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商议罢,唐巧珍正要去做饭,打外头进来个一身衙役穿着的男子,此人正是柴大舅的儿子柴兆。
柴兆年方十九,个头高高壮壮的,方口阔鼻,肤色微黑,是个极“豪气”的长相。他去年刚进了衙门,担着捕班快手一职,分管着县城治安,盗贼稽查等公务。
他自己本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自从进了县衙,离了他娘的掌控,不用每天被念叨着读书科举,就好似猴子归了山林,每日上衙早到迟退,干活出公差每每冲在第一个,实打实地下力气,又热心仗义,因此很受班头喜爱,特收了他做亲传徒弟,把自己几十年得来的技巧和本事倾心相授。
那班头钟放也是存了私心,他娘子早逝,膝下唯一个女儿,自小便如珍似宝地宠爱。看柴兆是个心肠赤诚的,收了他这个徒弟,是存着好事玉成的心思。若是能成,徒弟变女婿,若是不能成,那便退一步,当半个儿子也使得。
唐巧珍得了钟放示意,自然是想促成这桩美事。她那未来亲家做了快二十年捕快,积攒下多少钱财家私且不说,光是那县衙的人脉,能让她儿少走多少弯路。是以,她看见栾枝和自家儿子相谈甚欢的模样就十分揪心。
这厢栾枝正听柴兆说着城里摆摊的规矩,不听不知道,里面大有门道。
寻常游商,走街串巷官府是不管的,但固定摊位每月都要交租金,看位置好坏要交数十文到数百文不等。开办商铺更是要去官府承报备案,官府按期收税。
“好的摊位可不好办,像百福桥那里,都是多年经营的店家,偶尔有位置空出来,都等不到贴出告示,早就被内部人抢去了。”柴兆边说边摇头。
厨房里,唐巧珍加了一瓢水,让鸡在锅里炖着,一边细听着正房里的动静。她想了想,开口喊道,“大兆!大兆!”
柴兆见了栾枝,只觉得这乡下来的小表妹说话直来直去,是个极利落的性子,跟其他女子总是拐来绕去的扭捏姿态颇有些不同。正要与她细说些摆摊卖货的门道,忽听得他娘在喊,只好指了指外面,歉意一笑,“栾枝你先坐着,我去看看。”
“娘,怎么了?”
“我今天给你爹打酒,多打了一瓶,你去给你师傅送去。”唐巧珍指了指桌子上的酒瓶。
“行,我吃完饭就去。”
“现在就去,正好让你师傅晚上就尝尝。”唐巧珍拉住转身想走的儿子。
“家里做肉了呢,我吃完再去!”柴兆有些不情愿。
“啧!我给你留一碗明天吃。”唐巧珍想锤这个脑子里只有肉的儿子,“再说,你打了酒去,你师傅家还能没肉给你吃!”
柴兆最后还是拎着酒出了门。
这边柴家吃完了饭,柴大舅摸出一吊钱递给栾枝,“难得来一趟,跟小灵一起出去转转,看见什么好吃的买了尝尝。”
栾枝实在没能推脱得了,只好揣着那一吊钱跟柴灵一起出门了。
泗水县西高东低,一条泗水河流经娘娘山的山脚,在西城门处分流成内外两条河,外河绕过南城门往东去了,内河直接穿城而过,由西自东上架七座桥,中间的那座居城正中,建得最高最大,也最漂亮,时人称百福桥。
新朝之后,长公主崇儒尚礼,各地兴起修建官学之风。泗水县的上届县令特批了县衙旁儿的一块地建了县学,正巧离着百福桥不远儿,随后一溜儿蒙学、私塾也在周边开了花,自此城南的、城东的、城北的,办事的、上学的、卖货的都得从百福桥上来往,桥边各色的摊子、铺子也一间间开起来,早市、夜市连头接尾,大半夜都灯火长明。
柴家住的甜水巷在泗水城的东北,正巧在内河下游,栾枝一路沿着河堤往百福桥去,走得不紧不慢,权当消食。
自出了家门,柴灵就在摆弄手里的小东西,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栾枝完全能理解,她现在说白了就是个上门打秋风来占柴家便宜的乡下穷亲戚,小姑娘不喜欢自己也是正常。
“这是鲁班锁吗?”栾枝主动开口。
“你认识?”柴灵有些意外。
栾枝把鲁班锁拿在手里,左右捣鼓了几下,团在一起的木头块子登时被她拆成了几份。
柴灵瞪大了眼睛,从她手里拿过碎片,“你是怎么解的,我爹给了我好几日了,我都没能解出来。”
栾枝得意一笑,又原样把木块拼好,指着其中的关翘讲解。“呐,这快木头是可以晃动的,你把它推到这边,其他的几根也依次往这边推,就成啦。”
上高中的时候,栾枝后座的同学酷爱做手工,最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曾经花了上百块钱从某宝上买了成套的鲁班锁,有三通、六通、九通、围城、梅花锁什么的。她跟着玩了好久,对这些是熟门熟路。
“哇!你怎么这么熟悉,平日里也爱玩这些吗?”
