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五章

胡碟阖上眼睫,千头万绪如蚕吐丝,飞射游走,彼此交缠。

眼前显出那个死状离奇的吏部小官,那个无头无绪的“晋”和“禹”。

难怪查不出任何线索。

只因一切蛛丝马迹,恐怕已经随着净巍宗的销声匿迹而尘封。

她再睁眼,眼中波澜已如墨滴晕入池。

“所以你并未亲眼目睹案发那天你的师父、师兄弟具体在做什么,在和什么人接触?”胡碟若有所思。

“是。”

“后来你赶到了禹城,见到了什么?”

“我见到了……师门的人被关进禹城牢房里,不许探视,案发的酒楼、师父治病时落脚的医馆,通通被围,不许进入。”

官府办案,把案发地围起来是正常流程,胡碟不疑有他。

“但他们并不办案,也不审讯,只是把这些地方控制起来。”天光照进谢明乾眼里,琥珀色的眸子映出云霭。

“大雨连着下了十七日,钦差死了,拖垮了禹城的河堤,拖垮了城里的房屋,拖死了案发时我师父救治的病人,再无人证。我因为受了伤,无法潜入案发的地方查探,也无法听我师父再说一个字。”

胡碟墨色般凝重的眼里闪过一丝异样,她总觉得这话怪怪的。

“大雨停了,云销雨霁,大地上来了阳光,南都也派来了查案的大理寺卿。”

“禹城县令将我师父作为凶犯交予大理寺卿,并将我的师兄弟也一并交了上去,三十多个人,”谢明乾攥住虚空中不存在的东西,“如黄纸一张,轻飘飘递给了他。”

“官府撤了人,我将酒楼和医馆翻了个遍,没有,什么都没有,”他苦笑着摇头,“连一根头发也找不见了。”

“雨停的第二天,一把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十七岁的少年跪在城门口,身后火舌滔天,熊熊扑杀着十七天里的荒诞,将天盖烫了绯红。

他泪流满面地看着远去的囚车,恍惚看见自己半个多月里错过的一切,猴子捞月般追逐着梦幻泡影,所到的每一处都被有心人先行一步。

在山野里肆意了十七年的他,看不破人心,抓不住这座灯影摇晃的高城的一片衣袂。

十七年真实的日子,山间新绿,雾影花红,跑马弄剑,流觞论道,全落进那场大火里染了红,此后春树暮云,只觉一场大梦。

胡碟回想起那把剑,当关。

她望着窗前那道宝蓝色的虚影,艰难开口:“一剑当关破太虚,天命无咎死十七。是你么?”

是那年南都赶考,有人说菜市口要砍头了,她忙着科考无暇去听,而那之后皇帝下令不许再提起此事,她自然不会知晓。

“吧嗒”

一滴水珠砸到窗框上。

谢明乾带着微微颤抖,哑声道:“是我。”

胡碟伸手到窗子外试了试,漫不经心道:“下雨了吧。”

她续上思绪:“后来你怎么找到禹城来的?”

“父皇保下了我,派我去戍边作为惩罚。师父在南都行刑的那天,在菜市口对我说了最后两个字。”

片刻,他道:“医馆。”

“医馆?不是被烧了么,证人不是病死了么?”胡碟脑中的棋局走得飞快,“物证都烧了,看来……”

“是还有人证。”她肯定道。

谢明乾佩服道:“对。我想了半年才想出来,你竟这么快便明晰了。”

“这便是你们来寻采药郎的缘由?”

“没错,我们查了两年,终于查到一个送药郎,灾时正缺药材,他拿了家里存的药材送来医馆,碰上了我师父。”

“你不在场,怎知的他碰见你师父?”胡碟追问。

“是我说错了,那只是猜测。所以我们才来追查,找到他好查证一二。”谢明乾生怕自己说错话,小心翼翼道。

胡碟扶住窗户,猛地掀起,带起一片尘埃,谢明乾那张漂亮的脸和明眸露了出来。

她眯起眼睛带了些质问的意味,步步逼近:“那你前面讲的东西可有猜测?”

“没有没有,”谢明乾摆手,顺带还真的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笃定道:“绝对没有,都是事实。”

“嗯,没有就好。”胡碟得逞地点点头。

“既然都听到这儿了,先生就真的不考虑考虑答应帮我么?”

谢明乾猫下腰,皱巴巴的眉眼透着些悲戚与寥落。

“不许叫我先生。”

“为何不可?我师父说,除师父外的老师或尊敬的人,皆称呼先生表示尊敬。当得起我一声先生的,除了你没别人了。”

胡碟答:“行了吧谢平初,我没什么东西好教你。”

谢明乾一看她松了口,轻轻往前凑:“你都叫我谢平初了,那你的字是什么?”

胡碟抬眼望了望天边的云,本想回答他自己一个屠户,哪来的什么字。

思量须臾,却又别开眼,又轻又缓道:“敏理。”

索性她的字几乎无人知晓。

“敏理,”谢明乾念着这两个字,没品出味来,“敏、理。是哪两个字?”

胡碟沉默了好半响,用很细微很悠长的声音道:“敏而好学,善宥知理。”

“敏,勤勉。礼呢,礼记的礼?”

