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阳春三月,清凌凌的溪水经过一块块石头,欢快地向前流淌着。

溪水下游,是勤劳的女人们浆洗衣服的身影。

上游,则是各家各户挑水做饭的所在。

农村寻常人家,并不像什么书上说的“男主外,女主内”——

女主内倒或许是真的,洗衣做饭刷碗,就没有不干的。

可是外面田里的活,也是能干多少就干多少。

比如挑水的活,是个力气活,但家里用水,是归外,还是归内呢?

这就不一而足了。

绕着桃花村的这条溪流,上游不时有人来来往往,有青壮年,有老年,有壮实的妇人,也有刚长大一些的少女。

在这其中,一身穿浅绿布衣的女子十分显眼。

无它,且不说青年壮劳力,但就论和她一样的妙龄少女,别的少女挑着担子,上面两桶水,都是咬着牙在挑,肩膀紧紧地绷着,被扁担压着的地方,酸疼酸疼的,就这,挑至半路,还要放下担子,歇上一歇,她们用拳头锤着胳膊,想着第二天起来,脊梁骨都疼的样子愁眉苦脸。

唉,可不挑怎么办呢!老汉/兄弟都在地里干活,她娘/奶奶说都是这么过来了,将来嫁到别人家里,不会挑水还要被人说嘴呢!

在路边暂歇片刻的姑娘们,本来还在惆怅着,忽然,穿着浅绿色布衣的女子从远处缓缓而来,单看她的脸,白白净净,瞧着还有几分柔弱,身材并不纤瘦,但是也一点看不出壮来,乍眼看去,和她们并无二般。

可是她肩挑一特制的长扁担,每侧上面各有三个水桶。

两边加起来便是六个。

她肩挑六个八分满的水桶,稳稳行在小路上,脸上并没有任何辛苦劳累的样子,一路挑着水往家去了。

这女子便是姜清了。

饶是她们见多了姜清这幅样子,每每见了,还是羡慕的紧。

谁让人家天生力气大呢!

姑娘们羡慕过后,又蹲下去挑起扁担,姜清一趟便能将家里的水缸灌满,她们且得有几趟好挑呢!

姜清到了家里,姜母正在打扫院子,见她一下子挑这么多桶水回来,连忙上前帮忙,埋怨里带着心疼道:“都让你一下子少挑点了,怎么还挑这么多!肩膀疼不疼?”

姜清缓了一下,仔细感觉这具身体的变化,并未发现有什么不适的地方,她把水倒进缸里,六桶水正好把这个大水缸装满。

原主的实力远不止六桶水,六桶水只是这个水缸能装下的量,并不是原主真正的实力。

姜母又在说了:“清儿你有这样子的一把好力气,上门的媒婆可踏破了门!”

姜清听了只是冷笑,姜母真是天真。

上门的媒婆多不假,哪一个不是冲着原主的这一把子力气来的?

把原主这样天生神力的媳妇/儿媳妇娶回家,那全家人不擎等着享福?

她要是真嫁过去了,怕不就跟那老黄牛没什么差别了。

“娘,我要真嫁过去了你咋办?”

姜母脸上的笑就没了。

原主的爹去世的早,姜母就生下原主一个闺女,家里本来有点积蓄,原主的爹在村里也没有什么亲戚,所以小的时候多数都要靠积蓄过活。

倒是原主十多岁开始,力气变大,地里的力气活慢慢地就能顶上一个劳力,再往后两个也赶不上她,所以家里的地后来才没有被荒废。

姜清穿来也有小半个月了,在原来的世界,很多坐在办公室的人都想找个小山村隐居,种种地浇浇花什么的,可也只是想想,迫于现实压力,还是只能坐在格子间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原来的生活。

姜清也那样想过。

不过现在她真的穿过来,到了一个村子里,她的心倒是并未因此而感到满足。

相反,她由衷认为,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原主的天生神力,都不能在桃花村里或是嫁到其它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或是洗衣做饭带娃地这样度过一生。

原来世界的回乡下老家种田,也不过为的是一种不被束缚的心境,但也没有几个是真要靠种地吃饭的。

真正的农民,在任何时代,单靠种地这一项,都无法很好地生活。

更何况,如今,原主家里只有她跟姜母了。

见姜母不说话,姜清继续分析,“我要是真嫁到别人家里,人家肯定不让我带着你一块嫁过去,世上也没有这样的理,到时候你可就剩自己了。”

关乎到以后自己的生存养老问题,饶是姜母再觉着自己是在为这个闺女打算,现下也没有办法开口说“我以后怎样都无所谓,到我老了走不动了,你给我送碗饭就行。”

她说不出口,真是那样的情景,她想不出来自己会有多凄惨。

姜母嘴角眼皮都耷拉下来。

姜清看她一眼,又继续道:“不过娘你放心,你养我长大,我肯定养你老,闺女我决定了,要么我就不嫁,要么就让别人入赘。”

“反正怎样,我都不会离开你只管自己的。”

姜母被这几句话又哄的高兴起来。

决口不再提媒婆的事情,问了姜清中午要吃什么饭,就连忙去菜地摘菜了。

姜清搬把椅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发呆。

要往发展更好的地方去。

什么是发展更好的地方?比桃花村更大的地方,家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不会只盯着女子嫁人生娃的地方。

可这不容易,发展了几千年还是不容易。

姜清无所谓,她有这个实力。

有实力就不用害怕。

于是等姜母手里握把小青菜回来时,姜清跟在她身后,脑袋里多了点想法:“娘,我要去县城找点活干。”

姜母当时就手抖了,“你这孩子,一个姑娘家的,好好地突然去县城干什么?”

