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会试进京

翌日清早,杨桦卸下了自家的柴火,便去隔壁给宁哥儿送柴,却在门口碰到一个陌生男人。

因着关安宁样貌实在出众又独身带着孩子,杨桦见到这人在门口徘徊又不进去,不免多想,直接上前一步问,“这位兄台请问你找谁?”

唐序睨了眼杨桦,见他斯斯文文的像个书生,长得也算英俊,身后又是一马车的柴火,难道是来给宁哥儿献殷勤的?

想到这他表情变换,半眯着眼未答反问道,“你又是谁,一大早就来他家想要做什么?”

他神情严肃,言语间也略带威压,杨桦虽然心里怀疑,但还是如实说,“我是宁哥儿的邻居,来给宁哥儿送柴火,您看着面生,看样子不是住在我们这条街的人。”

隔壁邻居?

一股危机感霎时漫上心头,他们住的这么近,岂不是邻里之间会经常往来,不行,他不能再住客栈了,他也得住过来,免得给这些觊觎他的人可乘之机。

唐序摆摆手,替人做主,“他家不需要柴火,你带回去吧,他家的柴火我包了。”

于乔走过来时恰好听到这句话,讶异地睁大了双眼,这是哪里来的富户啊,一张口就这么霸道。

“桦哥怎么回事儿,他是什么人?”

杨桦把于乔揽在身旁,摇摇头,两人一起问他,“你到底是谁?”

没想到唐序依旧不回答,盯着他们俩接着问,“你们俩又是什么关系?”

于乔侧头看了看杨桦,他夫君还真是有耐心,僵持这么久都没发脾气,他却觉得啰嗦,拽着杨桦的手快速绕过他往宁哥儿家大门走,边走边悄声说,“桦哥别理他了,咱们直接进去找宁哥儿,先把柴火卸到院子里。”

两人不理他,唐序眉头一皱,一回身便见宁哥儿正扶着大门立在那,笑盈盈的和那两人说话。

于乔一把把宁哥儿拉回门里,冲外头努努嘴,“门口那人你认识吗,刚才像查户口似的一直问我和桦哥,却不说自己是谁,不是啥坏人吧,要不然你带着遇儿去我们家住吧。”

关安宁面色略显苍白,露出尴尬神色,犹豫许久才支支吾吾说,“他是……他就是遇儿的父亲。”

于乔小声惊呼,“原来是他找来了,我说怎么对桦哥如此防备呢。”

杨桦也反应过来,他刚才那样的态度显然是误会了他的身份,定是把他当成对宁哥儿有想法的人了。

宁哥儿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不知该怎么做,拉着于乔进屋说话。

于乔最喜欢吃瓜,忙不迭跟他进屋了,回头交代杨桦先慢慢卸柴火。

杨桦无奈一笑,一趟一趟的抱着木头整齐地垒在院墙之下,而唐序就站在门外墙根处,身体定在那不敢进院,怕是眼睛和心思早都越过院墙粘在宁哥儿身上了。

屋里宁哥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和于乔讲了,于乔沉思片刻,心里也没啥主意。

他和杨桦细水长流过了这么久的日子了,感情也自然而然,还真不明白他们这种关系该如何发展。

但这人既然来了,想必也是要有所行动的,不妨给他个机会考验考验他,具体怎么做,考验多久,那还不是宁哥儿说了算。

何况于乔也早都知道,宁哥儿对那人一直都爱得深切。

于乔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宁哥儿也沉默了,纠结许久才叹了口气,嘟囔一句,“走一步看一步吧,几年不见,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变了。”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到宁哥儿这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情,两人在屋里说会话的功夫,杨桦已经把柴火垒好了,进屋叫上于乔就回家。

路过唐序时,于乔还偷偷暼了他一眼,忍不住在心里笑,挺大个头的汉子竟然不敢进门,就会瞎吃飞醋,照这么下去啥时候能追回夫郎和孩子啊。

下午于乔正要睡个午觉,杨桦拿回来一封家书,于家人在府城开铺子,于乔也不放心,约定好半个月就要寄回来一封信,报个平安,好让他们能安心在家读书不用惦记。

于乔坐起身听杨桦读信,信上说一家人在府城适应的很好,铺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只雇一个伙计压根忙不过来,每日做得点心下午就卖光,可不可以再雇一个伙计专门做点心。

