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七月盛夏。
窗外雷声阵阵,闷热的天气让人心烦。田季霖回到报社,和同事们打了招呼,坐在座位上扯了扯衬衫衣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空调,尝试用眼神激励它更努力地工作,然后将手中的冷饮一饮而尽,试图压下内心的烦躁。
又是毫无收获的一天。
距离写出上次那篇引起全市轰动的新闻刚刚过去半个月,换作其他人,一定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但田季霖没有。他觉得不够,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真相,更多关注,更多掌声。平庸的生活让他感到不快,他焦躁地渴望挖掘一个又一个大新闻,揭露一个又一个真相。
他打开电脑,点开录音笔,将今天的采访稿转换成文字,准备进行编加。今天他暗访了好厨连锁餐厅的员工,得到了该餐厅后厨卫生和食品管理的负面消息,也算得上是个可写的选题了。
不要急于求成——他告诫自己。
空调的冷气吹在他的背上,他将它想象成胜利女神的轻抚,逐渐冷静下来。他揉了揉发紧的鼻梁,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编加文稿。
“小田,总编让你去趟办公室。”总编的孙助理过来提醒他。
“来了!”田季霖保存好文件,立刻起身。
副主编张元坐在办公室最里侧的独立办公桌前,听到对话冷哼了一声——他从不掩饰对田季霖的不满。
田季霖装作没听见,离开编辑室,走向走廊尽头的总编办公室。
“总编,您找我?”田季霖敲开总编办公室的门。
“小田,来来来,坐。”刘总编只抬眼看了他一眼,便又低下了头,冲他的方向摆了摆手。待田季霖坐下,总编抛给他一个橘子,“新下来的橘子,自家种的,没农药,尝尝。”
“谢谢总编。”田季霖接过橘子,没急着吃。
“别谢我,我得谢谢你。好啊,有冲劲儿的年轻人,上次那个毕业生就业骗局的选题做的真不错,不仅那期周刊销量大涨,口碑也很是不错,集团很满意。咱们报社真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总编说。
“别别别,您过誉了。”田季霖说着,不自觉地挺了挺腰。
“欸,别跟我假客气。你毕业两年,来报社也两年了是吧?”总编问。
“两年半,总编,我大四下学期就开始在咱们社实习了。”
“好好好,那你了解过咱们社的历史吗?尤其是你现在在做的崇江周刊?”
田季霖犹豫了下,回答:“可能不多,您说。”
总编剥开一个橘子,递给田季霖一半,说道:“我是二十年前进入咱们报社的了,很巧,和你一样,在社会新闻组,不过那时咱们崇江周刊还是崇江日报,很风光的。最近几年,纸媒是越来越不行了,都说书籍业是夕阳红产业,其实咱们报刊业更是。曾经和咱们并驾齐驱的几家报纸都陆续停刊了,咱们报在数字媒体的冲击下,还能只减刊不停刊,也是难得。”
田季霖点点头。
“不过减刊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今咱们报社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不转型是不行的。”总编说着甩出一叠文件,“你看看,即使改为周刊,咱们的印刷成本照样不低,报纸卖不出,赤字越来越严重了。这么下去,减刊也只是抱残守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未来还是死路一条。”
田季霖瞄了一眼总编扔过来的文件,发现竟是报社上半年的经营汇报,上面清楚罗列着报社包括人员、印刷、经营等各项支出,以及每期报纸的发行量及回款数。
田季霖心中一喜,但他立刻抬头,作势要把文件推回去:“总编,这个文件我看不合适。”
总编诶了一声,制止他的动作,然后说:“你尽管看,叫你来就是要你看的。”
见田季霖不再推脱,翻开文件仔细查看,总编沉默了一会儿再度开口:“你也看到了,咱们报纸的年订阅数少得可怜,每期报纸的发行量看着还行,但实际的销售数据并不理想,更不用说大部分客户的回款周期又很长。如今,单靠集团的拨款和同样少得可怜的广告收入还能勉强维持运营,但若情况再恶化下去,咱们真的要入不敷出了。”
田季霖点点头:“纸张价格飙升,印刷成本也越来越高了,再加上员工调薪,成本只会越来越高,但盈利却……”
“没错。”总编赞许地点点头,“在你看来,我们有什么解决方式?”
田季霖想了想,说道:“增加报纸的可读性和独家性是最基础的,多跑一些独家新闻肯定没错,也会刺激销量。但是咱们如今是周刊,时效性本就有所打折,除了寻找好的选题外……节约成本也很重要。您刚刚提到了转型,难道说,咱们也有意发展数字媒体?”
