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李泰一出生(620年)就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621年)三月,又进封其为卫王,以继李玄霸之后。那年,他亲爹李世民也只是秦王,两人平级,都是正一品。
本来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李泰日后的爵位原本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渊却直接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而不是从一品的嗣卫王),当时世人都将之视为对李世民父子的恩宠。老四李泰也成为人人羡慕的幸运儿,但随着他亲爹通过玄武门之变华丽转身为皇帝之后,人们对他的羡慕转为了同情——嫡皇子的命,却因为过继成了皇侄,好可怜的孩子。这话传到他亲爹妈耳朵里,两人心里都不舒服,于是便开始琢磨把这孩子要回来。
在我们那时,过继可是大事,开祠堂、告先祖、录祖谱……过程细碎又繁琐,而且李世民虽然是皇帝,但这过继儿子可是家事,老李家好多叔祖辈那时还健在,他们不点头,这事难成。加之贞观元年时,陛下初登大宝,召集群臣,论功行赏,封房玄龄、杜如晦等为一等功臣,职位在陛下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等之上,引起了众叔父辈的不满,当时朝堂为此闹得鸡飞狗跳,天天为了功劳一事争吵。后来陛下以“赏罚公平不能只以亲疏论功”的大道理让事情表面上平息下来,但此后朝堂中,皇亲与功臣之间隐隐有了泾渭分明的阵容,老家伙们表面上还能维持和气,但他们的孩子年轻气盛,见面就掐架,我在国子监才三年,就看到过不少这样的场面,我现在已经非常有经验,遇到这种场景时,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佳观众席位,摸出瓜子欣赏“打戏”!总之,贞观元年(627年)时,陛下把自家的老人家们给得罪了,于是认回自家老四的事情也就变得不太容易,给拖到了贞观二年(628年)才办成,那年李泰已经九岁了。
李泰被陛下认回后不久,陛下和长孙皇后又生一子——贞观二年(628年)六月,九皇子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陛下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为什么会松口气?这事还得从武德九年说起。
陛下于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被册立为皇太子,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渊退位,他即皇帝位,年号贞观。也就是说,在贞观元年(627年)时,他已经在皇帝宝座上四个月了,那四个月间,有件事一直困扰着他,那件事就是:缺儿子。
老九李治得一年后才出生,皇六、七、八子虽都出生在贞观元年,可年初时他们还在娘胎里安稳呆着,那时候没有B超,陛下不知道他年底前能收获三子,所以年初时陛下膝下能确定有的儿子就是老大、老三、老五这三个儿子(老二、老四过继出去了)。其中老三、老五因为他俩外公的原因,不受老李家宗亲的待见,功臣中也只有少部分会支持他们,所以这俩兄弟基本无缘继承皇位,适合作为继承人的有且仅有老大李承乾一人。
贞观元年时李承乾9岁,聪明、懂事而且孝顺,但是,身体不太好,自小就病歪歪的,是个小药罐子,这要是有个万一……陛下能不愁吗?他愁死了!所以死活要把四儿子给要回来,为此,给了李家亲长不少好处——李泰回家之路那可是真金白银铺就的!
武德九年(626年),太宗他爹高祖李渊传位退居大安宫,自称太上皇,于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老四李泰自过继出去那年起,便被爷爷李渊接到身边教养,他爷爷对他宠爱有加,他亦与他爷爷感情深厚。他被要回去之时,已经九岁了,早已经记事的年龄。对于这个九岁的孩子而言,这件事唯一的变化只是称呼上他的二伯重新变回了爹,虽然称呼变了,但在他心里,“亲爹妈”依旧是“二伯、二婶”,与父母并不亲厚,接回去之后各种不适应,于是陛下只得将老四送回他爷爷身边生活。直到贞观九年他爷爷去世,他才回到陛下居住的太极宫,那年,他已经十六岁了。
李泰成亲比较早,贞观六年(632年)时,他爷爷觉得身体不适,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最宠爱的孙子成亲,于是给自己最宠爱的孙子选了王妃。那年王妃阎婉才11岁,而李泰年仅13岁,两人是真正的少年夫妻。
阎婉是阎立德的长女。他们阎家在我们那时是著名的工程世家,她家中几乎人人都擅长建筑、工艺、绘画。其父阎立德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外孙,一生历任将作少匠、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之官),工部尚书等职位,一辈子都跟建筑打交道,那时不少建筑都由他主持营建或督造,比如:唐高祖山陵,翠微、玉华两宫,昭陵,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
阎婉王妃的亲叔叔比他父亲更出名,对书画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应该都听过他的名字,他就是著名画家阎立本,他的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和“昭陵六骏”也都是出自他手——现在拿出来,那都是国宝级作品啊!可惜呀,在当年他身价就不低,不然我也囤上几件,现在拿出来……想什么呢!我现在就是一灵体,“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说的就是我,囤了也拿不出来,所以,算了,不想了!
阎婉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之下长大,艺术修养自是不低。于是当年众人都争相模仿她的衣容装饰——没办法,人家那品位摆在那,衣服穿搭就是漂亮,没人家那气质却去学人家穿搭,结果就是后宫一水的“买家秀”,灾情严重——当然,我也未能免俗,成为了那滚滚洪流中的一员。不过,好在我颜值抗打,还能见人。
李泰与他的王妃,可算是志趣相投的一对。李泰本人才华横溢,聪敏绝伦,爱文学,工草隶,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我看过李泰的书法后,想起李治的狗刨体,真心觉得他们不是一个爹妈生的。
很明显,李泰是被他爷爷作为一个艺术家来培养的,其实如果不是后来他亲爹整一出“玄武门之变”,他的的确确就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写写画画的生活最适合他,可惜,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他成了嫡皇子,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但九岁时的他,仍旧跟爷爷一起被太宗隔绝在宫中生活,于是他没有感受到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当他爷爷过世后,他从偏僻的角落回到了喧闹的街市,在这个街市上,游荡着许许多多的“失意者”,看到他,犹如嗅到血腥的恶狼,他们迅速聚焦到了李泰的身边,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裹在李泰的身上,簇拥着他走上另一条路——远离艺术、远离浪漫、荆棘满地……那年李泰十六岁,正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少年。
少年李泰看不到这条路的险恶,但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长孙皇后,皇后开始细心引导,想将这场兄弟间的纠纷化于无形,可惜天不假年,在公公李渊过世的第二年,长孙皇后也去了,于是李泰又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当时,李泰的父亲太宗皇帝是怎么想的呢?
那时的太宗,已经不缺儿子了,他习惯性地对李泰宠爱,顶着朝臣们的劝谏,答应四儿种种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这件事触动了朝中所有人敏感的神经。
太宗在做秦王时曾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而这些人,正是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底气。
与此同时,老大李承乾年岁虽长,但身体仍然时好时坏,在贞观五年和贞观七年时两度身染大病,病势沉重,万分惊险才救治回来,之后便长期静养。就在太子身体脆弱之时,大臣们在进谏太宗不要对老四李泰“宠禄过盛”时,会听到太宗说:“人的生命长短难以预料,万一太子不幸早亡,谁知道哪个亲王不会成为你们的君主?”——对此,我只想说:求太子李承乾的心理阴影面积……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