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蔺拎着热气腾腾的豆腐回家时,周思把狐皮送了过来,正在楼上和木槿说着话。
“这银狐皮可真是好看,再攒攒,弄上四五条,大伯哥说,就能做条狐裘,暖和的紧。”
木槿轻轻抚摸了一会儿,笑道:“抱在手上,都暖和的紧,不过这狐狸,哪儿是好打的,特别是银狐,少又金贵。”
“打不到,那便攒够银子买,红狐皮稍稍便宜些,攒上两年,定然是买得起的。”
一旁的白齐秋开口道:“不必买,明年让木昭野再打便是,银狐皮我还缺呢,还想着做条红狐皮被褥。”
木槿莞尔,“你又愿意让你相公进山了?”
说着,仔细的把银狐皮用给小桃子做里衣剩下的棉绸布包起来,和红狐皮分开包好,轻轻放进了箱柜里。
“打狐狸,又不是打老虎,我放心让他去,这回打的狐皮,在府城换了不少银子,比咱们染坊,累死累活,忙活大半年挣的都多。”
“说来,前几日,我亲眼目睹了昭野哥射杀狼群,啧啧,忒有侠士风范了,若是穿的再少些,就更英姿飒爽了。”
白齐秋噗嗤一笑,“得亏个头儿高,若不然真就跟三百来斤的胖子一般了。”
周思剥着花生,“当时狼下山的时候,快吓坏我了,好在有惊无险。”
猛兽下山,少有人能不心生怯意的。
闻昭然神色傲然道:“我就没害怕。”
“没想到,昭然你胆子还挺大。”
白齐秋和木槿相视一眼,齐齐笑出了声儿。
“哪是胆子大,是觉大,狼走了,他才醒,压根儿不知狼来过。”
闻昭然嗔了木槿一眼,“大哥,你就说,我怕没怕吧。”
木槿失笑,“那倒是真没有。”
周思眉眼间皆是笑意,看了眼木槿大的有些吓人的肚子,轻声道:“我这小侄儿也快出生了,说实话,我真期待的不行。”
白齐秋和闻昭然齐齐点头,“我俩盼了快一年了,前几日,见着绵哥家水灵灵的哥儿,眼馋的紧。”
“绵哥家的小甜糖,一双大眼睛,随了他爹,又白又软,跟个糯米团儿似的,看着着实可人儿的紧。”
前几日,木绵家哥儿,木云糖的满月宴,因着雪灾,没大办,只喊了木槿他们几个相熟的人聚了聚。
看的木槿他们几人,恨不能直接偷偷抱回家。
尤其是家里有个小皮汉子的木念君,抱着都不舍得撒手,那模样儿,看着像是想和木绵换孩子。
“我这小外甥儿模样儿不管随谁,绝对都差不了。”
毕竟闻昭然没来时,木槿是村里数一不数二的美哥儿,周蔺长相周正,俩人的孩子能差哪儿去。
白齐秋笑道:“不过,若是随了大哥,定然是汉子俊美,哥儿定然又是村里独一份儿的美哥儿。”
木槿嘴角上扬,轻轻摸着肚子,心下对未出生的孩儿,也是期待不已。
几个哥儿在屋里唠着嗑儿,周蔺把豆腐放进灶屋,拿着扫帚,把院子仔细清扫了一遍。
过了几日,木根发核实完,喊了村里人去他家领银子。
家里能得一两多的银子,想到家里坏了的麦子,木槿也没那般心疼了。
天儿越发的冷冽,家里的猪都放到了一个圈里,挤挤更暖和。
牛圈那儿,木槿把做棉帘时,剩下的棉花,按着家里大黄牛的身型,给大黄牛做了身儿“牛棉袄”。
穿到黄牛身上,多少能保点儿暖。
之前,木槿还觉着给猪圈牛圈鸡圈用青砖盖圈舍浪费的紧,如今再看,得亏是青砖瓦房的圈舍,遮上厚实的草帘,能挡风,热气儿也不容易散。
周蔺和林虎子看顾的仔细,湿了脏了的稻草,紧着便清扫了出来,换上新的厚实的稻草麦秸杆儿进去。
圈里的小火堆,一天到晚,都没怎的停过。
得亏家里柴房囤的柴火够多,若不然,还真是不能这般如流水般的烧。
如今进山的路被厚实的雪墙给挡的严严实实,有些囤的柴火少的人家,把自家院子里种的树给砍了,烧柴使。
等来年开春,天儿暖和了,再重新买树苗给种上。
木家村村里人如今出不去村子,外头的人也进不来,因着家里的染坊这个冬时,怕是得不了啥生意。
周蔺带回家的镇上木匠铺子的活儿计,也忙完了。
不过他也没歇着,趁着有空儿,用剩下的木料,做了不少的小玩意儿。
接连半个来月,没怎的下雪,便是有雪花落下来,也多是小雪,最多一日便停了。
阳光正好,屋子塌了的村里人家,开始着手修缮起了屋顶。
村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嬉笑。
转眼,便到了腊月,虽未再下过之前那般大的雪,但天儿越发的冷。
河里冰冻五尺,上头覆着厚厚的雪,扒开雪,冰面用锤子凿都凿不开。
周蔺从家里的井里提了满满一桶冒着热气儿的井水。
之前为着方便,提到灶屋里的俩水缸里的水,如今都结了厚冰,根本没法儿用。