“好好好,我就知道叫你来没错。”总编很兴奋,“独家新闻是要抢,但光靠抢新闻促进销量,终究收效甚微。在这个流量时代,不抓紧互联网的快车,就是落后。这次找你来,就是看好你敢拼、敢想、敢干。社里内部调研过了,也请示了集团,几位领导都同意尽快建立新媒体账号,好好运营起来,关键要和纸媒结合好,不能顾此失彼。”
“社里决定成立新媒体运营部,好好做这件事。人员呢,就先从各个新闻组抽调有冲劲、有想法的年轻人,初期目标就是做好定调,最终目标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那您叫我来,是希望我代表社会新闻组进新媒体运营部吗?”
“不止啊,我希望这个部门由你来管理。”
“我?”
“是的,你有追逐独家新闻的热情和毅力,更有跟得上时代的思维方式,社里确实不乏比你资历深、比你更有经验的老记者,但在互联网时代,经验可能是帮助,也可能是拖累。既然要做,就要求新、求突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总编,您的意思我了解,但我刚入社两年,我……”
“我明白你的顾虑,有任何问题尽管来找我,我给你撑腰。另外,我会让你们组的张副主编协助你管理。张副主编虽然做事比较保守,但他入社时间长,对人事调配和社内各项流程非常熟悉,有他帮忙,相信你会事半功倍。”
想起张副主编平时的阴阳怪气,田季霖心中冷哼一声,表面却不露声色:“可我和张老师……我毕竟是他的下属,这样安排,他不会有意见吧?”
“我知道你们张老师的性格,他有时确实有点小心眼,不过你放心,我会好好敲打他的。在新媒体组,你负责业务,他负责社内协调沟通,各自管好各自的,争取利益最大化。对张老师,你也要多尊重,明白吗?”
“当然,让您费心了。”
总编摆摆手,拿起一瓣橘子放进嘴里,说道:“好好干,两周时间,先交一份计划案上来,把你希望的人员安排、运营模式还有成本预算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都写出来,之后咱们开会讨论。还是那句话,这是咱们报社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有什么问题别干等着,随时找我。”
“感谢总编信任!那我先回去忙了。”田季霖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
“欸等等,”总编把他叫住,“至于你的本职工作,如果能兼顾着做那是最好的,毕竟现在社里现在能做出好选题的记者不多,大家都太懈怠了,只能能者多劳了。
“一定。”田季霖点点头。
“另外,我记得你舅舅是在咱们崇江的公安系统工作是吧,是做什么来着?”
“刑警,前一阵刚升任副队长。”田季霖回答。
“哦,那咱们崇江市有什么新闻,你能不能近水楼台?”
总编说的委婉,但意思很明显,田季霖犹豫了下,说道:“舅舅的工作,对保密要求很高的,我不好开口。尤其咱们市公安局两个月前刚结束反腐倡廉的专项行动,清除了一批违法违纪的蛀虫。我舅舅平时踏实自律,在这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才得到了这次升职的机会。”
“不过您放心,不靠我舅舅提供线索,我也一样能挖掘出好的选题来,不让您失望!”
“好,那就好好干,”总编低头看了眼表,“快下班了,今天周五,好好回家陪陪家人吧,有什么事儿下周再说。”
田季霖回到座位,他心里很是兴奋,但并未表现出来。他打开电脑,看看还没整理完的采访稿,又看了看手机上最新收到的短信,最终还是将文件保存好,准备先回家,周末再加班干。
表针指到五点半,田季霖准时起身,收拾文件包准备下班。
“小田,准备下班啦?今天这么早?不加班了?”隔壁座的钱格明问道。
“我妈催我回家吃饭,这不一个多月没回去了吗,我妈快发火了,”田季霖笑着说,“刚还让我舅给我发信息,催我下班立刻回家呢。”
钱格明笑了,刚要调侃他,就听张副主编的声音从走廊处传来:“是呀,我们小田可是大忙人,过了这个周末,怕是又要连轴转,更忙的停不下来了,谁让咱们小田这么受社里领导赏识呢。今天赶紧早点回去休息吧,可别累坏喽,社里几百号人可都指望着你呢。”
田季霖看他像是刚从总编办公室出来,一听这话,便知总编已经告诉他要成立新媒体组的消息了。听着张副主编的酸言酸语,田季霖不气反笑,他不屑于与张副主编起争执,更懒得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便笑着打起了官腔:“大家都辛苦,我年轻,多努努力,才能赶上前辈们啊。”
不等张副主编开口,他又说道:“诶呦,我妈又来电话催我了,真不好意思,格明哥,张老师,我先撤了啊,下周见。”
说完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