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大臣们都低下了头,王丞相眉头紧皱,这是让谢楹又立了一回威了!

谢楹道:“退朝吧。”

大臣们脸上不满,在看见谢楹连杀了两人之后,却也不敢说什么了。

王丞相又看了一眼小皇帝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圣上还是太小了,国将不国啊。

让女子可参加科举,这位太后娘娘到底想要干什么?

现在大臣们倒是不担心有女子能考中科举,多少学子几十年苦读尚不得出头,一个女子平时会些诗词歌赋就算才女了,怎么能和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学子们相争?

可也有人想,万一有女子考中了呢?难道太后娘娘要给女子授官?那时必定人心浮动,天下要大变了。

官学的推广受到了各地贫寒学子们的称颂,只是有不少地方连一个女学生也收不到。

富贵之家自会在家聘请先生,平民百姓家的女孩儿都要在家干活,就算官学只收极少的束脩,又有几人舍得送去?都去读书了,家里的活谁来干?

女学生招不满,不少名额都被男子占去了。

谢楹按着眉心,此事非一时一日之功,也只能慢慢来了。总有人愿意来读书的,等有女子考中为官,天下人就知道女子读书的好处了。

京城的官学反而办的比较顺利,知道女学生难招,不少想要讨好太后娘娘的官员狠狠心,让自家女孩儿去报名官学,人倒是招的齐了,只是不少人都在家里娇纵惯了,一时还适应不了学堂的风气。

谢楹听闻后亲自去了一趟官学,召见这第一批的女班学生。

“见过太后娘娘。”

看着这一群如花朵般鲜活的女孩子,谢楹有些晃神。

年轻真好啊,有无限的可能性。如果她当初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拼命抓住的。

再想起卫国公府的往事,好像已恍如隔世。谢楹摇摇头把这些东西从脑海中赶出去,“平身吧。”

有几个胆大的抬起头看偷偷看了谢楹几眼,太后娘娘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家中大人们说的那样威严,此时的神情很是温和,很快就让这些女孩儿心生好感。

谢楹笑问道:“你们都是自己愿意来读书的,还是家中逼你们来的?”

有些女孩儿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她们中有不少都是被父母逼着来的。

一个看着年纪大点的女孩道:“娘娘,我是自愿来的。”

谢楹看着她:“你叫什么名字?”

“回娘娘,臣女姚琴。”

姚琴在京中有才女之名,谢楹也隐约听过这个名字。

“姚琴?好名字。你为什么想来读书?”

姚琴抬起头,目光灼灼:“娘娘不是说凡通过官学考试结业者,皆可参加科举吗?臣女想和兄长一样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其他女孩子们哇的一声看着姚琴,有人就问道:“女子真的能参加科举吗?”

“我们要是考中了,也能当官?”

谢楹等她们问完了,才道:“这是哀家亲口下的命令,圣旨已出,你们还担心什么?”

“科举多难啊,我们能考中吗?”

谢楹道:“还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能?你们觉得自己比家中兄弟们差吗?”

能送来的都是通文理的,这些贵女都摇了摇头,叽叽喳喳道:“我祖父说我是家中最有灵气的。”

“我弟弟是个笨蛋,天天被先生骂哭。”

“我家也是,父亲常说我要是和哥哥换一换就好了。”

“先生常说可惜我是个女孩儿。”

谢楹笑了笑,“等你们考中科举,你们家中的长辈就不会可惜了,还会以你们为荣。”

这些女孩子顿时被谢楹所说的场景吸引住了,一个安静坐在边上的女孩道:“我们当了官,要怎么嫁人呢?”

其他人都朝她看去,那女孩原本就红的脸一时更红了。

谢楹解围道:“这个问题挺好的,你们想必心里也有担心吧。”

都是这几年就要谈婚论嫁的女孩子,说没想过这个问题是假的,只是都不好意思摆上台面来说。

“哀家的妹妹谢微也嫁了人,如今也在朝为官。”

一个女孩道:“谢大人很厉害的啊。”

姚琴道:“我就是听说了谢大人的事迹,才想入朝为官的。”

可她是太后的妹妹,自然不一样,这些女孩子们没敢说,谢楹却看出来了。

“谢微以前都没读过书,是后面才苦读的,还不如你们呢。”

这些人摇了摇头,“我们怎么能跟谢大人相比?”

