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十的清晨,苏念瑾醒得比闹钟还早,心脏在胸腔里轻轻敲着鼓点,是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与兴奋的奇异感觉。
今天,《城南旧事》正式上线。
她没有赖床,赤着脚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渐渐苏醒的街道。手机安静地躺在床头,她知道,几个小时后,它或许会被各种通知填满,也或许会继续保持着沉默。无论哪种结果,她都已做好准备。
过年期间那种无处不在的紧绷感,在她回到蓉城这个小窝后,暂时消散了。
苏念瑾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转身开始洗漱。她选了一件暖白色的毛衣,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些。
刚到录音棚楼下,就看到沈哲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提着两杯咖啡。
“早,沈老师。”苏念瑾快步走过去。
“早,”沈哲把一杯咖啡递给她,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笑意,“准备好了吗?今天数据部那边会实时监控反馈。”
“嗯。”苏念瑾接过温热的咖啡,点了点头。
距离预设的上午十点正式发行,还有最后五分钟。
她的心跳快得不像话,手心微微出汗,几乎能听到血液在耳膜里鼓噪的声音。几个月的心血,无数次的修改打磨,渝城的风、江边的雾、外公的故事、自己的挣扎与坚持……所有的一切,都凝聚成了那短短四分三十七秒的《城南旧事》。此刻,它像一枚被小心翼翼推出的舟,即将驶向广阔而无垠的网络海洋,接受未知风浪的洗礼。
手机屏幕不断亮起。林晓薇在工作的间隙,发来一连串挥舞加油小人的表情包。黄知璟则依旧言简意赅:“待会儿上线听。” 简单的六个字,却像一块沉甸甸的压舱石,让她狂跳的心稍微安定了几分。
十点整。
苏念瑾深吸一口气,刷新了页面。歌曲状态从未发布的灰色,变成了亮眼的可播放色彩。它真的,上线了。
最初的几分钟,寂静得可怕。平台数据后台的播放量增长缓慢,如同蜗牛爬行。评论区为零。苏念瑾死死盯着屏幕,感觉每一秒都被拉得无比漫长。她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还不够好?是不是风格太小众?是不是……
突然,手机尖锐地响了起来,是林晓薇。
“念念!发了!我听到了!”林晓薇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激动得有些变调,吵闹的声音似乎还在律所,“我戴着耳机听的,我的天!就是那个味道!比小样还好!我听到了中间那段吉他,还有你加进去的那个童谣哼唱,绝了!真的绝了!”
她语速极快,几乎不给苏念瑾插话的机会:“我跟你说,我刚才差点在工位上哭出来!就是,就是那种,说不出的感动!我们念念太棒了!不行,我得去安利!我们律所那群装货,天天听英文歌,我得让他们听听什么才是真正走心的音乐!”
林晓薇噼里啪啦说了一通,不等苏念瑾回应,就风风火火地挂了电话,大概是真去“安利”了。
苏念瑾握着发烫的手机,听着闺蜜毫不掩饰的激动和赞美,鼻子微微发酸,嘴角却不受控制不时地向上弯起。晓薇的反应,像一剂强心针。
这时,数据后台的播放量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从几十跳到几百。
第一条评论跳了出来:“无意中点开,声音好干净,听哭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苏念瑾的眼眶瞬间红了。
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
“歌词写进我心里了,想我外公了。”
“编曲好特别,有民谣的底子,又有城市的感觉,循环了。”
“A大音乐学院才女!支持学姐!”
“有人听到背景里的茶馆人声和江轮汽笛了吗?细节满分!”
“渝城人报到!这歌词写到我心里去了。”
没有爆炸性的增长,但每一条真诚的留言,都像一颗小小的火种,温暖着她的心。她仔细地看着,偶尔回复一句“谢谢”。
下午五六点钟,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苏念瑾抬头,看到黄知璟站在那里。他似乎是直接从公司过来的,穿着挺括的深色西装,没打领带,眉宇间带着一丝忙碌后的倦意,但眼神沉静。
“你怎么来了?”苏念瑾有些意外,连忙站起身。她没告诉他今天她会在这里。
“顺路。”他走进来,随手带上门,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像是在确认她的状态,“怎么样?”
