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行至七绝岭。但见山岭走势奇特,七条主脉如凝固的巨浪,层叠交错,植被分布也迥异寻常,山脚是秋日红叶,山腰是盛夏浓荫,山顶却覆盖着皑皑白雪。更奇异的是,空气中流淌着一种粘稠而错乱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地打了结。
“师父,此地时空紊乱!”悟空感觉自己的动作时而迅捷如电,时而迟缓如陷泥沼。八戒一个呵欠打到一半,竟仿佛被拉长,半晌才打完。
正惊疑间,前方山道上出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持一把不断翻转的沙漏,微笑道:“诸位客官,欲过七绝岭,需体验‘光阴七绝’——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极致心绪,对应七段逆流之光阴。沉溺其中,则永困其时;勘破其幻,方得前行。”
话音未落,沙漏翻转,周围景物如水波荡漾。
第一绝·喜之逆流(八戒)
八戒眼前一花,竟回到了高老庄与高小姐拜堂之时,红烛高照,宾客满堂,他身着大红喜袍,意气风发。那喜悦真实而浓烈,他咧嘴傻笑,几乎要沉溺进去。忽然,他瞥见幻境角落,悟空正对他挤眉弄眼,沙僧默默摇头,小艳叉腰瞪着他。八戒一个激灵,摸着脑袋憨笑:“嘿嘿,假的假的,还是取经路上有酒有肉……有兄弟们实在!”幻境如玻璃般碎裂。
第二绝·怒之逆流(悟空)
悟空只觉无名火起,回到了大闹天宫被擒,绑在斩妖台上受雷劈火燎之时。那屈辱与愤怒几乎烧穿理智,他龇牙怒吼。但耳边仿佛传来玄奘平稳的诵经声,以及武媚娘清冷的一句“大圣,心火灼人”。悟空猛地清醒,看着那些天兵天将的幻影,嗤笑一声:“俺老孙如今保师父取经,早就不跟你们一般见识了!”怒火顿消,幻境崩塌。
第三绝·忧之逆流(玄奘)
玄奘陷入重重忧虑:取经不成,众生沉沦;武媚娘因他遭劫;徒弟们离心离德……那忧思如茧,层层包裹。就在此时,他感到袖口被轻轻拉动,低头一看,是幻影中幼年的自己,正睁着清澈的眼睛望着他。玄奘恍然,轻抚幼年自己的头顶,忧思尽去:“前路虽远,行则必至。担忧,不如前行。”
第四绝·思之逆流(武媚娘)
武媚娘眼前浮现宫廷重重帘幕,勾心斗角,算计权衡,那是她最熟悉也最厌倦的“思”。她看到自己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却也一步步失去真心。幻境中,那个在感业寺青灯古佛下的身影(映射玄奘)回眸一望,眼神澄澈。武媚娘轻笑摇头:“机关算尽太聪明。如今这般,随心而行,反而通透。”执念放下,幻象消散。
第五绝·悲之逆流(沙僧)
沙僧回到了琉璃盏被打碎的那一刻,天庭的责罚,同僚的冷眼,那无尽的悔恨与悲伤将他淹没。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手中却仿佛握着小艳强塞给他的那个桃子,耳边响起她清脆的笑声。他沉默地,将桃子握紧,那沉重的悲伤,竟被这小小的、真实的温暖驱散了几分。他抬起头,眼神恢复了一贯的沉静。
第六绝·恐之逆流(小碧小艳)
小碧小艳陷入最深的恐惧——武媚娘遇害,团队离散,她们再次沦为无依无靠的浮萍。恐惧如冰水浇头。但她们互相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感受到彼此掌心的温度,又看到不远处悟空、八戒、沙僧、玄奘、武媚娘真实的身影,那份恐惧渐渐被依靠与勇气取代。
第七绝·惊之逆流(悟璃)
悟璃的幻象最简单,也最直接——她再次变回破碎的琉璃片,散落尘埃,无人问津。她吓得小脸煞白。但现实中,武媚娘温暖的手及时按在了她的肩上,小碧小艳也围了过来。悟璃看着她们,眨了眨眼,幻象便如阳光下的露珠般蒸发了。
七绝历遍,那老者抚掌而笑:“好!能于极情中不失本心,于逆流中锚定当下!诸位,请!” 他手中沙漏恢复正常流动,七绝岭的时空紊乱现象也平息下来,显露出原本的山路。
众人相视,皆有恍如隔世之感。这一次,他们没有依赖外力,而是凭借各自成长起来的心性力量,渡过了这凶险的“光阴逆流”。
玄奘感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皆是心火。能不为所动,亦能感受其温,方是自在。”
武媚娘望向远方:“光阴似水,只能向前。沉溺过往,或恐惧未来,皆会错过当下。我们能把握的,唯有此刻同行之路。”
队伍再次启程,经历这七情洗礼,心志愈发坚凝,那前路,也仿佛在逆流之后,显得更加清晰起来。
---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