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题妙庭观——魏仲恭

题妙庭观 魏仲恭

九转凡成吞绛雪,霓旌缥缈升丹阙。

瑶池因到阿母家,笑傲壶中闲日月。

蟠桃一熟千年久,为君持献流霞酒。

不应移种上林春,红颜聊驻人间寿。

回首桑田几翻覆,世上黄粮犹未熟。

暂来仙馆拂尘埃,静对吟风几竿竹。

王夫人一夜没睡好,早起有些头疼,便勒了抹额在头上,坐在外间坑上闭着眼让小丫头给按太阳。恰好赵氏进来问安,见了这情形便问候一声。王夫人叹道:“今日是你姑娘的生辰,我也没敢在你老爷面前提。”

赵氏道:“我倒是早就悄悄给姑娘预备了一份生辰的贺礼,见老爷一直有气,也没敢说。今日太太提起,那就讨您示下,要不我悄悄打发个人,给姑娘送去罢了。”

王夫人仍闭着眼,点了一点头,说道:“派个妥当的人,悄悄的,别叫你老爷知道。顺便看看你姑娘的病,好些了没,劝她好生将养,不要胡思乱想。”

赵氏刚要出去,便见一个二门上传话的婆子慌慌张张进来说:“回太太、奶奶,桃村的常胜来报说,姑奶奶不见了。”

王夫人一听,立时站了起来问道:“什么?快叫常胜进来。”

一时常胜跑了进来,满脸都是汗珠,跪倒在门外,不等王夫人和赵氏发问,便回道:“回太太,今日一早我起来,发现院门开着,还以为是夜里进了蟊贼,正要四处查看,便见小杏姑娘来前头寻我们奶奶,说早起叫奶奶起床,发现奶奶不在屋里,还以为是到前头来交待我媳妇有事。当时我那媳妇正在厨里烧火,并不曾见奶奶,这才慌了,四下寻找,里外不见人影。眼下我那媳妇正在央给附近的村民一并寻找,我连忙骑了马跑来给太太报信,求太太派些人,帮着一起寻一寻。”

王夫人越听越急,直骂他们死人一样,连主子奶奶也丢了。赵氏一边安抚王夫人,一边忙问常胜道:“可知道是几时不见的?可带了什么东西?”

常胜道:“家里并无异样。现在想来,我们奶奶应是昨日夜里自己出去的。怕是……怕是……”

“怕是什么?快说。”

“因前两日我那口子在外头听说了一件事,那胡家在外头听说了前几日的事,放出话来,说……说……”

“说什么?”

“说让我们奶奶死在外头才好。”

王夫人气得直捂着胸口,话也说不上来。赵氏骂道:“一家子缺德忘恩的东西,这说的可是人话。”

常胜道:“我们奶奶听了这话,一直不好。小人们私下琢磨,怕奶奶一时想不开……”

王夫人一口气上不来,差点仰倒过去,赵氏帮着摩挲胸口顺气,小丫头拍着后背,王夫人长舒一口缓过来,急忙说道:“快派人去找。快命人备车。”

赵氏道:“太太莫急,我马上派人,备车。”赵氏忙出去找来管家,命他急忙打发十来个人同常胜去寻人,又命人准备了马车,亲陪着王夫人,赶奔桃村而来。

魏仲恭从扬州赶到桃村的时候,距朱小姐殒身已过了半月。

桃村朱小姐居住的小院里,早已不同往日,比之之前,除了清静,更多了几分凄凉。院门紧闭,门板上贴着两张白纸,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装饰。

魏仲恭衣衫邋遢,胡子拉碴,面色苍白,眼睛里布满红丝,仿佛几日夜没有休息过,只一看见门上的白纸,便差一点从马上跌下来,踉跄着爬过去拍了门。

开门的依然是常胜,看了半天才认出,惊叫一声:“魏、魏相公,您、您这是、您从扬州回来了?我们奶奶,我们奶奶她……”

