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静水流深

期末考试的紧张氛围如同冬日的寒气,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图书馆里座无虚席,空气中只剩下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混合着压抑的呼吸和偶尔响起的、极力克制的咳嗽。

楚瑾歆将自己埋首在厚厚的复习资料里,试图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复杂的公式和理论推导上。

然而,那把黑伞的影子,以及雨夜中那个拉起帽檐、快步走入雨中的灰色背影,总是不经意地闯入她的思绪,打乱她固有的节奏。

她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才能将精神重新拉回到眼前的书本上。

她告诉自己,那只是一个偶然的、基于基本礼貌的行为,无需过度解读。

江泝临那样理性至上的人,做出那样的举动,大概率只是因为那是当时最高效的解决方案——避免两个人都在雨中狼狈,或者耽误时间。

她甚至试图用博弈论的角度去分析这个行为,试图找出其背后的“最优解”逻辑。

但无论她如何理性分析,心底那一丝异样的、温热的触动,却无法被完全忽略。

它像一颗被投入静水深湖的石子,虽然微小,激起的涟漪却持续扩散,扰动了湖底沉积的思绪。

斜对面,江泝临似乎完全不受影响。

他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效率和专注度,只有在长时间阅读后,才会抬起头,捏一捏鼻梁,目光偶尔会掠过楚瑾歆的方向,短暂停留,又迅速收回,不带任何情绪,仿佛只是视线自然流转中的一个固定坐标。

然而,在他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上,却出现了一条与学术无关的简短记录:

「12月7日,夜雨。借伞。」

下面没有分析,没有结论,只有这五个字。

像是在记录一个客观事实,又像是在……确认某种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行为轨迹的改变。

考试周终于在一片兵荒马乱中拉开序幕。连续几天的奋战,让楚瑾歆感到有些精力透支。

考完一门难度较高的专业课后,她抱着书本走出考场,感觉大脑像被掏空了一样,带着一种虚脱般的疲惫。

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照在身上也感觉不到多少暖意。

她低着头,随着人流慢慢往宿舍方向走,想赶紧回去躺一会儿。

“楚瑾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侧响起,音量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周遭的嘈杂。

她脚步一顿,有些茫然地转头。江泝临就站在几步开外,他似乎也是刚考完试,手里拿着笔袋,神情依旧是惯常的平静。

“你的笔。”他走上前,递过来一支通体黑色、造型简洁的按动式水笔。

楚瑾歆愣住,下意识地接过来。这支笔是她的,考试时还在用,大概是收拾东西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谢谢。”她握着那支还残留着他指尖温度的笔,低声道谢。

他居然会注意到,还特意叫住她归还一支普通的笔?

“不客气。”江泝临看着她有些苍白的脸色和眼底淡淡的青色,目光微凝,但最终什么也没问,只是说道,“考完了就好好休息。”

说完,他朝她微微颔首,便转身汇入了另一股人流,消失在教学楼的拐角。

楚瑾歆站在原地,握着那支失而复得的笔,心里那种异样的感觉再次浮现。

这一次,比雨夜借伞更清晰。他不再是那个遥远、冰冷的观察者或竞争对手,而是在她感到疲惫和恍惚时,会主动递上一把伞、归还一支笔的……同学。

一个虽然沉默寡言,却似乎在某些细微处,开始显露出与她认知中不同一面的同学。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丝混乱,却也奇异地驱散了些许考试带来的疲惫。

她将笔小心地放回笔袋,继续往宿舍走去,脚步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一些。

晚上,楚瑾歆和家里通了电话。母亲沈静敏锐地听出了她声音里的倦意。

“歆歆,考试压力很大吗?听起来没什么精神。”沈静关切地问。

“还好,妈,就是有点累,考完一门轻松多了。”楚瑾歆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快些。

“那就好。注意身体,别熬夜。”沈静顿了顿,语气温柔地试探,“在学校……有没有认识什么可以互相鼓励、一起努力的同学呀?”

这一次,楚瑾歆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刻否认或转移话题。

她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夏阁叽叽喳喳的样子,林浩和孙薇在团队合作时的认真,还有……江泝临递过伞和笔时,那双平静无波却似乎藏着些什么的眼睛。

“嗯……有的。”她轻声回答,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电话线,“室友夏阁,还有建模团队的队友,都挺好的。”

她省略了那个最特别的名字,但心里知道,有些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有些坚冰,正在这看似平淡的日常里,悄无声息地融化。

静水流深。表面的平静之下,情感的暗流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改变着河床的形态。

期末的紧张节奏像是一层保护色,掩盖着这些细微的变化,却也成为了催化这些变化的独特土壤。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