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林从铁皮蜈蚣嘴下逃生后,一路走过辛号车厢(8号车厢)和庚号车厢(7号车厢),裴御秋背着女子跟在其后,三人此刻刚好路过辛号车厢相邻己号车厢(6号车厢)的储物间。
“这里的虫子怎么看起来湿漉漉的?”贺林打开一扇厕门,却见房厕内腥臭难闻,积水淹没了房内地板,水中漂浮着大量毒虫尸体......
“看来有一部分毒虫从车厢底部的排水孔钻进来,顺着排水管道爬到房厕里。”裴御秋分析道。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谁做的 ?”贺林问道。
“我也不知,”裴御秋目视着前面几节车厢,眼光坚定,“但或许,答案就在前方......”
三人又来到己号车厢(6号车厢)内。
“那是什么?!”贺林指着车厢顶部问。
裴御秋抬头望去,眼前竟然是极其可怕的一幕——车厢顶板下竟然倒挂着二三十具被白丝层层包裹的人形尸体!
“这是什么?是这节车厢里的行旅郎吗?”
“恐怕是的。”裴御秋点点头。
“你看那又是什么?”只见每具尸体表面都停驻着三三两两,约有半只手掌大小的银色鳞蛾。
“那是什么虫子?”
“那是一种可怕凶残的毒虫——裹尸银蛾,它的尾腹中储存着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液态毒素。”裴御秋介绍道:
“裹尸银蛾经常成群出动,围捕猎物之时,会将猎物包围在中间,然后数只毒蛾围着猎物相互绕圈飞行,并将这种液态毒液从尾巴喷出,原本温热的毒液遇冷骤然凝成丝状,结成一张大网将猎物圈圈缠绕在内。而这种丝状毒液可以溶解大多数猎物的血肉之躯......
“此后它们会将猎物倒挂在树梢上,静静等待猎物被完全溶解,经过半个时辰后,它们将狭长的口器扎入丝内,贪婪地吮吸尸体溶化成的汁液,通过这种方法吃掉猎物。”
“看样子,这些毒蛾正在等待尸体的溶解......”贺林望着几具溶解大半的尸体外挤满了大量活跃,已然迫不及待的飞蛾......
“没错,通常在这个时候,它们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我们暂时不用担心这些毒蛾会攻击我们。”
“你看,那人是......”贺林突然扇指最外面面朝二人的两具尸体。
却见那两人手中分别拿着一把大号长弩 ,透过层层毒丝能隐约看到那是一把炮口型铁制机弩。
“这两人应该是荆州禁押司的捕快。”
“你怎么知道?”
“你看他手中那把铁弩,这是禁押司捕役的常用武器装备——连机弩炮!”
“嘿!”贺林展开一把铁扇,飞掷投出,旋转的铁扇将悬吊捕役的毒丝割断,其中一名捕役掉落在地。
二人围上前来,剥去捕役尸体上缠绕的毒丝。裴御秋拿起被毒丝层层包裹的连机弩炮,反复检查:
“想必刚才这节车厢里虫潮袭来之时,两名捕快立刻拔出弩炮想要反抗,奈何早已钻进弩炮的毒虫卡住机轮,铜齿无法转动,导致铁箭无法射出,几只毒蛾趁机从腹部甩出毒丝将二人包裹,二人难以挣脱,被毒蛾吊起悬挂在顶板下!”
裴御秋将尸体翻转过来,却见捕快背上还背着另一把还未使用过的龙头机弩,“这是......”
“这是荆州捕役的备用弩——龙首双载弩!”贺林接过龙头机弩,驱走机弩上 盘绕的毒虫,“是在荆州传统兵器双载弩的基础上改良而来。”
“双载弩?是什么?”
“‘双载弩’属于双矢连射短弩,弩首为龙口形,弩身内镶箭室,每次装载铁箭三十二支,扣动弩机便可多次连射,每次齐发双箭。”贺林解释道。
“连发多次?一次发射两箭?”裴御秋似乎想到了什么,将机弩接回手中,仔细研究,发现弹射弩箭的机盒完好无损,“太好了,这机弩还能用!”
裴御秋又在捕快身挎的斜包里,找到几根空心箭管,拧开铁制箭头,解开腰间第三个虫罐,将一些细小的银白金属色幼虫依次倒入几根空心的金属箭管中,最后重新封上箭头。
“你在做什么?”贺林问。
“等下你就知道了,这或许是解决掉这条大蜈蚣的唯一办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