听到喊声跑出二门外来看的常胜媳妇,也惊了一跳,手中的一盆水都泼了一鞋,“魏相公?您可、您可来晚了呀!”说着哭了起来。

魏仲恭眼见二人都穿着孝衣,二门上挂的白色帐幔,进去后头,院子当中还有一片燃烧过后的灰烬,越往里走,看见廊上也挂满了白幔,朱小姐正屋子的门上,都是飘飞的纸幡,正门大开着,正对着门是一张供桌,后头摆着的,赫然一口木棺,撞击着魏仲恭的心口。魏仲恭终于信了这个他千方百计想怀疑的事实,终于大嚎一声“真姐”,便发疯似的冲进去。

“真姐——,端礼来晚了。”

嚎啕大哭。

天色渐渐暗了。

常胜媳妇端了一碗饭两碟菜来到灵堂,看见趴在棺木上哭得早已失神的魏仲恭,手里还死死攥着临去扬州送行时朱小姐送他的香袋,便把饭菜端进里屋放在桌上,又出来扶起魏仲恭。

魏仲恭早已哭丢了三魂五魄,任凭常胜媳妇将他拉起,扶进了里屋坐在桌子跟前,说道:“魏相公,吃口饭吧。”魏仲恭环视了一下屋子,却发现早已不是之前的情景。除了家具,什么都没了,满屋子都是空空的,之前又叠放了满满的书的大书架子,早已空空如也,床上一件锦褥衾枕也无,原先桌上的梳妆镜匣、朱小姐的琴也都没了,墙上一片白痕,那里原先挂的十六岁那年对镜自画的立身像,如今也不见了踪迹。

魏仲恭惊觉了什么似的抓住常胜衣袖问道:“书呢?琴呢?画像呢?真姐的东西呢?”

常胜媳妇眼圈一红,哽咽道:“老爷都叫烧了。”

“烧了?都没了?”怪不得院子里一堆燃烧过后的灰烬。“书也烧了?真姐的诗册呢?也烧了?画像也烧了?”

常胜媳妇道:“老爷就是为烧诗册的,因为外头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我们奶奶专会作些淫词艳赋,老爷叫都烧了。”

“啊——啊——都没了,真姐——真姐——”

常胜媳妇见他哭得动容,也勾起伤心,跟着掉起泪来,又叫魏仲恭道:“魏相公,魏相公,您别这样,叫人听见不好。老爷若是知道您来了,定会气恼。”

魏仲恭道:“都烧没了?什么都没给我留下。”说着举起手中的香袋看了看,“真姐啊,什么都没给我留下,我到哪去寻你?”

常胜媳妇道:“书和诗册,还有我们奶奶的衣物,都叫烧了。本来太太是想留下琴和画像,做个念想,老爷不叫留画像,好说歹说,只让留了琴,太太带回府里去了。魏相公送的簪子。”

魏仲恭一听,忙问:“怎么样?”

常胜媳妇忙说:“魏相公放心,我们奶奶带走了,我亲自给奶奶插在髻上的。别人都不知道,只道是寻常首饰,所以没人理会。”

魏仲恭还算略有些安慰,又问:“真的一首诗一片纸都没了么?”

常胜媳妇点了点头,“没了。老爷亲在这看着烧的。”

魏仲恭好像想起什么,问道:“小杏呢?怎么不见?”

常胜媳妇别了头,流泪道:“卖了。”

“卖了?为何?”

“本来我们都是奶奶的陪嫁,已经算是胡家的下人了,却终究是奶奶的人,才跟了奶奶回临安来。老爷说,既然我们奶奶去了,胡家想来是不敢来要我们回胡家去,既然如此,留着也没用,白叫太太见了心里不好,昨日烧了奶奶的东西后,就把小杏卖了,只留下我们两口子在这看屋子,等胡家来接奶奶灵柩回籍下葬。想来过后,还不知道老爷要怎样发落我们两个。”说着常胜媳妇也是一阵痛哭。

魏仲恭无奈叹气,自言自语道:“何必如此干净。”后又问道:“胡家要来接真姐灵柩么?”

