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春风化雨

翌日的御书房内,林修远垂手立于案前,始终维持着半步之距。

“陛下,”林修远的声音划破寂静,“臣观《黄帝内经》有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荀子·修身》亦言:‘血气方刚则伤之在暴,血气衰微则伤之在忧。’”

皇帝抬眼,目光在他脸上停了片刻。这双眼睛审视他已一年有余,从殿试时的惊才绝艳,到侍读时的秉公办事、进退得宜,这个年轻人做事总是让人觉得舒心。

“如今七殿下遭此大难,惊魂难定;二殿下亦因兄弟祸事牵动心神,受惊匪浅。”林修远续道,声含真切忧色,“神肾俱损,非药石可速愈。”

他垂眸望向自己靴尖,努力回忆着典籍内容:“臣曾读前朝《承平起居注》,载有宗室皇子因目睹惨祸而忧惧成疾。当时御医除用药外,亦请鸿儒常伴左右,以圣贤微言开解心结,以正道疏导郁结,佐以书画陶养性情,终得痊愈。此法效古之‘告之以理,语之以情’,堵不如疏。”

言至此,他微微抬头,目光澄明:“臣不才,忝居翰林侍读之位,略通诗书典籍,更得陛下信任侍奉左右。”

“臣斗胆请旨,愿为二位殿下稍尽绵薄。”他深躬下去,“每日或隔日抽一时辰,前往二位殿下处探视问安,陪殿下说说话,可谈诗书义理,可论古今秩事,也可寻些怡情养性的画册雅玩。不求立竿见影,但愿如春风化雨,能稍稍排遣殿下心中郁气,助其心神安宁,早日康复,以慰圣心。”

御书房静得能听香灰落底的微声。皇帝凝视他良久,似在思索衡量,忽松开佛珠,指尖在两个儿子的脉案上轻点:“嗯,林爱卿有心。准了。”

他略顿,目光转向窗外新抽芽的梧桐,声透倦意:“你先去看二皇子,他受惊更甚,务必好生宽慰。老七那边也兼顾些,莫让他多思,安心静养。”

“臣遵旨。”林修远叩首退下,心下稍宽。

经过半个多月的观察,终于让他找到了进出静怡轩的完美理由。

退出时,廊下杏花落得纷扬,沾满他衣袖。内侍引往东华门,过文华殿偏厅,瞥见窗下一抹月白身影临风而立,是玄钧。两人目光隔飞花相触,玄钧见此景,呆愣一瞬,耳梢微红,旋即低头隐入廊柱之后。

林修远步履未停,随内侍向淑妃宫苑行去。

淑妃宫苑内。林修远刚踏入院内,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让他眉头一紧,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林大人请进,娘娘已在正厅相候。”内侍声气压得极低,似怕惊扰了什么。

至正厅。淑妃一身素色宫装立于廊下拭泪,林修远躬身行礼,淑妃见他进来,连忙拭去泪痕:“有劳林侍读。”

“娘娘言重,臣奉旨而来。”林修远目扫殿门,“二殿下如今……”

“还在里头闹呢。”淑妃声音哽咽,“刚把太医院送来的安神汤摔了,说里面有毒…… 林大人,听说您学识渊博,通晓内经,可千万得救救谨儿啊,再这么折腾下去,他这身子骨……”

林修远见她哭的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也有些动容,温声道:“娘娘宽心,臣必尽力。”转而向内侍宫女道:“你们都在外候着,留两位嬷嬷在殿内伺候便可。”特点了淑妃身边得力的老嬷,既显重,又保密。

殿内光线昏沉,厚重的锦缎窗帘只拉开了一条缝,勉强照见榻上蜷缩的人影。玄谨裹三层锦被,如受惊刺猬,闻声惶恐抬头,目里布满血丝,见林修远进来竟向榻内缩去,喉间发出嗬嗬的声响,明显是吓的不轻。

“殿下别怕。”林修远未急近前,只立榻三步外,声音温和而笃定,“臣奉旨而来,只为陪殿下说说话。”

他略顿,目光落在玄谨惊恐的眼睛上,一字一句道:“陛下说了,让殿下安心静养,天大的事有陛下在。”

“父皇……真这般说?”玄谨声音嘶哑,语气中满是害怕,“他……未嫌我烦?未觉我……怯懦?”