也就井里的水,不仅没结冰,提出来的时候,摸起来还热乎乎的。
相对于村里多数没井的人家,他家用水,着实方便了不少。
木昭野家倒是有井,周思,木念君他们,多是喊他们夫君,跟村里人排着,在村里的公井里打水,一日挑上两回水,因着住的离公井近,除了得等些时候,倒也方便。
木绵离木槿更近,因着,木凌桥多是在他们这儿打水。
眼看着要到年时,木槿肚子仍没有动静儿,周蔺这几日,心里又担忧又激动,接连几日晚上都没怎的睡好。
过了年二十七,小桃子仍是在木槿肚子里呆的安安稳稳。
快过年了,白齐秋家里忙的紧,偶尔过来这儿,和闻昭然两人,也跟着周蔺紧张了起来。
王离不知听了谁的嘱咐,这两日寸步不离的跟着木槿,惹得木槿颇有点儿哭笑不得。
他一要生孩子的,倒成了家里最泰然自若的。
年二十八,家里一下宰了两头年猪,卖了一头,又专门留了一头,送了些给白齐秋,木念君,周思和木绵,剩下六七十斤,都留了下来,自己家吃。
眼看年三十儿都到了,小桃子除了偶尔翻翻身子,还是没有要出来的样儿,吃过午饭,周蔺看着木槿的肚子,更心急了。
木槿宽慰道:“急啥,该出来就……”
话还未说完,肚子突然传来一阵阵痛,木槿眼眸一变,扯住周蔺的袖子。
颤声道:“要……要生了,抱我去楼下的屋子,快些去请郑爷么来!”
生娃在即,木槿头一回,说不怕,定然是谎话。
周蔺一愣,登时抱起木槿,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早些日子,周蔺为着木槿生孩子方便,收拾出了楼下的那间大屋子,初冬的时候,便打了张大床放了进去。
木槿多做的几个棉帘,也早早的拿了俩,挂了上去。
早两天就铺好了床褥,周蔺把木槿轻轻放下。
转身,脚步匆匆的出了屋门。
“昭然,你快些回屋陪你大哥!”
只留下一句话,瞬间便没了踪影儿。
闻昭然一顿,登时明白过来,“离哥儿,帮大哥烧些热水。”
说完,便脚步匆匆的进了屋子。
王离在染坊不知烧过多少回的水,早就熟能生巧,听话的把水倒进锅里,刚灭了的灶台,又重新生起了火。
周蔺一路背着郑爷么跑了过来,偶有遇到的几个村里人见状,还有啥不明白的。
“哎呦,看模样儿,槿哥儿怕是要生了。”
“家里暂且也没啥事儿,咱们不若跟着过去帮帮忙,蔺小子一汉子,槿哥儿又是头一遭,怕也不懂,能帮把就帮一把。”
“说的是,看周家那老两口,怕也是不会过去。”
“她不添乱,都算好的了。”
言谈间,约摸着五六个妇人夫郎,紧着便来了周蔺家。
刚进院门,就见周蔺盯着闻昭然和听到动静儿,赶过来的白齐秋从屋里抬出来的一盆血水,红了眼睛。
云夫郎道:“蔺小子,你莫担心,这哥儿姐儿生孩子,都这般。”
“就是,你别杵着跟根儿棍子似的,这哥儿生孩子,可是费力气,你家里有啥吃食,拿来,我帮着做好,温在锅里,等槿哥儿饿了,便能吃。”
一妇人拍了拍周蔺,满眼的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
周蔺登时回了神,一口气,把家里能想到的吃食都说了出来。
“婶子叔么,家里有猪肉,米面,红糖红枣花生柿子核桃,宰一只鸡来,还剩了三五个鸡蛋,还有鸡,我这就去宰!”
云夫郎忙拉住了他,“槿哥儿哪能吃的了这么多,忒油腻的也吃不得,我去炖碗蛋羹,煮上些红糖红枣小米粥。”
周蔺忙道:“云叔么,不吃肉能有力气吗?”
云夫郎嗔了他一眼,“等槿哥儿把孩子生下来,再炖些鸡汤,猪蹄儿,鲤鱼啥的,给他补补也不迟。”
一妇人笑道:“没想到,蔺小子还怪是会疼人的。”
有村里几位妇人夫郎的帮衬,周蔺总算没那般慌乱,但皱紧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在院子里,周蔺心中焦急难安,走到屋门口儿,来来回回的转圈儿。
闻昭然和白齐秋出来的时候,见状道:“大哥夫,大哥不是让你在楼屋外等着吗?”
刚把郑爷么背着跑回来,被木槿赶出了屋子,周蔺在屋门口为着让木槿没那般疼,嘴上不停,比今年一年的话都多。
木槿听他在屋门口絮絮叨叨,肚子又疼的厉害,心下对周蔺多了股怨气。
把他直接赶去了院子,耳边才清静了下来。
周蔺听着屋里的闷哼声儿,脸上满满的担忧。
“我不说话了,你大哥可还好?”
白齐秋点了点头,“还得些时候,大哥夫你在堂屋歇歇。”
小桃子:我来咯[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