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十八章 堆波聚浪靖难起(三)

张信挺直背脊,眉峰一轩目光郎朗:“下官不才,居北平都指挥使,自然知道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注1)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若是要将出兵之权和统兵之权合二为一,只有元帅方可下令,而自先帝创建大明一来,元帅一职从来都是圣上亲领。能号令者,普天之下,唯天子也!下官知道,王爷,您又怎会不知?”

张信的言下之意已无需再表,朱棣似被人扇了一记耳光般,不由自主地倒退了一步,口中虽然喝止,却有些无力了:“你……给本王住口!”

饶是道衍大师出家之人从来都是心静如尘,闻得此言也立即道:“休得胡言!”

张信眼光灼灼、大义凛然:“先帝时常谕戒,食朝廷俸禄,佑百姓安康,下官不敢也不能忘!王爷,北平在您多年来的照拂之下,百姓们富庶喜乐,可当今天子竟拿着刀枪意欲屠之而后快。王爷,您也是龙子!”

朱棣极力克制着:“就算皇上一时失察,也必是遭人唆摆,本王身为宗亲,理当以身作则……”

“王爷!”张信陡然生出一股浩然正气道,“先帝曾言,西汉更始帝刘玄,资质平庸、有勇无谋,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才明勇略,开创东汉王朝;亦有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幼无知,文帝杨坚攻灭陈国,大破突厥,被称为‘圣人可汗’;更有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碌碌无为之太子李建成,贞观之治得以名垂千古;还有……”

张信的大逆不道已至明目张胆,朱棣勃然大怒,手中的利剑直抵张信眉心:“你若再敢胡言乱语,本王必叫你命丧当场!”

张信的眼中有着极其悲恸的愤然,他忽然举起双手紧紧握住锋利的剑刃,鲜血自虎口和指缝中缓缓溢出,顺着袖口,为本就血迹斑斑的地面再添上点点鲜红:“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下官誓死效忠大明,与张昺张大人和谢贵谢大人同朝为官多年,可就在昨夜亲眼目睹二位大人被屠了满门,若非王爷出手相救,下官恐怕也早已命丧黄泉。故而即便今日身首异处,下官也要拼死直言。”

他倏地生出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肃然再道,“就算皇上遭人唆摆,先帝亲撰之《皇明祖训》亦有云:‘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族灭其家。’又云:‘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王爷,先帝圣明,才会立此祖训以防后患!”

张信以史策今,义正言辞力谏朱棣揭竿而起又句句以太祖皇帝为由不忘效忠大明。周遭的人对张信之言深以为然,脸上纷纷露出愤懑之意。

朱棣怒目圆睁,握住剑柄的手青筋根根暴起、突突而跳,道衍大师一声叹息道:“王爷暂且息怒,请再听老衲一言……”

就在此时,大殿外跑进一名不知哪家的孩童,拉着守城将士中的一男子急急惊惶道:“爹爹,快回家,娘亲突然上吐下泻,晕过去了。”

乍然之间不知从何处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奔到庆寿寺,皆因家中有人接二连三地上吐下泻故来寻人返回家中看看究竟为何!

骤然而来的变故并非在预先设计之内,朱棣心中升起浓重的疑惑,此事不仅突然还似乎牵连甚广,心念急转间迅速下令:“朱能,速速回王府请王妃带些人和良医所的大夫前来相助!”

朱能知道兹事体大,连忙去了。

大殿中因着人散去了一些而显得空旷了许多,三宝见请来的大夫将寺中受伤僧侣的伤势处理得差不多了,也知晓朱棣为何会临时让良医所的人一同前来,上前轻声提醒道:“王爷,如今城中急需大夫,可城里大半的大夫都在这庆寿寺。王爷您看……”

道衍大师请朱棣在蒲团之上坐下后亦颔首道:“百姓的安危当为首要之事,庆寿寺眼下已然无妨,有劳各位大夫先以城中百姓为先。”

朱棣对三宝吩咐:“派些人跟着,也好帮着大夫抓药奔走,若是有何发现即刻来报。”

道衍和尚又道:“先是燕王府、再是北平各官员府邸、然后是庆寿寺、如今又牵连百姓,王爷——终究是要有人主持大局,该面对的终须面对!”

