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书肆开了六年了,头几年生意也不错,后来对面就开了那间大书肆,也不知背后是哪个大官,开张后就吸引了一众文人前来光顾。
掌柜的觉得奇怪,也偷偷去买过几回书,可无论是印刷质量还是书的种类都比不上他家店里的书,但眼见着人家的生意却越来越好。
现在实在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这才贴着铺子转让。
也有不少人来打听过铺子,但一听说里头的书也要一并转出去,来人纷纷摇摇头走了。
于乔听掌柜的说完,又在店内随意走了走,面积足够大,书本纸笔数量也很多,看样子有些已经堆积一段时日了。
杨桦是读书人,最见不得书本受损,略有遗憾地说,“这些书确实可惜了,时间久了也会受潮的。”
“可不是嘛,我也想过原价卖不出去那就降价卖,可效果甚微啊,那些人宁可去对面买那次品,也不来买我的书。”掌柜的愁眉不展,也心疼这些东西。
于乔看了眼店内装潢,书店的掌柜打理的很用心,地板和墙面都十分干净,若是盘下来开甜品铺子,也不需太大改动。
想了想,他切入正题,和掌柜谈起了价格。
掌柜的叹了口气,拿出了账本翻了翻,“我当时签了十年的契书,这户房主和我有交情,租金一直都没涨,现在看来算是十分便宜了,但我这些货估摸着和一年的租金差不多。”
杨桦,“您开个价吧。”
两人从上午就和掌柜的讨价还价,磨了足足三个时辰,终于以一个能接受的价格盘下了这间铺子。
签好契书又去康记钱庄取了存银付了钱后,这间铺子也就归他们用了。
看着满屋的书,于乔明亮的眸子微眯,他冲杨桦勾勾手指,露出一个狡黠的笑,“桦哥你不是问我打算怎么处理这些书嘛,我有个主意,不过要去定做一批纸盒子,还有蜡,到时候封口用。”
杨桦亲亲他的额头,双手环着他的腰,讨好地问,“小乔和我还卖关子,告诉我吧好不好。”
于乔被逗笑,也不藏着了,解释说,“我们先根据这单子把这些书本按照价格理出来,到时候取一个合适的价格包成盲盒,所有盒子都是一口价,但里面的东西却不同,买到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拆了封就不能退换。”
“你的意思是不让客人看到要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可能拆出来哪些东西。”
“对喽,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先把最贵的东西理出来,然后才能有噱头才会有人来买。还得再摆出一些贵重一点的学具抽奖,抽到什么就是什么。”
杨桦向来认同于乔的一切决定,没有犹豫便去理货。
书肆掌柜的本就分类分的清晰,最贵的精装书五十文以上,普通书和话本三十文左右,纸笔十文以上,也有一些三五文的不值钱的小东西,还有一些墨块墨条价格不等。
东西整理好了,于乔先把他们分类设定了价格,这两日都在整理这间书铺。
杨桦先拿了五十个盒子,大部分都装了十文到三十文不等的东西,用蜡封印,这一批盒子定价三十文。
剩下的一批里装了几个贵重一点的精装书和上好的毛笔,剩下的也都是二三十文的东西,定价四十文。
于乔在那里布置抽奖台,二十文五次抽奖的机会,摆出来的奖品都是上百文的好东西,店里的存货都被于乔拿出来了,但中奖率嘛,当然是全看运气。
里头还掺了一些鼓励奖,都是不值钱的笔和口袋书。
都弄好后,最关键的还得去雇人来当托。
上次在府城开铺子时忘了这一茬,这次一定得找人来帮忙了。
京城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人做,和他们讲明要求后自然就能吆喝出去了。
康致过来帮忙时,看到这屋子的东西,还觉得不太靠谱,担忧问,“这能成嘛?这法子能清理这些存货,真的管用?”
