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沙子直直打在面罩上,一阵劈里啪啦作响。藏小满被这动静惊到,条件反射地皱起脸。

出门才刚一会儿,尘灰就吸附在面罩上,逐渐遮住视线。藏小满从斜挎着的帆布袋里拿出块布,边走边擦拭面罩,努力给自己擦出一道清晰视野来。

这个动作她今天上午做了无数次。原先还搞不懂,分发下来的一堆实用性东西里夹着一块抹布是干什么用的,后来被风沙糊了一脸后就无师自通了。

上课经常听着听着,就掏出布来擦擦面罩,好能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

当时身处其中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回想起这场面就有点莫名搞笑。藏小满还见过两个人正站着面对面交谈呢,话说一半突然一齐抬手,用手里捏着的抹布擦面罩。

关系好的话,会伸手帮对方抹也说不定。她被自己的脑补逗得笑出了声。

路上行人越来越少,不知道都躲在了哪里等风停。兰斯泊湾小镇的房子大多低矮,且墙壁厚窗户小,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景象。

这是为了抗风沙和保温,采用半地下建制的结果。

地面上大概只露出一半的建筑物,金属圆拱形屋顶往往就在人眼皮子底下,犹如一个个从土里冒出来的蘑菇。

进入室内需要下楼梯,而与地面齐平处装有推拉门。这是怕沙子倒灌进来将入口堵死,所以大风暴的时候就把门拉上,等一切平息后,人们就从圆拱屋顶的天窗爬出来,清理入口和道路。

但地标性建筑物除外,公政厅、公诊所、公营厅,还有刚刚吃饭的那个餐厅,这四个建筑物围绕小广场,承担一定的标记、引航作用,其中公政厅格外显眼。

天空灰沉,大朵乌云像毛茸茸的蛛挤在一起,风扯起烟尘,再拉成絮状的丝,织在头顶。能见度下降,路两旁和建筑物屋顶上装着的应急安全警示灯交替闪着红蓝光,而公政厅矗立在风沙中,在倾倒的天幕下,是唯一可见的庞然大物。

藏小满晕头转向地在风沙中穿行,好不容易回到了宿舍,一股脑将束缚全部解下,才端着洗漱用品去走廊尽头的女澡堂领号码牌排队。

还好培训中心学生不算多,没多久就到了藏小满。水资源紧张的当下,都是打水擦澡,洗完用擦澡水顺手洗衣服,最后打一盆干净的水把自己过一遍,再将衣服漂洗一遍后,晾在了宿舍床对面墙的架子上。

下午可以休息。

藏小满花了点时间收拾好昨天来不及整理的行李,补了觉,等到睡醒,就被上午刚认识的同学敲开门,拉到餐厅吃晚饭。

“梅枝的培训就快结束了,剩下两天才开始做准备已经有点迟。”希芒多也来自绿洲,脾性很热情爽朗,也是第一个跟藏小满打招呼和组队的老资历同学,“我们打算去问问有经验的人,看她们之前都准备了什么带去包干区。”

“毕竟我的培训时间也快到了,妳虽然是刚来,不认识她,但过来听听早做准备也可以,她很好相处的,不是什么小气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可爱的莽。”

藏小满跟着下楼梯,在玄关沉降区放好防护衣,摘下面罩,进到里面点好单,然后来到角落,和同学们围坐成一堆:“妳们好。”

“妳好,同学,我是梅枝。”搭话的人挂着腼腆的笑,颊上抿出两个酒窝,看着是个白净文雅的女生,但她两条胳膊上,衣服都遮不住的、隆起的肌肉表明情况绝对不止看起来那么简单。

藏小满偷偷瞄了眼自己的,虽然说胳膊也是这样,经天累月的劳作换来了肌肉,还有手掌上厚厚的茧,但真抵不上梅枝,她那完全就是糖葫芦等比例放大的手臂。

流畅的起伏像山峰就叠睡在她臂弯里。

希芒多从侍应生手上接过托盘,将藏小满点的餐推到她跟前:“先吃吧,还得等一会儿呢。”

“是个大姐姐,我刚来的时候带我的,人很好,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问,她说她知无不言。”梅枝声音温和,缓缓道来。一边捏着筷子,搅着面条,慢慢绕卷起一大团,然后张口,一嘴巴全给包进去。

晚上的固定套餐里没有盐汽水,取而代之的是一小碗青菜豆腐汤,藏小满端起来一饮而尽。

蔬菜是极珍贵的东西,在这片被不知名生物入侵和破坏的土地上。

人们口中的怪物,来历不明,具体出现时间也不清楚,悄无声息。直到环境的承载力大大下降,沙尘暴频繁肆虐,人们才终于从虚假的名利争讨中恍然惊醒,可这个时候,沙化已经无法阻止。

