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竹居求学

话说子昭将虎缶与曾淇一行人送至竹林林居所在的山脚下,依依话别,眼见虎缶与曾淇二人相伴相随,心中微微生出唏嘘之意。此时,子昭原本沉寂一个多月的内心如一潭止水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涟漪不断泛起。好友为社稷家国东西奔波,虽说辛劳,但总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身边还有曾淇相伴。子昭虽比虎缶年幼三岁,但是情窦开窍反比虎缶要早一些,他从曾淇凝望虎缶的眼中看出炽热的光芒,由此心中有所唏嘘萌动,并不断酝酿发酵,渐渐生出一些羡慕嫉妒。子昭望着远去的曾淇,心中浮想联翩,期望若是也有一位如此多情美丽的女子,不是以敬畏的眼神,而是以曾淇对虎缶那般热切的眼光望着自己,那真是绝佳绝妙。

目送一行人消失在山间的林荫之中,子昭低头慢慢返回竹林林居,一边拖沓着脚步,一边暗自纳闷,自己为何会羡慕虎缶。子昭自恃不论地位、才华、样貌,自己皆不输于虎缶。但今日却对虎缶暗生艳羡,思来想去笃定必是因为两点,其一定是羡慕虎缶有佳人相伴,而自己身边除了鬼殳便是羊井。其二断定自己在山中清苦日久,口中贪馋曾淇烹制的美食。想到此处,子昭拿定主意,待日后返回殷都,也要寻一位手艺绝佳的妙龄女子作自己的亲随近侍。

子昭一路盘算着殷都名门大族中自己所知的适龄女子,不一会儿便返回竹屋。眼前的场景立刻将其从曼妙峨眉环绕的仙境拉回人间,但见攸几和羊井将上衣围在腰胯间,光着膀子奋力砍伐竹木,挥汗成雨,体肤涔涔,十几步外便能嗅到一股酸臭汗味。鬼殳则坐在旁边砍伐好的一堆竹干上,正在用一柄骨刀削去竹干上的枝叶,一张折皱的黑脸,不论色泽,还是沟壑,都直追身上皱皱巴巴的皂衣。

看到子昭归来,鬼殳和羊井起身行礼,攸几只是用目光打一招呼便又回头伐竹去了。子昭进入竹屋,甘盘正在屋中用削好的竹条编织竹席,见子昭来到,甘盘手下不停,对子昭说道:“殿下请看,这竹席的经纬端正分明,方能持久经用。但有一处偏斜,便松散歪扭,不成一面好席。若遇勤勉之人,必拆之重新编作,使其经纬端正分明。若遇懒惰之人,任凭竹席经纬不端,则席不堪用,月余便会扭折破烂。愿殿下思之、虑之。”

子昭知甘盘这席话是由物喻理,明说的是编织竹席的道理,实际是要开始论治国安天下之道,思索片刻之后,应道:“弟子思虑师傅所言,由编席之事得大道二。一者,治天下之道,必经纬分明。二者,国君者,经天纬地之人也,必以勤勉治世,不可懒惰而使天下糜烂。”

甘盘闻言,停下手中编织竹席的活计,追问道:“何为治天下之经纬耶?”

子昭想到昨晚虎缶讲述的老戍之战,答道:“将士雄壮,兵戈犀利,可使天下畏服,正是治天下之经纬。”

甘盘拿起一旁削竹片的小铜刀,说道:“士马兵戈,正如此刀,可修竹断篾,然用之不当,亦能伤己手臂,绝非经纬也。”

子昭稍加思索,又答:“大族贵胄,百姓之家,金贝粮粟皆出于其人。若欲治天下,必得其人之心,想来人心是治天下之经纬。”

甘盘放下手中的小铜刀,抓起一把身旁地上削切好的竹篾和竹条,说道:“天下人心,正如这竹篾竹条,竹席虽由其编成,然而若无经纬之术治之,竹篾竹条终是一堆碎竹,不能御寒亦不能食,引火尚且嫌其不如木材,岂能是治天下之经纬?”

子昭又思索一阵,轻声道:“治天下之经纬,莫不是子姓王族,亦或是各方神灵护佑?”

