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历史,或许能让你看到不同的答案。最让我感慨的一件事,那就是玄武门事变了吧。
唐代官方史书认为,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是拨乱反正之举。而待唐朝灭亡后,史学家们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比如,《朱子语类》载:“唐有天下,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之道,盖其源出于夷狄,故不能有所立也。”
可见,玄武门事变固然给了李世民发挥才能的机会,却让唐朝皇室中礼法尽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也为后来的种种乱象留下祸端。
比如,唐朝还有个认太监当爹的皇帝呢——太宗陛下能软禁父亲,我换个爹怎么了?
再比如,李世民的好曾孙,还认反贼做儿子呢。
必须得说,在气节这方面,李家男人比女人差太多了。
总之,这是让我感慨的一件事,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当然,并不是李世民不该得皇位,而是觉得,完全可以用和平点的方式嘛。〕
作为现代女孩,李妙真对朱熹的言论有很多不认同,但想了想,也就宋明时期对礼法极为看重,才会批评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了。
她只能删删减减,拿过来用。
点击了投放,投放对象李世民。
而那边被又一次重击的李世民,在看到“三纲不正”这种话还面带浅笑,丝毫不觉得被冒犯——对着皇位争夺讲礼教,未免天真;但看到那个认太监做爹的,不觉捂了下胸口,等看到认反贼为儿子,更是气得咬牙。
这都是谁的子孙啊,怎么如此的荒唐。
皇帝道德水平低点,李世民觉得正常,但随意认爹认儿子,这可就挑战继承权了。
君权神授,受命于天,若是太监能做皇帝爹,反贼能做皇帝儿子,那他们李家的皇位,还有什么正统性。
李世民几乎可以预料到唐朝的未来了。
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儒家推崇的周,也不过勉强撑了八百年;他们大唐呢,他的曾孙就开始玩弄皇权,那唐朝又能延续多久?怕不是一个宦官都能废立皇帝吧。
李世民猜对了,还好没人告诉他。
李世民只觉得无奈,玄武门一事还没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如今又被告知他的继承者如此不堪大用。
他都要怀疑神谕是让他放弃皇位了,此时看那句“为后来的种种乱象留下祸端”,只觉得刺眼。
李妙真动摇了李世民,却浑然不知,她觉得今天还有余力,可以编一两个小故事刷积分,在有限的几个问题里挑挑拣拣,然后选定,开始编辑。
〔哪一件事让你意识到学技术的好处?
我是唐初的一名琉璃匠人,前面说过,我在烧制琉璃时,烧出了一块蓝色石头,恰逢一个小郎君要买来作画,出手十分大方,一块金饼买一块石头。小老儿今年四十有五,干了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最近,那个小郎君又来找我了,问我还有没有其他蓝色石头,又一块金饼摆在我面前,我突然意识到学技术的好处了。
所以,各位网友,能详细讲讲烧蓝色石头、紫色石头、更透明且廉价的琉璃的技术吗?〕
大概是这个故事实在牵强又奇葩,在一群讲现实生活的回帖里过于突兀,很快就有网友被吊了过来,加入讨论。
李妙真面不改色地刷过那些类似于“图穷匕现,你这图也太长了吧”“一看就是中二少女,这么爱玩语C”之类的调侃,只去看那些认真发制作流程的老实人的回复。
其中有一个,不知是不是人太善良,或者单纯比较无聊。连所用材料在唐朝的名字都备注了。
李妙真挑挑选选,把这些加精。
待再一看积分,呦,怎么突然涨到43了?她猜估计是上一个回答吸引了太多乐子人回复。
还不等她回复,积分突然又往下降,43,42,41,然后停止。
什么意思,系统你出来!
系统声音里也带了丝波动:
“宿主,你做了什么,为何检测到历史发生负面波动?”
“负面波动?”
“就是说历史可能走向更糟糕的方向。”
李妙真先是自我怀疑,我做了什么?怎么就成历史罪人了?
紧接着就察觉到问题:一个青少年问答系统,没事做检测什么历史走向?更何况历史走向如何也不影响她回答问题的热度,凭什么扣积分!
她立刻冷静了下来,想到系统头一次表现出情绪,是劝她向历史人物投放答案;第二次表现情绪,是检测到历史负面波动。
所以,这到底是什么系统?
她又开始思考负面波动,什么是负面波动,改变历史的?还是对唐朝不好的?
