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铆足劲大哭一场,这会儿沈墨瑄脸是红的,额头也有些热,他一副蔫嗒嗒的模样。
老太太赶紧过来摸孙子脑门,“是不是发热了?快叫墨文去找大夫。”
“奶奶,我没事。”沈墨瑄伸手摸老太太的脸,“奶奶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瑄哥儿会心疼。”
沈老太太眼睛一酸,眼泪好悬掉下来。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舍得打啊?
刘氏埋怨丈夫,但多少了解自己的儿子,猜他没什么事,便道:“娘,瑄哥儿应该是哭累了,休息一会儿就好。您回屋歇着吧,我带他回房。”
“好,要是看着不对,赶紧去请大夫,千万别耽搁了。”
刘氏把儿子抱回屋放到床上,摸着他的脸问:“疼不疼?晕不晕?还有哪里难受?”
沈墨瑄将小手覆在刘氏的手背上:“娘,我没事。”然后他嘟着嘴不高兴地说:“爹太过分了,居然打脸,难道他不知道打人不打脸吗?”
看来真是故意的,刘氏又气又好笑,“你呀,就不能顺着你爹,干嘛非要跟他对着干。”
“哼,就不。”沈墨瑄哼唧,“爹在大爷爷那受了委屈,回家就找我麻烦,明明是他的错。娘我不喜欢大爷爷那家人,以后也不想去他们家。”
“你爹也不容易。”刘氏坐到床边捏着儿子的手问:“瑄哥儿,跟娘说实话你真的不喜欢读书吗?虽然你爹有时候做的过分了些,可他的心思是好的,他怕你以后在京城待不下去,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
“娘,我还小呢,再让我多玩两年吧,您放心,儿子以后一定会让您享福,爹给不了的儿子给您挣来。”沈墨瑄没有正面回答,他娘跟沈兴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会逼他做任何事,所以不必用对付沈兴业那套对待刘氏。
“好,娘等着瑄哥儿让娘享福。”刘氏心里熨帖极了。
门外的沈兴业冷哼:“慈母多败儿。”
由于他爹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沈墨瑄暂时不想见他爹,第二天一早就吵着要去外婆家散心。沈兴业不赞同,屁大点的崽子散什么心,他就是想躲懒。奈何没人理他。老太太和刘氏一起给瑄哥儿收拾衣服。
老太太还叮嘱:“在你舅家多玩几天,玩够了再让你娘去接你。”
“奶奶,知道了,瑄哥儿会想你的。”沈墨瑄跟老太太挥手告别,跟刘氏出了院子。
小胖等人正在巷子里踢球,见沈墨瑄出来便招呼他:“瑄哥儿快来,就差你了,没有你我们总输。”
沈墨瑄:“我不能陪你们玩了呢,我要去看望外婆。”
“那你几时回来?”小胖追问。没有瑄哥儿蹴鞠都没意思。
“五天。”沈墨瑄伸出一个巴掌,其实可能待不了五天,早回来就给他们一个惊喜好了。
与小伙伴们分别,娘俩雇了辆驴车赶往城北。每次去瑄哥儿被娘家人当宝贝,好吃好玩的总给他买。刘氏记着弟弟一家的好,半路买了五斤肉、一只鸡、两条鱼和几样糕点。给沈仲昆送去那么多银子的东西,连个笑脸都没捞到,她娘家对瑄哥儿好,理应多买些。
沈墨瑄的外婆看见闺女从驴车上拎下来又是鸡又是肉的,惊道:“英啊,咋买这些东西?”
刘氏:“娘,没多少,大春和小丰正长身体呢,两天就吃完了。”
沈墨瑄的舅母赵氏帮忙提东西,“光是这些肉两天就吃不完,下次可别花这钱了。”
“外婆!”沈墨瑄跑到老太太跟前,“我想您了。”又对拎着东西的赵氏道:“舅母我也想你了,你想瑄哥儿了没?”
王氏和赵氏俱是大笑,都说:“想了、想了。”沈墨瑄这才哒哒往屋里跑。“表哥表姐呢?”
赵氏:“你两个表哥去书坊上工了,你表姐不知上哪儿了,估计猫哪儿画画去了。”
“小丰也去书坊了?”刘氏问。
王氏道:“大春干的好,就把小丰介绍过去,书坊老板看小春刻东西好,就让他跟着刻字。”他二儿子从小就喜欢刻东西,家里有不少他雕的猫猫狗狗,以前都觉得他贪玩不务正业,没想到竟还有用处。
刘氏:“挺好,学一门手艺,以后不愁没饭吃。梅姐喜欢画画就给她找个师傅学学吧。”
赵氏不以为意,“丫头片子学什么画,当初就不该送她去学堂,认几个字把心都养大了,穷人家哪学得起画,过两年就该嫁人。”
沈墨瑄一边吃糕点一边听三个女人唠家常。外婆王氏一辈子只生了一儿一女。他娘刘英是王氏长女,舅舅刘全在衙门做捕快,外公几年前去世了。
大表哥刘春今年十七在书坊当学徒四年,如今也能往家拿工钱了。表姐刘梅才十三岁,文静不爱说话就喜欢画东西。二表哥刘丰十二岁,是家里最小的,刚从学堂下来就去书坊当学徒。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学一门手艺就是不错的出路。
正说着话,刘梅从外面回来,她看见姑姑和瑄哥儿腼腆一笑。
“表姐,你去画画了吗?”沈墨瑄围着她转了一圈,见刘梅什么都没带又问:“你拿什么画的呀?”
