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炸肉豆腐泡

“不行。”李煦迅速反对,随即便想起往事。

他自己是孤儿,十岁后才被五十多岁的李家老夫妻收养,之后便跟祝素秋做了邻居。

他很早就意识到自己跟别的小孩子不一样,总是目光呆滞、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人看着还在原地,实际思绪已经飘得很远,清醒后也会有很强的疲惫感,严重时还会大病一场。

李煦一直以为自己是营养不良,吃饭时便吃得格外多,一个能吃又病弱的小孩,长得帅气也是个赔钱货,院长为了送他出去费了不少心。

老李夫妻是医生,医者仁心,两人带李煦出去检查了一遍,发现他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只是免疫力有些低,便很快办了收养手续。

后来小区附近有个老尼姑趁着春节回女儿家打斋赚点过年钱,看见李煦就说他八字太硬是个天煞孤星,迟早要克死所有人。

作为近邻的祝素秋听了之后,立马打着不许李煦克死邻居的名头给他灌了很多不知名的草药水、符灰水。

李煦敢怒不敢言,为此没少拉肚子,更从此笃定她是个胡说八道的小骗子,后来还立志要当医生治治她的脑子。

不过随着祝素秋手法越加娴熟,李煦果真很少再有少时那样的恍惚状态,养父养母最后也是寿终正寝,躺在被子里走的。

李煦慢慢察觉到这位料事不如神的姐姐确实不是骗子,而是恰好她走的那条路只允许她走到那个程度。

然而祝如意从还是胚胎时就不一般,祝素秋怀上祝如意的那天,李煦就梦见了一大堆五颜六色的云朵棉花糖。

祝素秋说:“这个是胎梦,也说明我怀的是个瑞兆。”甚至当时就想给还孩子取名,女孩叫祝棉花,男孩叫祝瑞兆。

这土傻双气的名字吓得祝老头连夜把《新华字典》和《周公解梦》都翻了一遍,最后强行拍板给取了个如意。

祝老头说:“梦见的是五彩祥云,祥,就是逢凶化吉、平安顺遂的意思,那孩子不如就叫如意,人生如意,万事大吉嘛!”

祝素秋要不是看爹妈的手都提起来了,根本不会答应,怀孕后,她变得不一样了,偶尔竟然能强行往日未遂之事,做出来的药李煦吃了以后也没拉过肚子。

但这些需要外力才能办到的事,祝如意很早就能办到了。

李煦记得,如意三岁时跟小区的孩子玩过家家当医生,偷了祝素秋的药方捣鼓了许多药丸喂给小区的孩子吃,小孩子多么金贵,稍微吹点风都容易感冒,更别说沾这些来历不清的食物了。但神奇的是,吃过如意药丸的孩子竟然都没拉过肚子。

祝素秋知道后长吁短叹说,那个药方是强身健体的良药,可以从本源上调理身体,她学了三年多才能勉强做出来一颗,结果如意随便做的竟然都有药力。要是她能有这么强的天赋,就算是一天,她也愿意少活五十年。

再后来,她真的生死不明了。

那个世界太危险了,李煦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哪怕清明节给祖宗上坟,他都只让祝如意在家对着祖坟方向磕几个头。

李煦道:“永安堂是我的责任,不是你的,你照顾自己就行。”

祝如意摇头,家的责任是所有人都要承担才是家,怎么会只是他的呢?她说:“我下了决心,你不让我继承我也会想办法继承,区别是你要是答应我,我什么事都跟你说,你要是不答应,我就悄悄的干。”

李煦并不是不通情理的长辈,小时候他不让女儿接触是因为在这条路上家里没人可以指导她。

又想拒绝的话含在嘴里,看着祝如意的眼神,不知怎么,李煦竟然想起了祝素秋小时候的样子,那个时候她也是不顾家人反对,带着他四处奔波找药材、经书、符箓,挑灯夜读,后来也许是太过危险家里人又反对她做这些事,最后那晚她竟然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消失了……

李煦想到这里,终于点了头,但他说:“我有三个要求。”

祝如意习惯性地打开录音留存证据。

李煦啼笑皆非,干脆接过手机,说:“第一不能亏本,我三个月看一次账。第二,做任何事都不能单独行动。第三,每晚八点回家。”

祝如意作为职场新人,当然没有意识到不能单独行动背后有多大意义,——这是个隐藏条款。

工作随时要人陪着,新时代了,李煦当然说的不是找两个佣人给她端茶送水,而是——同事。但永安堂穷得房梁都掉漆了,还有钱招工吗?