“不,”胡碟凝着远山,颇有些惆怅道,“太上无情,昭昭天理的理。”

谢明乾想了想,道:“取这个字的人,对你期望很高吧?又要你勤勉,又要你知理,岂不是日日秉烛夜读,笔耕不辍?”

胡碟心道,母师对她没什么要求,只要她平安无事。倒是她给自己取的名,说出来岂不狂得骇人。

“敏理既如此有学识,何不去南都一展宏图?”

胡碟与他对视,瞧不清那澄澈的眼波是试探还是真的赞许。

只道是南都她不仅去过,还落荒而逃了。

恐怕自己都不愿承认,来禹城查案是假,对自己所做的事无计可施,无言面对,只能逃避才是真。

她逃开这个话题:“说点正事。那采药郎下落如何?”

“你答应了?”

谢明乾忽的起身,险些把窗户给撞散了。

“再考虑考虑。你先说。”

“是这样。”谢明乾回忆道,“破山带人去查了医馆,禹城医馆的老板说,他们的药材都是有固定的供货人的,只小半个月以前,来了个面生的外乡人,四十岁左右,来卖一味叫木土石的药材。”

“木土石?”

“这木土石听着简单,实则金贵。此物集齐天地灵气,长得像块石头,既要有朔金的锐气化去腐肉,又要有木的生发之息以生肌,在阳气极强的纯阳日,从密林松木的根部,挖阴暗生金的湿土,所得之物方可入药,是做金疮药的好东西,价值连城,除了多年前搬走的刘姓家族,禹城就再无人会采这位药了。”

“你既说当年净巍宗的案子就发生在禹城,想必寻找的那位采药郎便是姓刘吧,他离乡多年,再回来,为了不惹人注意,应当选择了一家新开的、没见过他的药铺。”胡碟很快理清了头绪。

“没错,这姓刘的采药郎当年案发后便逃往他乡,我们找了几年才发现他的踪迹,不知他为何又要回到禹城来。”

“那破山找到他了么?”

“未曾,”谢明乾摇摇头,“破山一路追到了莲县,险些追上,许是被发现了踪迹,那采药郎便跑进一座十分险峻茂密的丛林之中,破山一人不敢只身前往,这才回来商量对策。”

“做得对。采药郎能在密林里找到木土石,那是家传的本领,说明对山林十分熟悉,破山若贸然进入,抓不到人不说,他若回不来,你们的线索也会断了。”

谢明乾轻叹一声,叉着腰直勾勾看她:“敏理兄弟,可以不要用你们,这种伤人的说法么?我听了实在心如刀绞。”

他剑眉轻蹙,硬生生装出一幅孱弱的模样,捂住胸口,半睁着眼偷瞄。

“打住。”胡碟伸手拍了拍他的眉心,冰凉似玉的触感,让谢明乾清明的神思反倒不那么清明了。

“眼下你又作何打算?”胡碟问。

“我这不是来问你么。”谢明乾呆呆地抬手蹭了蹭自己眉心。

“我没招。”

“你会没招?”谢明乾眯起眼睛,“我不信。”

“不信滚。”

“好好好,”他笑道,“我们打算明日便启程,去一趟莲县。”

“嗯,此计甚妙。”

“那你会去么?”谢明乾问。

“……再说吧。”胡碟偏过头,敷衍道。

“那明日城东,卯时出发,你记得一定要来!”

不给胡碟反驳的机会,他似纵着一匹快马般,轻功飞驰而去,只留下一片明媚的衣角。

胡碟望着那人远去,食指扶着下巴,若有所思。

禹城、大理寺卿、被封禁的净巍宗案、金簪……

这里,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勾起个玩味的笑容,越发觉得自己因祸得福,果然没来错地方。

醉红轩的金簪她不方便露面,已托人去查了,如今只需静待结果。

抬眼望,一碧如洗的蓝天,如碧波荡漾的湖水,静谧又藏着诡谲。

如此,便去一趟好了。

她正欲关窗,一位不速之客悠然造访。

那抹碧色自不必说,如今就算闭着眼睛,闻到那人翻窗时带起的风,都能知道这是谁。

“春二,”她故作质问之姿,“不去守着许姐姐,玩忽职守?”

春二走得快,额上碎发稍有些凌乱。

她指尖搅着衣上的一尾飘带,有些为难,却又迟迟不肯开口。

胡碟将手搭在她肩上:“有何事么?”

春二蹙着弯眉,迟疑道:“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总觉得不太对,又想不明白。”

“无妨,只管说。”胡碟正色道。

“就是,许、许姐姐她,她好像回娘家了……”

1.一剑当关破太虚,天命无咎死十七。

这句诗(勉强算诗?)是我写的,将就看~意思是:当关剑可以开山破路,却救不了想救的人,因为这是上天命无常(黑无常名叫范无救,这里有两层意思)来索命,上天也不是惩罚只是命数,十七就是命数,是他的劫。

2.太上无情,昭昭天理。

sorry这里其实该出自典籍的,但是找不到一句具体的话,我就化用道德经的一些词凑了一句,见谅。意思是:大概就是在大道无情的这个道里面产生的使人明智的道理,这个释义下的理才是她的字所要表达的意思。

3.木土石,纯属虚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十五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