甘盘将手中一把散乱的竹篾和竹条放在身前,开始一一理顺,用铜刀削去上面竹刺。听闻子昭的回答愈发没有自信,甘盘一边理着竹篾,一边说:“铜刀、竹篾、竹条等物皆为器也,治器必以道。治席之道,经纬端正皆在治席者心中规矩方正,规矩由心至眼,由眼及手,而后由手施其道,治其器也。故而规矩方正为治席之经纬。”

说到此处,甘盘再度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子昭继续说道:“而天下之治在礼法纲纪,治世者心存礼法,由人臣施行礼法于万民,如治席者之手施力于竹篾。方才汝所言,由王师军旅征伐不臣,犹治席者以刀修竹。由此观之,礼法乃治天下之经纬。”

甘盘说到礼法,子昭不由得想起虎缶所说妇婵作为助祭参与周祭,在飨宴上陪同父王坐在主席,而自己的庶兄子时也在抵御目方之战中立下首功,心中隐隐不安。

甘盘见子昭作若有所思状,以为其在思索礼法之道,便继续解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天下大治在治天下者之心,其心端正,则礼法正,礼法正则万民从,万民从则天下归一矣。”

子昭突然发问:“若治天下者不顾礼法,行废长立幼、废嫡立庶之事,若何?”

甘盘听闻此言,方知子昭心中所想早已不是治国平天下之道。虎缶昨夜所言甘盘亦曾与闻,知道子昭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便安慰子昭道:“礼法自在人心,若治国者罔顾礼法,必使天下汹汹、人心惶惶。上天神灵亦佑礼法端正之人,殿下修德正己,必得神灵护佑。”

甘盘又与子昭谈论一些上古圣贤尊崇礼法之道而使国家兴旺,无道之君因悖逆礼法而导致祸乱丛生的典故。子昭已然心不在焉,甘盘也不强求,便结束当天的论道,教了子昭两个沉心静气的法门。一个法门是帮助攸几等人劳力做活,以身体疲乏化解心中烦恼,另一个是登上山巅远望清啸,以壮阔景致舒缓烦闷心事。

子昭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二个法门,辞别师傅之后,也不告知忙碌修建竹屋的鬼殳等人,孤身一人走出竹林,向北往北砀山深处走去。沿着青绿蜿蜒的山路快步而行,两刻时光便来到竹居所在山峰北面那座更加高大的山峦之下,听闻攸几所说,山中之人唤此山作“垂水山”,皆因此山中有那一帘大瀑布而得名。登上垂水山北行,山路已是断断续续,很多陡峭难行之处已无路可循,子昭便沿山势平缓之处攀爬前行,小食之时便抵达与甘盘初次相遇的飞瀑,山中之人称之“南垂水”。

按照攸几所言,在北砀山山脉更北面被称为“主山”的大山中还有一道水势更大的瀑布,山中人称其为“北垂水”。子昭早有心去北垂水一观盛景,但攸几说从竹居去主山脚下要走五十余里,其中大多是无路的密林山岭,主山更是陡峭高耸,攸几也只是到过主山脚下,未曾见过北垂水。近些日子子昭整日与甘盘论道,自然无暇游山玩水。从攸几处听闻北垂水的所在后,只是暗下决心,日后若得闲暇便要带上刀弓,备足干粮,与鬼殳和羊井一同去探看那雄壮神秘的北垂水。

只是今日仅有半日闲暇,子昭孤身一人,身无长物,只能观望南垂水稍遣情怀。山中此时别无他人,子昭箕坐在一块大石之上,静观飞瀑流水。此时已是初秋,但是与盛夏时节,子昭初次来时相比,南垂水水势丝毫不减。子昭沉浸在这份清幽之中,心事重重,呆望飞瀑间,只有山林间的鸟鸣和飞瀑的轰鸣在耳边萦绕,丝毫察觉不到时光飞逝。

待神游四方归来,子昭举目望天,日已西垂,若不再起身返回竹居,便要在山中赶夜路了。好在山中一游,以景遣怀,已使子昭心情舒缓,暂时压下了心事。于是子昭收束心情,整理下衣冠,匆匆返回竹林居中。

