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结束了,那你的呢?你为何穿着女子之衣物,又缘何落入水中?”
“我的故事很长,你愿意听么?”
“我愿意。”
“我的故乡在永和乡,是一个山村……”
虽然乡境内也有一条溪流穿过,但距离燕回住的地方十分遥远。燕回出生的时候正是战火纷乱之际,故家中非常贫穷。
小时候的事,燕回其实不太记得了。
父亲的长相,母亲的长相,哥哥的长相,燕回只觉得都跟身体上只有个光滑溜圆的大球似的,看不清五官。
只记得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在战火中被烧成了灰烬,只有姐姐颠沛流离,还要照顾着自己,后来听说姐姐在工作地主人家的介绍下结婚了,接着就失去了联系。
燕回从小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小孩,别的孩子给他贴标签,说他是神经质,是难以亲近的,因为他懂得很多寻常小孩听都没听说过,甚至小孩的父母见都没见过的事。
而掌握超出年龄的知识的原因,燕回又无法与人诉说——他从记事起,脑中就会时不时被塞入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而那时候他还太小,不太能理解,只当是看书看出的幻觉。
这让燕回在小伙伴之中总是一副小大人样,但因为模样讨喜,也并未受到欺负。
终于,在燕回快要成年的时候,关于他的事件初始记忆也重回了他的脑子。一下子,所有的事都被串联了起来,难以理解之事,也被破解。
—
事件初始的年代已经完全记不清了。
那时燕回还不叫做燕回,名字也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原是九仙山山脚下的寻常农夫。
九仙山因九峰并峙而得名,群峰间常有云雾飘绕,嶙峋下总有怪洞幽深,樵径之上有苍松翠竹,行走其间如入仙境。
一日他上山砍柴,偶遇八人下棋,棋局十分精彩,直到日落西山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可到了家竟发现家中已儿孙满堂,方知那八人乃是仙人。
次日,他便上山修炼,终也成了仙,守护着九仙山与山脚下的一方百姓。
—
发源于九仙山的东溪,乃蛟龙修行所化,一直是附近居民赖以生存的水源。然而战火纷扰着世间,连神仙精怪也不能幸免。
藏身的溶洞被炸毁,蛟龙短角断裂,修为大损,原本择日即可沿溪入江,再入海化龙,可现在一切都将遥遥无期。那条可怜的蛟龙只能盘踞在九仙山地底溶洞的水源中,靠着山中迷瘴与戾气苟活。
—
那蛟龙原打算笃信命数,在山水之间顺其自然。偏有居民察觉山中莫测变幻,欲请高人收服妖孽,还百姓安生。
刚巧一不知名的愣头青道士路过此地,感知山水之中积怨外溢,又受居民请托,便随随便便将奄奄一息的蛟龙藏身所用法术封印。
这封印法术也将原本散于山中的毒瘴聚拢,戾气下沉,全部送至蛟龙身边,山间怨气侵蚀,蛟龙鳞片也由绿转黑。蛰伏了百年,那蛟龙终于在雷雨夜冲破了最后一道符咒。
—
蛟龙偷借暴雨将龙血中的怨气注入溪水,连日的暴雨眼看溪水就要倒灌淹没农田。
蛟龙拔下逆鳞化作雾舟,舟无底,舱内悬着鲛油灯笼,灯光幽绿如同鬼目。蛟龙又将它在山底溶洞盘踞时,用怨气豢养出的千条赤麟水虺放出,这些蛇形妖物头生独角,腹下生着蜈蚣般的细足,它们互相虬结,盘踞成雾舟缆绳模样。
这雾舟沿溪巡游,许诺助人逃离洪灾,接引无辜居民登船,并将他们献祭于滚滚水流之中,以加重水中怨气。
蛟龙的系列小动作被守护百姓的小仙看了去,他知道自己能力不足,蛟龙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这山中的小仙更没有地方去寻求外援。
能怎么办呢?
—
村民的人数越来越少,怨气的累积也越来越快。酝酿多日的大劫终要来临,蛟龙似乎心情颇佳,它停了风雨,卧于九仙山山顶休憩,凝视着山下的一片混乱。
山中小仙踏着浮空的树叶跃至蛟龙面前,朗声道:
“以我千年法力灵核换你百年怨气,如何?灵核归你,助你走蛟成龙,怨气归我,我愿永镇地渊。”
蛟龙心情愉悦,不愿动作,只是颇为不屑地口唇相讥:“呵,就你?”
“不试试怎么知道?”
—
撕开胸腔,山中小仙剜出自己核桃大小的灵核。灵核脱离的瞬间,林中飞鸟振翅,野兽低吼。
木灵之气接近,蛟龙周身的逆鳞竟不受控制地竖起张开,露出下方溃烂搏动的黑色心脉。
“要换了噢,喝!”
小仙大喝一声,将灵核按入蛟龙游走的黑色心脉,地动山摇,鸟兽惊起。青色的光顺着龙脉游走,所过之处黑色鳞片重回绿色。
那黑灰色的瘴气也顿时钻入小仙体内,青衫被怨气蚀出无数虫洞。法力所剩无几,身体也千疮百孔。
—
那蛟龙原以为小仙只是先用言语诓骗,再等待时机使诈对付它,没想到当真把千年修为的灵核都给了它。溪水不再倒涌,山川不要动摇,鸟兽虫鱼也安静下来。
山中小仙牺牲了自己救了大家,而山下村民无人知晓。
“值得么?”蛟龙问。
可已经得不到答案了,小仙在不留神中已经不见,而他刚伫立之处留下了一颗碗口大的种子,应是他残存的法力包裹怨气所化。
蛟龙明白了小仙的意思,待它化龙之日便将种子种下,不多日,那处便生出一株幼苗。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