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唐觉醒者——杜甫(此篇完结)

临行前小舟旁,河水滚滚而来滔滔而去,辽阔而悠远的江面尽头,一轮落日慢慢西沉,极目远眺河面波涛起伏,慢慢吞噬着如血残阳。亮起的点点灯火,在小船的起起伏伏中明明灭灭,像像极了内心的挣扎。孤凄的火光引动烦乱思绪,似长风追忆旧影残,凭栏一望尽霜寒,江上摸鬓角白发临风独自叹。他想起此时流放夜郎的李白,梦里的他忽然回到自己身边,不知他是怎么穿越千里来到自己梦中?回去的路途既黑暗又遥远,会不会有危险?念君几声千帆过尽,对酒当歌知音何去?遥寄那年花开,星君如月流光相皎洁,聚散为那般?云岚风动,草木摇曳,山河终日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内心的悲苦像长江之水一样滔滔不绝,一个人的落寞与江水的哀号融合在一起,让他感受到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对酒当歌的记忆随着东逝水匆匆而去。曾经的白玉盘里曾盛满了盛唐明月和天宝珍馐佳肴,他与李白等好友曾一度“但愿长醉不愿醒”。后来的李隆基,开元盛世用光了他所有好运,一番挣扎长安虽然收复,但他的子子孙孙大多数沦为朝堂吉祥物。接下来风雨飘摇中的大唐,一个个阉人步入舞台中央,轮番上演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而此时的杜甫尚未磨灭热情,依然怀揣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念,行走天地间。面对人微言轻的局限性,对真实价值的孜孜追寻,他用励精图治鞭策自己,求无愧于心。有人策马扬鞭,沙场厮杀,矢志不渝地追逐功业。有人沉醉繁华,纵享物欲的盛宴,而他只想达济天下,落木和长江的喧哗下,神秘的自然力量赋予他思想的绵绵不绝,为了心中那份执着,他一路颠沛流离向前。

安史之乱后不久,杜甫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年冬天,因公务在身他从华州去洛阳,一路之上亲眼看到战争带给人民妻离子散的惨状,胸腔烧成一团火 ,灼伤之痛时时舔舐自己的心,无比痛恨却无可奈何。曾经开元盛世的街道上,比肩接踵车水马龙,喜气洋洋的人群热闹非凡。如今废墟上穿行的往来人群中,饿的前胸贴后背的饥民,双目无神行尸走肉般从杜甫身边经过。本该活泼开朗的孩子,在最天真烂漫的童年,眼中却充满了茫然和不安,他们失去了童真的无忧无虑,稍大一点便被拉出去当兵,家家往外抬死人,父亲哥哥们纷纷被战争夺走,家里的顶梁柱化作白幡悬挂于门口,母亲撕心裂肺哭儿,妻子哭丈夫的声音时不时传出。街头巷尾弥漫腐尸的味道,废墟荒草中传来饿殍呻吟声。战火的无情蔓延,让曾经安逸的家园变成了炼狱,人们流离失所,无处安身,脸上绝望之色掩盖了悲伤,吃一口饱饭是眼前唯一的奢望。就连作为颜鲁公(相当于国家检察院的院长)颜真卿名垂书坛青史的《乞米帖》便诞生了——“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秖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千烦也。真卿状”。当时受安史之乱重创,恰值关中大旱、江南涝灾,加之宰相元载推行“厚外官而薄京官”的俸薪政策,导致为官清正、毫无积蓄的颜真卿生活异常拮据。他和夫人带头一日三餐以粥度日,数月之后,罄竭瓢空,遂决定像好友李光进借米。身居高位的他都到了借米度日的程度,况且是平常老百姓。杜甫一路所见,他深深体会人民所受战争之苦及其对安史叛军的痛恨,写下了名扬千古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悲天悯人的情怀下,用诗记录下历史上最沉重的悲剧,从此伟大的诗圣涅槃而生。