于乔轻松的拍了拍手,自信说道,“你就看着吧。”
他雇的托出门后还不到半日,就有几个读书人上门,围着盲盒架子看了看又去看抽奖的箱子,几人小声讨论,“要不要买两个回去看看,听说他家话本可多了,刚才掌柜的说这几个里头兴许是最火的那本。”
“那还等什么,三十文买一个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我要去抽奖,听那个书生说他只抽了两次就抽到了上好的墨块,我也要试试。”
“对啊,他们这里要清货,肯定把好东西都拿出来了,我也要试试。”
于乔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想不到这几个书生运气还真好,只花了四十文抽奖就抽到了价值一钱银子的毛笔,笑哈哈的说,“太好了,真的能抽中,那我可要告诉同窗们都来试试了!”
“还请小哥帮我们宣传宣传,早日清完这些书,我们要开点心铺子的。”
书生一口答应下来,听他们说起点心铺子又心直口快地说,“这附近就有好几家糕点坊,你们盘这么大店面若是卖那些普通糕点,能有生意嘛。”
于乔笑着解释,“我们卖的点心样式新奇,在府城开的铺子生意不错,这才想着来京城试试,我家的点心还没见过其他铺子里有呢。”
“当真?”
“这附近的点心我都吃腻了,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好奇了,到时候我得来看看。”
几位书生带着抽到的奖品和盲盒离开了,约摸一刻钟后,客人就多了起来,想必一是找的托发挥了作用,二是对面的书肆本就人流量多,看到这边有了动静也都想来看看热闹。
人越多客人就越多,铺子清货清了三天,于乔准备的盲盒早都卖光了,准备的大奖也被抽得差不多了,还剩一些零碎的话本和纸笔,这东西留着也有用处,卖不出去也无所谓。
原本满满当当的书肆空出了一大半,于乔十分满意这个效果,凑过去看杨桦算账。
“咱们清这些书本不仅没亏银子,反而还赚钱呢,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赚了三十两左右,还剩下这么多纸笔自家留着用也够了。”
于乔一喜,“真赚了这么多?看来京城的书生们不仅有钱,更舍得花钱,要不然对面书肆的生意那么火呢,等咱们开了点心铺子,我得再琢磨几样新的糖水和点心了,有新意才能留住客人。”
杨桦拽着人的手让他坐下歇一会儿,“东西也快清完了,这家店你想怎么装?”
“要多定做些桌椅,买几个屏风隔成三个小间,剩下的就是摆点心的柜台和装饰的灯画了。”于乔放松地撑着下巴,想到什么说什么,“咱们远在京城,做点心的食材都得去周边郊县买,而且在这里也没有关系,点心名头也没打出去,还得请人帮忙。”
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关系,说白了都要靠人情,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不过于乔也不着急,那日谈起要开点心铺子时,大家伙就想了很多办法,最关键的是有康致帮忙。
他家钱庄每月都要主动去京城里和他们有生意往来的各位富商家拜访,都会带些礼品,瓜果茶叶或是精美点心,这就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前期投入比较大肯定不赚钱,但等名号打出去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后,积累了口碑就不愁不赚钱了。
杨桦听了他的分析,摸摸他的发丝安抚,“府城的生意那么好,在京城也一定开得起来,别担心,这事儿我去找康致帮忙。”
于乔眼眸微弯,靠在他肩膀上歇了会儿。
两人都是行动派,先采买了工具和食材做出了第一批糕点,还是四样点心装的礼盒,连见惯了京城各大名贵点心的钱庄管事也惊讶一瞬,这点心不仅包装精美,里头这几样竟全都没见过,闻着香甜,看起来味道就不错。
他向康致打包票,“少爷你放心吧,茶点一向受大户人家喜欢,别说这么称心的糕点了,说不准我送一次就有人跟我打听是从哪里买的了。”
康致挑挑眉冲杨桦眨眨眼,“听到了吧你们就瞧好吧。”
说完便带着自己那份回到厅里品尝去了。
铺子还没装好,灶房却开火好几日了,这间铺子后头也有个厢房,于乔打算先住着。暂时先不租房子,等杨桦科举考试结束后再做打算。