“陛下从未如此想过。”林修远缓步近前,于榻边圆凳坐下,“臣来之前,陛下还特意问起殿下的饮食,说若是胃口不好,可让御膳房做些莲子羹送来。”

玄谨目光稍弛,仍紧抓被角,指节透白。林修远见之,放缓语调,示范吸气:“殿下若觉心慌,可试此法:以鼻缓吸,满后稍停,默数一二三,再以口徐吐,默数一二三四五……”

他连做三次,胸廓起伏平稳如秋湖。玄谨的目光从他脸上移到自己的手上,迟疑着跟着吸气。

起初动作僵硬,吸到一半便呛得咳嗽,林修远也不催促,只是耐心地重复示范。

几次下来,玄谨气息竟真平缓些许,额头冷汗亦减。

“这法子是古医书里记的,”林修远从袖中取素帕递过,“臣幼时背书急了,也常用这招定心神。殿下试试,是不是觉得胸口松快些了?”

玄谨接过帕子,胡乱擦了擦脸,露出的脸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或可闭目冥思,”林修远继续引导,声轻如风,“回想一处让您最感安宁的地方?比如幼时书斋外的紫藤花架,花开时紫雾沉沉,落满一地的花瓣能踩出香来;或是母妃宫中那扇照满阳光的窗,冬日里暖融融的,能看见檐下的冰棱化成水……”

他描摹极细,连瓣上露珠、冰融滴响皆一一提及。玄谨睫颤,竟真闭目,眉渐舒展,息转绵长。淑妃在一旁看得真切,悄悄退到了屏风后,将空间留给他们。

一炷香后,林修远方轻声问:“殿下心悸梦魇,多因思虑过重。不知可否告知臣,您忧惧最深的,究竟是什么念头?无需说缘由,只说最常困扰您的那句话便好。”

玄谨如梦乍醒,睁开眼时,眼神里的惊恐又浮了上来,哆嗦良久才从齿间挤出几个字:“我怕……他们下一个便杀我……如……如老七那般……三哥他……看我的眼神……”

说到最后,声音已带上了哭腔,眼泪顺着脸颊滚落,砸在锦被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此惧乃是人之常情。”林修远颔首,“骤见灾厄临于近旁,谁能不惧?殿下非是软弱。”

他语气诚恳,目光坦荡:“然殿下细想,七殿下所经祸事,是因冷宫偏隅,疏于守备。而殿下身处何地?宫禁森严,侍卫环列,明面上有淑妃娘娘护着,暗地里有陛下的旨意照着,此乃天听所瞩,雷霆之下,宵小岂敢妄动?”

玄谨怔怔地看着他,像是第一次听懂了 “宫禁森严” 四个字的分量。他攥着被角的手指慢慢松开,喉结滚动着,低声道:“可……可三哥他连老七都敢烧……”

“三殿下纵有心思,也不敢在陛下的眼皮底下妄动。”林修远语气笃定,“您看,陛下刚下旨让您静养,便是给您罩了层金钟罩。谁若敢动您,便是抗旨,便是与陛下作对,这世上,还没人有这么大的胆子。”

他略亦停顿,声音里添了些循循善诱之意:“依臣浅见,殿下可谨遵圣谕,‘安心颐养’。这四个字是明旨,是陛下给您的护身符。您只需足不出户,非召不见外人,每日看看书,赏赏花,把身子养好,您的‘安心’,便是对陛下旨意的最大尊奉,便是此刻最稳妥的护符。”

玄谨眼神清明了些许。他望向林修远,又觑屏后淑妃影,吸了吸鼻道:“我……渴了。”

淑妃连忙从屏风后出来,亲自倒了杯温水递过去。玄谨接杯时手仍在抖,但终究没有再摔。他小口啜饮,目光凝杯沿水汽,似在深思。

“林侍读说的是。”淑妃转向林修远,深屈膝一礼,声哽咽,“这些日子,是我太心急了,只知道逼着他喝药,却忘了他心里的结。多谢林侍读……大恩不言谢。”

“娘娘言重,臣只奉旨行事。”林修远起身回礼,心中暗自算了下时间,“时辰不早,臣还需去静怡轩探望七殿下。殿下若有不适,可随时让人去翰林院传信,臣定当尽力。”

离开时日头已过正午。林修远跟随着内侍,回想刚才的场景。玄瑾的惊惧,淑妃的眼泪,映衬着这深宫的残酷。

【小剧场】玄钧的拆台

林修远拉着玄瑾的手柔声安抚:“……这世上,还没人有这么大的胆子。”

玄钧抱臂在旁:“呵,难说。”

林修远眼都未抬:“殿下近日到得闲,想来是课业早已完成,臣晚些时候便来考校,若殿下答不上……"

玄钧:"还有事,先告辞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13章 春风化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