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5 章

《碣石调幽兰》第二与第三段取泛音与按音交替出现旋律,音色变化及对比较大,昭示着内心情绪的跌宕起伏。

雨渐渐大了起来,风雨潇潇,携来阵阵凉意。

魏琳珠弹此部分,总是想起多年前某天,琅琅皎月下,徐长清宛如谪仙般高雅。

那日,为庆祝魏公寿辰,家中摆了宴席,众夫子与弟子皆来庆生。

魏琳珠觉得无趣,便拉着徐长清借故离场,到他的院里借着月色练琴。

练了一会她便觉得枯燥无味,就让他弹。

他弹了好几曲,她记不清都有什么了,只记得一定有这首,《碣石调幽兰》。

不论她怎么练,都无法像他一般,使听者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幽兰的清丽高雅,仿佛置身于静谧幽远的空谷。

“大约,因为他就是似兰一般的高雅君子吧。”魏琳珠记得当时自己是这样想的。

《碣石调幽兰》,相传,是孔子周游列国时不得赏识,回国途中见到茂盛的芗兰与杂草为伍,触动了内心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幽怨,才创作此曲。

可魏琳珠不觉得孔子是真君子,真君子哪能觉得幽兰与杂草别?若内心真存高雅,那岂会因自己是在朝在野、得到留于君主左右还是居于青山、往来人物是鸿儒还是白丁、是否与瓦砾为伍而喜悲?

在小时第一次听到此曲来历时,魏琳珠便不由得对孔子这位先哲产生些质疑。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任而止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方乃真君子。”

像徐长清一样。

魏琳珠觉得并非是她偏袒徐郎,而是他真可谓是天纵奇才,做出的篇章教阿父都曾言自己不配为其师。

但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她从未见过他对周围皆是大字不识的农夫有何优越或是不甘于此。

君子心道,本该如此。

可人性本丰满多面,面对壮志难酬,心非木石,岂能无感?

愤懑不平再正常不过了。

魏琳珠明白这样的道理,可她自小便同他一起,就以为世间大多都是他这样的人。

可随着自己渐渐长大,她才明白,如孔子那般属实符合常理,无可多言,反而是像徐长清这样如圣人般至美至善的完人,才是难得的甚至会令人产生质疑的那个。

“许是吴刚伐桂时不慎砍下月亮的一角,使它掉落人间化为了他,不然,天底下哪有这样纯净的人?”

那日,望着他身披月色细细弹着婉转悱恻的音调,尚对世界有着浪漫天真的她如此想着。

可想到这样的人却一别便犹如石沉大海、生死未卜,霎时她眸中便蓄满了泪水。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碣石调幽兰》第四部分多用清澈泛音演奏,情调明朗,通过兰花的性格,象征光明降临。

可,刚开始弹第四部分,回忆便跃到了徐长清离别时没在风雪中的身影,画面一转,又跃到了魏公说他并未参试那一幕。

弦断声停。

魏琳珠有些铮然地看着断了的弦,连指尖沁出大滴的血都未注意到。

直到小悦和魏川弋上前查看她才回神。

粗略处理了伤口后,魏琳珠坐在石凳上与魏川弋品茶。

“魏娘,我明日便带着琴去续上弦。”

魏川弋担忧地看着自奏曲后便捧着茶杯出神的魏琳珠。

魏琳珠回神,看了眼琴,道“罢了。”

遂把目光转至魏川弋,无头无尾地来了句“二哥哥可知一把琴是如何做的?”

不等魏川弋开口,魏琳珠便自顾自地说“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二哥可知道,这把桐木琴,一弦一柱皆由徐郎亲手制成。”

魏琳珠放下茶杯,起身,缓步走至琴前,绕着琴,一寸一寸地抚着黑色的琴身,而后,又慢慢放下手,转头看着魏川弋。

“二哥,无论如何,我都不相信他就那么悄无声息地离世了”

魏琳珠收回目光,重新坐于琴前

拿以往的信来诓骗我,是二哥你出的主意吧。”

魏川弋有些慌乱,正思虑魏娘为何此时提起这个时,一句话轻轻落下,激起了千层浪。

“那便由你来陪我去京城寻徐郎吧。”

曲接着弹起,风声骤响。

弦断音残,心乱声嘶,哪还有第四部分光明到来的意境。

雨,落在残叶上沙沙作响,砸在玉兰树下的衣冠冢上沉闷压抑。

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随魏娘奏了一夜挽歌。

可,万物本就无意和曲,更不知唯有此曲能解弹者断肠情,故人已去,又有谁来作知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