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可这天下,只有一个啊

那日确定要结社后,正好郑观音派来送金饼的侍从赶到,李妙真干脆留了两块金饼给郑玄瑾她们,她出宫不易,很多事都要这几个少年去做,那就得做个大方的投资人——反正有魏叔玉这种学了魏征的方正俭朴作风的人看着,也不担心他们霍霍她的钱。

回家后,李妙真安分了几天,继续狂刷系统积分,在她的努力下,积分已经涨到了37。

且她以“穿越唐朝,成为烧制琉璃的匠人”的口吻,回答了一个“遇到过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的问题,向网友问出了那块神秘蓝色颜料的身份——大概率是埃及蓝。

说起埃及蓝,可能有点陌生,但中国紫,一度在考古博物圈子很火。

这是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检测到的人工合成的紫色颜料,证明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先秦时期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只是随着战乱纷纷,以及权贵对技术的垄断,这项技术消失了。

埃及蓝则是古埃及绘画上发现的一种人工合成颜料,也有考古学家从中国古代的墓葬中检测到了这个颜料的存在——而那正是一座唐墓。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尚处于蒙昧时期的时候,这两个古老文明,出于对艺术和技艺的不断追求,都将化学造物推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而埃及蓝,中国紫的合成技术,是和造玻璃的技术紧密相连的。

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着李妙真如果想做传统穿越者都想搞的卖玻璃事业,是可以同时开发一下颜料合成技术的,此时的匠人已经误打误撞摸索出了这一步,只是还未形成体系。

而自唐朝建立,天下将承平两百年以上,两百年的和平期,多适合搞点文艺创作啊。

事实也是如此,唐朝也是古代文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这样一个兼容并包、自信开阔的王朝,天然就该拥有色彩丰富、富丽堂皇的画作。

而她李妙真,天然就该收割权贵家族文艺青老年的荷包,并成为顶级画家们的赞助人,经典画作的收藏家。

助手都是现成的,郑玄瑾啊,有艺术修养,有对文艺的热爱,还不缺钱,不想在朝堂搞风搞雨。

李妙真已经和郑观音打听过了,这个表哥从小就爱画。

再加上,郑家子弟很多,不强求他必须为高官着紫袍,而且出于文化宣传的需要,还挺支持他做这些事。

李妙真没有注意到郑观音在得知她询问郑玄瑾时有些莫名的眼神,也就不知道,她这一问,郑观音又开始考虑她的婚事了。

待李建成回来,郑观音就提起了这事。

李建成没说行或不行,回避道:

“过些日子再说吧,孩子们还小,郑二心性未定,还得再看看。”

在李建成看来,郑家已经是他岳家,没有亲上加亲的必要,子女的婚事,还是挑其他人家更好,这样才能结出更多人脉。

像李承宗,当年郑家也有意结亲,李建成不太情愿,郑观音也不积极,最后还是定了崔家。

郑观音没好气:

“谁家不是早早定下,合适的少年郎就那么多,当然要先占住,又不是这两年就让大娘出嫁。再者说,我们也是自小定下的,过得不和美吗?难不成你后悔早早和我定下?”

“怎么会,若无娘子,何以有我今日?只是,大娘到底是郡主,未来又是公主,合该好好挑个顺心如意的郎君。别的不提,郑二还是不上进了些。”

郑观音心想,上进不上进又有什么要紧?能护得住女儿才更要紧吧。

这边夫妻俩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那边李世民和长孙无愆正在吐露心声——关于神谕。

收到神谕已经几天了,这期间再没有新的神谕传来,李世民想了许多办法,试图和神灵沟通,他香也烧了,还潜心祷告,甚至准备了瓜果祭品,但那片透明中泛着幽蓝的长方形光团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而李世民从“玄武门事变”的打击中回过神,又因“千古一帝”的称呼暗爽了一段时间,这才注意到光团右上角有一个颜色比其他字浅一些、呈半透明颜色的字符。

他读书不少,但并不爱神佛之道,书到用时才觉得抓瞎。只能将这个字符写在纸上,拿去问长孙无愆。

长孙无愆拿着这个字符,张口就给李世民提供了好几种解读方式:

“我曾见过入药的龙骨,上面有类似的字符,龙乃鳞虫之长,掌管水域与行云布雨,乃三清等尊神之下第一。可见此字符,或许暗含神明之意。”

李世民握着妻子的手,目光中透露着欣赏,观音婢的确聪慧,她未曾收到神谕,却已猜到这么多。

“二郎你看,这两线交叉,像不像阴爻与阳爻交叉而成的卦象,”

长孙无愆抽出手,在纸上画出阴爻和阳爻单独的形态,然后又画了交叉的形态,给李世民演示着。

“此卦,即事有阻碍之意,隐含吉凶警示。”

长孙无愆半抬头,望向丈夫:

“所以二郎是从何处所得?”