李煦希望祝如意自己碰壁迷途知返,而不是他去做判官。

但祝如意根本来不及多想,最后一条她爸说得她孝心都长出来了,别说三个要求,十个她也答应啊,点点头,道:“八点就八点,谁稀罕上班?”又靠着他笑:“爸爸,你放心吧,我不会丢下你一个人的。”

在门外拖着小板凳边偷听的祝老头指手画脚地跟方老太说:“我的天,这两个兔崽子轻描淡写就把铁饭碗给砸了!不行,我不答应!”

方老太把炖烂的耙鸡爪在红油里过了一遍,哼道:“你不同意有用吗?一个退休老头儿,也不管钱也不管账的,连广场舞都不会跳,你说话,有用吗?谁听?”

祝老头是法医,这行在他那个年代找媳妇难如登天,何况方老太还是个很受欢迎的妇产科医生,为了娶到媳妇,祝老头早就说了,婚后一切都听方老太指挥。

这么多年在家里还真没人听他的,但打人不揭短,祝老头闻言差点没喘上气,可又不敢发脾气,憋了半天,他又凑过去窝囊地问:“难道真让小兔崽子辞掉工作过去捣鼓永安堂?那店在大兔崽子手里也没挣几毛钱,让如意过去,以后咱们家还不得喝西北风?”

“管不住的,迷路的那个咱们没管住,里头这个怎么管?”方老太心里有数,孩子下了决心,要跟孩子对着干,那可就小事化大了,“小李也有谱。”

祝老头其实觉得家里就他老人家有谱,可家里实在没他一言定江山的份,于是只能愁云惨淡地对里边开口:“如意,出来吃饭了——”

祝如意出去后被塞了半个鸡,两只粽子,晚上吃了健胃消食片还是到一点多才睡着。

产权交接要跑不少地方,祝如意也并不是火急火燎地想要永安堂,她只是想替李煦分担一些责任,接下来几天就先赶在六点准时发了辞职邮件和微信给备注——“周末暂停拯救世界的王哥”,打算等他同意之后再抄送各部门等待处理。

铁饭碗的好处就是天大的事也要留在工作日干。周五下午五点五十九很多人就拒绝工作了。

果然,这条来自六点整的消息,王哥看都没看就设置成未读开始咧嘴刷短视频。

趁着周末,祝如意先把永安堂清点了一遍。

永安堂在小区的东门口子上,对面是一个小公园,俗话说日出东方,正对着东方,又没有遮挡物,那么在东门口开店面,只要请人调整一下风水就会财源广进。

大部分占据此地段的居民都会开超市,再次也是个小卖部,而幸福小区在这里开了个香烛店也算一朵奇葩了。

或许因为小区住的都是医属,锦花市医院又是甲等医院,占地大设备好,每天死的人也多,医院有些得了重病的病人也会提前在周围的殡葬店逛一逛,有的姑娘还会斥巨资提前六十年给自己定制满钻爆闪骨灰盒,只是那些店大部分都集中在一条街上。

耳濡目染,居民对殡葬行业并不抵触,当然,里边也有少部分人像吴老太一样对此有自己的见解。

总体来说,永安堂并没有受到很多歧视,它不赚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活得太低调了,一切现代化的商业行为通通不进行,导致除了小区附近的居民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一家香烛店。

祝如意把账快速浏览了一遍,因为李煦不让她过多插手永安堂的事,而他又是个很聪明的人,所以祝如意当真对店铺了解得并不深,也是到这个时候,她才发现永安堂朴素得连网店都没有,甚至客户来往依然还用着座机。

她深深地震惊了。

店铺的流水也很简单,祝素秋不在的十六年间李煦只卖手工做的元宝和他亲自裁开的黄表纸,那种亿元钞票都不卖。不过李煦的手工卖得很贵,元宝一个一块,黄表纸十元一刀。

可能因为李煦长得帅,可能这地方风水真的不错,这么多年元宝和黄表纸竟然一直有人买,虽然买的人不多,但也勉强能够打平每月一千五的开支。

赚到一千五之后,李煦当月就不会再动手。看来看去,祝如意都觉得永安堂的穷是应该的。

问题是李煦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要求祝如意赚钱把日子过好……

那要怎么赚钱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