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011女帝

殿中烛光彻照,晕黄的光亮将少女的脸映得更显白皙。

“凌弟,茶凉了。”

桓凌回殿,利落地续上一杯香茶,递与沅溪。

她笑。声音温柔地散开。

“多年来,北戎与朝廷,多有摩擦,令诸位险竟忘了,北戎与我,乃姻亲之好。”沅溪兀自说着,缓缓转动手中瓷杯。

这确是,沅溪一言,不免勾起满殿老臣的回忆。

“北戎王的阏氏,乃是父皇长姐,我的姑姑。姑姑多年前和亲北戎,此一去,再无音讯。那几年,北戎朝中动荡,政斗纷乱,我朝书信,概去无回。待父皇与姑姑取得联系时,姑姑已贵为大阏氏,生子桓凌,深受北戎王宠爱,母子是以固位。待凌弟少成,因其少年勇武,北戎王甚爱之,又封太子……今日,此地,此刻,站在诸位面前的,便是我大永沁心公主之子,北戎太子桓凌。”

她说话时停顿甚好,言之淡淡,仿佛在叙一个书简之中久远的故事。

浑与自己不搭界似的。

但“桓凌”二字,却已如雷贯耳。尽管远隔山川草原,北戎太子的威名却已随着守疆大将的千里加急文书,遍传京师。

诸臣此刻听沅溪公主说道眼前少年便是盛名已在的北戎太子桓凌时,内心无不震撼,颇想一觑这少年真容,却又怀着惧畏之心。

“这竟是……我朝沁心公主之子?”

许久,元昭兴方怯怯说道。

桓凌目光本能扫向元昭兴。

沅溪公主道:“正是表弟桓凌。此番凌弟易服入昌邺,正为我大永储位之事。父皇先时已托姑姑助沅溪荡除奸佞,坐稳这江山。此刻,北戎大军尽在凌弟之手,只等凌弟号令一声,即能入城,除奸勤王。”

浏阳王大感不妙,先时已听说这昌邺城中混入不少异服之人,疑是北戎人,能成小股势力。看来这桓凌,早做了里应外合之筹算。

先不说城外此时有多混乱——这他已顾不得。就说眼前,穆延庭将他盯得死死的,半点不给他施展抻巴的机会,他连眨一下眼,往沅溪公主那边望一望,穆延庭都能给他盯两个血窟窿出来。

更教他不高兴的是,那桓凌小儿绕他跟前来,眼神倨傲——

“小王号令已出,城中有散兵八千,个个骁勇善战,以一当百,至于城外……”他冷笑,眼角颇带不屑:“只问那姓王的将军,还有命没命回城复命……不若,小王派人去抬吧?哈哈……”

他眼角挑起,笑意猖狂。

站在重华殿外楼台之上,能看见通向午门的驰道上华盖扬天,内监步履匆匆而来,身后跟着一披甲将军……

桓凌冲殿中人道:“姐姐,阿隆温多将军已到,看来大事已成。我会回去,将姐姐登基御极的喜讯告知母亲,贺姐姐大喜!”

桓凌气势逼人,将成之事,还差那么一个点儿,在他口中,已是万成了。

不多时,内监领着阿隆温多入殿来。

这北戎将军不识中原礼教,入殿面众臣而视无物,眼里只有桓凌这少主。

“殿下,北边我朝军队已扎营安等,若七日未得殿下书信,即起兵犯境,直杀入昌邺城来,为殿下勤王;城外我军之众,已结小部,据王丞之军,另有先锋,擒王丞副将,其势甚威,两盏茶时间不见殿下平安出城去,则我军直冲杀入城来,以解殿下之围;另有城中小股力量已集结,作内应之需,保殿下万全……”

桓凌淡笑:“保不保我万全,乃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你们能不能保姐姐顺利登基。”

桓凌轻描淡写说着,便从桌案上捞起一个苹果,又从腰间摸出另一柄刀,竟淡淡然削起了苹果。

砍人头似的砍苹果块儿,便用刀叉起一小块,递到嘴里。

那悠闲自适的样子,连沅溪都不禁对她这个表弟啧啧称奇。

** ** **

浏阳王的脸色好生难看,他手中唯一的筹码、也是最大的王牌王丞,已被眼前这虎狼似的少年解决了。

如今别说夺嫡,便是保命,也得看那小儿心情。

“本王不服!不服!”

多年心血,怎能毁在区区一丫头片子和一草原上不识礼数的臭小子口中?区区之言,真能信?

骗他咋办?

他浏阳王好赖是个王,没那么蠢。

“来人,传令下去,大开城门!”沅溪坐案起,道:“领北戎之军,入我城来!”

北戎军队的小队人马,就在皇宫外的昌邺城中。由原先混入的异族男子集结而成。

** ** **

重华殿外楼台之上,沅溪公主领众臣肃立,楼下驰道华盖正中,将军骑马过,身后跟着数千部众。

不是大永的兵,而是北戎之军。

城楼之下,山呼之声震耳:

“殿下!殿下!殿下!!!”

“殿下”桓凌正独倚楼台,看着他的部下,赤胆忠心的北戎兵。

偶挥手示意。

满殿灯火将这少年英雄照得更显孤冷清高。他目光扫向远方,嘴唇微微地抿起,似乎在认真地思考什么。

桓凌顿首,手里的匕首轻轻撂在地上,叩沅溪脚下:“臣——叩见大永皇帝万岁!陛下万年无极!”

以臣子的身份,率北戎军队来朝。

北戎向来猖狂,此番桓凌肯以臣子之礼谒君,示臣服之意,实在难得。

看来,当年沁心公主远嫁和亲之策,已是起了效果。

穆延庭而后跪:“臣——谒陛下万岁!”

重华殿外摇曳的烛光下,大臣乌泱泱跪了一片:“臣——贺女皇陛下御极之喜,陛下万年无极!”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就势登基,御极为帝。

城楼下,是军队踏过的踏踏马蹄声;重华殿外,烛光泱泱,祝祷声声……

父皇,你看见了吗?宁儿所走的每一步,都奉着您的意愿,今朝,奉天承运,加冕为帝。

誓不背忠义,不负百姓。

她走前,轻轻托起手:“诸卿,平身。”

眼神是看尽千载浮沉的老练与淡然。

淳熙帝昌元年,嫡公主皇太女殿下沅溪即位,改元天昭。

是年,与北戎修好,边疆既定。

四海昌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