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无人,再等下去也没有太大意义,她索性收摊回家。
昨天她已经答应白老板,今天会把鱼送过去,做人不能没有诚信,这会儿收拾收拾,还能赶上第二趟班车。
想罢,颜欣迅速烧了开水,洗净的碗筷煮沸消毒。
至于剩下一半的早餐,不影响销售的情况下,下午还能再继续售卖。
穷乡僻壤第一次摆摊,不如预计也实属正常。
往好处想想,一个早上净利润五块多,午餐和晚餐的顾客应该会多一些,一天下来起码能挣个十七八,也不算太差。
她正想着,头顶上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哟,弟妹,今天就开始摆摊了?”
颜欣抬头望去,谢工头已经停下自行车,站在摊前。
男人左右扫了眼:“这是要收摊了?”
颜欣站起身礼貌一笑:“家里有点事,下午再来,谢工头这是要吃些什么?”
“闻着味道不错,给我两根油条,两碗黄鳝粥,打包带走。”
谢工头结了账,嘴里不忘提醒:“你也别气馁,工程才开始,工人第一期工资都没结算,这帮小子兜里没钱,一天两顿省得很,你下午再来,保管人多。”
颜欣哭笑不得,连连点头:“那我可得早些来,谢大哥今天不开工?”
“今天休息,查点事。”
想起被盗窃的建筑边角料,谢工头面色一沉,看向颜欣:“这边工人多,鱼龙混杂,你得多注意些安全。”
对方没有多说,颜欣也就没有细问,笑着将打包好的食物递了过去。
“多谢谢大哥提醒,我多留个心眼。”
男人接过早餐,闻着香气,面上多了不少笑意:“那我先走了,替我跟阿景问好。”
“行,谢大哥慢走。”
谢工头前脚刚走,温景后脚就带着孩子来了工地。
颜欣正收拾着碗筷,老远就听见自家女儿软糯的呼喊声,等她抬头看去,霎时看见一大一小的身影,心里别提多高兴。
温景眉眼紧皱,在看见颜欣那一瞬,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而开。
颜欣瞅见他墨黑的瞳孔骤然亮起,视线尽数落在自己身上,蓦地心尖一颤,想起种种过往,知晓他的情意。
如今再细看,只觉得眼里的关切呼之欲出。
一大一小转瞬已经来到她的身旁,女儿更是倚在她的身旁。
“妈妈~”
颜欣欢喜抱起孩子:“有没有想妈妈呀?”
温景落在她身上的目光逐渐变得柔和,就连声音都刻意放缓了些:“辛苦了,早上生意怎么样?”
“还行。”
温景没瞧不出自己老婆有任何异样,不过近半的早餐还在锅里,情况恐怕不太好,也不敢多问,避免给她压力。
温景拄着拐杖走到一旁,安安静静帮忙收摊。
颜欣这会儿倒不急走了,从蒸笼里拿出剩下的三个饭团,正好一人一个,她又盛了三碗肉粥,放在小桌子上。
“咱们吃了再走。”
忙了一个早上,她还没有吃上一口热乎的,等会还要去城里卖鱼,多少得吃点东西。
温景见她吃饭速度极快,猜她可能饿极了,也就放下手里的活,带着孩子挨个坐了下来。
妍妍捧着小饭团只觉得分外可爱,紧张搓了搓小手:“妈妈,这个真的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吃呀。”
“可…可是……”
“可是什么?”
温妍妍看了眼颜欣,又看向自家老父亲,期期艾艾道:“爸爸说…这些都是拿来卖钱的,不能乱动。”
颜欣爽朗一笑,直接将饭团放在一大一小手里,笑眯眯拍了拍胸脯:“我说可以吃就可以吃,咱们现在要吃好吃饱,长个子。”
“好!”
小丫头握紧拳头,性格也开朗了不少。
温景腿不方便,坐稳了才开始吃饭团。
往年他背井离乡,省吃俭用一日三餐不知肉滋味,此时新鲜的食材在唇齿间化开,跟前是老婆孩子的笑脸,一口下去,算是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他唇边噙笑,暗道——老婆的手艺,可真好!
颜欣还着急赶路,匆匆吃了几口,就开始收拾小摊。
她一件件往板车上摆,洗碗几乎用光了桶里的水,早餐也卖了一半,重量轻了不少,收拾起来也不算麻烦。
温景又帮她背了一些重物,速度明显比来时快。
不过返程的路大多是上坡路,一路推回去,颜欣也是累得够呛,刚回到家中,二话不说跑去淋浴间收拾东西。
两大桶鱼,分别装进了三个半米高的小桶里。
河鱼河虾太多不够装,只得用草绳将鱼儿头尾绑好,弓鱼术加上山泉水,山里的东西撑到城里完全没问题。
至于河蟹等,直接就放进渔网,活蹦乱跳挤成一团。
一个大编织袋,三个水桶,近两百斤的货。
好家伙,她怎么挑得过去?