待子昭到得竹林近前,还未进竹林小径,便听竹林中传出歌声。子昭在山中久不闻乐舞之声,更何况此间歌声与子昭在都邑宫殿之中所闻雅乐迥然有异,曲调婉转,倒是好似鹿邑邑人鹿观所唱之曲。因此子昭放慢脚步,侧耳倾听,且听且行。

待子昭绕过竹林绵密之处,来到竹林小径路口,歌声逐渐清晰。子昭驻足细闻,歌者唱过一遍,将息片刻,接着又唱。子昭听过两遍,确定歌声正是师兄攸几声音,也能隐隐听清歌中词句:

“桃兮桃兮,其色微霞。邻邑有女,面如夏桃。

李兮李兮,其色绯红。邻家有女,颜如秋李。

桃李无言,彼女烟视。吾心扬兮,林下有径。

桃李不言,伊人媚行。吾心欢兮,山岳成蹊。”

曲中所唱,一是赞叹邻家少女的娇俏可人,二是抒发男子的爱慕相思之意,为探望心上人,以致在山林野鄙中趟踩出一条小路来。词句简明通俗,不似雅乐那般晦涩难懂,便是普通邑人也能明白其义。

子昭拜甘盘为师已有两个月,期间不论是在河邑人口繁盛之所,还是在山野人迹罕至之处,甘盘与攸几都是一本正经,不是在谈学论道,讲史说经,便是埋头做活,身体力行,从未听其唱过歌曲,更未见其说起男女情爱、家眷温情之事。此时却听攸几唱此男情女爱之曲,与平日不苟言笑的师兄判若两人,让子昭不由得心中称奇。由是子昭少年心性大起,三步并作两步,奔绕过曲折的竹林小径,来到林中空地。见黄昏的微暗光线中,攸几一人正在整理新伐的竹干,一边忙碌,一边高歌。远处新建的竹居中,袅袅炊烟升起,远远望去,鬼殳的身影在屋中忙碌,似在生火准备炮制小食,独不见师傅甘盘与羊井。

子昭轻声快步,来到攸几身后。攸几专心忙碌,更兼高歌之声混淆了耳目,不曾察觉子昭来到,直到子昭咳嗽两声,才发觉身后有人,止住歌声,转头见是子昭,讪讪道:“唔,归来啦。”

子昭微笑施礼道:“叨扰师兄雅意,师弟赔礼了。听闻方才歌中所唱词义,师兄定是有心上人了?”

即便此刻光线幽暗,攸几脸上的绯红之色也瞧得清清楚楚,连忙嗫嚅道:“山中野鄙之地,何来得心……心上人?只是邑人传唱俗曲,随意高歌以解乏累罢了。”

子昭见师兄脸红语结,笑得更开,道:“师兄早已过了婚娶之年,师傅也该为师兄操心媒妁之事了。是了,定是师傅勤于论道,无心关心此等俗事。弟倒是识得不少大族,族中当聘之年的佳女子不少。不如由弟禀明师尊,就教弟成此大媒,也是美事一件。”

攸几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切不可为此事烦劳师傅,贤弟亦休要操心此事。”

子昭笑得嘴咧开来,拍手道:“看来师兄定能自成其事,美哉,乐哉。大仪之日,弟当饮昏酒一斗。”转念一想,又问道:“说起师傅,弟却不知我等可有师母?”(注:《礼记·昏义》把上古贵族婚礼规范为五项仪程,其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礼在黄昏举行,故上古时称为“昏礼”。)

攸几见子昭终于不再纠缠自己的私事,如释重负,答道:“师傅在殷都奉公时曾有家室,但师母已因疾早逝,前年我还曾随师尊去往殷都之郊祭拜。至于子女,未曾听闻师尊说过,怕是尚且无子女。”

子昭闻言心中暗道:看来师兄已有心上人,不需我操心。倒是这师傅,中年鳏居,我得为师尊多多留意了。切不可教贤者无后,这也是古之圣王教导,我正好着落在师傅这里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子昭思谋已定,对攸几说道:“师兄,你我为师傅徒子,自然愿师尊身体康健、安泰百年,可是如此?”

攸几不假思索地答道:“正是如此。”

子昭继续问道:“我等可如妻妾般照料师傅?”