铺子招牌已经蒙着红布挂了上去,于乔和杨桦时而做点心时而监工,几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康致晚上来叫他们去酒楼吃饭,听他提起才想到明日正是会试出成绩的日子。
“这几日我俩忙的倒头就睡,没想到这么快就要有结果了。”杨桦动作一顿,他还是很有自信的,即使能通过的人数名额太少,但他很自信一定会榜上有名的。
康致抱着酒壶莫名有些紧张,要不然也不会叫他出来喝酒。
“你是不担心,我上次就是吊车尾的最后一名,这次要是还有这运气就好了,我一定多做善事报答老天爷。”
于乔听他们的谈话忍不住笑,现在焦虑也无济于事,只等明日看榜了。
翌日一早,天刚亮,于乔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便把杨桦叫起来去放榜那里等着。
本以为他们自己够早了,到那才发现贴榜的牌子周围五步之内都挤满了人。
于乔挤不过去便在后头等,杨桦此刻想找个人少的地方站一站都没地方,无奈他只好把于乔揽得紧了些,生怕一会人流冲上来把人挤倒了。
过了两刻钟,贴榜的官兵姗姗来迟,众人目光紧紧地追着他们手里的榜单,连呼吸都快停滞了,纷纷想挤上前却不敢动作。
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榜单终于贴好了,官兵们在榜下守着,让考生隔开一定距离看榜,生怕大家伙不管不顾碰坏了榜单。
贴在最前头的是红榜,会试总通过人数也只有一百人,大家伙儿睁着上前找自己的名字。
于乔急得不行,拽着杨桦的衣襟踮脚往那边望,却看不太清。
杨桦仗着个子高,护着人往前又挪了一步,这才听到前头有人在读名字,他定睛一瞧,自己的名字正是在红榜的第三名位置!
“桦哥!太好了你考了第三名!”
杨桦眉眼舒展,松了口气,笑着拉着的人去一旁的空地,“这回放心了吧。”
于乔岂止是放心,这结果简直出乎意料!
要知道参加有上千人参加会试,而杨桦考了第三,实在太有实力了。
于乔欣喜地藏不住笑意,“咱们要好好庆祝一下,下馆子!”
“就听小乔的。”
榜下实在太过喧闹,他们稍微站远了点,杨桦道,“子铭和康致考得也不错,三十九名和三十二名,有了贡士的名头,大家都不用担心了,都可以参加殿试了。”
“是啊,那咱们趁这段日子先把铺子开起来,以后那些聚会宴饮肯定少不了,还是得有银子傍身我才放心。”于乔陡然想到这件事,成绩出来后说不定会有那些不认识的官员来拉拢,他们初来京城不了解,到时候别是一不小心惹上麻烦。
杨桦对这事儿倒是不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高官之上还有高官,若是有心难为他们,那也是容易得很,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心也没用,况且唐序给他讲了许多朝中的关系网,也是为了让他有点准备,免得像个愣头青一样乱窜。
于乔由衷的感叹,“唐序这人真不错,说起来等他办完事也快接宁哥儿他们回京了吧,等到了京城他就是四品的官员了,咱们还能随意去拜访人家嘛。”
“朝中规矩多,我们还是递上拜帖再去吧,免得落人口实。”
两人随意聊着,也不在榜前耽搁,步伐轻快地往回走,打算先给家里写封信报喜,再就得抓紧忙铺子的事儿了。
成绩一出,那些在背后盯着的人也都活跃起来,邀请的帖子一封接一封往家里送,起初杨桦还推托一些,后来那些高官显贵们的邀约实在拒绝不了,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好在这些宴会中大多数都有康致,康记钱庄鼎鼎有名,家里又有人在朝中当官,达官显贵们大多都知道这些学子的背景,所以即使康致的名次不够靠前,也都想着想拉拢拉拢这位大少爷。
于乔也问过杨桦的意思,面对诸多势利可还周旋得开,杨桦早已心中有数,现下还未殿试,最后的结果还未揭晓,自是不能做任何表态,若是等殿试后结果不好,还不定受多少白眼呢。
既如此,于乔就放心了。
两人分工合作,五日的功夫,铺子也装好了,食材和工具也采买齐全了,开始做第一批糕点。
还未等开业,康致就带着钱庄管事来串门了,一并带来的还有几个订糕点的大单子。
管事的见到于乔就佩服地说,“您这点心真是不一般,我上次只送了五家礼,有三家的下人都跟我打听这糕点坊的位置呢,这不单子都给我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盘铺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