“还好,”苏念瑾指了指电脑屏幕,“数据在慢慢涨,评价好像还不错。”
黄知璟走到电脑前,弯腰,手指滑动鼠标滚轮,仔细地看着那些数据和评论。他的侧脸线条冷硬,神情专注,像是在审阅一份重要的商业报告。
苏念瑾站在他身旁,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气息,混着一丝室外带来的冷冽。他没有说话,但这种无声的陪伴,比他任何语言的安慰或鼓励都更有力量。
过了一会儿,他直起身,看向她:“不错。”
依旧是这两个字,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带着千钧的分量。
“饿不饿?”他忽然问。
“有点。”苏念瑾老实回答,盯着数据一天,确实有点前胸贴后背。
“走吧,去吃饭。”他语气自然,仿佛这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他没有带她去什么高级餐厅,而是去了附近一家生意很好的粤式小馆。店面不大,人声鼎沸,蒸笼的点心热气腾腾,充满了烟火气。
黄知璟熟门熟路地点了几样清淡的菜和点心,将菜单递给服务员,然后拿起茶壶,先用热水烫洗了一遍苏念瑾面前的碗筷杯碟,动作流畅自然,带着一种部队里养成的利落和细致。
“这里的东西比较清淡,适合你。”他将烫好的茶杯放到她面前,倒入温热的普洱茶。
苏念瑾心里微微一暖。他总是这样,话不多,却把细节做到极致。
菜很快上来了。黄知璟吃得不多,大部分时间是在看着她吃,偶尔给她夹一块豉汁蒸排骨,或者将虾饺推到她面前。
“你公司不忙吗?”苏念瑾咬着一口软糯的凤爪,含糊地问。
“忙。”他言简意赅,“等下还要回去开会。”
“那你还……”
“吃饭时间总有。”他打断她,语气平淡。
苏念瑾低下头,心里那点暖意逐渐扩散,变成了一种滚烫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情绪。她知道他有多忙,“曙光计划”刚刚步入正轨,千头万绪。他能在这个普通的、对她而言却意义非凡的工作日傍晚,抽出时间,“顺路”过来看她,陪她吃这样一顿简单的饭,其背后的心意,远胜千言万语。
吃完饭,他送她回住处。车子停在楼下,夜幕已经降临。
“上去吧,早点休息。”黄知璟看着她,“别一直盯着数据。”
“嗯。”苏念瑾解开安全带,手放在门把手上,却没有立刻推开。她转过头,看向他。车内光线昏暗,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隐在阴影里,看不清表情。
“知璟哥,”她轻声说,“谢谢你。”
他转过头,目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深邃:“谢什么?”
“谢谢你今天过来。”还有谢谢你的吉他,谢谢你的每一次倾听,谢谢你在江边牵住我的手……太多值得感谢的瞬间,堵在喉咙口,却不知从何说起。
他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车内安静得能听到彼此轻微的呼吸声。
忽然,他伸出手,不是握她的手,而是越过中控台,用指腹,极其轻柔地,将她脸颊边一缕不知何时散落下来的头发,别到了她的耳后。
他的指尖带着微凉,触碰到她耳廓敏感的皮肤时,却像是点燃了一小簇火苗,瞬间燎原。苏念瑾整个人僵住了,心脏骤然停跳了一拍,随即疯狂地鼓噪起来。
他的动作很快,一触即分,手重新放回了方向盘上,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亲昵只是她的幻觉。
“上去吧。”他的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苏念瑾脸颊爆红,幸好车内昏暗。她几乎是慌乱地推开车门,低声说了句“路上小心”,便头也不回地冲进了楼道。
直到靠在电梯冰凉的金属壁上,她才敢大口呼吸。耳廓那里被他触碰过的地方,依旧残留着清晰的、微凉的触感,还有那瞬间席卷全身的、令人战栗的悸动。他没有说任何暧昧的话,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近乎本能的动作,却比任何直接的告白都更让她心跳失序。
她回到冷清的小屋,却没有感到往日的孤独。电脑屏幕上,《城南旧事》的数据依旧在不温不火地爬升着,评论区又多了一些温暖的留言。她看着那些陌生的肯定,又摸了摸自己依旧发烫的耳垂,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熬。
她拿起手机,想给黄知璟发点什么,打了几个字,又删掉。最终,只发了一句:“我到了。”
几乎是在下一秒,他的回复就过来了:“嗯。”
看着那个简单的“嗯”字,苏念瑾抱着手机,倒在沙发上,把滚烫的脸埋进抱枕里,无声地笑了起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