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水

日子像村边那条石沟,不声不响地往前淌。我在石沟村王老二家,一住就是五六日。白日里跟着下地,手心磨出了硬茧,胳膊晒脱了皮,倒也渐渐摸到了一点庄稼活的窍门。王老爹依旧话少,但看我干活不再像个完全的生手,偶尔会指点一两句,比如“锄头别扬太高,费劲”,“豆苗根浅,手下留情”。

王老二对我称兄道弟更热络了些,许是觉得我这外乡人并非全然无用。二愣子则始终是那个闷头干活的样子,只是与我之间,多了几分共事后的熟稔,偶尔歇晌时,会主动递过水罐,或者指着天边一朵奇形怪状的云,说一句:“哥,你看那云,像不像个趴着的狗?”

村里人对我这个“莱州府来的后生”也渐渐习惯了。路上遇见,会点点头,或者搭上一两句话:“吃了没?”“今儿个天毒,歇歇再干。”我像一颗被水流裹挟的沙子,慢慢沉潜,开始触摸到这村庄粗糙的肌理。

这天下午,地里的活儿歇得早。王老二被张大牛叫去帮邻村一户人家修猪圈,王老爹叼着烟袋去了相熟的老汉家下五子棋。二愣子收拾完农具,拎起两个木桶,要去村口的井台打水。我闲着也是闲着,便跟了上去。

村口的老槐树下,依旧是信息集散地。几个老汉和几个闲散的妇人坐在树下的石磙上或自家带来的小马扎上,摇着蒲扇,扯着东家长西家短。见我和二愣子过来,目光便聚拢过来。

“二愣子,又给你王大哥家当牛做马呢?”一个盘着发髻、颧骨很高的婆子扬声笑道,她是村里有名的快嘴李嫂。

二愣子脚步没停,只闷闷地回了句:“俺愿意。”

另一个老汉磕磕烟袋,眯着眼看我:“后生,俺看你也算实在,咋样,俺们这石沟村,比你们莱州府差远了吧?”

我笑了笑,停下脚步,靠在老槐树粗糙的树干上:“大爷,地方不一样,活法不一样。莱州府热闹,可人也挤得慌。咱这石沟村,地广人稀,天高地阔,心里头敞亮。”

这话似乎说到了几个老汉的心坎上,他们纷纷点头。缺牙老汉咧着嘴:“这话在理!城里那地方,俺去过一回,好家伙,满耳朵嗡嗡响,脑仁儿都疼!”

快嘴李嫂却把话头引向了别处:“要说敞亮,还得是咱村的风气敞亮!不像有些地方,男男女女扭扭捏捏。咱这儿,汉子疼媳妇儿,天经地义!”她说着,眼睛瞟向井台方向,意有所指。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井台边,糖姑和金珠也在打水。糖姑似乎有些吃力,提着装满水的木桶,身子微微后仰,月白色的夹袄绷紧,勾勒出胸前饱满的弧度,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金珠在一旁想要帮忙,她却摇头,自己将水桶提到井台边上,然后歇口气,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汗,那动作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较劲。

二愣子已经打满了自己的两桶水,却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井台几步远的地方,目光落在糖姑身上,看着她蹙起来的眉头和因为用力而有点呲牙咧嘴的脸颊,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脚下也不自觉地往前挪了半步。

快嘴李嫂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飘过去:“瞧见没?有的人啊,就是招人疼,连打水的力气都有人舍不得让她使完呢!”

糖姑的脸瞬间红透了,慌乱低下头,不敢看任何人,提起水桶就想快步离开,脚步有些踉跄。

二愣子像是被这话惊醒了,猛地停住脚步,脸上也腾起一片红晕,他迅速低下头,弯腰挑起自己的水桶,闷声不响地转身就往回走,脚步又快又急,仿佛身后有什么在追赶。

金珠冲着李嫂的方向啐了一口:“碎嘴婆娘!”然后赶忙追上糖姑,帮她扶住了摇晃的水桶。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明了。这乡野之地,男女之防看似宽松,实则处处是看不见的规矩和审视。一点微妙的动静,都能被放大,成为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快嘴李嫂见二愣子落荒而逃,得意地笑了笑,又转向我:“后生,你说是不是?这外来的和尚,有时候就是念不好本地的经。”

我知道她意有所指,既指二愣子,或许也隐隐包括我这个外乡人。我只是笑了笑,没接话。在这些扎根于此几十年的老人精面前,任何辩白都是苍白无力的。

回到王家院子,二愣子已经把水倒进了水缸,正拿着扫帚,闷头清扫院子,一下,一下,格外用力。糖姑和金珠也回来了,糖姑将水桶小心地放在灶房门口,便拉着金珠进了西屋,帘子落下,隔绝了外面的目光。

傍晚,王老二回来,满身汗水和泥点,却兴致很高,说主家管了饭,还有酒。他大声嚷嚷着,描述那猪圈修得如何结实。王老娘难得地露出点笑意,说他总算干了件像样的事。糖姑在灶间准备一家人的晚饭,身影在炊烟的缭绕中显得有些模糊。

吃饭时,气氛有些微妙地安静。王老二浑然不觉,还在吹嘘自己的手艺。王老爹默默吃着饼子。二愣子埋头扒饭,几乎不夹菜。糖姑更是只小口吃着碗里的粥,眼观鼻,鼻观心。

直到王老二说起邻村那户人家新过门的媳妇如何能干,一个人操持全家饭食,利索得很时,王老娘忽然接了一句:“女人家,勤快是本分。光有张脸,中看不中用,顶不了饭吃。”

糖姑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头垂得更低了。

二愣子扒饭的动作也停了一下,随即更快地往嘴里塞着食物,仿佛这样就能堵住别的什么东西。

我看着这饭桌上无声的波澜,心里清楚,那井台边的闲话,像风一样,早已吹进了这个院子。宏观的,关于外来者与本地秩序,关于勤劳与“中看不中用”的评判,关于年轻心思与古老规矩的碰撞,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常里,积蓄着力量。二愣子这个沉默的年轻人,他的过去是一团迷雾,而他在这石沟村的未来,似乎也因为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变得更加坎坷起来。

夜色渐浓,村子的轮廓模糊在黑暗里。只有零星的狗吠和不知谁家孩子的啼哭,偶尔划破寂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