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诺脑海中,又浮现起那年去淀塾进学的路上,自己被劫匪一路追赶。他们那非要了自己命不可的架势,秉诺记忆犹新。
如果按照马镖头所言,兴义帮已在那地占山为王二十年,那当初打劫自己的必是他们无疑。
秉诺心里不禁暗笑。
他们是太看不起自己了吗?都不能跑远一点,非要在自己地盘上动手。就不怕自己日后找回来报复吗?
还是他们太有信心,觉得自己活不到那个日后。或者即便自己保了一命,也无力报复。
韩侍郎愤愤不平的语气,秉诺看在心里。他的愤怒只会更甚。
提及兴义帮在京中的关系势力时,陈会长堂堂商会之长都小心避开,顾左右而言他,不愿意触及。想来兴义帮是背靠大树,势力可观,不然他们怎敢在京城边上如此嚣张。
他们倒也算是懂得收敛,凡是官家的都不劫,不触动权势的利益。
那百姓算什么?就活该被你们剥层皮?就活该绕行山路只因交不起那买路钱?
何为义?义薄云天,行侠仗义。
可兴义帮呢?
拦路劫财,替人害命,唯利是图,作恶多端。
他们眼中可还有那个“义”在?眼中可还有大梁王法?
秉诺双手放在桌下,双拳紧握。暗下决心:
昔日我没有这个能力。但今天,既得了机会,就不容你们再如此胡作非为!
秉诺心里隐约有了计谋。
他又反复推演几遍,应该不会出错。
权衡各方利益,秉诺最为担心的是所运稻谷的安全。但只要保护得当,应该没有问题。
“秉诺,秉诺”
秉诺想得出神,听见有人在喊他,抬头看才是韩侍郎。
韩见之说:
“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出神。马镖头要去净室,我看他醉得厉害,你扶他去。”
秉诺连忙应下,起身去搀扶马镖头。
马镖头真的喝得不太行了,走道都走不直。幸亏秉诺一路扶着,才到了净室。
马镖头醉醺醺地说:
“多谢,多谢,我自己进去。”
说着就歪歪斜斜地往里走。
秉诺借松手的机会,悄悄拿到了他身上的小锦囊。那锦囊纹路普通,并无特别显眼。
趁马镖头在净室的功夫,秉诺看四下无人,悄悄打开来看。
只见里面果然有一张折叠好的纸条,秉诺展开来看,上书:
“安鼎镖局马镖头护送商会一车队,约五十辆大车,将于本月下旬,通行贵地两次(往返)。请予以放行,酬金待走镖后,立刻奉上。多谢!”
纸条上还用了安鼎镖局的印。
秉诺迅速将小纸条揉成一团捏在手里。他取了一张空白纸条,依样对折了放进锦囊。
待马镖头出来后,他悄悄把锦囊再塞了回去。
马镖头对秉诺连声称谢,根本不曾察觉锦囊有异。
席后,秉诺与韩侍郎告了假,借口程府有事,得回去一趟。
得了韩见之应允后,秉诺便悄悄地跟着马镖头一行,尾随其后,不被发现。
马镖头同手下到了镖局后,并没有着急进去。
他在大门口掏出身上的锦囊,递给了一个门卫,叮嘱了几句。
只见那门卫拿了锦囊,小心塞进怀中。快步离开。
秉诺立即跟上。
秉诺一直跟着那门卫,看他进了一家酒楼,到掌柜处打酒。
秉诺找了离账台近的桌子,面向账台坐下。喊了小二来点菜。
他虽拿手托腮,手指轻叩桌面,看似闲散的样子。余光却死死地盯着那门卫的一举一动。
掌柜的打好了酒。那镖局门卫借着付银子的功夫,偷偷把锦囊塞给了掌柜。他动作极快,十分隐晦,掌柜收到后即刻藏进袖中,配合得没有丝毫破账。若不是秉诺这样盯着打量,旁人根本看不出有丝毫端倪。
门卫提了酒后,便快步离开。
秉诺并没有走,他一直坐在原处。饭菜上来后,他一边慢慢吃,一边暗中观察那掌柜的一举一动。
秉诺不敢拖延时间。这里毕竟是兴义帮的据点,眼线众多。他也就正常速度进食,吃了有一炷香的功夫。起身付账后离去。
但就在这短短的一炷香的时间里,他足足看到有五个人来与掌柜的买酒,以同样的方式偷偷递给他锦囊。
那些锦囊都和马镖头给的无二,都是普通花色,毫不起眼。
秉诺走出后,回头看了一眼这二层楼高,生意兴隆的酒楼。
心想,这显然就是兴义帮在京城的窝点。自己这么稍加用心,都能发现端倪。就不信驻京护卫师的巡查们看不到。怕是他们也得了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如此看来,到时候运粮,兴义帮来劫镖的时候,驻京的护卫师怕是用不上了。只能看看京师了。