攸几答得干脆:“我可。”

子昭此一问本是要说师傅没有妻子,常年没有夫妻生活,也无女子嘘寒问暖,缺乏人伦温情。哪知攸几出身贫寒,不似子昭这班贵胄子弟,年纪轻轻便整日浸染风花雪月之事,自然没有想到男女之事上去,以为子昭问的是照顾师傅的饮食起居,于是完全不按子昭的思路回答。

子昭被攸几斩钉截铁的答案噎得愣住,思索一下,只能再回到不可教贤者无后这一条思路上来。于是,子昭再问:“我等可为师尊生育子女否?”

攸几终于明白子昭意思,脸上一赧,瞪了子昭一眼,答道:“这个自然不可。”

子昭击节道:“然也,你我固然能侍奉师傅,为其养老。但数年后师兄伉俪情深、子女成群,而师尊空有徒子徒孙若干,却唯独无亲子亲孙,晚景何其凄凉也。请师兄思之、念之。”

见攸几点头沉思,子昭继续道:“如弟方才所言,各姓大族之中,佳女子甚多,待弟细细为师拣选。只是弟拜入师门时日尚浅,不知师尊偏爱何样女子?”

攸几微微皱眉,答道:“我也未曾听闻师傅谈过女子,确实不知。”

子昭道:“这个倒不难,你我暗中看查,旁敲侧击即可。抑或师尊偏爱的女子如师兄爱慕的那位佳人一般。”

攸几见子昭又将话题攀扯到自己身上,转身便往竹居而行,不再搭子昭的话头。子昭正欲上前继续攀谈,眼角余光瞥见竹林小径处师傅甘盘和羊井刚好归来,忙回身前去迎接。原来甘盘同羊井前去山中采摘野菌山珍,以为小食之用,此时满载而归。甘盘见子昭心情已经转好,心中赞许学生的心胸豁达,颇为嘉许。

由于今日甘盘、羊井与子昭归来皆晚,误了小食时辰,五人用过小食之后夜色已深,好在当夜星河灿烂,适合观星畅谈。甘盘免了当夜的论道,叫徒弟设席于竹居院中,众人一同辨星观天。

甘盘讲解了天象之说,又指天一一为徒弟讲解星宿位置。攸几和子昭都未曾学过星象之道,只是小时候听母亲教认过银河和北斗七星,其余星宿一概不识,故而听得心驰神摇。倒是鬼殳和羊井识得不少星宿,只是鬼殳按鬼方叫法称呼星宿,羊井按羌方叫法称呼星宿。甘盘发现,虽然不同国族对星宿的称呼不一,但都能识星宿,而且各有星象之法,且异族星象占卜的变化不少。甘盘有心请教,鬼殳与羊井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奈二人所知只是其国族星象之术的皮毛,说到深处便不知其所以然,故使求教的甘盘略感缺憾。

子昭初学识别星宿,开始颇感兴趣,但是随着甘盘与鬼殳、羊井讨论以星象占卜的方法术数,其中变化越来越多,口中所言也愈发晦涩难懂。子昭逐渐感到兴味索然,师傅等人说出的话,方从左耳进,便自右耳出,心中渐渐想起方才师兄攸几所唱之曲。

待甘盘讲得口干舌燥,正喝热汤之时,子昭插话道:“弟子曾听人唱曲,词句新颖,曲调悠扬,实在悦耳。此前却不曾听闻,特向师傅请教。”

甘盘咽下口汤,颇感兴趣,问:“曲之声调,曲中唱词,汝可记得?”

子昭答道:“弟子当日只是偶然听过,时日久矣,现仅记得词句,曲调唱不妥帖,请师傅莫怪。”说罢清清嗓子,照着下午攸几所唱之曲的曲调歌词唱了起来。子昭记忆力颇佳,方才听过几遍,又用心记忆的歌词,自然一字不差。只是子昭似乎天生不擅长音律,唱得五音不全,句句跑调。

攸几在侧为甘盘添汤,自子昭谈起俗曲便颇为紧张,但见子昭不说唱曲之人,又诓说听过俗曲时日已久,悬着的心倒也放了下来。后听得子昭将自己抒情之曲唱得如此嘈杂不入耳,心中又是哭笑不得。

