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柒的话,如同投入死水潭中的一颗石子,在凝滞的大殿中激起了一圈细微的涟漪。
“对质?自证清白?”御座之上,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那无形的威压似乎略微收敛了一丝,给予了这垂死挣扎一个机会。“你有何法?”
赵高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恭顺,尖声道:“陛下,巫蛊大罪,铁证当前,何必容此妖人巧言辩驳,徒耗时辰?”
李斯却微微抬眼,看向吴柒,冷静道:“陛下,既其言有法自证,不妨一听。若其言虚妄,再治其罪不迟。”他需要更清晰地评估这个“异数”的极限在哪里。
吴柒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他不能直接说出系统,更不能提及任何超越时代的科技。他必须利用这个时代所能理解的逻辑、观察和有限的“异术”印象,来构建自己的防御。
“陛下,”吴柒目光扫过那丑陋的人偶,声音沉稳下来,“臣请近观此物。”
嬴政略一颔首。一名郎官将人偶拿起,送至吴柒面前,但仍警惕地保持着距离。
吴柒无法触碰,但他要求道:“请将此物置于亮处,翻转,让臣细观其背部、底部,以及捆扎麻绳的结扣。”
郎官依言而行。殿内烛火明亮,吴柒凝神细看,同时,脑海中【基础优化推演】模块将视觉信息放大、分析。
“陛下,诸位大人,”吴柒缓缓开口,开始了他的反击,“此人偶,初看之下,确是诅咒之物无疑。然,细察之,破绽颇多。”
“其一,材质与做工。”吴柒目光锐利,“此人偶以寻常粗麻捆扎,内填亦为普通絮棉。其上的朱砂,色泽鲜红刺目,然诸位请看,人偶背后字迹边缘,以及麻绳捆扎处,朱砂浸润痕迹过重,甚至有些许晕染。若此物乃臣精心制作,用于诅咒陛下,必当隐秘珍藏,何至于让朱砂潮湿未干便仓促藏匿?此不合常理之一。”
他顿了顿,让众人消化这个细节。李斯的目光微微闪烁,似乎想到了什么。
“其二,泥土与痕迹。”吴柒继续道,“臣所居清幽阁,院内为夯土,屋内地面亦每日由寺人清扫。然,请观此人偶底部,附着之泥土颜色深褐,略带黏性,且夹杂极细微的碎石颗粒。清幽阁院内土质偏黄,干燥沙质,绝无此等深褐黏土!此泥,来自他处!”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微变。那郎官都尉下意识地低头看向人偶底部,脸色微微一僵。
“其三,银针与手法。”吴柒的声音愈发清晰,“此人偶心口所插银针,共三枚,深入絮棉。然,针尾排列散乱,力道不一,绝非熟练者所为,倒像是……匆忙之间,胡乱刺入。若臣心存诅咒,恨意滔天,行此大逆之举,岂会如此草率?”
赵高冷哼一声:“强词夺理!材质寻常乃为隐匿,朱砂未干或是新近施法,泥土或许是你从别处沾染,手法草率更可见你心术不正,仓促行事!”
吴柒并不直接反驳赵高,而是转向御座,掷地有声道:“陛下!此三处疑点,环环相扣,皆指向一事——此人偶,并非在清幽阁内制作,亦非精心藏匿,而是由他处带来,在极短时间内,被人仓促塞入臣榻下暗格之中!”
他目光扫过赵高和李斯,最后落回嬴政身上,语速加快,逻辑层层推进:“陛下可曾想过,若臣真要行此大逆之事,为何要选用如此易查的寻常材料?为何不将朱砂晾干再藏匿?为何会沾染上清幽阁绝不可能有的异色泥土?又为何在施法时如此慌乱草率?”
“答案只有一个,”吴柒斩钉截铁,“此物,乃栽赃陷害!有人欲借陛下之手,除臣而后快!”
“至于何人能避开守卫寺人,将此物放入……”吴柒话锋一转,并未直接指控任何人,而是运用了推演模块分析出的最大可能性,“清幽阁守卫看似严密,然白日臣往石室,阁中空虚。郎官立于门外,视线必有死角。寺人负责洒扫,出入频繁。若有心人熟知郎官换防间隙、寺人行动规律,或买通其中一人,趁隙潜入,放下此物再悄然离去,并非不可能!”
他看向那名面如死灰的年轻寺人,又看向郎官都尉:“或许,搜查之时,指引都尉径直走向那处隐秘暗格之人,便值得深究。”
那郎官都尉脸色骤变,猛地看向身边的副手,而那名负责引路的卫士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慌乱。
“陛下!”吴柒最后重重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地砖,“臣之清白,系于陛下明察!此人偶来源、其上泥土、指引搜查之人,三条线索,顺藤摸瓜,必能水落石出!臣愿接受任何查证,若最终证实为臣所为,臣甘受车裂之刑!但若臣蒙冤,请陛下还臣清白,并严惩构陷忠良、亵渎天威之徒!”
一番话语,如连珠箭发,条分缕析,将看似铁证的死局生生撕开了一道裂缝。他没有咆哮喊冤,而是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观察和逻辑,将疑点一一摆在阳光下。
殿内陷入了更深的寂静。嬴政的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极轻地敲击着。他那双隐藏在旒珠之后的眼睛,锐利如鹰,扫过殿下跪着的吴柒,扫过神色各异的赵高、李斯,扫过那脸色苍白的郎官与寺人。
帝王之心,深如渊海。他厌恶背叛,更厌恶被人愚弄。
“廷尉。”良久,嬴政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人生死的重量,“依他所言,给朕,彻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