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滚烫

那天晚上林知韫睡得极不安稳。半梦半醒间,她总听见有人在她耳边轻声唤着“老师”,可睁开眼,酒店房间里只有空调运转的声响和沈希贝偶尔的梦话。

清晨起床时,她站在洗手台前,发现镜子里映出的自己,满是疲惫的神色。

简单洗漱后,她机械地换上那套熨烫妥帖的藏青色西装套裙,却怎么也系不好领口的丝巾。手指像是突然失去了往日的灵巧,几次尝试都歪歪扭扭的。最终她放弃了,任由丝巾松松地搭在颈间。

拎着电脑包走向餐厅时,林知韫在走廊拐角与陶念迎面相遇。对方已经用完早餐,手里捧着一叠文件正低头翻阅。

两人目光相接的瞬间,陶念的脚步明显顿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如常,微微颔首后便擦肩而过。

餐厅里,林知韫食不知味地咽下几口白粥。她翻看着手机里的教案,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直到沈希贝和柳尚青陆续到来,三人才一同向比赛会场走去。

会场设在酒店三楼的会议中心,阳光透过宽敞的玻璃洒下来,将整个空间映照得通透明亮。各学科组按照指示牌分列在不同的区域,工作人员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沈希贝戴着“工作人员”的胸牌,在文科一组的评委席前仔细调整着每个细节。她将矿泉水瓶摆放成整齐的直线,又用纸巾轻轻擦拭着桌面上的灰尘。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塑料膜的摩擦声。

“我也是这组的!”于刚刚抱着一箱矿泉水走过来,塑料膜在她掌心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她将箱子放在地上,随手抹了抹额角的汗珠,“听说这次评委阵容很强,我刚才去办公室拿资料的时候,看到名单都吓了一跳。”

沈希贝接过她递来的矿泉水,于刚刚突然压低声音:“我们念姐,也是评委,就是不知道会被分到哪组……”她抚摸着矿泉水瓶上的标签,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昨天看见公众号推送了,你领导真的,长得好看还那么优秀,简直了,是我偶像!”沈希贝一边摆放座位牌,一边感慨,动作却因为激动显得有些笨拙,差点碰倒了刚立好的名牌。

“什么公众号?”于刚刚停下手中的瓶装水,一脸疑惑地看着沈希贝。

“就是晋州教育啊……”沈希贝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那不是你们单位的公众号吗?”她将手机递给于刚刚,屏幕上显示着一篇题为《【名校优生】陶念: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的推文。

简介栏里赫然写着:

陶念,京师大学2022级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京师大学校长特别奖学金。2025年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考取晋州市定向选调生,现为晋州市教育局中学教育科四级主任科员。

文章配图中,陶念身着简约的白色衬衫,坐在会议室前,嘴角含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念姐不太上相,本人比照片好看多了。”沈希贝将手机锁屏,感慨道。

她想起昨晚在酒店大堂偶遇陶念时的场景——对方刚从新人培训会风尘仆仆地赶来,虽然带着淡淡的倦色,却依然掩不住那份与生俱来的清雅气质。

于刚刚的视线仍停留在已经暗下去的屏幕上,仿佛还能看见那张照片里温婉的笑靥。

“这么优秀的人……”她喃喃道,“京师大学的顶尖毕业生,怎么会选择来我们小小的晋州……”

沈希贝正要接话,会场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两人不约而同地转头望去,只见来了很多人,看起来像评委的样子,最后面进来的是陶念。

她今天换了一身烟灰色的职业套装,衬得肤色愈发白皙,发髻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耳际,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

于刚刚拿着矿泉水往评委席上摆,她压低了声音,“我听说三中那个评委,话里话外看不上你们二十一中,说二十一中的教研水平……”

还未来得及说完,便被后面一阵尖锐的桌椅拖动声打断。再回过头,看到陶念已经走了进来,坐在沈希贝刚摆好的立牌后面,对沈希贝和于刚刚微笑示意。

上午七点,第三会议室中,有人打着哈欠,有人端着水杯,87位评委陆续签到。

“老张,又见面了!”戴着老花镜的语文组长拍了拍旁边人的肩膀,“今年咱们组还是你当评审负责人?”

“可不是嘛,”老张苦笑着摇头,“这活儿可不好干啊。不过,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

角落里,几个年轻的中教科副科长凑在一起。其中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紧张地翻着评审手册,对陶念说,“第一次当评委,手心都是汗。”

“你是评委,选手都没你这么紧张。”陶念笑着安慰,“按照要求,正常打分就好。”

各学科组陆续就位。这时,语文组的负责人站在前面,“各位,咱们先认识认识。我是航城市第三中学的语文组教研组长张力丰,接下来,顺时针转,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介绍完毕后,监察组的李主任板着脸走进来,全场立刻安静。“各位,”他清了清嗓子,“大家也都是有经验的评委了,重点还是看教学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实际价值。另外,选手是你们自己学校的老师的,具有回避关系,不能参与打分。所以,按照流程,我们需要先签署《评审承诺书》。”

考务组工作人员沈希贝,抱着个文件袋从后面走了过来,按顺序依次分发了《评审承诺书》。待大家签完名字,又依次收了回来。

语文候场室里,二十五名选手各自就座。这些来自各地市的优秀教师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站到这里——省赛前两名才有资格参加这场全国教学技能大赛的选拔。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只有翻动教案和课本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几声轻咳。

