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刚过,何叔在门外通传:“殿下,皇上派人来了,等您进宫呢。”
顾辞瞥了一眼桌上的信,慢条斯理的折起它,点燃,回道:“知道了。”
听了昨天何叔跟他说的话,他就知道此次顾堂诏他进宫的目的,故而动作仍旧懒散,看着信纸燃尽才换了身衣服。
顾辞一袭墨色衣衫,金丝勾出纹样,面若冠玉棱角分明,一双凤眸深邃幽深,鼻梁高挺,额前几缕碎发随风轻动,看得府内丫鬟们都愣了神,对上他冷淡的目光才堪堪回神,纷纷低头不敢再看。
晃荡到顾堂的眼前,见他来了,顾堂道:“瞧你这模样,刚起?”
顾辞躬身行了个礼道:“臣惭愧,最近确是懒散了些。”
“朕又没怪你,无需多礼。”顾堂笑了笑,招呼他,“来看看,朕这字写的如何?”
纸上四个大字:天下归心。
“笔锋走势大开大合,气势磅礴,俨然胸怀天下之意,皇兄这字,必是上乘。”
顾堂大笑:“哈哈哈,还是你会说。”
他从旁边拿过一个奏折,递给他道:“阿辞啊,马上就是你生辰了,这是礼部暂拟的礼单和流程,你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跟朕提。”
顾辞接过又放回桌上,后退了一步,跪地行礼道:“请皇上恕罪,生辰宴还是不必了。”
顾堂皱起眉头,说:“你死里逃生,这次生辰宴也是为了给你压压惊。”
顾辞没有起身,说道:“谢过皇兄美意,不必忙活了,那几日臣弟打算出一趟门。”
这话多少有些不识抬举,顾堂的脸色着实称不上好,他望着眼前即便跪地也难掩端庄挺拔的青年,在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沉思片刻后他道:“那便不大办,但宫宴还是要设的。”
没给顾辞反应时间,顾堂写了几个字盖了印,语气不容置喙:“好了,起来吧,就这么定了,宫宴后你想去哪儿朕都不拦着你。”
顾辞抿了抿唇,再拒绝就是留人话柄,还是答应了。
“是。”
顾堂的脸色这才缓和了几分,又问道:“这才回来多久,又打算去哪儿啊?”
顾辞勾起一抹笑,轻描淡写地道:“回九歌城看看吧,万一能修缮也算是了却臣弟一桩心事,或者周边走走看看江南的景色。”
“你啊……”顾堂摇了摇头,似是对他这喜好玩乐的性子感到无奈。
顾辞接着说:“兵符臣弟已移交季将军,还望皇兄恩准。”
顾堂摆了摆手:“算了,那便去吧,玩够了就早些回来。”
“多谢皇兄。”
从宫中出来,顾辞长舒了口气。
虎林军是他两年前一手带出来的,年后征兵又补进不少,虎林军规模回到十万,如今新补的两万在晏都五十里外的北大营,由季良操练,其余的随宁玄镇守燕北,如今半枚虎符移交,他就更是闲散人员一个,若来日有人弹劾他拥兵自重,罔顾礼法,顾堂也不至于轻易听信。
帝王多情,但在很多人眼里顾堂是个例外,唯有前皇后盛宠不衰,自前皇后崩逝,顾堂一直未立新后,故而太子出事后,顾珉便是唯一嫡子,只是至今太子之位空缺,一面朝臣催促,另一面皇子之间暗流涌动。
顾堂的这些儿子们,其中二皇子顾承早早入朝,背靠数位权臣,母妃家族显赫,三皇子顾文淞中规中矩,但其师乃是右相,亦有潜力,因四皇子早夭,一母同胎的五皇子顾瞻便得了些偏爱,六皇子顾瑾与顾珉年岁相差无几,不过不喜朝政,倒是对医术颇有兴趣,八皇子顾瑄是顾承的亲弟弟,今年才八岁,掀不起多大风浪。
顾堂既不想二儿子的党羽太多威胁到他,又不想军功加身的顾辞异军突起成为潜在威胁,所以把顾珉安在顾辞这儿,靠着先太子与他的那点儿时情谊,妄图将他打造成顾珉的后台,一个制衡他几个儿子的利器,一把攘外安内的刀。
只是来日这把刀究竟会架在谁的颈侧,那就不是他顾堂能左右的了。
·
乘着黄昏,顾辞踏入了大理寺的门。
杨絮本来都要回家了,结果刚出堂屋便看到了风度翩翩的楚南王殿下,当即一个踉跄,昨日退朝后收到王府送来的那封联名书,那上头的几个人名吓得他立刻就差人去寻他,结果这等了将近两天他才来,他折子都硬着头皮写完了!这祖宗要是不满意……铁骑不会踏破他大理寺的门吧?
顾辞笑着打招呼:“杨大人,早啊。”
杨絮一脸震惊:??早?您老瞧瞧那天上的斜阳再说呢?
“……殿下,酉正了。”不早了。
“是么,杨大人今日好像不忙,正巧本王来办点事。”
我这是刚忙完!杨絮心头阵阵无力,几个月不见这祖宗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可真是越来越大了。
“殿下,”杨絮皮笑肉不笑的作了一礼,“案情相关臣已经写了折子,您可是为这事儿而来?”
“啊,那辛苦大人了。”顾辞点了点头,越过他往里面走,“不过,本王是为另一件事。”
杨絮跟在他身后,问道:“不知是何事?”
“来查查府上人的一桩旧案,本来应该在刑部的,那头说压在你这儿。”
他这一说杨絮才想起来,下了早朝尚书大人跟他提了一嘴,这一天过去也没见哪个刑部的人来调卷宗,他也就给忙忘了,敢情是这祖宗等不及,亲自来了。
杨絮带他去了偏院,顾辞进去之前回头看了他一眼,杨絮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迟疑片刻,调卷宗理应报他审批,再由他去找出来,但他转念一想,尚书交代过只是了解一下始末,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再者卷宗也带不出去,于是便没跟进去。
偌大的库房空无一人,顾辞穿过一排排木架,看到了尽头的后门,往常应在外面锁住的门现在开了一道缝,他伸手推开门,门外早已候着一人。
老人手执油灯,引着顾辞走进后院的地下暗室,道:“殿下请,外面最多能拖半个时辰,您抓紧些。”
顾辞微微颔首,道:“多谢。”
那人回了一礼,将油灯送入顾辞手中,便转身出去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