秉诺回到礼部后,就开始不住地在韩侍郎面前提及自己对兴义帮的顾虑。
宋书言实在听得不耐烦了,起身过来,与他和韩侍郎说:
“兴义帮确实劫镖、收拦路钱不假,但是安鼎镖局可是京城里响当当的镖局。我听叔伯们说,凡商会的货物都是他们保的,从没出过差错。那马镖头说的他们与兴义帮的关系,应该是真的。兴义帮所图不就是钱嘛,马镖头都缴了买路钱,他们定是不会动我们的。没事的。”
秉诺听归听,但还是坚持己见,说:
“可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总是要做最坏的打算。那兴义帮没来劫镖最好。万一来劫了,我们这些人即便加上镖局的人,五十辆大车啊,我们根本护不了。况且,此去山琼路途遥远,诸多山头,万一冒出群流匪。这都是预料不到的,变数太多。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再备一支队伍沿途护卫。双保险,小心些总不会错的。”
秉诺的一番话,韩见之倒是听进去了。
一来,护送此批稻谷实在意义重大,他不敢冒丝毫风险。秉诺那句再小心都不为过,确实说到他心里了。
二来,他不懂这些江湖规矩。也是担心,这些山匪的承诺并没有那么可靠。万一兴义帮违背与安鼎镖局的约定,自己又能拿他们怎么样。
韩见之于是说:
“只是,礼部、商会的人本来就少,又不会武。这再护卫,也派不出人啊。”
宋书言见韩见之已被秉诺说动了,想想他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也就是建议说:
“这有何难。驻京护卫师,驻守京郊的京师,从他们里面借一批人来。不就行了。”
韩见之听了哈哈大笑,说:
“聪明,聪明啊。这驻京护卫师,不怎么熟悉。就京师吧,我和程将军打过交道,是个明大义的人。”
他说着看向秉诺说:
“哈哈,忘了忘了。秉诺父亲是个深明大义的人。”
韩侍郎倒是与秉诺想到一块儿了。
以秉诺下午的观察,他判断驻京护卫师怕是不能用的。想来只有京师。
但是韩侍郎评论父亲的那句深明大义,他听了倒是惊奇。父亲明明与韩侍郎起过争执,还私下打探他与临州百姓遇袭一事的联系。韩侍郎怎会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
算了算了,这些都不是要紧的事。当务之急,是先把护卫的事安排妥当。
秉诺是见识过兴义帮实力的,而且这过去了一两年,怕是他们规模还要再壮大些。而且此次沿途遇险都是自己布的局,他必须得做到万无一失,确保稻谷安全。
秉诺只是微微笑笑,出言说:
“我还有一个建议。若请京师派员护卫,可否请他们届时着便装。他们装作商队的样子,跟在我们前后。我是担心,若他们着军服,怕是会引起山琼边境驻军的误会。
另外,我们之前上书,希望朝廷以官粮的规格护送此批稻谷,被否了。此次与京师联系护卫一事,只要朝廷首肯,我们是不是得低调运作。免得朝廷中,有人异议我们借用他部资源,招惹不必要的是非。”
韩见之听罢表示赞同,说:
“都是好建议!秉诺心细,确实这些都得面面顾及到。我这就去报与文尚书,若他同意,便请京师出面相助。”
秉诺这哪是心细啊。他一来是担心,京师兵士着军服护卫车队,会打草惊蛇。二来,是怕部署中会走漏风声,被兴义帮提前知晓。
一切如秉诺的计划,顺利进行。
文尚书亦是对增添护卫一事表示赞同,更是对秉诺的两个建议夸赞有加。
文远密报朝廷,得了许可后,他带着韩见之,亲自前往京师拜会了程坚,商议护卫一事。
文尚书的为人程坚素来敬佩,且文尚书现在颇得圣心,此事又涉及两国互市一事。程坚立刻就表态,定会全力配合。
他即刻便喊来了黄力捷,要他马上着手准备,选护卫百人,分作两队,护卫运粮车辆。并要黄力捷随车同行,一切都听令于韩侍郎。
文远没想到程三爷如此鼎力相助,再三谢过。
他出来后,与韩见之感慨,道:
“真是虎父无犬子啊。程将军如此顾大局,这样的家教,方才教出秉诺这么好的孩子来。”
韩见之深表赞同。却不知,秉诺在礼部连打了几个喷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