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觉得她干的漂亮,一波人觉得她无情无义,甚至还有些冷血,说连父母都不想孝顺的人,绝对不是什么好娃子。
所以,林家两夫妻现在听到,他们家本就对他们心有怨念的大娣,居然在给“不孝顺又冷血”的马大姐打下手,都还没怎样呢,人就先怂了,想去城里找人的念头也直接淡了不少。
哎,这女娃子以后不会也跟马大姐那死妮子一样,直接人间蒸发,都不回来了吧?
那钱呢?还会跟着回来吗?
他们不知道,只能相互搀扶着,迷茫的走出了杨家。
一屋子的人,看着桌上没被喝完的茶水,心思各异。
但最后都诡异的统一到一起,造孽啊,当初干什么去了?
几人既然决定了要去县里头读初中,那么,小镇的两个摊子就不能放着不管,得找两个靠谱的人看着,好歹也算是熬了几年才做起来的生意,有不少心血在上面呢!
就跟自己煮的饭一样,付出了心思的,煮得跟猪食一样也是好吃的!
而且,摊子还在,对于男生们来说,每个月多多少少也算是有点零花钱入账。想买什么,吃什么都不用跟家里报备,或者要省吃俭用才能从牙缝里挤出来。
对于女生们来说就更重要了。
摊子产出的钱完完全全可以支撑她们,在校读书时所要付出的伙食费、学杂费,是说什么也是不能放弃的!
如果要转让给别人做,就成了一次性的买卖。可就没有每个月都能数钱的好日子了。
但招人,他们那两铺子才多大?利润就要大打折扣了。
可不招,书还读不读了?她们努力赚钱的目的就是想让自己能继续去读书啊!
两女生很肉疼,算算这些年攒下的钱,纠结着。
省着点花,再加上每月得到的分红,好像还是够支撑她们读完初中的。也就咬牙同意,杨万把铺子托给别人看,她们每个月拿分红的提议。
毕竟这回没考上初中的人,班上起码有一半!他们想找人来帮看着,应该也不会贵得到哪里去的吧?
数数人头,后面加入的,一直跟着他们杀鱼的小弟,也在没考上的行列中。
那守店的人就没什么好想的了,就从他们中间挑!挑两就行,花不了几个钱的。
杨万听完启长青的建议,深感觉不妥,“五人都是跟着我们一直做生意过来的,现在要从他们中挑两人,有伤和气呀,剩下的怎么办?
争吧?又对不起兄弟情谊,不争吧,他们在镇上又能干什么?天天在街上游手好闲,蹲电玩店、网吧里头打到昏天黑吗?”那人就废了!
她记得她爸做生意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在跟她强调。
做生意别管做成什么样,但在接人待物的时候,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还是对处于中间的伙伴,都要厚道,讲究规矩,别伤了和气,路才能越走越宽。
启长青这样,以后容易没朋友!
“语文课堂上教你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刚考完就全还回去了是吗?”
启长青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摸摸头,腼腆的笑着解释:“是我想岔了,本来我也不想这么提议的,但那天我听说,
狗蛋和狗剩两兄弟家里说,想多花点钱,让他们在镇上的初中继续读书,一直都迟迟的拿不定主意,好像是因为狗蛋和狗剩两人不愿继续读,
而狗剩家里头就更不用说了,在钱这方面挺艰难的,直接就不考虑了,
其他两个,想跟着亲戚南下去打工,至于成绩最好的柱子,目前我还没问,不清楚。”
瞬间有底的杨万想了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招两个人来帮忙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咱们也要做好,五人都不打算继续读的假设,”
启长青惊讶不已,瞪圆了眼睛直撇杨万,“五个全要了?两个小摊子,可就都没有什么利润能给我们分红了,等同于就是把摊子给转了出去!
区别在于转给了熟悉的人,但老板还是我们,可这不是拿店内赚来的钱做慈善吗?”
杨万一副没什么问题的模样,很肯定的点头,“确实是,但他们不也是你们的好兄弟、好朋友吗?
当初要不是他们愿意来给我们杀鱼,咱们当初能备的起这么多的货?干得起这样的规模?还能有底气承包了整个小镇的小鱼干买卖?”
启长青扭着眉毛,为难的想了想,的确是这样。
但是,从纯粹的老板角度来说,他还是希望两个摊子就招两个人看着就够了。
但就像杨万说的,他们还是自己的同学外加弟兄,和一起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不能纯粹的以利益去讨论。
经过商议,几人决定,让鲨鱼五小弟中的四人分别管码头和镇尾的两处摊子。
至于柱子,见了他再问,他要不读了,大概率就是去杨爸的铺子忙活的。他们这里庙小,开的工资也不高,留不住他的。
而且,这样分也好,刚好两人管一处,就能让他们相互监督,也不会说发生谁贪污,或者出事没人商量的境地。
毕竟基于他俩现在的智商来说,杨万觉得,他俩的贪念约等于没有的野心。
发生贪污这样的行为是不可能有的!甚至连冒头的苗头也不会有!整天算错账倒是很有可能。
还不如放两个人在一起相互监督着,争取把账给算明白了,别看晕她。
当然,这样子脱手,以后能到手的钱数必定会稀薄的厉害。
男生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他们能出去读书,是能有出息的表现,家里头高兴还来不及。
真在外面缺钱花了,给家里头说一声,千难万难,家里头咬牙也会给他们汇过去,让他们别饿着。
两个女孩子就不好说了,她们家本来就打着,让她们读完小学这五年,就让她们去相看人家,拿一笔彩礼,赚回那些年,养她们的本。
现在别说留在家里帮忙了,还要死要活的一定要出去读书!?
