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升学,招店员

几人想想最近两年,涌进镇子内找活干的人,好像确确实实是越来越多了。

就连启长青和李书源他们的爹妈也着手开始找地,说要建栋大房子。

看规格,不像是用来给自己住的。

后面听他们自己说还真的是,说是想要出租给外来的打工者,给他俩赚点学费、存点钱,才有了两家人合伙盖房子这一出。

但那么大的一栋,看框架,足有上百户,应该不是他们两家人能建得起的。也就说,还有人出了钱,掺了一脚。

至于是谁,杨爸当时跟杨万闲聊的时候说得很含糊,所以杨万也不知道。

只是听说,动工以后,他们给找来干活的乡亲们吃好喝好的,基本都是油水充足的菜!

不是过节、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基本吃不到。

当然,给他们吃的这么好也是有要求的,就只有一个,要他们日夜开工,争取能早点完工,让整栋楼能早点投入使用。

乡亲们能说什么,都是买力气的,现在有人给他们吃好喝好让他们多出点力,辛苦点那也是应该的!

还夸他们夫妻做人实诚!

想到这里,几人不禁充满希望的幻想着,未来,也许真的能像杨万说的那样,人头涌动,充满希望。

整个人又鲜活起来,说话都变得嘴角含笑起来,“对呀,就像杨万说的,咱们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找工作,搞不好就这么熬两年,那两个摊子还能再次有钱分呢。”

还能不伤兄弟情分!

几人深以为然,最好是这样。

谁会嫌钱多呢?没钱,可有好多事情都办不成了。

经过林凯娣被逼婚、两个女孩家里拒不给她们外出求学,自己能有底气跟他们叫板的两件事以后,这些人对这句话才算是真的深有感触。

杨万见众人的积极性和对未来的期待,都给调动了起来,深感欣慰。

这才是少年的模样啊,不会摔一个跟头就直接认栽!

她一开始也是想就招两人,因为摊子的活不重!

没办法,限于现在的运输能力和人流,实在重不起来。

而且,还受限于包装和道路交通的影响,使得不少货物基本只能在周边流通。

杨万也打过,乘着电商没起来的时候,像某辣酱一样,把家里的品牌在全国打响。

至于选什么卖?

当然是各色海产小零食了!

得益于穿越以后的勤练,存在杨万脑海里的零食做法并不少。

问题是,她吭哧吭哧的折腾出来了,该用什么包装来包装它们?

让它们能够被运出去,同时还不脏车?

再说了,别说运出去以后的品相问题,就是能延长食物保质期的干燥剂,也还没有出现!

而她在上辈子,根本就没关注过它内里的成分和做法,只知道主料是石灰。

但哪家食品在石灰堆里滚滚拿出来还可以吃的?

主要还在包石灰的材质上!

解决了,就有食品干燥剂用。

不然,搞出来的食品种类多了,还不能长期保存的话,基本上也只能在周边打转。

一块地才多大?常驻人口才多少?倾销下去,市场直接饱和,后面出再多的货,她也赔得不要不要的!

而且,现在可还没有村村通的政策出现。

出村、出镇的路,多数都是泥泞又曲折的小路,跟非洲奥德标的山路也差不了什么。交通时长被极大的延长了,要没干燥剂和有效的保存手段,货能直接烂在路上!

再说了,就鲨鱼四小弟这稀烂的数学水平,除了柱子,她敢断定,遇上了数量庞大,种类又多的账目,估计看都看不下去,更别说按杨万规划好的表格照填,照着填都能填错!

等结算的时候,杨万害怕自己看一眼就容易一口气提不上来,简直是在为难自己。

后面想多了,甚至还不想找熟人!

说句不好听的,找来的熟人在店内要是表现不好,就是劳心劳力还不讨好的存在。

发展的恶劣一点,还会让他们跟启长青和李书源连兄弟都做不成!

跟他们就更不用说了,朋友都无了!

可转念一想,铺子的活又不重,不照顾一直跟着她们干的鲨鱼小弟,以后谁还敢跟着他们,甚至是她,干别的生意!?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摊子常年要在镇上开。

还因为做人、做生意都是要注意风评的,杨万以后还想再继续招人,于公于私,她在考虑的时候都要多带点温情。

所以,对于今天的讨论,她希望就走个形式。

最后,对于结果,众人没有异议就散了,都快开学了,他们该去干嘛就去干嘛了。

新学期,正是期待的时候。

还没开学期间,杨万给小鱼摊分别在码头和镇尾寻了一个门面。

不大,但用来作为出售椒盐、香煎小鱼干等各种鱼干,和厂子内出产的凉菜,基本足够了。

至于骑楼城的铺子,经过一番翻新装修以后,还是单独用来出售家里晒干的高档鱼货。

而凉菜,就不打算放在店内卖了,一则是摆不下,二则是会拉低门店的档次。

自从这两年家里有钱,给部分渔船更新换代以后,能去的海域就远了不少。

作为挤进了能吃头部螃蟹的部队,杨万看见自家渔船捕捞回来的贵重海货也开始多了起来。

特别是在初涉及远海的地界,守了一天渔船的渔民,在拉网上来的时候,看见捞上来的海货都啧啧称奇,说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大只的。

说着,随手就拿起一只对虾,还没拉直,就有他手长!

