盘——库纳法在烤完了一面之后,需要翻个身再烤另一面才完美。而翻转烤盘是上下两层,两个烤盘,分别固定在支架上,设定好时间,它们自行合并,翻转后再自动分离开。
这次正好,不用守着它,堂包包烤箱就能自己完成整个过程。
「店长!你这次去后山又不带我吗?」小五味翻了个白眼,摸摸撒密尔的头说:「那你记得帮我跟小四和小六问好啊!」
“话真多。”陈九声充耳不闻,提着保鲜箱往后院走去。“撒密尔跟上!”
---
撒密尔再五味堂住的这几天,只见过后院那棵古老的香樟树,从没听说过还有什么后山——虽然五味堂很明显是靠着山的,但也没看见有路啊!
只见陈九声走到后院那口井的后面,房子和房子中间有一条窄窄的通道,长了不少矮矮的杂草,似乎有日子没人打理了。然后撒密尔就看着他,那么大大咧咧地走进去了,一会儿就拐了左,不见了!撒密尔赶紧跑步跟了上去,居然发现房子背后是一个小型停车场,停着两辆小越野车!而陈九声已经稳稳地坐上了其中一辆,正等着他。
“这车好酷啊!阿九!这是…这种车我从来没见过!太酷了!”撒密尔兴奋地绕着车摸了一圈,说它是摩托吧,它又有四个轮子,但说它是小四驱,它的车身又和摩托车似的窄,车身要比摩托车短一点矮一点,纯黑的,甚至都猜不到它的发动机在哪里——因为车头和车尾一样薄!
“安静,绑好安全带。”陈九声启动了车子之后,对它说:“小四,去奇叶圃。”
「好的店长!」一把很浑厚的中年男声从车顶发出,然后撒密尔就看见它拐右上山了!他抓紧了扶手,觉得有点紧张,因为一路上还挺颠簸的,但很快,5分钟后他们已经到了奇叶圃了。
---
奇叶圃
顾名思义,这里是五味堂在后山开垦的专门“放养”各种植物香草等素菜食材的地方,十分有趣的是,它是按照山的斜度做成了梯田式的阶梯状,中间是一条很长的传送带式的电梯,两边是生长区,一直延展到山顶,按顾叶的说法是——要模拟有海拔的生长环境。
撒密尔四处张望,看到有温室,有小瀑布,有专门的藤蔓区,他抬头望向高处,发现中间那片里好像有一个穿着工服的人,在采摘什么东西。
“阿奇!”陈九声对着那个位置大叫了一声,那个人回头看着他。好一会儿了才开始快步走下来,直到他走到两人面前,撒密尔才发现原来这个人,是一个机器人。
「阿九!」他大力的拥抱了一下陈九声,「你很久没来了啊!51天了!」
陈九声笑了,而且他做了一个撒密尔从来没见他做过的动作——他摘下了口罩!
感谢阅读,感谢追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回忆中的龙须面·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