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有大名
“娘,我们家位于东市,这条街道就是有名的东大街。是真正离皇宫最近的街道了。你看周围的商铺营生,不管大小规模,都有很多年的历史。住宅也是,若非走投无路,或是发配流放,就没有人会抛售出来。相公能买到,真的是行了大运。”
林氏不忘感叹相公的福气。
“等会儿我们要去的狮子楼,据说可是真正的百年老店。里面的雕刻,装饰,底蕴深厚。就是桌椅,您也别嫌旧,上面有好些个作古的文人墨客兴致大发时的篆刻留迹。我第一次去到那里的时候,就曾见到一位书生,为着一前人的墨宝,死活不愿意让小二哥将碗碟摆放在桌上。”
宋老太觉得有意思,“不放桌上,那放哪里?”
“放凳子上。”林氏掩嘴,满脸笑意,“他就那么站在旁边,一边看,然后一边就着凳子上的饭菜吃。”
“对呢,”幺幺听见了,学给奶奶看。“就是这样,弯下腰夹菜,然后站直身子吃,眼睛还盯在一旁的桌子上。”
宋老太为想象中的情形感觉稀罕。“有那个必要吗?要我说,就是店家的不是。明知道这么贵重的古董件,就不该拿出来摆在那里啊,你看这引的人,跟走火入魔了一般。”
“哈哈哈,可不是嘛。”幺幺大笑。
林氏也觉得好笑,“其实人店家也解释清楚过,店家原话说的是:‘这就是一张桌子,它有它自己的实用功能。不放大堂里给大家置碗搁盘用,难道还上供着不曾?小店不才,近乎所有的桌子都有墨宝。老祖宗传下来的,难不成小老儿还得改行办成展馆乎?’”
“那就是那书生自己的问题了。再是珍贵,难道他还能阻止所有人都不在桌上用餐?”宋老太下结论。
“就是有人这样问他呢。”林氏惊讶母亲也能想到这点上:“那读书人当时引经据典了一大串,我听不太懂,相公告诉我,大概意思就是‘我只能以身作则,严格规范的要求自己,至于别人,浑浑噩噩于世间的实在太多,他不想也不屑跟你们理论。’”
“他这是在树敌呢。”宋老太一针见血。
“可不是。”林氏回忆,“大家都像看个笑话一样的看他。”
说完,林氏一顿,突然没有了刚才的开心。
其实这样的人,她认识一个而且非常熟悉,这个相似的人,就是她的相公。
尽管她从来没问,没看到,但她就是知道。
相公一个人在京都的不易。
说难听点,又何尝不是如书生一般,是其他人眼中的笑话。
林氏突然觉得把这件事拿出来与母亲笑谈,都是一件很失礼的事情。
宋老太看林氏说着说着就沉默下来,再结合情况一想,轻叹了口气,“会好起来的。你要对他有信心。你要想想你现在拥有的。”
宋老太以老者的智慧来定义。
“娘,我不是对相公没信心,他是最好的!我知道。我,我是太心疼他了……”林氏眼圈有些发红,不好意思的分辨。
“嗯,你们都是好孩子。”宋老太很欣慰。
“娘,你还是想想等会儿点些什么吧。”幺幺插嘴。“等会儿那小二哥跟唱山歌一般的报上菜名,我们又要头晕了。”
“对呢,娘,狮子楼的小二哥也是一绝。”林氏承了女儿的好意。
“他们全是行走的菜单。报菜名就像绕口令一般,一个接一个还不带喘气的。我两次都只能记得住开头两样东西,是什么来着?”
林氏努力回忆,毕竟时间间隔的有些长了。“好像是‘萝卜白菜清润肠,咸蛋面条裹鲍王’……幺幺,你能记住哪些?”
“我可是一个都记不住。”幺幺自豪道,“但我知道他们弄的味道可好吃了。据说还有几位主厨是前朝御膳房里出来的呢。”
“前朝?前朝的人还能光明正大的亮出身份?”宋老太有些好奇。“这店的老板也不怕受牵连?”