温景站在颜欣身后,有种想要帮忙却帮不了的无力感,拳头不自觉握紧——他这条腿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拍了拍她的肩头:“你别急,我让阿生送你去。”
颜欣眼睛一亮,有人帮忙自然是好,转念一想又装了两根油条、四个馒头递给温景:“你带点东西去问问。”
“好。”
温景拎着手里的东西,拄着拐杖转身去了周家,好在阿生干活的时间晚,这会儿正巧在家,不然事情还真有点难办。
颜欣松了口气,浑身湿漉漉,不得不进屋换了身干净的衣服。
等她换好衣服出来,温景和阿生已经将东西搬了出去。
阿生站在拖拉机旁,对她喊了声:“嫂子快上来,你们以后不要这么客气,有事尽管说,犯不着送东西。”
“嗐,都是些零嘴不值钱,阿生,那就麻烦你了。”
“嫂子,不麻烦,我也得去镇上拉货。”
“这么快就能上手了?”颜欣扬眉诧异,这才几天就能出去拉货了,不仅会开还有资源?
“没,婷婷她爸,带我先跑跑。”
90年代初,一台老式的农用柴油拖拉机,起码得上万块。
这年头拖拉机不仅能载人、拉货运输,还能下田犁地,90年代日新月异,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每天都有人盖房子,短途用拖拉机可真是很吃香。
可惜随着科技发展,不少东西逐渐被淘汰。
温景给她搭了把手,借力让她爬上拖斗,车声发动打火的声音太大,她有些听不清温景在说些什么。
温景不禁提高了音量:“注意安全!”
“好咧,你好好休息,照顾好孩子。”
前头刚打着火的阿生,扑哧一笑,打趣看向温景:“行行行,你们才是新婚小夫妻,你快回去,交给兄弟我。”
随着突突突的声音响起,拖拉机已经开始启动。
一路尘烟,温景和孩子的身影越来越小。
她突然想起前两天,阿生将新车开回来的时候,她瞅见温景眼里全是光,恨不得里里外外看个遍。
颜欣当时还轻轻捏了捏他的手心,让他宽心。
90年代开放且自由恋爱,捏捏手心也不是啥大事,但这男人脸皮薄,又是在大庭广众,登时也忘记了羡慕,轻咳一声把她拉到身后,悄悄牵了牵她的手。
颜欣想到这,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
她徒步去平镇,少说也得半个小时,拖拉机不过五分钟,就已经到达汽车站,烦扰的事情瞬间被解决。
颜欣不禁感叹,有钱真好,连距离都变短了。
如果她现在就有辆脚踏三轮车,做梦都会笑出来,不仅有辆代步工具,还能拿去摆摊,特别是在农村,能解决不少麻烦。
前世她和温景挣钱后,家用、工用各一辆,技术方面没问题,看来这两年要是有机会,得重新考考驾照。
拖拉机缓缓停下,阿生挂挡停车来到拖斗旁:“嫂子,我来帮卸货。”
说时,几个蹬步已经翻上拖斗。
颜欣看得一愣一愣,不愧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阿生见她瞪大眼很是惊讶,没忍住笑道:“放心,阿景那小子比我跑得快,跳得比我高,等他腿好了,我再跟他比比。”
颜欣听后,万般感慨。
温景当年可不就是热血的年轻小伙,年壮气盛的年纪突然变成残废,恐怕一辈子都难以释怀,难怪温景前世性格越来越沉闷。
她却以为日子渐渐好起来,他已经慢慢释怀……
她对温景婚前生活不太了解,还是最近从周家人口中,得知了个大概。
温景文化课一般,但体育项目,长跑、短跑、跳高等,云川县十几所中小学联合运动会,好几个项目,这男人都是拔得头筹。
据说婆婆要是没走,温景是想以特长生的名额,进入县一中。
当时在村里,温景和陈思思可是号称“一文一武”,可惜当年温景刚失去亲人,处理丧事无暇顾及。
90年代初,农村各种渠道、知识,普及不到位,根本不知道如何为自己争取利益,再则哪怕真争取到贫困生的名额或者补贴,高中也不是义务教育,三五百的费用,足以压垮一个成年人,更何况15岁的孩子。
在各种经济压力下,错过了不少机会。
阿生见颜欣突然满脸悲戚,不好意思挠挠头:“你放心,阿景的腿会好的。”
“嗯。”
颜欣握紧拳头,当然会好起来!
好不容易重生回来,前世温景守了她们母女大半辈子,现在该轮到她来守护这个家。
颜欣收敛情绪,笑着看向阿生:“阿生,多谢你了,路上注意安全,改天我和温景,请你们吃饭。”
“嘿嘿,那敢情好,嫂子这手艺我们肯定去,不过菜得我们来买,就不要破费了。”
这小子说得诚恳,看来对她的厨艺印象深刻。
颜欣不由掩嘴一笑:“行,那我进车站了。”
她拿起准备好的扁担,一边一桶,再挂一个渔网兜,手里再提一桶,走几步停上一会儿,十分吃力进了客车站。
买票上车后,直接将桶桶兜兜绑紧压实塞进行李舱。
倚在汽车靠背上,颜欣长吁一口气,总算能真真切切休息一会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