又问了他们在家近况,嘱咐两人别太劳累,要多休息,信是齐玉写得,字迹绢秀赏心悦目。

于乔道,“爹娘看铺子实在辛苦,让她再雇两个人吧,要靠谱嘴严的,不能把点心方子随意传出去就行。”

“让大哥去雇人,实在不行便去买个下人回来,我现在是举人,咱家没有下人,正好让让大哥去寻一个手脚麻利性子好的,也用得放心。”

“行,就按你说得办。”于乔一双清透眸子笑得弯弯的,杨桦最是喜欢夫郎笑,忍不住摸摸他的脸,便提笔写了回信。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日过后又过了几日,宁哥儿叫他俩吃饭,一进屋,就见唐序抱着遇儿在写字。

宁哥儿清咳一声,唐序便立马起身作揖,为那日在门口的冒犯道歉。

杨桦回了礼,于乔转了转眼珠,冲宁哥儿意味深长眨眨眼,收获了对方一个羞赧的笑。

自那日相识后,唐序和杨桦渐渐熟识起来,他虚长几人几岁,也不拘泥自己是四品京官的身份,常主动和杨桦提起政事民情。

起初于乔心里还不大安心,夜里问杨桦,白日时没说啥不该说的话吧,人家毕竟是朝廷的大官,若是一个口不择言出了岔子,不会得罪人吧。

杨桦也和于乔一样有顾虑,他仔细回忆说,“唐兄知道我是举子后,便一直有意无意的指点我关于策论方面的内容,边防政事旱灾水患京城民风民情等,都与我说了很多,他在朝中为官五载了,听康致说他升职极快,寻常人哪会这样指点他人,我看他是有意要帮我。”

“听说每年科考时朝中有权势的人都想让手下去拉拢这些新科学子,招入门下,在朝中扩大自己的势力。”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但唐序家世好,自己也前途无量,会试还未考,好像没必要这么早就来寻摸人选。

于乔细细地同他一块儿分析,末了两人得出结论,唐大人就是在帮他们。

许是看在他俩和宁哥儿做了这么久的好邻居的份儿上,对杨桦请教的问题,一向耐心作答。

于乔,“这些东西在书本上可没法学到,我们可得好好这些人家。”

“那是自然,但他们缺啥啊?”

两口子也犯了难,拖着拖着便到年后了。

唐序在这儿住了三个月,眼看着宁哥儿的态度越来越软,但还没松口要和他回京。

这头唐序却不能耽搁了,上头已经体谅他许久,现又指派他新的任务,只得赶紧离京去趟南方。

他犯了难,却又不敢强迫宁哥儿和孩子,还是关安宁看出他的为难,主动把话挑明了,让他先去做事,他和遇儿在这儿住习惯了也不想马上回京,而且日日还有病人在药铺等他,等这头的事儿全都处理完了,他和遇儿等他回来。

唐序喜极而泣,抱着宁哥儿不撒手,于乔欣慰地看着两人哭着诉说心意,也笑了。

不枉他做了宁哥儿这么久的心灵导师,效果还真不错!

临走时,唐序送给杨桦一块牌子,有事就可找他的手下,让他进京考试时以备不时之需。

安顿好这边后,唐序就离开了。

杨桦也快到了动身的日子。

会试远在京城,他们青县离京城路途遥远,还要走一段水路,约摸也要四五日,杨桦担心于乔跟着去太辛苦,便想让他留在家里等他回来。

于乔听到这话时从他怀里退开,翻了个身背对他默默表示抗议。

杨桦牵起嘴角又把人搂到怀里,低声哄,“路上折腾这么远,我怕你身体也吃不消,我和子铭结伴去,你不用担心,而且到了京城还有康致呢,定不会出差错的。”