大唐的某日,贬谪途中的杜甫走在新安县街道上,眼前人声鼎沸车仰马翻,兵车隆隆声,战马嘶叫声,阵阵传来。一个个衣衫褴褛的壮年男子被押解而来,原来是吏役点名征兵。他们脸上大写着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很快被逼迫着换上戎装,肩膀上扛着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一步一回首向着有去无回的前线前赴后继。被征军青壮年的父母和妻儿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他们大声呼喊自己的亲人,见到亲人扯着他们的衣衫,捶胸顿足大哭,边跟着走边流泪叮咛,泪水铺天盖地。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烟尘遮住,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一个个家庭中的主要支撑主都被抓走了,剩下来的老弱妇幼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之灾。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家带口前来奔走来送别,只怕余生再也不见。杜甫实在不忍,便责问新安吏:新安是个小县,人口不多,连年战争,还会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吗?”新安吏说:“兵府的文书昨夜下达,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杜甫继续追问:“出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怎能守住王城呢?这不是屠害家庭吗?”官吏轻蔑道:“我们不管那么多,只是奉命行事。”杜甫知道多说无益,只得摇头叹息。

他踩着沉重的步伐看向人群,一个胖胖的青年母亲来送行,她整整孩子衣衫,掩面痛哭,胖青年擦擦母亲眼角泪水,头也不回的疾步离去。而瘦弱的青年,一个人孤零零的无人陪送,他用袖口擦擦眼泪,回头望望远处房舍,那大约是家的方向吧,好好看看吧,最后一眼的观望怕是一生。远处的河水,不分昼夜向东流,滔滔而去的流水,像他们的眼泪一样日夜不停息,黄昏的时候,依旧回荡在远处青山里,闻之怆然涕下。杜甫含泪道:“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哭干了眼睛,会伤了身体的。我大军去攻取相州,大家不是日夜都盼望着平定吗?平定后可以很快回来与家人团聚。再说这场战役里,咱们的朝廷举正义之师,乱军已节节败退,收复失地近在眼前。而且主将对于战士的爱护,也一目了然,送行的家人们,你们不要哭得那么伤心,这样子他们路上也不安心啊!以我对郭子仪的了解,他定会像父兄一样爱着你们儿子的。”一个个士兵听见他说话含泪不语,杜甫看着这些人,他们刚从军的时候,官吏会在他们头上绑一个头巾,可时至头发花白,他们依旧要冲锋杀敌,可见当时朝廷的压榨是多么的民不堪命。

过了新安县,夜晚投宿于石壕村一农户中,晚上想煮点粥招待杜甫,奈何米缸空空。看这户人家实在穷得揭不开锅,杜甫没办法,只得把随身携带的干粮,拿出来分给了这一家老小。夜晚昏暗的油灯,趁映着一家人的愁眉苦脸,老夫妻对杜甫谈论着三个儿子的点点滴滴,他们的眼里没有眼泪,娓娓道来的声音悠远,仿佛置身事外,说的就像别人家的故事一样。沉默空间,外面嘈嘈杂杂的声音响起,杜甫问怎么回事?老太太顾不得回答,急忙对老头说:“官家又来抓兵了,你赶紧逃走吧,这把老骨头被捉了去,也只有死路一条了。”说完推着老头就往外跑,老头来不及告别,便飞速跑出屋子,一跃翻墙而去。外面的官吏大声呵斥:“家里还有活着的话,能喘气的赶紧滚出来。”老太太哆嗦着走出去,官吏们凶神恶煞的架势,吓得她直哭,凄厉哭声划破夜空,树间的鸟儿都不忍听下去,纷纷飞走了。官吏不耐烦的说:“好了、哭的这般难听,再哭割你舌头……”老太太一听,吓得顿时不敢哭了。她抽搭着小心翼翼对官吏说:“家里三个儿子,都被抓去邺城当兵了,最近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都战死了,这是没法子的事。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孙儿需要养活,没有干农的壮劳力,眼下吃饭都成问题,只能草根树皮的填肚皮,苟且偷生也算喘口气,死了的就死了吧,好歹解脱了,来世托生好人家,吃饱穿暖不再被拉去打仗就好……”说完她低头不停的哭。一个眼神无望的老母亲,面对两个儿子的死亡,竟可以这样冷静和盘托出,世间最苦不过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她已经麻木到面对儿子死亡,却无动于衷了。她接着又说:“家中再也没有男人可以去当兵了,还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总不能让他也去当兵吧,儿媳妇因为孙子太小没有改嫁,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裙在,也不方便出来见人,官爷们不要怪罪……”我虽年老体弱,请允许我跟从官爷们,应征到河阳去,至少我还有为军队做早饭到的力气。”官吏们见抓不到壮丁,无法回去交差,只得带上老太太一起走出家门。入夜了,说话的声音渐行渐远渐无……但耳边好像还能听到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好像眼前有个老太太看着襁褓中的小孙子,不忍离去的决绝眼神,让人不忍直视。杜甫眼里的痛惜,心中的悲悯化作一曲《石壕吏》。在那个年代用他的良知,为历史留下最有力的见证,《石壕吏》中没有血淋淋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是最让人疼彻心扉。最好的诗是在生命的苦难中,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完成,最好的文学不会成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装饰,这一点杜甫不负千秋万代盛名。