研究学者根据其基础的生物特征给怪物取了名称:一个叫岩虫,一个叫沙虫。简单好记。

藏小满被科普过,有基本的了解,但从没见过,绿洲被保护得很好,藏小满跟着母亲父亲后面学习怎么伺候庄稼种植蔬菜,菜青虫倒是见过不少。

岩虫往往单独穴居,且体型巨大,最小也能长到两米高,还能改变体表的颜色,以便更好地蛰伏。它们咬合力强,啃食岩体、土壤,以其中的矿物为食,排出的便是成分复杂的硬结土壤,而身体分泌出的腐液,能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

沙虫体型如蚁,但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它们抱团群居,栖息在泥土下方,杂食,偏爱植物根茎,能破坏土壤最表面的有机质层。加上做窝时不停拱动,使得泥土质地疏松,飞速沙化。

这两贱合璧,致使植物大片死亡,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急速沙化。链式反应,生态失衡,气候也逐渐恶劣。

其间,诸如岩虫和沙虫来自有害垃圾这种猜测流传甚广。

于是人们心照不宣地过起环保生活,但已经太迟,原先诞生自高科技文明的高耸入云的建筑、平坦绵延的路等等所有钢筋水泥的产物,都被岩虫、沙虫所蛀空,最终垮塌。

城市遍布疮痍,在岩虫强势的侵扰之下,人类退进深林,站在最后的绿洲上,开始了新的救世征程。也终于是打开了那被**糊满的眼睛和心,切身体会到,土壤是人类的躯体,水是人类的血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这个道理。

于是,前所未有的,一撇一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构筑了一个新的文明,只希望一切都还不晚,一切都还可以拯救。

可由于破坏程度已经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类不得不选择性地放弃了一些方便好用的高科技,回归到古老的农耕文明,团结一心,思考新的方向,并组建起防御工程,对抗怪物。

人类在逃亡中失去了国家的概念,最终围绕森林建立了新的体系——行域。以森林为集体生活范围,在其外围组成一道保护圈,然后一点点扩张开,清理怪物、改善生态、拓展边境圈,慢慢将人类的土地给夺回来。

行域,就是能移动的领土的意思。

而绿洲内的规定更加严格,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不被允许。大家活得像个原始人。即使在绿洲外正在恢复生态的发展区,进行一些科技活动也是需要斟酌的。这是所有行域都遵守的规则。

而许久才缓过来的经济体系,只是公信的象征。货币除了方便跟公营厅兑换货物外,再难有其它用处,小城镇作为聚集地,各种设施相对齐备,用货币交易尚可,但人们私下的交易仍更习惯以物易物,尤其是在绿洲安全区里。

藏小满身无分文,但这里身无分文的人多的是。经济条件衡量人格已成被遗忘的历史。

时不时就红肿的眼睛,和憋不住一点的咳嗽,迎着狂风沙砾的行人无一不含胸驼背。反之,环境美好干净,人自然就顶天立地。

带着颗粒的空气、衰亡的植物们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与共。

钢铁丛林已经覆没,社交的第一反应再也不是竖起防备心。在这里,只要妳们是同一个行域的人,那就是家人,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但只要妳寻求帮助,那就会得到一些力所能及的援手,尤其涉及环境问题。

不过藏小满还是很感谢刚认识的人能想起自己,连向前辈讨经验都能带自己一个,这简直太棒了,是跟上辈子完全是不一样的职场体验。

藏小满擦擦嘴巴,将餐具收拾好,到前台划账,再回来时,就见到原本自己坐的那个位置已经补了人。

顶着极短极爽利的发型,头上只一层浅浅的青茬,而眼睛在灯光下亮的惊人。坐着也能看出个子高挑精壮,穿着一套极亮眼的橙色连体工装,整个人显得精神气十足,藏小满跟她对视上的瞬间,险以为自己看见了夜海上的灯塔。

“快来呀小满,这位就是答应给我们提供帮助的热心姐姐,她叫祝海荣。”梅枝站起来招呼,又往里挪了个座位,“妳坐我这里吧。”

“这没什么,妳们随便问一个人都会说的。”祝海荣的声音温柔细气,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些沙哑,音调听起来也有些怪怪的。

在座的都是心细的人,不止藏小满一个人发现了祝海荣的不适。

希芒多趴在桌上,关切的目光照着祝海荣:“妳怎么啦?嗓子不舒服嘛?声音听起来怪怪的。”

“不要紧,我已经点了蜂蜜水。”祝海荣笑了笑,很是无奈,“说真的,在正式上岗的一个月里,我直到最后才意识到一个最重要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无人交流,长时间不讲话后,声带肌肉僵硬,喉咙会不舒服。”

“育林员独身在各自的包干区工作,所以,一定要记得自言自语,最好带本书去,抽空读读也挺好的。”

祝海荣停下,抿了口水润嗓,就见藏小满几人飞快掏出本子,埋头奋笔疾书。

她被这样的场面逗笑:“也行,记下来也好,免得忘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