常胜媳妇道:“胡家虽然之前那样苛待我们奶奶,胡家二爷又是给奶奶受了那么些委屈,但是以前他们为了声名,说什么也不肯休妻。后来魏相公走后,传出一些不好的流言,叫胡家知道了,但是如今人已经没了,毕竟奶奶还是胡家的媳妇。所以我们老爷早已派了人去送信儿给胡家,想来再过几日,胡家便该有人来接了吧。”

魏仲恭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是伤心又是痛苦,伏在棺上又哭了一夜。

魏仲恭在朱小姐灵前足足守了三日夜。这三天里,日日都是煎熬,夜夜都是回忆,时时都是悔恨。恨自己年少初遇时不能将她迎娶,恨自己在她受辱时不能给她所依,恨自己去岁重逢时不能解她烦忧,恨自己只身北游将她一人抛下,恨自己无法将她挽留,恨无常索命己身不能追随。真姐啊真姐,一时错过,终生错过,我再去哪里寻你。

这三天,魏仲恭形如死槁,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怪伯父将她的东西一把火烧尽,没留下一丝一毫让他以做想念,只对着冰冷的棺木,声声唤真姐也不能回应。

这日一早,常胜正和媳妇商量,魏相公在灵堂一步不肯挪动,说不定哪天或者胡家的人来了,又或者府里来人看见了,说不清又是一场大闹。再者他一直这样下去,身子也吃不住,该想个法子劝劝他早日离开的好。

二人商量了半日也没个计议,突然听见门口车马响,出去一看,却是魏夫人。常胜媳妇忙出去迎接。魏夫人在门前下车,见了常胜媳妇忙问:“端礼可在此处?”

常胜媳妇回道:“魏相公三天前来的,此时正在后头。”说着忙将魏夫人迎了进来,引到后院灵堂。边走边说道:“还请夫人好生相劝,一则魏相公如此伤心少食不是长法,再者倘或叫人看见了也不好。”

魏夫人进了灵堂,看见魏仲恭早伏在棺木旁边,头发蓬乱,双眼无神,一幅失魂落魄的鬼样子,顿时心疼起来,忙扶了他唤道:“端礼,端礼。”

魏仲恭才回过神来,一看是魏夫人,泪流不止,哀哀哭道:“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真姐走了,走了。什么都没有了,一个字都没能留下。她的生辰,我送她的牡丹,还没开过一次,她都未能亲见。她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干净的一张纸一个字也没给我留下。”

魏夫人见他这样,又是心疼又是伤心,便劝他道:“你这样,叫她也不得安宁。我知道,她走了你伤心,可是你还有高堂幼子,你就这样辞了官跑回来,叫他们怎么办呢,以后依靠谁呢?”

正因如此,恨不能随她而去。魏仲恭伏在姐姐臂上,低声泣啼。“我该回来的,我该早些回来的。受了十几年的苦楚,好容易、好容易……她就这样狠心而去,怎不叫我替她伤心难过。”

“你不能,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她终究是要回胡家去的,你们,你们无缘,无缘啊。她已经去了,你忍心,你忍心叫她看你这样自苦么?”

“可是,她什么都没留下,怎不叫我伤心?姐,我,我胸口这里,堵得慌。”

临安城外,十里长亭。

三月末,已是春盛,尤其是临安的春末,早已是万物向荣,草木茂盛,百花竞放。

魏仲恭一身皂罗衫,头戴幞头巾,脚上一双棉布方鞋,背着一个玄色棉布包袱,手握一把油纸伞。神情落寞,双眉微绉,眼眶湿润。

一辆马车出城而来,车上下来两人,一个正是魏夫人,另一个却做小厮打扮。

魏夫人拉了魏仲恭双手,叹了口气,说道:“罢了,你执意要去,我也不能拦你,这桩心事,总要了了才是。只是,你一人孤身在外,不免叫人担心。”说完叫了那小厮过来,指与他道:“叫她一路相随,照应你起居。还有,还有,若去拜访旧友,都是闺阁妇人,还是有她在方便些。”

魏仲恭正听得不知所已,又看那小厮有些面熟,只是想不起在哪见过,亦不记得姐姐家里有这个人,只见那小厮向魏仲恭福了一礼道:“魏相公。”

原来,这便是小杏,当日便被魏夫人辗转赎回,留在身边。

魏仲恭一见故人,立时红了眼圈,说道:“好,好,小杏,你便,随我去吧。”

真姐,你一生才情,血泪为墨,愁肠成诗,怎可湮灭于世,我定要将它们一一寻回,不负你幽栖才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