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的母亲是宫人王氏,出身于 “琅琊王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名人辈出,“书圣”王羲之就出自这家。
琅琊王氏家族的兴盛时期是东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许多家族都举族迁居长江以南避乱,琅琊王氏也是自临沂衣冠南渡、举族迁居金陵。琅琊王氏和五姓之一的太原王氏都姓王,是不是一家人呢?——标准答案:不是。
我们那时对于“家族血脉”的认定可是非常 “科学严谨”的,是不是一个家族,要讲“证据”,最强有力的证据就是:谱系。要知道,名家后代那是有当官绿色通道的,如果红口白牙一说,就能成了官宦子弟,那朝廷还不得给挤爆了!所以必须要有一套认证体系,要证明亲戚关系,有什么比家族的户口本——“谱系”,更能说明问题?
汉魏晋史料中最初的谱系记录表明:“琅邪王氏”指的是琅邪临沂王氏,西汉谏大夫王吉—曹魏王祥王览—东晋王导这一家族。“太原王氏”指的是太原晋阳王氏,王述王坦之—王慧龙这一家族。太原郡还有一个祁县王氏,与晋阳王氏王述家族并不是一支。所以,虽然都姓“王”,但未必是一家人。
唐承自于隋,隋之前是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江南的那些顶级门阀在“侯景之乱”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琅琊王氏(王导)、陈郡谢氏(谢安),几乎被灭门——君记否:“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唐朝初年,“琅琊王氏”不可避免沉寂了。
其实,老七的母亲阶层掉落,从她的位份上就可以看出来,她那时是:“宫人”。
老七的正妃出自“河南元氏”,是“北魏皇室后裔”,跟其他的兄弟的正妃一样,出身高贵,不会比其他人差,但也不会好到哪去!
比较老七的各项指标之后,很容易得出老七属于勉强踩在“及格线”上的人,虽然资质平庸,显得“比较听话”,但是,陛下怎么看呢?我猜,如果大臣推荐老七接任太子之位,太宗肯定会想:“哥几个这是对我老李家的江山有想法了,来,咱们好好聊聊!”——至于这个弑兄杀弟登上皇帝宝座的李二会跟他们聊什么,我就不猜了,请自行想象!——于是,我跟李治默默地将老七从嫌疑人名单中划掉了!
接来看看二号嫌疑人:老八李贞。
李贞,贞观五年(631年)封汉王,贞观七年(633年)任徐州都督。贞观十年(636年),改封原王,旋改封越王,任扬州都督,实封八百户——这期间,老八的轨迹与老七基本是一致的。不过李贞的风评明显比老七好多了,老七是“多造器用服玩,虚耗民力”——差评;李贞则是“好武,长于骑射;好学,兼涉文史,有行政能力”——好评。
李贞出生于贞观元年(627年),贞观十年(636年)太宗大封宗亲,几乎人人一顶都督的官帽,除老四李泰外,获得都督之位的亲王全部到官上任,李贞年仅10岁,之后便长年留居封地。
其实,到这里,李贞的嫌疑也可以排除了,一个年幼就远离权力中心的皇子,说明在皇位继承人一事上,陛下心里没有他。
接来看看三号嫌疑人:老十李慎。
李慎,贞观五年(631年)初封申王,出任秦州都督。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出任襄州刺史,得实封八百户,出藩时年仅八岁,之后也是常居地方——排除,理由跟老八一样。
最后一位嫌疑人:小十四李明。
李明,长孙皇后过世那年才出生,年纪尚小,李治当上太子时,他都仍旧未被封王,当初我们列他为嫌疑人,完全是因为那则“陛下想要封其母杨氏为后”的传言,所以,李明本人不重要,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封后”的可行性。
齐王妃可能会被封为皇后吗?
齐王妃的爷爷是“隋朝邗国公杨士贵”。杨家三兄弟,老大杨雄,为“隋初四贵”之一;老二杨达,我外公;杨士贵最小,他死的早,生平没有大的功劳,这个国公的封号是大隋朝廷应杨雄请求给的封号。
杨士贵子嗣凋零,只有一子,齐王妃也是独生女——没有兄弟,也没有叔伯。齐王李元吉于“玄武门之变”中被杀时,杨雄三兄弟早已亡故,她无家可归,无人接济,只能带着女儿栖身于后宫,而同样在“玄武门之变”中丧夫的前太子妃郑观音,却因得到家族庇佑,有能力带着女儿孀居于长乐门,不必寄人檐下——若有心,齐王妃母女早就被接出宫了,然而并没有——所以家族助力的因素可以排除。
齐王妃在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就进入了后宫,当时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对这个四儿媳颇多照顾,在此期间,齐王妃与李二并无交集。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六日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于立政殿——而十四皇子李明就出生在长孙皇后崩逝前,具体日子不详,但后宫传言,长孙皇后的病多半是被这事给气出来的,这个传言是“太宗欲立杨氏为后”的姊妹篇,二者一起流传,互相佐证,听起来像是确有其事——但李治说,他查过,没有任何文档记载过“欲立杨氏为后”这件事!
李治还说,长孙皇后过世后,陛下多次表达对于长孙皇后的思念,所以长孙皇后过世多年,从未有人上书,奏请陛下册立新后——我们那个时候,要求做皇帝的要“矜持”,自己想要什么不能直接说,比如当年陛下想给爱女添嫁妆,不能自己主动开口,要有大臣“劝谏”,然后陛下“勉为其难”答应。这立后也是如此,陛下不能主动提,要大臣从“国家社稷”的角度,长篇大论,多角度全方位地阐述立后的必要性,然后陛下为了天下,不得已才册立新后——否则,前面对于长孙皇后的哀思不就显得好假吗?
这种请奏可不能是关着门,就皇帝和大臣两个人说,必须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且启奏前要正正衣冠,高声道:“臣……”——总之,要有仪式感。最后,无论这件事成不成,都一定会留下记录,毕竟“矜持”不仅要求皇上不能主动提,而且对于上奏次数的次数也是有严格要求的,次数不达标皇上就同意了,那也是不“矜持”。比如,禅让,得“三辞三让”。
如果陛下有立齐王妃为后的想法,那么,陛下在朝中的“托”必然会有所动作,如若真是大臣不同意而作罢,也必会留下记录——既然没有查到,那就只能是传言,这样说来,李明的嫌疑也被排除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