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烛纸钱燃烧的气味在空中氤氲飘散,长明灯前一片哀声,丽妃娘娘满面凄然,哭得如同泪人一般。
赵玄真穿着一袭素白衣衫,头上带着白花和素银簪子,心中既觉得悲痛又觉得凄凉。
今日是赵玄瑞出殡的日子,皇帝却没有来,他正常上朝,正常会见大臣,就仿佛离世的不是他的亲儿子,而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自古帝王多薄情。
丽妃娘娘的眼泪落珠一般往下坠,她哭皇帝不来,哭赵玄瑞不受宠,哭自己不争气,还哭皇帝的凉薄。
透过满眼的泪花,她看见站在不远处,一袭白衣的赵玄真。
心中猛地涌出一股愤恨,她的孩子死了,她到处求告,却无人理睬……
而赵玄真呢?
她诅咒皇子已成事实,却依然能够安然无恙。
凭什么,明明她只是一个公主,皇帝却那么宠爱她。
而自己的瑞儿身为皇子,皇帝却连过来见他最后一眼都不愿意……
借着泪水的遮掩,丽妃的目光肆无忌惮地变得越来越怨恨,越来越恶毒。
“殿下,”知书莫名觉得身上毛毛的,前方的仪式早已结束,她们现在完全可以离开了。
“我们走吗?”知书问道。
赵玄真的目光在丽妃的身上轻微地落了一下,她转身搭着知书伸过来打算扶着自己的手,道:“我们走。”
悠长的宫道上,数名宫人匆匆走过。
因六皇子新丧,宫人们的穿着打扮也变得格外素净,他们训练有素行动整齐划一,走动间不发出一丝声响,仿佛一群缥缈苍白的鬼魅。
知书目送他们走远,身上那种毛毛的感觉更甚,她忍不住在心里轻轻地嘶了一声,再抬头看去时,这才发现眼前的路似乎有些不对。
“殿下,我们这是去……”
知书略微一顿,“……勤政殿?”
赵玄真没答话,她脚下毫不停歇,算是间接默认了知书的猜测。
“殿下,前些日子皇帝才……”
那夜的事,皇帝下令密不外传,违者杖毙。
知书嘴快,一不留神,差点把此事当众说出,幸好赵玄真及时朝她看过来,知书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说错了话。
她当即闭上嘴。
不仅是知书,那夜之事也让赵玄真心里存了个疙瘩,如若非必要,她此时此刻以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看见皇帝。
从前的时候,赵玄真心里虽然有些怕他,但一看见他,或者一想起他,她脑海中最先浮出的画面便是皇帝对她的好。
因为这一点与众不同的好,赵玄真常常为此欢欣雀跃。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每当赵玄真听见旁人提起、或者每当她自己想到这个人,她脑海中浮现出的全是皇帝对赵玄瑞的冷淡、对他死亡真相的漠不关心以及桃园宫女死前的惨状。
她并不是单纯感到害怕,而是觉得心凉。
这种凉意会顺着她的心脉,朝着她的四肢涌动,让她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让她忍不住战栗。
是以赵玄真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去见皇帝,皇帝也一直没有召见她。
皇帝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不过赵玄真心里清楚,皇帝是在等她主动过去。
皇帝就是这样,作为天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哪怕他以监刑为名行惩罚之实,但他依然要求赵玄真在事情之后像以前一样依赖他。
而赵玄真又确实不得不依赖他,毕竟除了他,赵玄真在这深宫中确实也没有别的人可以依仗。
虽说作为公主,哪怕不受宠,也不会有谁胆敢短了她的衣食用度。可赵玄真不愿意像别的公主一样,一到年纪就被送往别族联姻。
冥冥之中,她还有更想要的东西……
帝王之爱,是她最重要的筹码,也是她目前唯一的筹码。
有了它,她不一定能够获得上桌的资格,可要是连它都没了,她就连那一点点微弱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赵玄真深知她不能失宠,虽然此时她连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算特别清楚。
因而不管她心里有多么膈应,潜意识中有多么不想面对皇帝,她如今还是选择主动服软,亲自去勤政殿见皇帝。
