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自白

父亲一再唤我近前,听着声我动了几步。

“过……来……”

大人拿刀,锋利的刀尖,对着他所谓的“女儿”。

短刀掉在书案上。

他为大王,为争李家皇位,四处奔走呕心沥血片刻不歇,他早累垮了身体,已然病得举不动匕首了。

我名义上的父亲唤我,是要我割破他的手指,以便他写下悔过血书,用其明心,向我那人在洛阳的伯父认输告请……

父亲与伯父,幼时也曾兄弟情深,亲密无间。

游长安,戏洛阳,乐荥阳,欢汝阳,二十年常伴左右。

直到他二人少年入仕,一人择了庆王,一人选了襄王。

自那刻起,兄弟情终。

政敌相见,非兄非弟,恨不能拔对方的骨,削对方的皮。

早些年,伯父效忠襄王府。

襄王因母受宠,才得皇太子尊位。

郭氏太子本性懦弱无能无当,事事皆以贵妃、族亲号令为尊,大事小情得先问其母舅,再问其妻父,行事未有半分主意。

虽有亲王之尊,却无王侯之能。

母妃,外戚,正妃,宠妃,权宦,阉奴……得先掰过两只手的数才到颜卿。

太极宫处处偏向,襄王府仍压不倒庆王府。

错扶幽愍之君,不得英明之主,还不得大王重用,恰在我出生之前,伯父戴了玉冠着了绿袍,入了道,离了长安回了洛阳。

陈年旧事,我自然不得而知。

这些,都是大哥哥,我的阿兄告诉我的。

我拿着刀,父亲摊开掌心,大人命我放血,“割……”

话音未落,我手里的短刀,已经划破他的血肉。

刹那间,掌上鲜血淋漓而出,他病态的脸色更缺几分气色,大人见我手起刀落丝毫不惧,竟呼,“狸奴,汝乃吾之女也!”

这话是辱,还是夸?

大人要死了,临死前,偏还要留下这么一句。

临终才记起我,未免太迟了些。

他自当了深明大义的好阿爷,想诓我做他乖巧的好女儿,叫我一辈子记他这点子好?

我可不会遭蒙昧,更不会受他不费气力的欺骗。

若是我……能抹他的脖子,那必然是,当堂血流如注。

我纵是心生不耐烦,神色却依旧如故。

他朱血红笔写得什么,我不认识,更不愿去细究。

父亲病得很重,死得很拖延。

阿兄说他,本是活不了这么多时日,人只剩一口气,苦撑着苦熬着,就是死等着洛阳的伯父回来。

数日后,伯父回了长安,回了永福坊,回了颜家。

那一日,父亲临终,颜家人,不多。

庆王、庆王妃,庆王世子都在。

父亲见了伯父,交待完后事,不出一息,合目便死。

父亲向伯父跪拜,与他认错服软,求他拿命辅佐庆王,还命阿兄命颜家誓死效忠王府,接着又向庆王夫妇祈愿,他道:“王妃当为天后,我主当为圣人!”

父亲对颜族血亲多有忽视,对主上却是忠贞撒尽热血。

父亲病重,我盼着他快死。

他死了,这世上,长安城里,便少一个人知晓我的身世。

但他死前,最后一眼,却是瞧向了我。

父亲看着我,因他,人人都望向我。

善华、孺人,王妃,待我如亲女,她们是难得的好心人,她们多为她们的善心。

余下的,全是看颜家儿郎的颜面,我是沾了祖父、父亲的光。

我的怨生在恩里,爷兄的恩淹在怨里。

他们临了了将死了,留下一些温情死物,便想叫我感恩戴德,尊父尊兄?

我若讲理,那便对不住自己,可我若无理,那才应了杂种这一名号。

怨也不是,不怨也不是。

世道许多难,人间诸多苦。

人不见我的痛,我的苦不做数。

我才当真是怨也不能怨,诉也不能诉。

祖父死了,我不伤心,不掉泪,我恨他。

父亲死了,我亦不伤心,不曾落泪,我也恨他。

那时我便想,或许只有在我死的那一日,才能挣得真正的清白和解脱。

父亲新丧,阿兄辞官,归家丁忧。

颜家暂躲了郭氏淫威,与其说是躲过,不如说是郭氏大权在握,不屑与泥虾作对。

庆王府如丧家之犬,颜家更是砧板鱼肉。

整个李朝匍匐在郭氏脚下。

走街打马,纵饮击球,玩弄太极宫的常安贵人们,怎会想到俯首称臣的永福坊正磨着刀剑拉弓置箭,更想不到一场诛灭九族的肆虐屠杀正等着他们。

百代功业,汲汲营营。

庆王府欲与天宫一决生死,颜家一意孤行誓死效忠。

权利争斗,我在其中,又不在其中,从前我只能看清大半,不能全然参透。

直到十一岁那年的初春,我与阿湘踩着朱雀路,看屹立百年的长安城,飞吹起我的帷帽,朱雀大街一阵又一阵的骚动,是太子鹤驾过天街。

武侯开道,金吾如豆,宦官呵斥,甲士镇压。

百姓下跪,眼不能抬,身不得乱动。

万民如扇一折又一折,灰土扬尘,生民皆拜伏。

汗不能落,气不能出,总之,威严无误。

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不如亲历。

太子车驾缓慢而过,我们下跪低头,车马辚辚作响,我的耳边只响起父亲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成王败寇,只有一个字!”

那便是,成!

国富民美,千秋基业,万代功名,寿与天齐。

谁不想成为圣人,执掌天下长安,万民跪拜?

成王败寇,成了便是王,败了,全族陪葬。

天下为诱,万民为饵,纵是身死兵败,亦有无数人甘愿前赴后继。

朱雀朝雾起,天街鼓声响。

我记得,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春日,因它非年非节也不休沐,故而极为寻常。

苍天才明,长安才醒。

我拉弓射穿脆石,惊起一只仙鹤腾飞,双鹤养在庆王府,公鸟已去,我取箭拉弓,欲要再惊另一只雌鸟。

箭镞虚射入地,率先惊扰,雌鸟追随公鹤而去。

双鹤出府,鹤唳盘旋,玄飞九天。

慢我一步之人,是世子,先我一箭之人,也是世子。

箭矢掠过,仙鹤云飞,世子穿堂而过,我亦东来西去。

我与之不谋而合,擦身而过,不声不语。

双鹤冲天,飞出庆王府,直驱太极宫。

庆王府皆听,长安城犹见。

后世百姓多记之。

自那日之后,人若谈起庆王府双鹤,胜者视作上天祥瑞,败者则认为鬼怪妖异。

也就是在这一日,皇长子谋逆,庆王府父子起事。

兵变,宫变。

双鹤之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