子昭唱过一遍,甘盘放下手中汤碗,说道:“汝方才所唱乃俗曲也。所谓俗曲,世俗之人所作所唱,曲调婉转旖旎,唱的尽是清风明月、人间悲欢、男女情爱之事,乃至尚有□□放荡、忤逆不臣之辞,是故俗曲又称淫乐。其曲调唱词皆与雅乐大为不同,雅乐乃社稷大仪所用之乐,彰国家威仪,明贵贱之别。雅乐攸几未曾听闻,子昭在殷都必听过。”

说罢,甘盘沉吟须臾,清清嗓子,以腰间小铜刀敲击面前陶碗打拍,施然吟唱起来。甘盘所唱曲调,开头“猗与那与,置我鼗鼓”这句端正平和,随后曲调上升,到全曲**部分“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两句,曲调变得激昂热烈,在曲子末尾“顾予烝尝,汤孙之将”两句,曲调复降,但唱罢音落,仍给人余音绕梁、余味深远之意。

(注:猗(ē)与那(nuó)与,婀娜多姿之意,形容乐舞阵容之美。

鞉(táo)鼓,一种立鼓。庸,大钟。斁(yì),形容乐声高亢。

奕,形容舞蹈场面盛大。

烝(zhēng),冬祭为烝,秋祭为尝。

汤孙之将,汤的子孙获得佑助。

王、巫、宗、祝、卜、史、万,指王族、巫人、贵族、祭祀官、占卜官、史官和宫廷乐师。)

子昭听得分明,甘盘所唱正是大商庙堂雅乐之首《那》,此曲用在祭祀先祖商汤的仪式之上,乐、舞、歌齐响齐舞,用于歌颂商汤,赞美祭祀场面之雍容盛大。子昭在祭祀仪式上听过多次,只是还没有学过此乐。

甘盘唱罢,对攸几和子昭说:“雅乐用作祭拜鬼神先祖,还用作分封赏罚大典、宴飨燕食之上,可使臣民聚力、方国同心,亦使四方蛮夷畏服。雅乐亦有上下之别,唯王、巫、宗、祝、卜、史、万可学可唱,汝等知之。”

甘盘端起陶碗在手,欲饮未饮,又道:“至于俗曲淫乐,识其韵律,知其所以然即可,切不可沉迷其中。沉迷俗乐则使鬼神震怒,臣民惶恐,方国离心,戎夷轻视,汝等切记。”甘盘说最后这句话时,眼神盯着子昭,显然是对子昭所说。

作者按:

歌舞起源于人的感情外溢,通过引吭高歌、手舞足蹈抒发内心的情绪,是人的本能。商代人对歌舞的喜爱尤甚,根据周人“殷人尚声”的记述,说明商人不仅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歌舞,而且将歌、舞、器乐三者合为一体,作为祭祀活动中贯穿始终的元素。

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礼记·郊特牲》)

商王朝建立后,商代统治者对舞乐十分重视,有一套固定的礼仪制度。汤灭夏建商后,传承先王《九招》《六列》之乐,保留了夏社和夏乐,并制作新乐。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尚书·汤誓》)

夏社即为夏王朝灭亡后遗族祭祀先祖之地,自然要传承夏的礼乐。汤保留夏社,就是要传承先王的乐统、礼统、道统和政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商王朝的礼乐制度。汤命伊尹制作《玄鸟》《长发》等乐章祭祀先祖契与相士,制作武乐《大获》以展现赫赫武功,制作文乐《大护》以宣扬功德。其后的商王制作《那》乐章用以祭祀汤,制作《烈祖》乐章用以祭祀太戊。制作《玄鸟》《殷武》用以祭祀武丁。

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吕氏春秋·古乐篇》)

(汤)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护》,又修《九招》。(《墨子·三辩》)