当然这也不是全然为了自己,也是为了……
一行人已经离开方才宫人匆匆走过的那条宫道,知书这才恍然大悟道:“殿下,您是想请皇帝过去。”
“但这又是为何,我们本不必淌这摊浑水,”知书小声道,“更何况,我觉得丽妃娘娘……似乎与以前不同了。”
“说不上来为什么,只觉得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温和友善……”
“慎言,”赵玄真截断知书的话,道,“丽妃娘娘只是太过悲痛了。”
知书自知口误,抿起嘴唇再不发一言。
距离勤政殿越近,赵玄真手脚就越凉,她觉得自己眼前有些发晕,脑袋变得格外得重。
这些日子一直是这样,白天的时候还好好的,一到晚上,她的头就会变得混混沉沉的。
不是什么大事,赵玄真也懒得听知书唠叨,便一直没说,横竖过段时间就好了,这样一来,还不用吃那些苦得人耳聋眼花的丸药。
赵玄真抬头看了眼明亮的天空,今日与往日不同,今日时间尚早,头脑便开始发晕,这让赵玄真心里有些打鼓。
远处勤政殿的匾额越来越近,赵玄真便把一切都归咎到它的身上。
站在殿门口等待通传时,通过皇帝近身大内侍的口中,赵玄真得知今日皇帝早朝后便一直在书房内赏画喝茶,既没有召见大臣,也没有批阅奏折。
赵玄真心里冷笑一声,这是一早就算准了自己今日会来。
她嘴角挂上温和的浅笑,顺着大内侍的话说了两句,随后跟着领路的小内侍进了勤政殿。
皇帝穿着一身常服,手上端着一盏茶,此时神情专注地欣赏挂在他面前的一副张千山的雪夜渔翁垂钓图。
见赵玄真来,皇帝很高兴地冲她招了下手,道:“霜儿,过来。”
赵玄真强忍着心中膈应的情绪,一步一步地朝着皇帝走过去,她假装被画吸引,对着皇帝的画便一顿赞叹。
皇帝很受用,他笑眯眯地放下手中的茶盏,随口将画赏给赵玄真,而后道:“朕许久不曾见你,过来,让朕好好看看。”
赵玄真乖巧地站在他的前方,忍着皇帝上下打量她的目光。
赵玄真的长相本就清冷至极,此时穿着一身白衣,更显得她姿容盛雪,仿佛一尊精雕细琢的玉面观音。
皇帝的目光在她身上长久地停留,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深沉,他微微眯了下眼睛,叹道:“我的霜儿真是长大了。”
这话让赵玄真无端觉得危险,她轻微一怔,撒娇似的道:“父皇何出此言。”
“儿臣才不要长大,儿臣要一辈子陪在父皇身边。”
皇帝莞尔一笑,道:“即便是你长大,父皇也不舍得将你许给别人。”
此话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感,就在赵玄真正欲细想之时,又听皇帝道:“适龄的外族皇子,朕都已替你相看过,各个都是庸碌之辈,朕瞧着没有一人能配的上朕的霜儿。”
“不过霜儿也不必担心,朕将来一定会为你挑选一个世间最出色最优秀的男子给你当夫婿。”
“父皇!”赵玄真红了脸,“你……”
赵玄真别过头不说话了,勤政殿中回荡着皇帝爽朗的笑声。
待皇帝笑声逐渐平息后,赵玄真把目光转向皇帝书案上点心上,状似无意地笑道:“好香啊,整个宫中还是父皇这里的点心最为精致。”
“儿臣这几日也总是想着。”
皇帝一笑,抬手唤来守在门口的宫人,让他们把各色糕点逐一奉上。
赵玄真嘴角含笑站在一边,待点心全部上齐后,她上前,在一众点心中选了一碟藕粉莲子糖糕,她捏起一块咬一小口,面露惊艳之色,随后捧着那碟点心走到皇帝面前,笑道:“这莲子糕气味清香怡人,质地顺滑细腻,滋味清甜爽口,父皇,何不尝尝?”
哪怕赵玄真把糕点捧到皇帝的面前,皇帝的目光也丝毫没有落到糕点上,他只是一昧地盯着赵玄真,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丝玩味和些许不满。
赵玄真今日的到来在他意料之中,她现下的举动也在他的计划之内,可皇帝心中却不是纯然开心。
“不尝,”皇帝看都没看,直接推开面前的点心,道:“朕年纪大了,不爱吃这些甜腻之物。”
“胡说,父皇万岁,”赵玄真娇嗔道,“如今正值壮年。”
“父皇若是不爱着藕粉莲子糕,儿臣便回芳华殿命人做一盏燕窝莲子羹来,”赵玄真满脸柔软的笑意,似乎真是在为皇帝着想,“父皇日夜操劳国事,更应该吃些莲子,不仅明目清心,还能解一解案牍辛苦。”
皇帝在旁边的软榻上坐下,手指轻轻地在旁边的案几上点了几下,玩笑似的道:“你左一个莲子糕,右一个莲子羹,朕又不是饕鬄,如何吃得下这些。”
“霜儿到底是想让朕吃哪个?”
点击弹出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