“呃——,以前读书的时候常玩儿,有很多年没摸过了。”
“哎,真羡慕你,我娘平日里不许我玩儿这个,还是我上次堂测考了第一,我娘才让爹给我做了这个。”柴灵撅着嘴,有些不高兴。
堂测!考试!栾枝还是有些恍惚,穿越大神到底给她干到哪个朝代来了。在这个大乾朝,长公主赵安平代弟摄政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政令鼓励女子入学,同时允许女子参加科考,考中和男子同样授官。永徽七年,嘉州有女子考中进士,长公主赐其父母黄金百两,还下旨褒奖当地官员,称其教化民众、政绩卓著。各地逐渐视女子入学为文明开化之风,百姓家有余财皆送家中女儿求学,就连原身也是在新庄上过族学的,成绩听说还不错,只是自从柴碧云不忍谢七酗酒离家后,谢七再无人管束,栾枝也没有钱财继续求学,妹妹棠花更是一天学也没上过。
看栾枝出了神,柴灵有些后知后觉,自己刚刚抱怨的话是不是有些炫耀的意味了,该不会戳到她痛处了吧。“呃——,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栾枝姐你真聪明,上学的时候就会解鲁班锁了。”
栾枝感觉到身边小姑娘的局促,安抚地朝她一笑,抬头看向前方,“呐,我们是不是到了!”
不愧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一眼看去,沿河左右两岸星星点点,酒楼铺子仍在开门营业,河边的小摊也一个挨着一个,挤得满满当当。
栾枝踮脚望了望,“百福桥在哪呢?我怎么没瞅见。”
“这才到哪儿,百福桥还得往里再走好久呢。”柴灵嗤笑一声,“快走吧,栾枝姐。”
————
栾枝左手炙羊肉、右手卤梅水,柴灵左手酸梅饮、右手糖霜饼,两人挎着手,边吃边在人流里艰难穿梭。
柴灵咬了一口糖霜饼,“栾枝姐,你说(嚼嚼嚼)这糖霜饼(嚼嚼嚼)也太好吃了吧。”
柴灵嗜甜,栾枝却是个肉食星人,她把烤串儿递到过去,“我这个烤串儿也挺香。”
“嗯,这个也好吃(嚼嚼嚼)。哎,那个人(嚼嚼嚼)好像我大哥啊。”
“(嚼嚼嚼)不是好像(嚼嚼嚼),那就是你大哥。”
————
矮方桌上摆着四碗馄饨,刚出锅,还冒着热气。桌边坐着四个人,栾枝、柴家两兄妹、以及柴兆他师傅的女儿钟成锦。
周遭人来人往,闹哄哄的,一切都很正常,就是这桌的气氛有点子怪,怪安静的。
柴灵喝了一口酸梅饮,眼神在自家大哥跟钟成锦身上瞄来瞄去。
跟柴兆一起逛夜市,钟成锦很是不情愿,对她爹非要把她跟柴兆暗戳戳往一起凑的行径儿,她厌烦极了。她爹总说,怕自己百年之后,留她一人在世间孤苦无依。真是笑话!全天下的女子都要寻个男人当自己的归宿不成。长公主都说了,女儿当自强!她怎就不能靠自己立在这人世间!
偏这个柴兆也是个呆的,两方家长的意思是一点儿也没品出来,惯常也只把她当妹妹一样照拂,让她想把话挑明了也无从说起。
乍一听柴兆介绍自家表妹,语气还颇为亲近。钟成锦心中大喜,莫不是这呆子开了窍!
话本子里都说,表哥表妹,天生一对。极好!极好!
钟成锦看了一眼旁边的柴兆,又瞅了瞅对面坐着的栾枝,嘴角刚想翘起来,又赶紧压住。
柴兆自是不明所以,一勺一个馄饨吃得正欢。
栾枝也是没觉察,此刻正拿着勺,搅和着自己那碗馄饨儿。
面皮太软了,火候太大,皮儿都被煮烂了。肉馅的分量还行,就是柴了些,吃起来没嚼劲。馄饨汤是鸡汤兑了水,味道太杂,压过了馄饨馅儿原本的肉香。在栾枝看来,这碗馄饨哪儿哪儿都不合格,但这家生意竟然看起来还不错,五六张桌子都坐满了人。
看着这种情形,栾枝对自己的摆摊事业稍微有了点信心。
栾枝正四处打量着,就听对面的人开口问道,“栾枝娘子,此番在城里准备开个什么样的食摊儿?”。
栾枝抬头看向对面,一个女学霸!
女孩的头发挽作一个髻,用发带整齐束着,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圆领窄袖袍,一支绿竹从腰际斜伸向左肩,看着又精神又利落。刚刚柴兆介绍过,这位钟娘子如今正在县学读书,想来应该是统一发的学服。
“还没想好呢,我最近也正在寻摸,等以后支了摊子还要请成锦娘子来尝尝我的手艺。”栾枝笑答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
百福桥边,两个姑娘相视一笑。
柴灵:我好像发现了个秘密!
钟成锦:你发现得太晚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4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