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宰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除了魏征之死,还有一件只值一笔带过的小事:太宗增设了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官名——只是一个官名,并未招聘新员工,只是在现有的“工作人员”中选出一些人来,在他本就很长的头衔上再加一个“头衔”。

“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官名这么长,花里胡哨,哗众取宠,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名字——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不可貌相,这官名也不能只看长短,虽然这官名看着不怎么高大上,但它很“内秀”,因为被授予这个官职的人,他的名字就会被史书载入“宰相列表”中——对,你没有眼花,就是宰相。

唐时的宰相是一种集体宰相制度。唐代初年,“宰相团”的成员是且仅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的长官。那时,大唐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可以说,三省就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三省分工合作: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审核诏书、尚书省负责执行,三者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三省”制似乎是大唐特色的三权分立。

三省长官分别被称为: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各职务一般同时有两位官员担任。但太宗登基之前例外,他登基前曾担任过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一职,他任职时期,尚书省仅有一位长官,但在他登基后,尚书省和其他两省一样,也恢复了两位长官共同执政的传统,而且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尚书令一职空置,代由两位副职(尚书左右仆射)作为该省行政长官。所以,在太宗执政初年,宰相团一般为六人:尚书左右仆射、两位中书令、两位门下侍中。当然,常有不满员的情况,但六人是上限——不过前些年太宗亲自将这个上限打破了。

前些年(具体哪年我也记不太清了),太宗开始在六省长官之外的高官中选出部分人授予“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义官职,给了他们参议政务的权利,而且他们在参议国政时位同宰相,时人称之为 “实质宰相”——大唐“宰相团”开始扩编,不过最高峰时也就十余人,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得到这一资格。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宗诏以萧瑀为太子太保,李靖为詹事,二人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意谓与侍中、中书令相同。也就是在此之后,太宗修订官名,将“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杂七杂八的官名正式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我当时特想不明白,我觉得多个人多张嘴,就多份意见,六个人本来就已经够多了,曾旁听过宰相议事的李治多次跟我抱怨说,这些个宰相讨论起事务来跟小孩吵架一样,一件事翻来覆去讨论半天都得不出个结论,他这个偶尔旁听的人都觉得是个折磨,太宗为什么这么想不开?是觉得会议还不够热闹吗?这不是找虐吗?后来跟杨、崔、徐三人耍叶子戏时,听她们提过一嘴,她们好像是说这太宗这么做是为了抑制相权。

她们当时好像又说:从汉代开始相权就不断在下降。皇帝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由于这些人没有正宰相崇高的职衔,所以便易于控制。

她们那时好像还说:凡事有利就有弊。三省分权,有互相制衡防止专权之利,但也有相互牵制、效率低下等弊端。

她们当时那么一说,我当时也就那么一听。后来,相权地位持续不断下降,很多年、很多年之后,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虽然这件事我并不无辜,但这事太宗才是始作俑者,我顶多是个从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