今存《诗经·商颂》五篇《那》《长发》《烈祖》《殷武》《玄鸟》凡十六章一百五十四句,主要歌颂成汤、中宗(太戊)、高宗(武丁)三位商王的功绩与品德。

猗(ē)与那(nuó)与(婀娜多姿,形容乐舞阵容之美),置我鞉(táo,一种立鼓)鼓,奏鼓简简(象声词,鼓声),衎(kàn,使欢乐)我烈祖。汤孙奏假,绥(赠予)我思成(成功)。鞉鼓渊渊(象声词,鼓声),嘒嘒(huì,声词,吹管的乐声)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声。于赫汤孙,穆穆(和美庄肃)厥声。庸(大钟)鼓有斁(yì,乐声高亢),万舞有奕(舞蹈场面盛大)。我有嘉客,亦不夷怿(yì,不是很快乐吗?)。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kè,恭敬)。顾予烝(zhēng,冬祭为烝,秋祭为尝)尝,汤孙之将(汤的子孙获得佑助)。(《诗·商颂·那》)

此诗描绘了在鼓、管、钟、磬的齐鸣声中,舞队神采飞扬,和着歌声,扣着节奏,有序跳起万舞。汤的子孙隆重献祭品给成汤,嘉宾加入助祭行列,最后在宴飨中结束祭礼。整个祭祀仪式中,歌、舞、乐三者已有机融会在一起。

根据甲骨卜辞记载,除了祭祀神鬼先祖,在其他很多重大的活动中,如册命、册封、奠置等活动,也必须伴以歌、舞、乐:

奠其奏庸惟旧庸,大京,必丁……(《屯南》4343)

“庸”是一种大钟,属于雅乐中用到的乐器。这条卜辞意思是册命时是否要演奏旧的乐器大钟。《逸周书·世俘篇》记载:“王入,奏庸”;“王定,奏庸”,显示周武王伐纣后,出入献俘仪式时伴以音乐,和甲骨卜辞记载相吻合。

甲骨卜辞记载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册……舞……(《甲骨文合集》3710)

丁亥卜,在?卫酒,邑?,典册有奏,方豚今秋王其使……(《甲骨文合集》28009)

“舞”是主祭者手持牛尾一类东西在鼓乐中舞蹈,“奏”指音乐的伴奏。甲骨卜辞中记载的隆重典礼,往往奏舞并用,以上两条卜辞就记载了此类仪式。

目前,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得知至少19种商代乐器名,包括打击乐器、弹奏式弦乐器、牵拉式弦乐器、吹乐器。

考古出土的商代乐器实物,主要有铜鼓、皮鼓、石磬、玉磬、铙、镈、铎、铜铃、陶铃、埙等,大抵为敲击乐、摇乐或吹奏乐器。尚未有弦乐出土,主要是因为弦乐大多以竹木制作,数千年难以遗存之故。管乐早在七八千年前已有,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早期遗址出有10余支七孔骨笛。殷墟出土的吹乐器有陶埙(xūn)、骨埙、石埙三种,分三音孔和五音孔两类。小屯西地出土2枚五音孔陶埙,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五音孔陶埙4枚。约在武丁前后,埙这种流行于民间的乐器已引入宫廷。妇好墓内即发现3枚,大小有别,皆五音孔,与编磬5件、编铙5件、铃18件同出,似已与其他各种乐器配合使用。

商代的乐师,主要由甲骨卜辞中被称作“万”的人组成,群称“多万”(《小屯南地甲骨》4093)。

甲骨文有“万其奏”(《甲骨文合集》30131)、“万其乍庸”(《甲骨文合集》31018),可见“万”主要从事舞乐工作,称得上是商代的音乐家、演奏家。有一片甲骨卜辞记载如下:

万叀美奏。

叀庸奏。

于孟庭奏。

于新室奏。(《甲骨文合集》31022)

上述四卜辞中,盂庭当为盂宫内的封闭式露天庭院,新室是商王的宫室名。四卜辞占卜同一件事,即“万”将要演奏名为“美”的乐曲,是不是用庸演奏,是选择在盂庭还是在新室的宫廷演奏。说明卜辞中的“万”通晓各种祭歌或宫廷曲。

其他卜辞有“王其呼万舞”(《甲骨文合集》31032),“叀万呼舞”(《甲骨文合集》30028),由此可知“万”亦长于舞蹈。当然,不同卜辞中的“万”并不是同一人,是对职业或职务的称呼。

参考文献:

宋镇豪.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李雪山.商代封国方国及其制度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01(4).

杨赛.商的礼乐文明[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40(3).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竹居求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