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路啊,那是挺远的,”路边边慢悠悠地往前走,又偏头问道,“这次月考你考得怎么样?”
李念本来是想和她打个招呼就继续跑回去的,但现在显然不适合提这个,于是只能跟上她的步伐,配合着闲聊道,“应该还可以,这次题做得感觉比较顺。”
本来出于礼貌,他应该也关心一下路边边的月考怎么样,但问一个常年霸榜年级第一的人这个问题,又似乎有点明知故问的嫌疑。
幸好不等他问,路边边自己就说了,“这次月考的题出得比上次要好,数学有几个小题设计得还挺巧妙的。”
果然,真正的学霸关心的已经不是能不能把题做出来,而是这个题出得有没有意思了。
虽然李念一听她说就知道她指的是哪几道题,因为他也有同感,但他只是对数学和物理会有这种感觉,在其他的科目面前自觉还是比较卑微的。
像路边边这种无死角的六边形战士,估计是平等的傲视每一个科目。
真是可恶的学霸啊。
李念独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反应过来才发现两个人沉默地走了好一会儿,在这有些尴尬的气氛中,他自觉有义务挑起话题。
以李念浅薄的了解来判断,路边边最擅长的是什么,考试,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学习,所以聊学习的话题肯定是没有错的。
于是他鼓起勇气,装出一种轻松的口气问道,“你的成绩这么好,肯定是从小就很爱学习吧。”
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话题,但路边边却仿佛被嘴里巧克力苦到一般皱起了眉,“嗯……怎么说呢,学习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习惯,我父母都是老师,所以从小对我学习这一块的要求就很严格。他们太关心我的成绩了,每天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去学习吧,所以我念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拿成绩去讨好他们,后来上了初中,自我意识慢慢形成,越来越觉得自己好像就是个学习机器,越学越痛苦,常常半夜偷偷在被子里边哭边撕书。”
李念完全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然引出了路边边这样的回忆,他既忍不住惊讶又有一些愧疚,偏过头偷偷观察路边边的侧脸,发现她脸上的表情是平和的,说到最后还忍不住笑了一下,想来是对这段经历已经释怀。
“那……后来呢?”李念好奇地追问道。
“后来我实在不想呆在家里,就坚持住校了,结果发现自己没有一点生活能力,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连地都扫不干净,宿舍里的室友在背后说我高分低能,从小被惯坏了,然后我又每天晚上偷偷躲在寝室的被子里哭。”路边边最后总结道,“虽说改变不大,但至少换了个地方哭嘛。”
李念这回是真信了赵轩宇所说的路边边曾经练过口才,因为她嘲讽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全校第一,李念忍了一会,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路边边偏头看了他一眼,故作不满道,“喂你笑得也太大声了吧,我讲的可是很伤心的事情。”
李念自然知道她在开玩笑,立马勉强绷住表情,做了个请的姿势,“你继续。”
如此看来,路边边似乎也度过了一段异常艰难的中学时期。虽然如今回头去看似乎不算什么,甚至是有些矫情的小题大做,但对于当时那个年纪尚幼的路边边来说,那种深刻而真切的痛苦,已经足以将人击垮。
李念回想起自己初中的时候,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瓜,每天不是忙着打球,就是和朋友嘻嘻哈哈聊些有的没的,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想养一只小狗。直到父母突然车祸离世,他就像一株原本生活在温室里的植物被掀开了玻璃罩,无处可逃的现实让李念迅速成长了起来。
“后来,我就遇见了一个很奇怪的人,”路边边笑着说,“你知道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她说,我觉得你应该买这本书,我买的时候是25块,现在过了几年算旧书了,可以打八折卖给你。”
“……推销?”李念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个人是书店里的销售员吗?”
“哈哈我当时的反应和你一模一样,但是这个人是我的同学,我以为她可能是缺钱,所以尽管有些莫名其妙,最后还是买下了那本书。”路边边继续说道,“那本书是聂鲁达的《漫歌》,你听过聂鲁达吗?”
李念点了点头,“他很有名,是智利的诗人,拿过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没有读过聂鲁达的作品,但李念知道他的情诗写得非常好。
难道这个人是一个暗恋路边边的男生?
“我当时对聂鲁达的了解和你现在差不多,但其实《漫歌》里收录的大多是聂鲁达中后期的作品,那时他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流亡,写了很多以革命和斗争为主题的诗歌。我在那些诗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很多情绪,当一个人珍视的东西被打碎时的那种愤怒,独自流亡时的迷茫与不安,还有永不放弃的希望。”路边边仿佛陷入了回忆,“然后我就更不明白了,最后还是跑去问她为什么要让我看这本书?”
“为什么?”李念听的很认真,所以他也很想知道为什么。
“我记得她当时是这么回答我的,她说,“诗歌是世界上感情最丰富的文字,它能传递作者的情绪,进而让人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路边边同学你很优秀,但我总觉得你缺少了一些东西,或者应该说,你的情绪不完整,缺少了一些元素,可能是愤怒?对,就是愤怒,当然,这并不是说你感受不到愤怒,而是你刻意压抑了自己的愤怒,这种压抑把愤怒扭曲成了悲伤,但愤怒本身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情绪,你看,有人就把愤怒变成了诗。”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心想怎么会有人能说出这种话,她以为自己是谁?!”路边边做出了一个凶恶的表情,“你少自作聪明!想来教训我,先把你数学考及格吧!”
“我当时就是这么回她的,”路边边似乎被回忆里那个外强中干的自己逗笑了,“当时确实是恼羞成怒,明明是软弱,却要故作坦然,没想到被人看出来了,但是她却一点都没生气,反而很开心地说,就是这样,要凶一点,和平与自由都是需要抗争的,如果连说出来都不敢,就更不用谈付诸行动了。”
李念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只是愣愣地看着路边边。
路边边不知他心中所想,只是觉得李念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倾听对象,让人不自觉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难怪赵轩宇对他评价颇高多番维护。
其实自从知道他跟踪张威之后,路边边心里的天平就已经倾斜了,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抛开其他一切不说,单就李念这个人而言,路边边还是挺认可的,而且他的数学补习资料真的整得很不错,是的,赵轩宇特意给她看过。
她想起那天看到赵轩宇在群里提到李念对于韩嘉打脏球的事表现的很平静,如果事实真如他们所料,那李念想必在韩嘉手上吃过不少苦头。
他表现出来的平静让路边边想起了自己的这段往事,也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不是的,她想,那很可能并不是真的平静。
缺少了一些愤怒?愤怒吗?愤怒难道不是一个贬义词吗?
这个词让李念觉得如此陌生,以至于他好像觉得自己突然听不懂中文了。
愤怒会让人冲动,而冲动往往会有后果,他承担不起后果,早已失去了愤怒的资格。
愤怒并不会单独出现,它往往还伴随着恐惧、羞耻、不甘、忧虑和绝望,这些情绪依然会产生,但李念逐渐学会了漠视,他把这些危险的情绪像垃圾一样压缩起来,堆在看不见的角落里,然后强迫自己冷静而平和地去思考,甚至不惜把自己抽离出来站到第三方的视角。
他一直以为这是自己成长了的表现,但路边边的一番剖析让他不寒而栗,仿佛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怪物。
我好像已经分辨不清自己的情绪了,他默默地想,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念就这样毫无目的地继续往前走着,路边边看他双目无神,忽然伸手拉住他,认真地说,“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那个把《漫歌》卖给我的人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而我也终于从那一段暗无天日的时期走了出来。李念,你知道比愤怒更重要的是什么吗?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