等渔船靠岸,有些当场就被慕名而来,想要尝鲜的老板买走了部分。

但绝大部分还是被她爸用烘干机烘,烘烤成了干货。再包上精美包装的包装袋,放在店内就是绝佳的宰客,不对,咳,送人的伴手礼。

论品质,论大小,论数量,别家都比不上!倍有面!

而且,在这两年里,杨爸又搞回了好几台能生产塑料包装,给包装袋封口的机器。

再印上杨万设计(乱涂乱画)的图案和标语,整体就显得正规多了。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现在的塑料包装袋的密封性还是不行。拿它来装油腻腻的东西,还是渗的厉害。

比如这两年,杨万看着长势缓慢的分红,又看见她爸买回来的塑料袋包,痛定思痛搞出的红油小鱼干!

试装以后,无比嫌弃。一个上午还没过呢,一摸,一手油!

但耐不住销量好啊!基本当天产的,当天都能售完!

每个周末回家什么也别说了,撸起袖子就是干。

带着橡胶手套就在生产线上吭哧吭哧的干!

杨万试过,就用铲子铲,再在加热封口处过一下,都能摸的整个手都是油!

谁敢在这时候抹眼睛就真是狠人了!

但杨万看看火爆的销量,一经面市,直接就把镇周围的零食全都给秒了!秒秒钟挤上TOP.1的位置!

好吧,谁能拒绝香辣又有点甜的小鱼干?

那是给生活加了点料吗?是直接加了把火啊!都能照亮人生了!

甚至还挤兑得当初,有不少靠卖她仿品发财的小作坊也差点做不下去了。

见状,杨万减少了在镇子上铺的货,转而让她爸把货都给运到城里去卖。

顺带交代,定的价钱要稍微高那么的一点点。

她爸好奇的问,高多少?又名,他想看看他女儿到底黑心成啥样了,放出去会被人宰不?

杨万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就多个四五倍吧。”反正城里头的人有钱!

杨爸默默的竖起他的大拇指,不愧是他闺女,好样的!

去如此一段时间后,有些靠仿杨万制作的小鱼干吃饭的老人见此,拎着装满垃圾桶的竹篓,像没事的人一样,晃晃悠悠的就从她门店路过。

差点整错大好人了,杨镇长一家,还是一如既往的有良心呢。

正在店内巡逻的杨万闻着十里飘臭,还让她胃里泛直酸水的垃圾味飘过,一脸沧桑的村婶脸上线。

真的是!!要是她不转变营销策略,挤的仿她手艺的“家人”没饭吃,刚才,是不是就要在她店门前堆垃圾,堆到没人敢进啊?!

这些老阿伯真的是,年纪老,心眼也没白长,心黑的很。

居然还跟她玩商战!?

她呸,她现在可算是信了那一句话,最有用的商战,使用的方法往往都最朴!实!无!华!

幸好她叫她爸来拉货拉的早,还当着一堆人的面拉,让不少人都能看见!

不然,现在还要叫人出来扫垃圾!

新学期开学,几人还是聚在一个学校内读书,只不过不在一个班。

谁让他们那么志同道合,成绩也够,都报了县里头最好的初中呢。

最令人惊奇的就是李书源和启长青。他们两个平时在考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班里头垫底的,现在居然也能跟上来。

有人当时就忍不住了,直接抬头就想看看天是不是要红雨了。

几人在食堂齐聚,吃第一餐“团圆饭”的时候,两人才吞吞吐吐的吐出实情。

原来呀,他们的分数要上县里最好的五中确确实实不太够,但他们家里会是差钱的人家吗?

想来,家里人就来交钱,让他们来当借读生。

正在刨饭的几人齐刷刷一顿,听得无比羡慕。

现在的借读生,每年要交的钱可不少呢!成绩越差,交的就越多!差到一定程度,交钱也不给进!

听说,最低的一档,每学期都要交500块!

而一个普通的工人之家,两夫妻的工资一个月加起来还没有100块呢!足以看出它多值钱!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