林知韫站在窗前,手里握着翻页笔和U盘,她稍稍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将第十二号选手号牌别在套装的衣领上。

“十二号选手准备。”工作人员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

林知韫转身,目光不期然撞上了评委席上的陶念。对方正低头翻阅资料,眉眼沉静如水。

她慌忙移开视线,却在错身而过的瞬间,瞥见了陶念胸前那枚精致的、一时没看出是什么图案的胸针。

时间缓慢地流逝。候场室里的挂钟发出规律的滴答声,林知韫看着自己的教案,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直到临近中午,沈希贝才匆匆推门进来。

“主任,”她轻声提醒,“还有两分钟就到您了。”沈希贝的目光在林知韫和评委席之间游移了一下,欲言又止地补充道:“念姐刚才休息的时候,特意问起了您的出场顺序。”

林知韫整理教案的手顿了一下,她抬头望向窗外,几簇矮牵牛在正午的阳光下开得愈发灿烂,嘴角不觉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林知韫抽到的是人教版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刚打开PPT的那一刻,她有些紧张,但随即就展现出了她十三年教龄的专业素养。她从“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改进”三个方面进行了学科教学述评。教学流程把控自如,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用词精准、流畅,表达清晰、有力,同时又不失优雅和美感,让人听后印象深刻。

教学述评进行到学生活动环节时,讲到让学生介绍天姥山,PPT也变得活泼了起来,有学生做的表情包,还有做天姥山导游时的视频,林知韫看到后排的评委频频点头,流露出了赞许的眼神。

而前排的陶念正在评分表上书写着什么,某个瞬间她们目光相撞,陶念看见对方眼底燃烧着熟悉的火焰——那是十年前便在林知韫眼中见过的,对教育近乎偏执的热忱。

当最后一位选手结束展示时,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林知韫坐在选手休息区的角落,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她望着窗外渐变的暮色,云层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

经过的激烈讨论,评委会终于达成一致。当主持人宣布“语文组特等奖获得者是——航城市第一中学王立新老师,以及晋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林知韫老师”时,林知韫长舒了一口气,仿佛连日来的压力都化作了这口气,突然释放了出来。她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

“恭喜林老师。”身旁的选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林知韫这才回过神来。

林知韫走上领奖台,接过烫金证书的瞬间,一股暖流突然涌上心头。指腹停留在证书边缘,能清晰地感受到钢印凹凸的纹路。

她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释然的笑容。

台下掌声雷动。林知韫的目光不自觉地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陶念正站在评委席最边上,手里拿着评分表,嘴角噙着一抹几不可见的笑意。当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接时,陶念轻轻点了点头。

晚餐时分,酒店餐厅提供了免费的自选饭。于刚刚坐在沈希贝较远的地方,手中的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戳着碗里的米饭,眼睛却不停地朝沈希贝使眼色。

沈希贝被她盯得浑身不自在,匆匆扒完最后几口饭,碗筷一放就跟着于刚刚溜出了餐厅。

“有什么事不能发微信说?”沈希贝拽住于刚刚的衣袖,压低声音道,“看你那样子,饭都没吃几口。”

于刚刚神秘兮兮地环顾四周,拽着沈希贝就往酒店后门走:“这事必须当面说!”于刚刚把沈希贝拉到一盏路灯下,灯光映着她因为兴奋而泛红的脸颊。

“你是不知道,”于刚刚尽量压低了声音,“因为你们二十一中升学率不好,好几个评委都明里暗里贬低林主任。”她说着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但我们念姐当场就拍桌子了!”

沈希贝皱起眉头:“我们主任带出的学生语文素养是实打实的……”

“评课这种事本来就主观,”于刚刚打断她,“除了个人能力,还要看学校资源能支撑她走多远。你们学校在这方面确实……”

“然后呢?”沈希贝急切地追问。

于刚刚深吸一口气,模仿着陶念当时的神态:“念姐直接把笔摔在桌上,说‘如果贵校认为教师价值取决于升学率,那我们不妨重新讨论评审标准’。”她边说边比划着,“你是没看见,整个评委室瞬间鸦雀无声!”

“天哪!”沈希贝捂住嘴,眼睛瞪得圆圆的,“你们念姐也太帅了吧!”她突然挽住于刚刚的胳膊,“走走走,我请你吃麻辣烫去!这么劲爆的消息,必须好好犒劳你!”

“真的?”于刚刚眼睛一亮,“听说航城的麻辣烫又麻又辣,辣得人直冒汗那种!”

“走走走!”沈希贝拉着她,二人沿着胡同往外走。

她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胡同尽头,欢快的说笑声被晚风吹散。但是她们不知道,刚才的对话,被路过这里想买水的林知韫,听得一清二楚。

林知韫站在转角处的阴影里,手中的矿泉水瓶不知何时已经被捏得变了形。

她向来习惯挺直脊背走路,此刻却像是被人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夜风吹乱了她的额发,也吹散了眼角那抹来不及落下的湿意。林知韫深吸一口气,将选手牌塞进包里,转身时,又恢复了那副挺拔的模样。

只是没有人看见,她走过路灯下时,影子在地上微微颤抖了一下,像是一片即将坠落的秋叶。

通常来说,这类比赛都是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当评委的哈,教育局的轮不着哈,是我,为了剧情需要瞎编的,不要当真哈[害羞][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比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