刘梅不好意思道:“在、在地上画。”家里不给她买墨买纸,她只能找安静的地方在地上画。
沈墨瑄后悔了,他应该从家里带些纸过来,这些年他爹给他们哥仨囤了不少纸,但三个人没有一个爱写字,纸放那都落灰了。
刘氏吃了午饭才走,跟儿子说过两天就来接他,时间长见不到儿子她也想。沈墨瑄跟母亲告别,午睡了半个时辰。王氏和赵氏忙着做家事,便把沈墨瑄交给刘梅。
沈墨瑄想看表姐平时怎么画画,便央着她。刘梅便带他去了她常去的地方。是他们这条街的后巷。
刘梅用树枝在地上画画。沈墨瑄就在旁边看着她画。画马、画牛也画狗和驴,刘梅好像很喜欢画动物。她低头画的时候很认真,每一笔都很谨慎。就像她手里拿的不是树枝而是真正的笔,笔下是珍贵的纸。
爱好与贫富无关,刘梅是真的喜欢画画,可惜她生在了普通人家。学画的耗费不比读书少,刘家不可能在她一个女孩儿身上浪费银子。
晚上舅舅、大表哥、二表哥陆续到家,他们看见瑄哥儿都很高兴。吃完晚饭舅舅就要带他出去买好吃的,刘全很疼这个外甥。
沈墨瑄扶着溜圆的小肚子,“舅舅啊!再吃瑄哥儿的肚子就要炸了。”
他软乎乎的样子惹得众人一阵笑。刘全道:“那就明日,明日中午舅舅给你买糖水回来。”
刘丰:“走,瑄哥儿,表哥带去出去消食。”
巷子里有好几个和瑄哥儿一般大的孩子,几家和刘家关系也不错。沈墨瑄把从家里带来的竹球拿出来,很快就和几个孩子玩成一片。
和泥巴、摔泥泡、摔四角、抽陀螺,每天睁开眼就是玩、疯跑,晚上沾枕头就着。他真是把上辈子的亏空都补回来了。有时候沈墨瑄想不明白他明明是成人的芯子,竟然玩小孩儿的东西玩得这么起劲。
有小伙伴玩,有刘家人宠着,沈墨瑄乐不思蜀了。五天后他突然发现娘没来接他。
王氏知道孩子是挨打之后闺女才把他送到家里来的,便猜测闺女或是女婿可能气还没消呢,便哄着外孙再住几天。
在哪儿都是一样,回家还得防着他爹,索性不回去了。但二十多天过去还是没见他娘露面,沈墨瑄有些慌。
以前他在外婆家住不超过三天,就会被他爹催着接回家。这次这么久没动静,难道沈兴业彻底放弃他了?
以娘对他的爱,这么多天没见面都不来看他,沈墨瑄总感觉不对劲。这日刚好赶上刘春休息,沈墨瑄便让大表哥送自己回家。
外孙住了有些日子了,王氏也就没再挽留。刘春雇了驴车送沈墨瑄回梧桐巷。
下车后的沈墨瑄乐颠颠去推门,但是没推动。他家白天大门很少会从里面插上,大多是敞着的,主要是方便他到巷子里玩,大门开着家里人也好看顾他。
又推了一下,还是没推动。哎?奇了怪。沈墨瑄啪啪拍门,扯着嗓子喊:“娘,开门,您的儿子瑄哥儿回来了,奶奶!快开门呀。”
门里传来脚步声,大门打开后沈墨瑄刚要往里冲,突然发现眼前的妇人不是他娘,也不是杜氏更不是祖母。“咦?你是谁啊?你怎么在我家?我娘呢?”
说着他要往里走。妇人拦住他不客气道:“你走错门了,这里可没有你娘,这是我家。”
刘春发觉不对,忙过来把瑄哥儿拉到身后。“这位嫂子,这里住的应该是沈兴业沈大人,请问您是?”
妇人看看他俩问:“你们是沈家亲戚?”
“沈大人是我姑父。”刘春低头看一眼沈墨瑄,“这是沈大人的儿子。”
妇人面露惊讶:“走了竟连儿子都没带?看来是真摊上事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