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35 章

第三十五章黄袍加身

引语:

"当文武百官跪在垂拱殿前山呼万岁时,李师师却将龙袍披在我身上。我慌忙推拒,她却在我耳边轻声道:‘这天下,只有你配坐这个位置。’"

---

皇城内的抵抗比预想的要微弱得多。当林冲率领龙骧营突破宣德门时,守城的禁军大多已经弃甲投降。这些养尊处优的京城禁军,在身经百战的梁山将士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燕青与李师师并肩走在通往垂拱殿的御道上,沿途尽是跪地请降的宫女太监。昔日庄严肃穆的皇宫,此刻弥漫着恐慌与不安。金水桥下的流水依旧潺潺,却再也洗不尽这座宫殿的耻辱。

"没想到这么顺利。"燕青轻声道,目光扫过金碧辉煌的宫殿群。琉璃瓦在晨曦中闪耀,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一切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李师师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讽刺:"这座皇宫早就从里面腐朽了。赵佶终日沉迷书画,蔡京等人结党营私,禁军空有十万之数,却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你可知道,我们攻入皇城时,很多侍卫还在赌钱吃酒。"

就在他们说话间,石秀急匆匆赶来,战甲上还沾着血迹:"大哥,找到赵佶了!他在延福宫,说要见你。奇怪的是,他既不逃跑也不抵抗,就在那里等着。"

延福宫内,宋徽宗赵佶独自坐在龙椅上,身上还穿着作画时的便服。这位亡国之君此刻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天。案几上摊着一幅未完成的《秋江待渡图》,笔墨淋漓,意境清远,与眼前国破家亡的惨淡形成了讽刺的对比。

"你来了。"赵佶抬头看着燕青,眼神中竟带着几分释然,"朕等你很久了。"

燕青微微蹙眉,手按剑柄:"陛下知道我要来?"

赵佶苦笑,起身从多宝阁上取下一卷画轴:"童贯兵败的消息传来时,朕就知道大宋气数已尽。只是没想到,来取朕江山的,竟是个女子。"他缓缓展开画轴,是一幅《万里江山图》,笔墨纵横,气魄恢宏,"这是朕最后一件作品。现在,它是你的了。"

燕青没有接画,而是直视着这位亡国之君:"陛下可知道,为何大宋会亡?"

赵佶长叹一声,目光有些恍惚:"是朕昏庸,是奸臣误国...朕不该轻信蔡京,不该重用童贯..."

"不。"燕青打断他,声音清冷如冰,"是因为这个天下,已经病了。"

她走到窗前,猛地推开雕花木窗,指着宫外的汴京城:"花石纲逼得江南百姓家破人亡,生辰纲让天下民不聊生。陛下在宫中吟诗作画时,可曾想过那些饿死的百姓?可曾听过那些被逼卖儿鬻女的哭声?"

赵佶默然无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画轴上的墨迹。

就在这时,吴用匆匆进来,在燕青耳边低语:"小乙,文武百官都聚集在垂拱殿前,说是要...要拥立新君。"

燕青脸色微变,对赵佶道:"陛下请在此稍候。"

垂拱殿前,已经聚集了数百名文武百官。这些往日里趾高气扬的王公大臣,此刻个个面如土色,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太师蔡京、太尉高俅等权臣跪在最前面,额头紧贴地面,连大气都不敢喘。

卢俊义见燕青到来,急忙迎上前:"小乙,这些人该如何处置?按照梁山规矩,这些贪官污吏都该..."

燕青尚未回答,人群中一位白发老臣突然直起身子,高声呼道:"臣等恭请燕将军登基!大宋气数已尽,请将军顺天应人,继承大统!"

这一声如同石破天惊,顿时引来一片附和。方才还战战兢兢的官员们,此刻竟争先恐后地叩首劝进:

"请燕将军登基!"

"恭迎新君!"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啊!"

燕青愣住了。她虽然早有改天换地的打算,却从未想过要自己当皇帝。这一路走来,她想的始终是如何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如何为天下百姓寻一条活路,却从未觊觎过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诸位请起。"她沉声道,声音在空旷的殿前广场上回荡,"燕青何德何能,敢担此重任?"

