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差评

贞观十八年(644年),我21岁,放到如今也是个成年人了。李治17岁,虽未成年,却已经娶妻生子为人父了,而且这一年其宫人郑氏怀有身孕,临产在即,年底前就会再次当爹。总之,我们两人那时都过了“年幼无知”的时候。但那时,我们俩真就那么虎,当怀疑的目光移到皇帝的身上时,竟然没想过要另觅思路,直接就肩并肩坐在立政殿的台阶上开始分析起来。

我首先想到的是,李承乾不是他儿子,所以……但是李承乾长得跟陛下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如果李承乾有问题,那长得更肖似母亲的李治不是更值得怀疑吗?我们那时候又没有什么高科技手段,亲子鉴定基本靠目测,如果说陛下三个嫡子中有一个不是他亲生的,那眼睛不瞎的人都会选李治,所以这个疑点可以直接排除!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动机”——什么样的原因会令一国之君产生易立皇储的念头,经过讨论,我们总结出了三种可能性:一是皇上对前太子不满意;二是大臣对前太子不满意;三是皇上和大臣都对前太子不满意。

我们先讨论第一项可能:皇上对前太子不满意。

我问李治:“有没有可能,是你父皇觉得你比前太子更适合当太子,所以来了这么一出,以便扶你上位?”

李治立马就摇头,否定了我这个假设。他说:“这三个月,你也看到我父皇对我的态度,以前你也曾跟着我在屏风后旁听过,那时父皇对大哥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

我毫不费力便记了起来:这三个月,陛下对于李治的不满只差没写在脸上,而之前,陛下对于前太子的满意,那是隔着屏风都能听出来,我于是点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对于我如此肯定的表态,李治朝我露出了受伤的表情——都当爹的人了,还装可怜合适吗?虽然心里吐槽,但我还是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免得他一会儿炸毛!

于是,第一、三项都直接被排除,只剩下第二项可能:大臣对前太子不满意。这条可能性里面,包含着如下可能:一是前太子自身行为失当,所以令大臣不满;二是有更符合他们利益的人出现,所以令大臣对当时的太子不满意。

前太子自身行为是否失当?我想起了之前琢磨魏征一事时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太子失德”的传闻。

自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之后,到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废,整整七年时间,前太子一直处在舆论的旋涡之中,年年上热搜,还都是黑料。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年,伴随他出现在热搜上时,都有哪些关键词:邪僻是蹈、仁义蔑闻、疏远正人、亲昵群小、酒色极於沈荒、土木备於奢侈、倡优之技昼夜不息、狗马之娱盘游无度……听着很严重,实际上不过就是:前太子躲师长、亲玩伴、喝小酒、建大宅、听个曲、看个戏、养只狗、买匹马……多大点事呀?前太子出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贞观十年(636年)时才18岁,贞观十七年(643年)时也不过25岁,正是年轻爱玩的时候。在我们那个时候,他那个公子哥几乎人人都这样,我在国子监的经学系同学都曾因为这些事被长辈长年念叨。相比之下,在这些人里面,前太子身份最尊重,但在玩这方面他并不算拔尖,其行为都在世家公子哥被许可的范围内,虽然这些不被长辈所期许,却也不会被认为是过分之举!

另一方面,前太子8岁便被册立为太子,12岁起就多次“宜令听讼”,开始参政议政,学习锻炼治国能力。自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病逝,居丧期间,太宗下诏令前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之后太宗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前太子留京监国——也就是说,前太子自17岁便开始监国,分担国政,而那一年,是长孙皇后去世的前一年,那时候,朝野对前太子都是一片赞誉之声。

到了贞观十年,画风突变,前太子黑料频出,但是,细细看过这些“差评”,就可以发现,都是一些生活作风问题,无一触及政务处理能力,而且从未有过人说他祸乱国政——划重点,前太子能力没问题,品德有问题。但黑料所涉及的道德评判标准非常模糊:“说你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你非就非,不非也非。”——“网暴”的配方,“网暴”的味道,有没有?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每次传言乍起,都是狂风暴雨,但很快就会雨过天晴,前太子地位依旧稳固如山!

表面上看,前太子似乎并未受到传言影响,但真的没有影响吗?——反正当时作为吃瓜群众这一的我,几度都认为前太子会倒台,为此给赌局庄家贡献了不少家财!后宫中如我一般想的宫人不在少数,而且在国子监读书时,同学中提起前太子,也有不少人觉得他的德行不配当太子——杀人于无形,前太子终究是受到了伤害!

这些对前太子不利的传言,因何而起?它们与前太子谋反一案,会不会存在联系呢?

李治仔细回忆说,前太子的负面评价,有些是他自己言行不慎导致的,而但更多的,却是大臣们直接上书指责批评而传开的。那些上书的大臣有: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这些人都是太宗“搜访贤德,以辅储宫”,特意挑选出来辅佐前太子的老臣、名臣、硕学鸿儒,他们都被尊为太子的老师,在朝野都有着极高的声望。这些人对前太子都非常尽心尽力,尤其是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他们三个人几乎是比着上疏,不仅比谁上疏多,还要比谁措辞凶狠,比谁言语锋利……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前太子的“行为偏差”没能得到纠正,但朝野对他的风评却越来越差,有些黑料甚至就是这三个人奏疏的原文。

也就在那个时候,陛下将魏征树立为劝谏典型,后又让他成为太子的老师……到此,我似乎明白陛下重用魏征的原因了——魏征表面上看“直言直语”,实则老奸巨猾、进退有度,陛下最初是想让这些个“老师们”跟着他学习如何劝谏的措辞,后面发现效果不明显,于是直接让他当前太子老师——从幕后跳到台前,从舆论引导者直接晋升为舆论制造者,帮前太子转转舆论风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确实有大臣对前太子有不满,但这些人都是极少数的言官,而且这些人都具有“太子辅臣”的特别身份,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有对前太子不利的言论,但绝对不想前太子真的倒台,毕竟如若太子栽了,他们也得跟着倒霉——贞观十七年时,太子承乾被废为庶人,太子左庶子张玄素等东宫官因辅佐太子不力,都被免为庶人。

综上,“前太子自身行为失当,所以令大臣不满”这一疑点基本可以排除。

(元旦节快乐!周末、节假期间不更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