李世民本不欲对妻子隐瞒,只是很多事还没摸清,不想引得家人担忧,但此事重要,两个人一起想,总比他自己绞尽脑汁又浪费时间靠谱。

夫妻俩屏退下人,相互倚靠着,李世民才把这件事缓缓透露出来。

“所以那日是因为……”长孙无愆双目含泪,她只是听着,就觉得心痛了。

但很快,她又平复了心情,反而安慰起又哭了起来的丈夫:

“这是好事,二郎,你看,神谕所透露的未来,应该是我们没得到神谕会发生的吧。那时你无所依靠,依旧成了千古一帝,这是秦皇汉武才有的功绩啊。

想必是上天垂怜,不忍你我面对人伦惨剧,又因你有功绩在身,这才给我们提示。既然如此,这神明是友非敌,我们不妨耐心等等,说不定过段日子,会有新的神谕。即使没有,凭借这个未来,我们也能改变很多了。”

其实李世民也想到了这些,但事情的冲击太大,他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长孙无愆和他想到一处,倒让他安心了一些。

不过……那一团散发光亮的神谕,一直出现在他眼前,甚至会穿过他面前的人,实在是影响他日常生活啊。

李世民把烦恼和妻子一说,二人商量了一下,便决定触碰那交叉字符一下。

事有阻碍,或许也可以解读为禁止、远离,拒绝、关闭。李世民如是猜测。

必须得承认,玩政治的人,都很擅长解读内涵、自由发挥,这夫妻俩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是绝佳。

轻触字符之后,光团迅速化为一条闪着光的线段,李世民紧张地等待了一会儿,没有什么呵斥地声音,可见这神明并不在意他的动作。

他便大胆了起来,又触碰了那线段一下,立刻恢复了长方形的方块。

实在有趣。

夫妻俩把最大的秘密说开,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讨论其他事情,比如,玄武门事变,能否在不影响获得皇位的前提下避免。

“大兄……”李世民叹息,“那李元吉,杀就杀了,不值甚么。可大兄为嫡长,大我九岁,一向爱护我们几个弟妹,阿娘去时,要大兄照顾我们,他做到了,我也不忍让阿娘泉下有知,面临人伦惨剧。

且自耶耶振臂一呼,我们兄弟,一人管粮草,一人马前冲锋,同为耶耶臂膀,又互为依仗。我不欲与他为敌,想必他也是一样的心思。

若只是国公之位,我绝不与他争抢,好男儿建功立业,何必为了爵位兄弟阋墙。以我之功,自己挣个国公也不难。可天下,可这天下,只有一个啊。”

长孙无愆叹息,她父母早亡,被舅舅抚养,后又早早嫁进李家,彼时尊姑还在,对她颇为照顾。而大嫂出自名门,知道她无阿娘教导,许多事懵懵懂懂,也几乎是如半个先生一般教她人情往来,掌家方式。

后来一句“桃李子,得天下”,李姓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家也备受猜忌,紧接着尊舅起事,男人们在打仗,她们则带着孩子在乱世自保,虽远不如百姓辛苦,但到底动荡不堪。

如今刚安定下来,却又是新一番争斗。

长孙无愆早知丈夫的野心,何况不提丈夫,就是丈夫那些一同打天下的同袍,以及她哥哥,哪个都是同样的心思,他们已经不可能退了。

当然,武德五年的秦王党,心里还没有用非常规手段夺取皇位的想法。

更多还是“依照旧例”“学习前朝”,通过让李世民好好表现,换得李渊主动换太子。

前朝末帝虽然晦气了点,但得位方式还是值得学习的。

如今,神谕一出,李世民和长孙无愆都知道了,圣人的心思是如此的坚如磐石,即使二儿子南征北战,已被封为“天策上将”,他还是没打算换太子。

夫妻俩对视一眼,心下都明白,皇位是不可能不要的,只是方式还得再规划,原本打算温水煮青蛙,等待圣人改变心意,现在觉得,或许可以施加点压力了。

与其等最后矛盾激化到弑兄夺位,还不如现在手段强硬一些,只要操作得当,太子一脉,也可保全。

李妙真也在考虑这件事。

距离她把问答投放给李世民已经好几天了,距离她建议李建成和李世民合作也有几天了。

李世民那里,暂且不提。

李建成那里,明明其它建议已经开始实施了,但还是没有和李世民合作。

为此,李妙真问了李承宗,对方只说耶耶自有安排。

她又趁着李建成回宫时旁敲侧击,对方却还把她当小孩子,转而说起她和郑二他们结社的事,说是找人帮她购置了一些珍稀颜料,等着给她送过去。

这爹,真是固执得让人讨厌,可贴心的地方,又让李妙真没办法不管他死活。

她不想现在刺激李建成,想了想,还是继续刺激李世民。

正好她今天刷到了一个问题,勉强可以往上靠一下。

〔最让你感慨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就是人菜瘾大,没学过历史,也不了解古代文化,但就是很喜欢看历史衍生文,看还不过瘾,就想自己写一篇。但写起来真的挺费劲。

其实刚写文应该从现代文入手的,好歹有点生活经验。不过已经开文了,那就努力写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可这天下,只有一个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