天亮的时候,他留下身上仅有的一点点钱给了逃走回来的老头,含泪告别这家人。行走在清晨的街头,井栏上的辘轳架早已冰冻,雪水冻成一个个冰凌,像钟乳石一样矗立在屋檐下。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中,寒风吹来好似利剑,衣衫单薄不能抵御这严寒,他冻得紧锁身子,抱着双臂继续前行。眼前的这个地方十户中有□□户穷的叮当响,屋里没有任何取暖的碳火,只能点燃蒿草逼走寒意取取暖,人们终夜冻得睡不着,唉声叹气坐起来盼望天快点亮起来。老百姓的日子捉襟见肘举步维艰,他无法对那些如野鸭鸣噪不已的庸俗之人细说,说了他们只会嗤之以鼻,也只有自己这般忧国忧民之胸怀才能体会。

关西这边青壮年都派去当兵了,连农忙时节都不会放他们回来帮忙抢收庄稼,主要劳动力都不在,种田这种苦力无人胜任。哪怕有壮实一点的妇女,也不如男人,她们承担不了太重的力气活啊!“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可是当地的县官还要分派租税,到底要老百姓从哪里来交租税?直接的王炸脱口而出,如果对天下苍生没有痛心疾首的关切,他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用这么直白的句子,他不怕惹怒统治阶级吗?不怕、怪不得这些人被一再贬谪 “租税从何处”这句统治者看不到吗?看不到的,因为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看来唐帝国内部体制的腐朽已病入膏肓。老百姓的苦难与统治者有什么相干?只要国库充盈,韭菜多一棵少一棵又如何?他的诗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不加任何修饰,他对生命的博爱远胜过任何好听的语言,所以才能这样直接大胆说出来。诗好不好没那么重要,直接的逼问出来,直接替老百姓控诉发声,哪怕再一次牢狱之灾,哪怕粉身碎骨又如何?这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杜甫的反战情怀,已达到忍无可忍。“边庭流血成海水,吾皇开边意未己”。他痛恨战争的流血牺牲,说边疆的战争流出来的血像海水一样四处蔓延。不过在这里他不说唐而是引用汉,这引火烧身的大胆发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就这样在民间不断发出质疑声,直到这些声音在民间变成反抗战争的巨大力量。当汉武帝(这里的汉武帝是当时帝王)不断发动战争只为增加一点国土面积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死无足重轻,山东200个州县的农家村落已经没有人种田,男人都被抓去打仗了,多少家庭支柱?在统治者的脑洞大开下,舍弃父母至亲,拿自己鲜活生命为帝王那点宏图大业,前赴后继充值了阎王业绩。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只有逼不得已,才能生出这样的呐喊,可见老百姓的悲哀已无处释怀。三吏三别中,杜甫用一针见血的手法,把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悲惨事件一五一十记录下来。如果没有他的记录,我们固有思维中的唐朝,是一个贵游文学中的辉煌盛世,只会觉得漫天纸醉金迷飘落的大唐天空,将奢华发挥到前无古人。直到杜甫的悲愤呜咽发出,我们看到了盛世繁华的背后,有这样的惨烈悲剧上演。杜甫对战争的憎恶,是心怀苍生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帝王攻略。膏粱锦绣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我们看到了一个“室内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悲惨世界,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他在艺术上的词汇精炼到弹无虚发,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场面令人不忍卒读。如果没有他,我们只会想象盛唐九州无病呻吟的贵游文学里的白月光。少年欢喜李白 ,剑气驱影酒色财气纵横四海的人生,是何等的快意恩仇?那时有些鄙夷杜甫,觉得他像一个广场舞大妈,为了几根破茅草叽叽歪歪,经年后明白了他的情怀,读懂他的厚重后,便看破世间百味。