“是前朝。有名有姓的。有好多人都指定来吃呢。当然,要劳他们出手的话,一看实力,二看机缘吧。”幺幺砸吧砸吧嘴。
“爹爹虽然有实力,但没有财力。所以我们可以等机缘。”
幺幺边说边抿着嘴笑。“还是靠机缘好,机缘可以白食。一文钱都不用花。”
“好,咱们就先点实惠的上,等机缘到了,再好好的痛快饱餐一顿!”宋老太应和着设想。
祖孙三人越想越美妙,乐的笑作一团。
前面走着的父子二人浑然没有加入进来。
团团看着快乐的三人,再看看抱着自己眉头紧锁的父亲,为自己被排斥在外而惶恐不安。
“娘……,奶奶……,姐姐……”委屈巴巴的声音淹没在笑声和周围繁华的喧嚣中。
无人搭理的团团一着急,双手扯在了爹爹的脸面上。
宋世诚一阵吃痛,本来还念念有词的思绪一下回了神。
看到儿子小小的一个,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
脑海里灵光一闪, “小,今小,而后晓,识礼且方正。晓正,宋晓正,取公正,磊落之意。”
“宋晓正,宋晓正……”
宋世诚先是默念,然后念出了声音。
“团团,以后你就叫‘宋晓正’好不好?知晓的‘晓’,正直,磊落的‘正’。‘宋晓正’。”
团团茫然的看着咧着嘴突然大笑的父亲。
委委屈屈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蠕动了好几次嘴唇,试图也跟着笑上一笑。
“我们团团有大名咯!宋晓正,晓正。”宋世诚高兴的将团团抛在空中好几次。
这是团团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新奇。
腾空的一瞬间,有一点点的惶恐,更多的是那下坠的快感和视野的开阔。
这个时候他才是真的呵呵乐开怀。
宋世诚的大动作,成功的将聊得起劲的婆孙三人给吸引过来。
“团团有大名啦!就叫宋晓正。”宋世诚抱了儿子得意的展示。
“哪个小,哪个正?”宋老太仔细的问。
“‘熟读万卷方显晓,立身而正气运绕。’就是那个晓正。我们的宋晓正。”
宋老太三人细细的品,慢慢的念。
越念越顺口,越念越喜欢。
“相公,好听。”林氏崇拜的目光,看的宋世诚自豪感爆棚。
幺幺觉得也很好,挺符合自己预期。
而且宋幺伶,宋晓正,一听就知道都是那种聪明的主,名字挺不错咧。
于是,在众人全部满意的情况下,陪伴团团一生的名字就此定下。
新鲜出炉的宋晓正,看大家满意的表情,也开心的拍着小胖手傻乐。
狮子楼不算远,大家步行不到两刻钟就到了。
宅子位置居中的优越性在逐步体现。
门口统一着装的灰衫迎宾笑容满面而又不卑不亢的引着众人入内,“恭迎贵客五位~~”。
拖出的长长尾音还没落,就有热情的跑堂迎了上来。大概十六七的模样,清俊斯文。
与一般酒楼里的跑堂比,更多了几分书卷气。
据说,这间酒楼确实是会花时间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识字培训。
宋老太默默的感受着这不愧为国之首都的城市,确实有令人向往的优势。
跑堂得知没有定位后,将大家引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各位,这是我们大厅中最大的窗户处,视线非常好。等会儿小公子如果吃的累了,扶在这窗沿上,赏赏楼下的风光,别提多好玩儿。”
然后拖过来一张奇怪的椅子,“到时候您让小公子站在本店特制的椅子里,又安全,又省力。他累着了,坐下就能休息。咱们大人尽大人的兴,小公子有小公子的乐。您们看,小的这样安排可好。如果不满意的话,我们再换其他的位置去,您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小的尽量去想办法。”
团团是个见不得新鲜的家伙,对于这个仅上了清漆,和家里结构完全不一样的椅子,一见钟情。
于是不管不顾的向前扑腾着身子去够,根本没有考虑父亲的感受。
也是宋世诚年轻的时候经常做农活儿,手上有劲儿,否则的话,凭着他这蛮力,搞不好都摔地上去了。
“满意,满意。”宋老太欣慰的看着孙子的探索。
“奶奶,我上次来,都没这椅子呢。”幺幺不平衡。
一旁的跑堂有些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解释,“这位小姐,本店这椅子,比较适用于像小公子这样,或者比小公子能大上一点的。”
言下之意,让宋老太不由的用手指点点幺幺的头,“你就贫!”
“当然,如果小姐特别喜欢这个,小的会给掌柜转述意见,看本店能不能改进一二。”
“不用不用,”宋老太笑盈盈的说,“她就讨个口头乐呵而已。小哥别当真。”
跑堂的小二哥会心的笑了笑。
团团成功的将自己塞进了专属座椅,竹子的材质,呈全包围装,有许多巧妙的横杠将他牢牢卡住,安全感给的满满的。
所以他很是舒坦。
再拨拨卡位的竹竿上有意串着的一些活动小造型,玩的不亦乐乎。
大家依次坐下。
小二哥将茶杯摆放好,一边沏茶,一边开始介绍。
“来了,来了,”幺幺对着宋老太疯狂暗示,“马上就要开始拿手的表演了。”
宋老太也端正了身子,准备一饱耳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