应该不是前者,因为她出现在这,就必然会改变历史。
李妙真试探地问:
“你说让李元吉当皇帝怎么样?他和我爹关系好。”
系统强烈反对:
“历史出现如此大负面走向,积分会倒扣成负数的,宿主你不要玩火。”
“那我爹呢?客观来说,我爹做皇帝虽然比上不足 ,但比下肯定有余吧。”
系统不得以,多透露了一点:
“经过模拟计算,李建成做皇帝,历史依然会出现负面走向”,系统又不情愿补充了一句“虽然程度比李元吉轻”。
有趣,李妙真想,系统这是跟她玩剥洋葱吗?让她一层一层剥开系统的皮。
她觉得自己已经大概猜到了什么,李元吉和李建成做皇帝,是负面走向,是确定的。而刚则是负面波动,是可能性。
再结合系统反对李建成和李元吉,那就是赞同李世民喽。
负面波动,是李世民被刺激到起了自我怀疑的念头了,虽然这个程度很轻,可能只是一瞬间想不通,依然逼得系统扣了她积分。
李妙真嘴角含笑,但没再回复系统,就当这事不存在。
她原本以为系统无欲无求,只是单纯帮未成年进行问答交流,所以觉得很多事还得靠自己。
如今看来,并不是呢,那就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了。
再抻抻它吧。
自那日过后,李妙真就没再使用系统,即使系统把扣掉的2分还了回来,告诉她“负面波动消失”,她也没回复。
正好最近天气转凉,郑观音开始操心自家和太极宫内冬衣、薪柴木炭、手炉等过冬物品的准备工作。日日拉李妙真去旁观每日例会,李妙真也没多少时间刷积分了。
之前尚药局那个带着作假账簿来弄鬼的管事,已经从与会人员中消失,而其他人态度也谨慎了很多,李妙真跟着看了几天账,没什么明显到侮辱智商的漏洞了。
李建成忙的事也告一段落,倒不是说饥荒已经完全缓解,只是事情安排下去,也不必他一直盯着。
而且随着天气转冷,很残忍的一个现实是,体弱多病的人、老人、孩子,是很难撑过去的,那么饥荒也就随之缓解。
李建成日日回家,东宫的其他人露面也多了起来。
李建成次子、三子李承道、李承德分别是11岁、4岁,次女李婉顺和李世民家的李丽质同年生,月份小五个月。
其中李承道、李婉顺都是郑观音所出,李承德是许承徽所出。
除此之外,李建成还有几个妾室,都各有品级,郑观音在待遇方面并不限制妾室,像许承徽的升职,也是郑观音安排的,生育加有才能,可以协助处理内廷事务。
一家人难得聚在一堂,吃吃喝喝,赏赏乐舞。
此时的饮食、乐舞,多是胡人元素结合中原风格。
比如主菜有烤羊、烤驼峰、胡饼;甜品与酒类也是如此,奶制品多,还有比较初级的奶酒,但也不乏果子饮,蜜饯。
乐舞就很有趣了,李妙真看了安禄山很擅长的胡旋舞,跳舞的人中有男有女,其中一个男人偏胖,颇有“腹垂过膝,行步轻疾”的风采。还有百戏,爬竿、转圈、走竹,算是古代版杂技吧。
期间李建成酒性上来,下去跟着摇摆了一会儿,总是打理得整齐得衣裳也松散了一些。紧接着李承道、李承德也跳了下去,扭动身体,哈哈大笑。
李承宗没去,但兴致也被激发,坐在桌案后面,用长筷和银勺一前一后地在金碗上敲击,无师自通了打鼓技术。
郑观音身旁,许承徽等人纷纷来敬酒,她一概不拒绝,年轻女人们亲密地跪坐在一处,说着些什么。
李妙真没有下去,刚刚不知不觉喝了一杯葡萄酒,已经醉了,她陶陶然望着这似乎永不眠的宴席,有些开心,又有些伤感。
被阿莲和阿桃张罗着换下衣服,洗漱完毕,送到床上,她们这才把灯熄了,悄悄退下。
李妙真直挺挺躺了一会儿,突然坐起来,酝酿一下情绪,开始掉泪。
系统很喜欢看这些历史或许不会记载,但能体现文化和民俗的场面,它也很投入地看了这次宴席,在李妙真喝葡萄酒时,自己偷偷模拟了一串能让系统轻微中毒的代码,感受那种迷醉,然后,就被李妙真的眼泪吓得清醒了。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申签通过啦,我还没和责编沟通,也没签合同,不太了解是个什么流程,不过应该没啥问题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历史负面波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