见于乔板着脸还是不同意,杨桦只好听他的,亲昵地蹭蹭他的鼻子,答应说,“好了,那小乔陪我一起去考试好不好,我离开你我也不放心。”

“这还差不多。”于乔满意一笑,低下头轻咬了口他肩膀上的皮肉磨牙。

两人还是轻装简行,衣服挑得最普通的那件,一路上也怕被人偷窃打劫,所以尽可能低调一些。

走之前特地给于家爹娘写了封信,告知家里的情况,打点好了便踏上了进京的路。

三月份天气还冷,从青县出发时,还要穿夹袄,越往京城走天气越暖,五日后到了城门口,穿一层薄薄的棉衣就够了。

他们到时正是傍晚,站在街道旁入目就是灯火通明的酒楼饭馆,街边的小摊人来人往,再往里走几步,竟然还有明晃晃的青口姑娘倚着栏杆挥手绢。

杨桦没见过这样的世面,于乔更是不熟悉,京城确实繁华,到处都是人和商品,可是让人眼花缭乱。

尽管舟车劳顿一身疲惫,但还是忍不住想在这样的街上多走一走,于乔由衷的感叹,“桦哥,京城真的好繁华,咱们十个府城也拿不出手啊。”

杨桦拿着行李,攥紧了于乔的手,他也四处望了望,“光是城门口就这么热闹,想必城内更是一片富丽景象吧。”

两人边走边小声谈论着,很快就看到了一块康记钱庄的招牌,这里正是康致信中定好的接他们的地点。

方子铭比他们早一日到,小半年没见,康致见面先用力抱了下杨桦,高兴说道,“你们可算到了,天都要黑了,我都想出城接你们去了。”

“你们赶路肯定累了,咱们先吃饭,吃过饭我带你们去住处休息,想逛街啊明日我带你们逛个够。”

康致一向热情,早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离考场还很近,杨桦心里感激,拱手道谢,“多亏了康兄照应,省了我们许多麻烦,多谢了。”

“我说什么来着,猜准了吧!”康致听罢急忙拉着方子铭大笑着拍拍杨桦的肩,“我就说杨兄一定会说这些客气话,真和我提前预判的话一模一样,不信你问问方兄!”

方子铭,“杨兄一向如此,有礼有节,我就没见过他失礼的时候。”

杨桦假模假样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我是真心道谢,你俩还拿我开玩笑。”

康致笑道,“跟我还客气啥,都忘了问你们了,府城的铺子生意怎么样,这半年定是很红火吧。”

被他们愉悦的气氛感染,于乔跟在杨桦身侧嘴角上扬,心情也不错。

这话是在问于乔,他点点头,“生意是不错,都已经雇了四个伙计还是有些忙不过来呢。”

“那也是时候开个分号了,正巧你们来了京城,不妨物色一个好铺子,让京城的人也尝尝你们的点心。”康致提议。

于乔和杨桦目光相撞,本来脑海里暂时没有在京城开铺子的想法的,听他这么一说倒是突然冒出了个念头。

于乔薄薄的眼皮一颤,杨桦知他心中所想,微微颔首,“等会试结束,我们再说这事儿。”

京城寸土寸金,想找到性价比合适的铺子,还需要费一番功夫呢。

几人边聊边坐马车到了住处,康致率先进门把他们带进了钱庄分号的后院。

“这里有两间厢房,前头就是钱庄,这家分号的伙计都是附近的人,下工后都回家住,所以这两间屋子一直空着,平日里也无人来后院打扰,我差人都收拾好了,又看着添置了一些东西,你们缺啥自己再置办,只管放心住在这里,安心考试就行。”

于乔对这里十分满意,也同方子铭商量过不会白住,所以每人先给了十两银子。

康致推拒,“你们又跟我客气,赶紧把银子收回去!”