圣人是儒家教化产物,儒家制定出条条框框让人去遵循,如果不遵循便是大逆不道,先君臣后父子,誓死效忠绝不苟且。儒家的人格典范必须是有担当的正人君子,所以杜甫的诗里,强调家国天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李白是诗仙,仙当然不会在人间腾云驾雾,当君王无道,就归隐山林,得时而驾。所以儒家规划的条条框框,在道家眼里就是遍地荆棘,妨碍自己前行。道家认为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何不及时行乐,过好每一天,这也是李白的洒脱养成吧。而杜甫灵魂的伟大需要在世俗卑贱中圆满。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深奥,在于拖展两面性,不必争论恕短恕长 ,李白杜甫并肩而立,担子一头一个的两个人平稳占据了诗词世界。如果他也近李白,一味邯郸学步,千篇一律中,那么文学彻底宣告灭亡,李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杜甫眉头皱了整个安史之乱,这就是诗仙与诗圣,道家与儒家的各自人性取向。

说起杜甫李白王维,肯定绕不开那场造成大唐灭顶之灾的安史之乱。安禄山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起兵口号是“诛杀杨国忠”,这等于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不用安禄山这个肥仔动手,借刀杀人于马嵬驿,这家伙确实有两把刷子。世人认为安?山起兵原因是复仇,其实不然,他俩确实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诛杀杨国忠只是安?山起兵的一个借口而已,私欲的膨胀使得这个人为所欲为。这其实与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起兵打着“清君侧、诛晁错”是一样的借口,因为起兵之前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口号,那将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晁错后来被汉景帝所杀,七国之乱仍然继续进行。安史之乱的本质原因,是唐朝连年对外扩张的结果。唐初、军事制度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府兵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士兵不用交税,平时没有战争发生的时候,当兵的就去地里干活,到了战时迅速集结起来,听从朝廷统一调令。这样的好处是,大量节省军费的开支,但这种府兵制度随着唐朝连年对外扩张被废弃。后来唐统治阶级的野心勃勃,对外扩张达到膨胀的程度。安史之乱之前,唐玄宗派大将军高仙芝,一路远征到帕米尔高原,与远在中亚的各个帝国进行交战。连年对外作战,府兵制度自然不合时宜了,所以李林甫建议唐玄宗把府兵制度取消了,换成了募兵制度。募兵制度导致军费开支巨大,同时将领与士兵长期相处中,军阀不可避免的就出现了。再加上唐玄宗老年昏聩,竟然允许藩镇自性掌管财政,有钱有权有军队的军阀,人性的贪欲下,逐渐演变成以前的诸侯国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藩镇的实力迅速崛起,超过了唐朝的皇室实力,动乱也就在所难免了,一旦有个触发点,便一触即发。于是借助李隆基奔六的残年里,再一次荷尔蒙井喷,造成了大唐决堤之灾的安史之乱。王维李白比杜甫都要大很多,他们经历的开元盛世,远比杜甫多出很多,所以他们诗词中有对繁华的颂扬部分 ,而杜甫很不幸一生都纠结在安史之乱的民生疾苦中。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苦难铸就成功,他一生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期,一首《登高》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那年吴侬软语的江南落红无数,黛瓦白墙,飞檐翘角,小桥流水悠悠。诗意的栖居地,令人向往的梦里水乡里,没有比这更美的相逢了,杏花飞雨,只是暮春时节落花纷飞,将这场相逢涂抹上悲**彩。流落在街头的李龟年,与杜甫重逢在落花里,经历了前尘种种磨难,两个人不胜唏嘘。他们相识在少年时期,那时候的李龟年是大唐的顶级音乐人,当红炸子鸡,常常出入富贵人家,是岐王、崔九等府邸的座上宾,能亲眼目睹他一展的风采,就像今天见到顶流明星一样。诗酒趁年华的杜甫,自然常常去给他的天籁之音捧场,只可惜,时移世易,安史之乱后,两人各自离散。多年后的暮春,落花流水里故人相见,高楼远眺,丝丝微风拂面,望不尽的落花纷纷坠落,恍若隔世间,沮丧从两个人的眉间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并肩而立默默无言靠在栏杆上。用心中那份戚然,祭奠自己最后的邂逅,也祭奠那年开元盛世。

