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雷区预告 入坑警示

0、关于自我定位。刚上大学时,我的恩师曾在第一节课上说过这样一段话:“经济理论基于一定的假设,在此假设之上,它们解释了一定的经济现象,并借以预测分析。经济体系的进步,正是建立在推翻和修正这些假设上的。对原有经济模型拟合、推翻、重建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对前人工作的完全否定,恰恰相反,我们要感谢他们前期的贡献。受制于时代和客观条件限制,他们的想法确有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激励着我们在修正中向前。

我在课堂上向你们讲授的所有知识,如果理由合理,你们大可反驳,最好是自行建立一套新体系。我欢迎你们把我这个‘权威’拉下神坛。

做学问的人,千万不要因为某份资料过于久远、撰写者过于权威而抛弃自己的怀疑。如果你只当这份资料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仅是一笑置之,那对它宽容一点无可厚非。但若要将它作为一个严谨的参考资料,那请你牢记自己的身份——一个普通的研究者。

诚然,对万事万物都甄别真伪,活得太累。古人有句‘难得糊涂’,也讲究‘中庸之道’。我不能强制所有人都严格行事,但我当为人先。”

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明白了所有理论、想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我读过很多古籍,感叹过“古人诚不我欺”,也笑话过某人的落后愚昧,也骂过某人颠倒是非、黑白不分,但我理解他们在时代限制下做出的特殊选择。而且,如今我们能意识到这是错的,并努力向对的方向改进,这就是一个进步意义。

我对我自己的作品也是这个态度,希望将来有一天,有人能指出我作品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那么也算我多做了一份贡献吧。

1、关于本文定位。我写的不是历史,不是历史,不是历史,只是我自己搜集各种史料、民间传说之后加工而成的作品,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说三遍。本文尽量尊重那个时代的史实和风俗习惯。但是,每个人都有主观性,我读书的结论仅做一家之言,如果大家看过我的作品后,能有意愿看更多的书,提出更多新颖的见解,那就最好不过了。这是我的态度,也是我的立场。

2、关于人物塑造。本文设定为群像戏,时间线较长,男主下线后女主还有一段剧情,另外孩子们也会在后期(下卷)中占据比较重要的戏份,比如周循和孙鲁班,比如小周姑娘和……(不能剧透)。男主的戏份肯定是最重的,但也可能连续几章都不出现。其他大多数人想看的人物也会在本文出现,大家不放心的话我在后面开个楼层,供大家询问参考。除此之外,本文肯定会有一些分量较重的原创人物,毕竟历史人物有既定的人生轨迹,不太好拿他们下手,所以只好对自己的原创人物磨刀霍霍。

孙尚香的官配CP是我的原创人物,高能预警。

另外,特别说明一下,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以史书记载为主,如果本文中出现了反派,那必然是史书上有相关记载,或为原创人物,绝不蓄意抹黑历史人物。

3、关于行文风格和结局走向。请大家相信,前期发的糖,后期都得变成眼泪还给我。通俗点说,前面有多甜,后面就有多虐,请自备速效救心丸……

我写文章差不多有十年了,行文风格和说话习惯比较固定,如果大家读着读着,觉得晦涩难懂,尽管留言,我酌情修改。

4、关于融梗和剧情。我之前潜水的时候,的确看了不少前辈的文章,而且文章的梗数量有限,我再怎么避也没法完全避开。但可以跟大家保证的是,这篇文章力求有新意,绝不套作,细节描写之处必亲自操刀,绝不复制粘贴。否则的话,我写着没意思,你们看着也没意思。

5、关于更新。写文章是个体力活,也是个脑力活,工作量很大,我平时事比较多日更基本不可能。前期周更可能也悬,但会尽量抽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弃坑。

6、关于凑字数。根据目前已梳理的大纲开看,我真的不需要凑字数,反而需要尽量精简又不拖沓地讲完故事,所以,除非是为了情节推动,否则绝不会出现诸如“迷离繁花丝锦制成的芙蓉色广袖宽身上衣,绣五翟凌云花纹,纱衣上面的花纹乃是暗金线织就,点缀在每羽翟凤毛上的是细小而浑圆的蔷薇晶石与虎睛石,碎珠流苏如星光闪烁,光艳如流霞,透着繁迷的皇家贵气。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的烟罗紫轻绡,用金镶玉跳脱牢牢固住。”这种。

7、关于引用/借用/化用典故

一句话概括,非原创必注明。

8、关于“穿越”

①由于时代限制,许多唐宋诗词不会乱写,但可能会用一些相关典故。

比如“额心妆”最早见录于南朝,《能改斋漫录·事始》云:“张芸叟云:‘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但本文会出现画额心妆的操作。

再比如“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镠写给自家夫人的信,但本文会出现“陌上桃花开,问卿何时归”这种类似的话。

再再比如“男钱”,一般认为是南梁民间私铸“布泉”的俗称,但是也有人说指的是王莽时期的布泉,晚唐时的段成式有诗“私带男钱压鬓低”。起因已不可考,但本文会用到这个典故,并杜撰一个起因。

再再再比如明清时期的《秋灯琐忆》记载,蒋坦与秋芙下棋时,秋芙眼见自己要输了赌注玉佩,便将膝上小狗将棋盘上一扔,本文会借用这个梗。

②本文中某些器物礼仪基本符合史料记载,但不保证完全还原时代特征。

比如“胡床”,最早于汉灵帝时引进,三国时是否普及尚未可知。史学界一般认为当时的正式场合应当跪坐。本文中,出于保护膝盖的考虑,部分家宴等非正式场合会出现椅子等物品。

再比如佛教,一般认为江南佛教传播起源于247年,其标志是建初寺的建立。所以在本文的前期(上卷、中卷和下卷的大部分)不会出现有关佛教的字眼,但是会借用佛教的一些思想。

③本文不会出现玉米、辣椒。

嘤嘤嘤,其实我还好想写榴莲酥菠萝酥的,只好忍痛舍弃了。

④emmm最任性的一点,出门在外是要束发的,在自己家里或者比较随意的场合,散开好像也挺飘逸的。(围笑)

⑤本文的很多称呼倾向于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相比起“大兄”“仲兄”,我写“大哥”“二哥”更顺手一些,虽然“哥”这个字并不适用于那个时代。

但是呢,如果要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的说话习惯,估计通篇都要文言文了,所以请大家无视这个bug吧。

9、其他

我写这个作品的初衷,不是表现一两个人的悲剧,而是想写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坚守。我会尊重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悲悯作品中的小人物。在最新修订版的大纲中,我基本删掉了初期构思的所有宫斗宅斗剧情。我写的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主动或被动中慢慢成长的故事。每个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会留恋昔日相伴相知的岁月,怀念曾经一同追梦的过程。除此之外,我尽量还原当时的一些民风民俗、找一些美食器物、描写古人的一些黑科技,并试图用现代科学的理论解释某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力求给大家展现一场文化盛宴。

总之,四年休整,两年沉淀,愿以十年磨一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