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帝心震动

“朕,知道了。”

这四个字,从嬴政口中吐出,轻飘飘的,却仿佛耗尽了这位帝王极大的心力。没有雷霆震怒,没有厉声驳斥,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压抑的平静。然而,正是这种平静,让吴柒感受到了一种比暴风雨更令人心悸的暗涌。

嬴政不再看吴柒,也不再看向那幅象征着无上功业的舆图。他缓缓踱步,回到那张堆放着简牍的紫檀木案后,坐了下来。牛灯的光芒将他一半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那紧蹙的眉峰和抿成一条直线的薄唇,显示出他内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风暴。

吴柒垂手肃立,不敢打扰。他知道,自己刚才那番关于徭役之重的直言,如同一把重锤,敲碎了包裹在“必要代价”外的坚硬外壳,将内里血淋淋的现实——民力枯竭、怨气潜藏、统治基石正在被侵蚀——**裸地暴露在这位缔造者的面前。这对于一个坚信自己功盖三皇、德超五帝,追求帝国万世永续的帝王而言,其冲击力不亚于一场心灵的地震。

嬴政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案面上划过,发出极其细微的沙沙声。他的脑海中,此刻正翻腾着无数画面与思绪。

他想起了数年前,巡游至博浪沙遇袭,虽未受伤,但那支力道千钧的铁椎,以及事后迟迟未能抓获的主谋,是否正是那潜藏怨恨的一次爆发?他想起了各地郡守奏报中,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盗匪滋扰”、“黔首逃亡”事件,是否正是民不堪命的零星征兆?他想起了李斯、冯去疾等重臣,虽未明言,但也曾委婉提及“民力宜惜”、“工程或可稍缓”的建议,自己当时是否过于刚愎,一概置之不理?

吴柒的话,像是一根线,将这些散落的、被他刻意忽略或压制的信息碎片,串联了起来。尤其是那句“陈胜吴广之变,其直接诱因便是‘失期,法皆斩’”,如同一声警钟,在他耳边嗡嗡作响。他毫不怀疑秦军的战斗力,也不怀疑律法的威慑力,但如果……如果真到了成千上万被逼到绝境的戍卒同时揭竿而起的那一刻呢?地方郡县那些主要由文吏和少量郡兵组成的统治机器,能否抵挡?

还有那“丁女转输,老弱耕田”的景象,虽然只是吴柒口述,却在他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令人不安的图像。帝国的根基是农业,是粮食,如果耕种者尽是妇孺老弱,赋税却分文不减,长此以往,国库必然空虚,军心何以稳定?

他追求长生,渴望帝国永恒,但若帝国从内部开始腐朽,长生又有何意义?他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是为了建立前所未有的秩序与功业,而不是为了亲手埋下颠覆的种子。

一种深刻的、冰冷的恐惧,夹杂着被冒犯的愤怒,以及一丝不愿承认的、对自身决策的怀疑,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他从未像此刻这样,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那看似坚不可摧的权力,其下竟涌动着如此汹涌的暗流。

“可持续……”他低声重复着吴柒之前提到的这个词,仿佛在咀嚼着一种全新的理念。他惯于征服,惯于索取,惯于用最强的力量去达成目标,却很少思考“持续”的问题。在他看来,只要帝国足够强大,就能永远索取下去。但现在,有人告诉他,力量有其极限,民力有其穷尽之时。

这种认知,对他固有的统治哲学,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吴柒身上,那眼神复杂得难以形容。有审视,仿佛要重新评估这个海外客的价值与威胁;有深思,在权衡其言的可信度与可行性;更有一丝极其隐晦的、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依赖?在这纷乱如麻的困局中,这个手握“天书”、见识迥异的年轻人,似乎成了他唯一能窥见另一种可能性的窗口。

殿内的沉默持续了许久,久到吴柒几乎以为嬴政不会再开口,或者会下达某种不可预测的命令。

终于,嬴政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仿佛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沉凝,不再有之前的沙哑,却更加厚重:“吴卿,你之所言,朕……需细思之。”

他没有立刻采纳,也没有否定,而是选择了“细思”。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重大转变。意味着他将吴柒的话,真正放入了帝国最高决策的考量范畴。

“然,”嬴政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刀,“变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徭役之制,关乎国本,涉及诸多利害。如何改,从何改,尺度如何把握,绝非易事。朝中诸公,亦非尽能理解。”

他在陈述困难,也是在试探吴柒是否有更具体的、能应对这些阻力的方案。

吴柒心中稍定,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他躬身道:“陛下圣明。此事确需慎之又慎。臣以为,或可先择一郡,或择一特定工程,如骊山陵役,进行小范围试点。依臣所献‘定员轮替、核准总量、改善待遇’之原则,试行新法。以观其效,以验其弊。若果真能提升效率,安抚人心,而未生乱象,再逐步推广至他处。如此,进退有据,风险可控。”

他再次提出了“试点”的概念,这是一种极其稳妥和务实的策略,符合嬴政厌恶风险、注重实效的性格。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试点,这确实是一个老成谋国之道。既能验证新法的效果,又能将可能的风险限制在最小范围,避免全国性的动荡。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做出了决定:“便依你所言。骊山陵役,可先行试点。具体细则,由你与将作少府、司空及治粟内史共同拟定章程,报于朕览。”

“臣,领旨!”吴柒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应下。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个信号,标志着他的建言,正式进入了帝国的实践层面。

嬴政看着他,最后说了一句:“吴柒,莫要负朕今日之信。”

话语平淡,却重若千钧。其中蕴含着期望,也蕴含着警告。

“臣,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吴柒深深一揖。

当他退出那间幽暗的密室,重新呼吸到室外清冷的空气时,才发现自己的内衫已被冷汗浸透。回望那扇沉重的殿门,他知道,今夜之后,一切都将不同。帝心已动,而他,正是那只搅动了风云的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