后来王维产生了与政治繁华告别,山水中找回自己。李白依然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最后仙逝于漂泊途中。而杜甫直接回到烟火人间,守着妻儿老小承欢膝下。时而挥毫泼墨,笔不停缀 ,时而小桥流水间,看农田中来来往往的人。有人空着手,悠然步行,有人扛着锄头,匆匆回家,有人骑着水牛,不急不缓地从桥上经过。生命几经波折后,尽显轻盈,家里被妻子收拾的窗明几净,半窗花影绰绰,一缕茗香入喉,光阴柔软,内心逐渐平静。孩子拽住父亲的衣角,就怕他再次离去,小女儿搂着他的脖子撒娇卖萌:“父亲、父亲我再也不松手了,一松手你又不见了……”妻子含笑看着爷俩。孩子稚嫩的声音犹如清风拂面,清凉泉水般,丝丝缕缕缓缓流过心间,把多年以来心中积压的忧愁一扫而光。等心底花开,漫天花雨倾城而下,刹那开朗,天地豁然明媚。回首人间往事,曾经山枕寒流,空城寂寞,原来、沉舟侧畔,千帆早已来来往往,山穷水尽的拐弯抹角处,便是峰回路转。当绿树成荫,有花香袭人,晨曦微露,黄昏渐暗月色如水的时候,独倚窗前,遥想年少时的富贵生活,前半生逍遥快活,后半生贫困潦倒确实对不起自己这身臭皮囊,如果再一次为妻儿遮风挡雨,如果用一世的惨淡经营,换去他们一生衣食无忧,那么他甘之如饴。

国外尊崇上帝,教堂里供着上帝圣子圣母圣灵,供自己时时去忏悔。而国人尊崇家园亲情,祠堂里供着列祖列宗,供自己时时祭拜。四十三年后,杜甫的孙子不忍他魂魄流落异乡,步行千里背起他的骸骨,回到家乡以便自己祖父入土为安。孙儿来到元稹府上,恳求他为爷爷写墓志铭,作为当时高官的元稹,盛情款待了这个无权无势的平常人,只因对杜甫的崇敬,没收他一分一毫,(唐代墓志铭的收费是很高的,元稹的收费价值约等于北上广黄金地段一套一百多平住房)他挥笔写下《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1],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逮至汉武帝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怨哀悲离之作[2],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祔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为文,拜余为志。辞不可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系曰:昔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命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属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岁馀,以直言失,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事。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美于首阳之前山。呜呼!千载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理论文献资料,大才子元稹是历史上第一个高度评价杜甫人品与诗品的人,他给我们清晰展现一个忧国忧民,对世人披肝沥胆,对政治保持高度热情,坚韧不拔胸怀宽广的杜甫形象。他坦荡且坎坷的一生,无愧于天地良知,无愧于诗圣盛名。多年后杜诗的流传元稹功不可没,他写的墓志铭更是对于研究杜甫,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性。因元稹的如椽大笔,我们清晰看到了一个时代的伟大觉醒者,他的文学舍弃了贵游对繁华的称诵,将人性拉回到现实生死道场中,杜甫该是古文运动者的雏形倡导者。经年后,读懂了他,也看透了人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