“我十七了,现在若是做了不嫁人的打算,再在村里待着会被人说嘴的。”

实际上早就有人说嘴了,从原主的力气,再到原主的性格,哪哪儿都说过。

原主长得好看,力气也大,性格却是出奇的闷,只顾干活,也不交朋友,也不喜欢跟人说话,村里人都说她憨,想起她那一把子力气,又羡慕的紧。

原主能忍,心里未必就不委屈,她有这一身力气,只会用来闷头干活,却是没想到,力气也可以成为武器,成为盔甲。

保护自己的武器,保护自己的盔甲。

要会反抗,必要时,可以主动出击。

姜清不准备忍,也不准备浪费时间。

瞧着姜母惊奇不定的神情,姜清给她打定心丸,“若是我以后打算招上门女婿,家里总得有些积蓄才行,种地留不下钱,我有这么一把子力气,说不定在县城里可以有一份出路。”

“放心,等我在县城里稳定下来,就回来接你,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这已经是她最大限度的耐心。

姜母的性子软,原主没有怎么感受过她维护原主的时候,倒是常常听到她的抱怨,遇到事情的六神无主,这让原主无奈,也就只能多干点活了。

原主对这位母亲,向来是说不出多少话的,她今天说的已经太多了。

见她目光坚定,姜母便知道,这事情是已经定了。

她也没有别的主意,只觉得闺女说的在理,要不然,她也想不出更好的打算了。

吃罢午饭,姜清又忙着收拾家里,菜地里还有半分地她也给刨了。

她在时还好,不在家就姜母这瘦弱的身板,她也不是很放心,又跟隔壁住的王叔王婶打过招呼,让他们帮忙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留意一下姜母。

她便风风火火地准备明天要去县城了。

姜母上午刚知道她的打算,下午就得到消息,人明天就要走了,晚上她便抹着眼泪杀了只大公鸡。

第二日一大早,空气里还冷嗖嗖的,姜母拉着姜清的手,她眼圈红红的,满面愁容,明显是哭过。

“我儿在外照顾好自己,要是实在不行就早点回来。”

她说着,往姜清手里塞了个银锭子,“这钱你拿着,可得吃好住好……”

见人又要哭,姜清连忙应好,赶在她眼泪落下来之前出了门。

她前世自己一个人生活了很多年,对于别人的关怀早已变得陌生,如今姜母这样,她倒真有些受不住。

告别姜母,姜清从村里出发,村里的大路也是泥路,两边种了树,

姜清坚定地向前走去,道路越来越开阔,视线也少阻碍,走得越远,视野便愈发宽广。

从村里走到县城,即便姜清的腿脚快,估计着也需要两个时辰。

姜清不准备省这个钱,她在半路上拦了牛车,交上七文钱,这才在牛车的一路颠簸中到了县城。

进县城的头一件事是找地方吃饭,循着热闹的,人气足的地方,姜清坐进去要了一碗鸡蛋面,吃饭的间隙,她向闲下来在一旁歇着的店家打听消息:“我若是想在县城附近租一间房,掌柜的可有推荐?”

面条掌柜听见这话,知姜清是初到县城,但见她一个女子,行事利落,说话不怯,看着他问话时,眼神清明,是个很有主意的姑娘。

掌柜对姜清印象不错,便认真道:“姑娘若是一个人,去县衙那里最好,那里附近有房出租,只是较之旁的,价格要高上些许。 ”

多出一点,便能避免许多麻烦,她是愿意的,姜清正要开口道谢,这时突然传出一声嗤笑:“你这掌柜可真行,亏我看你觉得是个老实的,没想到却是个心肝黑的!你莫要在这里哄骗一个小姑娘!”

姜清到口的感谢生生止住,只见突然遭了骂的面条掌柜面上一噎,见说话的是一个高个子,身材也颇为壮实的年轻小哥,到嘴的难听话瞬间收住,只在心里暗骂道“个憨货”,转脸嘴角挂上笑:“这位小哥何出此言?你可以出去打听打听,我老韩在这里做了多年生意,何曾有过黑心肝的时候?”

年轻小哥马上接话,“哼!谁不知道咱们县衙,狗进去都得掉几根毛才能出来,你跟这位姑娘说去县衙旁边租房,不是哄她是什么?”

县衙竟然如此黑恶?姜清看向面条掌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