“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这些女孩们的眼中都有向往之意,姚琴道:“我想。”

“我的年纪比各位妹妹要大一些,不怕你们笑话,我本来到了要嫁人的年纪,家中也在给我张罗婚事。可我不想嫁人,嫁人之后,就再也不得自在之身,每日要侍奉姑婆。父亲和先生常说我的才学数倍于兄长,为何兄长可以参加科举,我却要早早嫁人,埋没这一身学问?”

从姚琴身上,谢楹似乎能看到当初自己的野心,谢楹微微一笑。其他女孩子明显被这一番话给震住了,过了一会才有人小声道:“可是女子怎么能不嫁人呢?”

谢楹道:“谁规定女子一定要嫁人?”

姚琴惊喜道:“娘娘也这么想?”

“人生莫做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谢楹叹道,“难道女子的苦乐就不能由自己?”

先前说话的人问:“怎么才能由自己?”

谢楹看了她们一眼:“其他女子或许没有机会,可你们现在就在学堂之中,只要你们一心向学,待结业之后科举为官,到时候嫁不嫁人,嫁什么样的人都可以由自己了。”

“就算考不中,有官学的结业证明,也可推荐至地方为吏,只要你们不怕苦,不嫌地位低,大可以从地方做起,若是你们的家人阻挠,你们可以来宫中找哀家,哀家会为你们做主的。”

姚琴先反应过来:“谢太后娘娘恩典!”

其他人也跟上:“谢太后娘娘恩典!”

谢楹道:“学堂之中不必多礼,哀家只希望你们能好好想想哀家说的话,下次科举之后,哀家希望能在朝堂上见到你们。”

谢楹走后,这些贵女们都打起了斗志,刻苦学习起来。

这是官学招的第一批女学生,谢楹特意派了人去盯着不要出事,听说这些女学生都学的很好,还和男子班打起了擂台。

谢楹淡淡一笑,她很期待这些女孩子能给她什么惊喜。

春花谢,秋风起,宫中的桃花开落了数次,转眼就到了四年之后,第一批的官学女学生结业之时。

这期间也有人放弃了读书,回家嫁人,但大部分的女学生还是坚持读了下来,其中不少都要参加这一年的科举考试。

如今科考都是糊名誊卷,倒也不怕有人因为字迹就将人落选。

本次参加殿试者共有一百一十三人,其中有十名女子,京城的官学中就占了六人。

大臣们没想到真能有女子考上科举,不少人眉头紧锁。等这些女子当了官,天下人必将人心浮动。

到了集英殿上,姚琴反而冷静了下来,她感觉太后好像和她对视了一眼,冲她微微点了头。姚琴闭上眼睛,开始在脑中构思卷上题目的解法。

谢楹并未干涉各位考官的阅卷,在主考官拿出选好的卷子过来之时,随意看了看卷子道:“就按这个来吧。”

众人看向那头名的试卷,“新科状元,二十七号,京城姚琴!”

谢楹并未干涉考官的评选,所以姚琴完全是靠自己考出来的,谢楹这下是真的为姚琴高兴,冲她笑了笑。

考官们都感觉脑子嗡嗡响,他们亲手选了一个女子当状元?

四年前大臣们没拦住谢楹开女子科考之门,如今有人考中,自然也拦不住女子入朝为官了。

既为状元,披红戴花、骑马游街自然是少不了,京城几乎万人空巷,都来看这位天下独一份的女状元,不少女子钦羡不已,反对者也只敢在家中不满。

姚琴入了翰林院,兼天子侍讲,姚家人又喜又忧。当初把她送去读书一是姚琴自己要去,二是为了讨好太后娘娘。可如今姚琴真的考中了状元,姚家人反而觉得有些不真实起来。同僚们有的送来祝愿,有的来看笑话,姚琴的父亲忙于应酬,姚琴本人倒是十分淡然,对外界的指摘都置之不理。

小皇帝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四年来,小皇帝倒是没和谢楹再争吵过,每日到太傅这里读书,下课后也常和伴读们讨论学问,倒是得了不少大臣们的称赞。孔宾对小皇帝如今的表现十分满意,自觉要教出一位明君。

小皇帝的学业自有经验丰富的老大人们来教导,像姚琴这样的年轻人只不过来略讲一讲,走个过场。

姚琴给小皇帝讲了论语一篇为政以德,小皇帝听完没马上离开,而是和姚琴闲聊起来。

“先生是本朝第一位女状元,想必一定才学过人。”

姚琴道:“圣上谬赞了。”

“朕读论语,有一惑不解,想问问先生。”

“圣上请说。”

小皇帝问:“子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当做何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