"将军何必推辞!"一位武将朗声道,燕青认出他是禁军统领王渊,"赵氏失德,天下离心。将军顺天应人,正该继承大统!末将愿誓死效忠!"

"说得对!"礼部尚书颤巍巍地附和,"如今天下大乱,正需要将军这样的明主!老臣愿为将军筹备登基大典!"

就在众人纷纷劝进之时,李师师不知何时已经来到殿前。她手中捧着一件明黄色的龙袍,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那龙袍上用金线绣着九条五爪金龙,在阳光下流光溢彩,彰显着无上的权威。

"师师,你这是..."燕青惊讶地看着她,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李师师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她上前一步,轻轻将龙袍披在燕青身上:"这天下,只有你配坐这个位置。"

燕青慌忙推拒,龙袍的触感让她感到一阵心悸:"不可!我...我们不是说好了,要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天下吗?这龙袍,这皇位..."

"小乙,"李师师靠近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还记得我们在金明池畔的约定吗?我们要改变这个天下。而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这个位置确实不该存在,但在彻底改变它之前,必须有人先坐上去。而这个人,只能是你。"

燕青看着跪满一地的文武百官,又看看身边目光坚定的李师师,终于下定了决心。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龙袍沉甸甸的重量,那不仅是丝绸与金线的重量,更是天下苍生的重量。

她转身面向众人,朗声道:"既然天意如此,燕青不敢推辞!"

"万岁!万岁!万岁!"

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在宫殿群间回荡不绝。跪在地上的官员们叩首不已,有些人甚至喜极而泣——不管龙椅上坐的是谁,只要能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就好。

登基大典定在三日后举行。虽然时间仓促,但在礼部官员的全力操办下,该有的礼仪一样不少。太庙被重新布置,祭天的圜丘打扫得一尘不染,就连御用的仪仗也都准备妥当。

这三天里,燕青几乎没有合眼。她不仅要熟悉登基的繁琐礼仪,更要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各地军报、民生疾苦、官员任免,无数奏章如雪片般飞来。她这才明白,治理天下远比打天下要难得多。

"陛下,"卢俊义改了口,神色严肃,"这是各地送来的急报。河北大旱,江南水患,西北边境也不安宁。而且..."他顿了顿,"种师道的西军正在向京城移动。"

燕青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传令下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至于西军..."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朕自有安排。"

登基大典当日,汴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挤在御道两旁,想要一睹新君的风采。当燕青穿着龙袍,乘坐玉辇前往太庙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女皇帝万岁!"

"新朝万岁!"

这些欢呼是发自内心的。燕青废除苛捐杂税的消息已经传开,百姓们对这个新朝廷充满了期待。

在太庙祭告天地后,燕青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走向垂拱殿。九龙铺地的御道在她脚下延伸,两旁的侍卫跪地相迎。这一刻,她真正感受到了权力的重量。

就在她要坐上龙椅的那一刻,李师师突然上前,将一卷诏书递到她手中。

"这是?"燕青疑惑地问。

"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李师师轻声道,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我已经替你拟好了。"

燕青展开诏书,只见上面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起,废除花石纲、生辰纲等苛捐杂税,免除天下赋税三年。释放在押囚犯,唯贪官污吏不赦。设立女学,准许女子参加科举。另设议政院,广纳贤才,共商国是。钦此。"

燕青眼眶湿润了。这道诏书,正是她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废除苛政、解放女子、广开言路,这才是她们想要建立的新天下。

她深吸一口气,坐上龙椅。那龙椅比她想象的要冰冷,也要沉重。她将诏书交给礼官:"宣诏!"

当诏书的内容传遍天下时,整个汴京城都沸腾了。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多少年了,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位明君!

然而就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一匹快马飞驰入宫。信使浑身是血,跌跌撞撞地冲进大殿,在汉白玉地板上留下一串血脚印:

"陛下!紧急军情!种师道率领十万西军,已经到达汴京郊外!他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说要...说要剿灭叛贼!"

刚刚登基,考验就来了。燕青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平静。她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传朕旨意,"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准备迎战。"

---

(第三十五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