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魏征

贞观十七年(643年),除了皇子谋逆,还有许多大事发生,但因为宫廷大戏太过“精彩”,其他的事件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但能被载入史册的事,哪会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呢?

下面要说的,是那年正月,也就是一系列叛逆事件爆发前的三个月,发生的一件小事:魏征病故。

在历史上,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每每提到他,都会让人联想到太宗的那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于是,魏征谏诤之臣的形象便愈加鲜明起来了!所以,魏征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口中天天说着:“圣上!不可!不可!”然后动不动就跪在地上拼命磕头……虽然看起来有点傻,但这才是忠臣义士该有的“光辉形象”不是吗?毕竟古往今来的戏剧都这么演,没在大殿上撞过柱子,都不好意思夸他“忠义”!但是,我所认识的那个魏征,可狡猾了,一点都不傻,精着呢!

魏老头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次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8年后(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那时,魏征10岁,他的童年赶上了天下太平的好时候。可惜,这个太平岁月并没有持续多久,隋朝享国仅38年,至大唐618年立国时,魏老头49岁——一个人一生奋斗的最佳年华都在动乱中度过。

乱世出英雄,动乱尤如淘沙之浪,筛选出了一批人杰。他们中有的成为皇帝,比如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有的跟对了明主,成了名臣,比如长孙无忌;有的是最初跟错了人,但重新站队时选对了人,如程咬金。魏征应该归为第三类,但他走得更曲折。

魏征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李密,但未得重用。

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同年九月,被窦建德所俘,于是在窦建德处担任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生擒窦建德,魏徵得以再次入唐。李世民的大哥,也即当时的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次年,建议李建成请战立功,并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登基之后用魏徵为詹事主簿。

这期间,魏徵不断更换“明主”,当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文臣武将大都如此,因为那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很少有人能笑到最后!如果讲究“从一而终”的话,大唐开国时没几个活人了!但这跟戏剧中的“撞柱子”人设绝对不相符——所以说,演戏终是演戏,人生如戏,这个“如”字真是妙呀!——像一二分,或是半分,都是“如”啊!

贞观十二年(638年),魏徵向太宗劝谏,提出:“自周以来,立太子必定要是嫡出的长子,以这杜绝各个兄弟的私念,堵塞祸乱的根源。”——从这句话来看,他似乎是坚定支持太子李承乾,但奇怪的是,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宗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时,魏徵却自称有病推辞——当然,这可能是不是推脱之辞,因为次年他就病故了!但是我却觉得,魏征是真的不想沾太子李承乾这个麻烦。

我们那时候,太子太师是个虚衔,又不会真的要太子太师去给太子上课改作业,所以魏征身体好不好,根本不重要,反正太宗要的只是个名义而已。太宗当时要魏征当太子太师,是想用他这块“谏诤之臣”的金字招牌来稳固太子的宝座,话说回来,魏征这块谏诤招牌之所以如此闪亮,太宗功不可没。

贞观十二年三月丙子,太子李承乾的嫡子李象出生,太宗在摆满月酒时对满朝重臣说:“贞观之后,尽心对我,进献忠直的劝告,安国利民,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其实,那时朝臣中,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大有人在,说话比魏征还不客气的人可多了去了,但因为陛下的这番言论,魏征便成了“榜样”,作为正面典型,史官自然要“深入挖掘”他的“光辉事迹”,并将之广为流传,让大家学习和效仿。于是他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的一些言论被编成故事,广为传播,并且在传播之中不断被放大、被夸张,被突出。更有甚者,有些故事在源头上就被加工过。比如魏征的成名之谏:劝阻太宗逾越礼制准备嫁妆。

那事发生在贞观五年(631年),那年长乐公主李丽质将要出嫁,她是长孙皇后给陛下所生的第一个女儿,是太宗的嫡长女,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早早给她准备嫁妆,暗示臣下:“礼数欲有所加。”有些个“懂事”的大臣连忙上书:“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太宗自然是“欣然同意”。但“懂事”的大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大臣,尤其是那些位居高位的大臣,越是位置高,就越不能懂事(那时的风气就是如此,否则就是没格调,会遭人耻笑),纷纷跳出来反对,所持理由是:“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当时,魏征时任秘书监(从三品),身处“不懂事”的品级,自然不能自降身份去“懂事”,于是随大流上书反对。相持不下的时候,作为母亲的长孙皇后出面支持“反对派”,才解了这个僵局。

长孙皇后逝世后,这个故事随着一系列体现长孙皇后贤德的其他故事一起流传,很明显,故事的主题是颂扬皇后。但贞观十二年后,故事的主题就变了,长孙皇后劝阻的功劳被弱化,其他劝谏的大臣被抹去,少数“懂事”的大臣变成了多数派,魏征的形象立刻高大鲜明起来——这种“去除枝蔓,力现主干”的手法,只是史官掌握的众多“加工方法”中的一种。

什么?你为什么这么了解?——因为我是此类手法的资深受害者。在后世的史书中,凡是我执政时期,只要帝国有什么不好的事,那一定是我干的;凡是有什么好事,那都是别人的功劳,于是我在惊叹自己精准“趋害避利”的能力之余,稍微花时间去了解了一下!

听多了魏征的此类故事后,几年之后,一听到他的名字,我就忍不住想到“撞柱子”,想到“比干”……虽然我知道他根本不可能这么做,但这就是传言的影响力。那时对魏征有些许了解的我尚且如此想,连老头面都没见过的普通百姓自然更加认可他的“光辉形象”,于是当他被任命为太子太师时,民间就有了太子心胸开阔,善纳谏言的传闻,与此同时,“皇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的负面新闻热度陡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