这能不吵?
不打?
要不是在那些年里,她们偷偷攒有钱下来,最近她们也不敢这么硬气跟家里头闹。还不是就只能像镇上绝大多数的女孩一样,乖乖听话,让去相看就相看,让嫁就嫁了!
甚至可能还会担心,不抢着这两年相看,等年纪再大一点,老了就更不好谈了。
毕竟,镇上的女孩子在家里头愿意放她们去读书的时候,年岁都已经不小了。
有些等读完小学五年,都已经有十五六岁了!
算是正正好能相看的时候,再拖个两年,基本上就成了别人嘴里的老姑娘了!
再缺德一点的,可能还会疯传,这姑娘指不定是有点不能说的毛病或者是脾气,才会相看了那么多户人家都不适合!才会拖到年纪这么大还在看!还在找云云。
谢邀,30岁的牛马在魔都还是正值打拼的年轻人!身体没毛病!就是单纯的不想嫁!搞事业!搞小钱钱不比围着家庭转要来得有成就感?
嫁什么嫁!娶什么娶!?
扯远了,在相看方面,长得好看,又有贤名的姑娘倒是不怕,大把人排着队,等着她们挑。
但对于条件不是那么好的,不抓紧这两年,剩下的出路大概就是:要么降低要求,将就着;要么跟着父母南下打工。
当然,打工期间得来的钱,是一分一毫都不会经过她们手的。
什么?
干流水线会很忙,没空找男孩子?怎么都嫁不出去?年龄只会拖得更大?更难以嫁得出去?
在厂子里头,人口基数大,男孩子自然也不会少。
这种时候,她们反而比较好找婆家。
至于嫁的早还是嫁的晚,就端看自家父母什么时候舍得女儿的那份工钱了。
而秦虹和林凯娣敢在这个节骨眼跟家里头叫板,其底气完全来源于,近两年偷偷攒下来的私房钱。
可惜,她们开窍的是不晚,但时间走的太快。
不然,现在还能有更多的底气!也不用在这里纠结,究竟是支持启长青,还是认同杨万。
但转念一想,再早两年,只会想更早两年,那就是出生自带神通的人了,还至于今天要在这里纠结这点钱?
还不如想想,看着神通已经成为了首富的自己,该怎样才能让自己名下的资产增加得更多!
唉~!想想就悔恨啊!
她们刚跟着杨万出摊的时候,人小,还不太懂事,杨万给的工钱,基本上全都乖乖的上交给了家里。
还觉得这时候的家里人对她们的态度可好了!笑得可甜了!就连挨打的次数都少了不少!
钱,可真是个好东西啊!她一定要多多的赚回来给家里头!
现在想想,只想跑回去扇年幼的自己两巴掌,看看那不甚聪明的脑壳里到底装了多少水?!怎么傻得那么天真?
也就是这份实诚,导致她们后两年想要偷偷的攒点钱,都拿不了太多。
他们的生意怎样,整个镇绝大部分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抽出来的钱多了,家里人起了疑心,牵扯出来的麻烦事就不是她们能解决的了,更别说保住攒钱的小金库。
就这样让步,小心,让她们在说服家里头让她们出去读书的时候,也不是一般的困难。
但能成,也多亏了这些年的历练,让她们在担忧害怕之下,还能硬气的跟家里头死倔着不放。
可她们也不是傻姑娘,在硬气的同时,还不忘跟家里头承诺、祈求说,她们出去读书期间的钱,和要背去交给学校的粮食,都不用家里操心,哪怕向杨万借!也不会向家里头求一粒米!
还信誓旦旦说,读出来以后,一定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拿钱回来帮扶家里的弟兄,信不过,她们还能立下字据为证!
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让家里头略微的松了口,对她们要出去读书的事,不再激烈的反对,只保持了沉默的态度,除了在钱的方面。
杨家院子内
杨万在说完要多两个人守两个摊子的好处以后,略带担心的看向两女生。
两女生对上她担忧的目光,别管心里有多乱,皆甜甜一笑。
“杨万你别担心,钱多钱少对于我在外读书都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虽然我攒钱的时间,比秦虹晚了那么一点,但我能吃得了多少?前面跟着你一起做买卖攒的钱,还是能支撑我读完三年初中的。”
秦虹紧随也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要真是像这几个男孩子一样,一餐饭要吃他三碗饭才能勉强感觉饱了,我就要有点担心了。”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不就是读书的时候日子苦点吗?但总好过把几年的心血拱手让人!
杨万这才舒心一笑,“那就这么定了。”
看着周围其他几人略带着低迷气息,她鼓励道:“大家都不要这么快的垂头丧气啊,等以后来镇上讨生活,定居的人多了,我们的摊子,一定能越做越好的,到时候,钱也是会多起来的嘛。”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