道衍大师声音虽轻然话语中的分量极重,一向当机立断的燕王朱棣面上难得地有了犹豫不决之色。张信依旧直挺挺地跪着,手上的伤口深可见骨、血流不止,他自己却浑不在意。

殿中尚有些将士不曾离去,而张信的言语也令他们义愤填膺之余颇为热血沸腾,方才大夫离去时便讨了些止血药膏来替张信包扎伤口。这会儿索性盘膝坐了下来,听了道衍大师的话语,一个个哪里还有半分在朝阳门时的气势汹汹,都点点头附和道:“大师说得极有道理!”

朱棣似是极为无力地摆摆手,闭目久久不语,然而形势却容不得他慢慢思量,方才跟着大夫同去的人中有一人慌慌张张回来禀报:“王爷,百姓中毒乃是因为城中多处水源被人下了狼毒花根的粉末。大夫说,狼毒花根乃是大毒之物,人畜皆不可轻易服用!”

紧接着又有一人来报:“王爷,枉死的将士家中亦有人中毒,北平城遇袭和水源被下毒之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百姓们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未受波及之受害者家人此刻正齐集了一同往庆寿寺而来!”

时近正午,酷热的暑气一浪接着一浪,高温令人的情绪更易受撩拨,盛怒之下的人们不会懂得理智和冷静,人云亦云便到了极致,而说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变成真的了。

朱棣这一惊非同小可、霍地站起,却是张了张嘴巴竟未能说出一句话来。

事态的进展不曾给任何喘息的机会,人群就这样涌了进来,黑压压的人头在大殿的台阶前满满跪了一地,人声鼎沸众口嚣嚣。

一老汉声泪俱下,竟然就是曾经卖过桃花烧麦给朱棣的那对老夫妻中的老汉:“王爷,草民与老婆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合着一个孙子。儿子昨晚欢欢喜喜出门后就没能再回来,孙子今早起来喝了口水就倒地不起。媳妇儿说了,若是孙子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必是铁了心要一道跟了去的。老婆子也已是卧床不起,老汉在北平世世代代多少年了,从来不曾害过人,难道临老入棺材倒成了孤零零一个连个捧牌位守夜的人都没有,就此绝了后!王爷慈口慈面,定要为小老儿讨个公道!”

说罢,只不住地磕响头,一把年纪颤巍巍的叫人心酸恻然。各家的情势大体相同,与人群一道涌进来的还有甘棠带着秋夕和朱高炽朱高煦,她令他们在一旁候着,而后走上台阶静静地站在一旁,虽沉默不语,却叫众人看了个清楚明白燕王身边站立的,当是叫人不容忽视的燕王妃!

人群中又有人对着甘棠道:“王妃,求您劝劝王爷,草民们一向都是本本分分的,王爷不能坐视不理啊!”

有人一面泪如雨下一面点头,有人一面叹气一面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不善言辞的索性跟着那老汉一道磕头,闷闷的“咚咚”声似一记一记地捶在了人的心上,更有胆大者毫不顾忌喊道:“谁能护得住我们,我们就认谁是天子!”

朱棣走下台阶亲手扶起那老汉道:“老人家切莫着急,你孙儿中毒之事,本王会亲自派人救治,必尽力还老人家一个生龙活虎的好孙儿!”而后向众人朗声道,“下毒之事目前还不明朗,诸位先请回去,待本王查明,一定还大家一个公道!”

话音刚落,张信押着赵东走出大殿道:“王爷心存忠义一直不肯拷问这贼子毒从何来,然而事情之缘由却只要一问便知!”他一脚踢在赵东的膝弯处喝道:“还不从实招来!”

朱棣大怒转身高声喝止:“张信!”

然而转身后眼中的冰魄冷意却是直直地朝着赵东而去。赵东双膝一软跪地,用舌头舔了舔牙齿和干涩的嘴唇。即便再如何蠢笨也知道若想要留住自己的舌头,就定要将下毒之事立刻揽上身,他惊恐万状伏低了身体大声道:“宋都督刚到开平就命小的秘密四处搜买狼毒花根,为的就是要先令北平城的所有人不论老幼妇孺先丧失了抵抗能力再一举拿下!”

1:五军都督府:由明太祖朱元璋立,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设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每逢战事,由皇帝亲自委派专人担任总帅,战事结束,总兵归还将印,军队归还卫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8章 第十八章 堆波聚浪靖难起(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