于乔把荷包递给杨桦,眼神示意他去说,杨桦接过荷包硬是把钱塞到了康致手里,“我们都知道康大少爷不缺这点银子,但你找人收拾房子添置东西得花钱吧,这钱你拿着,就当我们付得辛苦费,这总行了吧。”

“哎呀,行行行,我真那你们没辙,不过我可说好了,我就收这一次,再给我,我可跟你们仨急了啊。”康致忿忿地把银子揣进兜里,几人见状相视一笑。

等大家伙洗去了一身疲惫又睡足了后,康致带着他们仨满大街的逛,茶楼戏院饭馆食楼书肆曲坊,都玩儿了个遍,可是好好尽了东道主之谊。

那日去那家文人们都爱逛的书肆时,于乔无意间注意到,不远处有家稍微小一点儿书肆,门庭冷清,门上也写了铺子转让的字样,看样子掌柜的是不想做生意了。

于乔留了心,回来却没提,会试在即,怕杨桦温书时分心,他也不出去逛了,就在屋里陪他看书。

会试的内容和乡试相似,从童生试一路考过来,杨桦也有答题经验了,又有了唐序的指导,他如今的眼界寻常学子自是比不了,所以再最后一场考试时,策论的大题他答起来也不吃力,反而结合他看过的书中的内容和大家口中的信息,汇总起来答得得心应手。

眼下的天气不比乡试时气温高,还有些寒意,杨桦常搓手指尽量让自己的手没那么僵硬,也便于写字,快速答完卷子后,才深深松了一口气。

会试结束,有把握的学子都没急着离京,如果会试中榜,那隔一两个月就会参加殿试,到那时,科举之路才是真的走到了终点。

很显然出了考场杨桦就很乐呵,自信地要多留一段时日,方子铭自觉答得也不错,但家中来信,说是家中有事让他回乡,真中了榜的话到时候再来也不迟。

考完试于乔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下了大半,成绩什么的他也不去担心,想着这些日子也别闲着,和乡试时一样,去看铺子。

两人沿着街慢悠悠逛着,杨桦不时给他买些小零嘴投喂,不一会儿于乔手里就要塞不下了。

他咽下最后一口热乎乎的炸糕,含糊着对这面前的铺子说,“到了,就是这里。”

杨桦掏出帕子轻抹了抹他的嘴角,拉着人的手,进了这家书肆。

看看预收吧小天使们~

娶娃娃亲夫郎后真香了

(前期百般不情愿后期自我攻略型攻 温柔耐心会疼人无意之间钓老攻的受)

宋长林十岁时,听到同村的汉子娶夫郎,叫他吃席他都不去,嘴里嚷嚷着,“我长大了是要娶媳妇的,才不去看什么夫郎!”

宋长林二十岁时,阴差阳错娶回家一位夫郎。

他每日仰头望天,心头垂泪,老天爷啊,我要的是媳妇儿!不是夫郎!

可成亲后爹娘每日乐呵呵,对这个能干的夫郎赞不绝口。

村里人见到他就得夸他两句,宋小子真捡到宝了,何苗是个好孩子,屋里屋外都能担得起来!

好友一脸羡慕,你咋这么有福气呢,能娶个这么漂亮的夫郎,漂亮就算了性子还温柔,温柔就算了还识字,不仅识字厨艺也好……

宋长林忿忿打断,“行了行了,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啊!”

许是身边人潜移默化的给他灌输,日子久了,宋长林也奇怪,常望着夫郎寻思,怎么大家都这么喜欢何苗,他有什么特别的嘛,不就是长得好看皮肤白身段好温柔耐心会疼人人缘好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何苗没嫁过来时,就知道宋长林不想娶夫郎,成亲后他更加明白,但还是认认真真秉着新夫郎的规矩,照顾夫君,孝顺公婆,操持家里。

他想,虽然夫君不喜欢他,但也算敬重他,这日子也能过。

可渐渐发现,宋长林看他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他上山,宋长林给他背背篓,他做饭,宋长林给他打下手,他要洗衣裳,宋长林一把抢过去洗,他铺被子睡觉,原本两床被子变一床。

何苗不解,“是家里没钱了,把那床被子卖了吗?”

宋长林红着脸摇头,“是我想跟你圆房。”

何苗?

前期

何苗:做饭洗衣忙里忙外

宋长林:这福气真要给我吗!我不想要!

后期

何苗:呼吸

宋长林(头脑发热):手段了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会试进京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