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时令,过了中秋开始秋收。秋收可是个大工程,田里忙的热火朝天。杨宸宇家五亩旱田。初步计划是上午杨宸宇一人去田里干活,柳轻在家卖豆腐。待到中午柳轻做了饭送到田里,下午再帮杨宸宇一起干田里的活。
第一日先割豆子,豆子要是不早点收,豆荚炸开,豆子散落在地里,捡都捡不起来。一亩的豆子,杨宸宇一上午就割完了。等中午柳轻送来饭菜,二人吃完之后开始装车往家里拉。之前在家里东边买了6亩荒地,除了盖了个豆腐坊其余的地还没有用上。前些日子杨宸宇给那片荒地的三分之一平整了一下,然后用石碾碾平,用作秋收时候的晒粮场。现下就把收的豆子摊到晒粮场上去晒。等晒干后豆荚裂开,把豆子收拢之后再次暴晒,然后就可以收进仓库了。
然后收花生,花生藤和番薯藤都可以晒干冬天用来喂牛,所以刨花生前先把花生藤割了摊在田里晾晒,等晒干后拉回家保存就好。花生刨出来后地里还会落下一些,柳轻跨个篮子,从田里过了两遍,把漏掉的花生也捡的干干净净。
再然后就是掰玉米了。玉米叶子容易划伤人脸,柳轻提前缝制了个脸罩,戴上后就剩俩眼睛一个鼻子漏在外边,给杨宸宇乐的哈哈大笑,说什么也不带。柳轻嗔怪道:“你钻到玉米地里,谁看的见你!必须戴上!到时候脸划伤了又痒又疼的!”
杨宸宇坚持不戴,表示自己大老爷们不怕这个。柳轻见威逼不成,立马改成利诱,说:“你戴上,中午给你炖个鸡吃。”杨宸宇当然没经受住诱惑,揣上夫郎做的脸罩去玉米地了。
家里的母鸡陆续都开始下蛋了,现在终于不用买鸡蛋吃了。但小鸡买的时候看不出公母,长大了还有十几只公鸡,鸡群里不需要那么多公鸡,柳轻准备只留一红一白两只,俱是红冠高耸、羽毛丰满的,看起来十分神气。剩下的公鸡就慢慢杀着吃了。农户养鸡大多都不舍得吃,都是拿去卖。但柳轻觉得,杨宸宇饭量大,干活也多,还是要吃饱吃好才是长久之计。并且说来好笑,柳轻一直认为杨宸宇才17岁,还在长身体呢,不吃好可不行!
柳轻利索地处理了一只公鸡,剁成块,起锅烧油,下葱姜蒜辣椒爆香,再入鸡块快炒,最后加开水炖煮。快熟的时候再加入配菜翻炒,一锅香辣炒鸡就做好了。柳轻将鸡块连肉带汤汁都倒入瓦罐内。再盛上一小盆米饭,带上水壶 ,疾步往田里走去。
到了田里,见杨宸宇乖乖戴着脸罩,他轻声一笑,叫:“宸宇,先来吃饭!”
杨宸宇拿帕子擦干净手,端起饭碗大快朵颐,饭香飘到隔壁田里,田里的庄稼汉问道:“宇小子,你家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香?”
杨宸宇回道:“贵子叔,我夫郎给我炒的鸡块,您也来点?”
“不了不了,你婶子一会也送饭过来!你们赶紧吃吧!”
杨宸宇吃完饭浑身充满干劲,一鼓作气把玉米都掰完然后套上牛车拉回家。因为玉米还要剥,就直接卸在了院子里。
接下来番薯先不急收,柳轻先在家里剥玉米了,而杨宸宇则去砍玉米杆子。掰过玉米的玉米杆子砍到放在田里晒干,可以当柴烧。
等玉米剥好,杨宸宇用绳子把玉米吊到屋檐下晾晒,屋檐下挂不下,大树下也挂了些。一眼望去,院子里挂的黄的黄红的红,颇是好看。
等大豆花生都晒干入仓,就开始挖番薯了。照例先把番薯藤割下摊到田里晾晒,然后用钉耙把番薯扒出来。番薯储存不易,得窖藏或者切片晒干,是以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地窖。杨宸宇家的番薯收回来,则是一半入地窖,一半切片晒干。
劳累的秋收终于告一段落。但田里的活计并没有完。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