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何为永续

密室内的烛火,似乎因两人之间那沉重而关键的对话,燃烧得更加缓慢,光影摇曳,将君臣二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拉扯得忽长忽短。嬴政那句“莫要负朕今日之信”的余音尚在,新的、更根本的问题,便已从他深邃的眼眸中浮现。

他并未满足于仅仅在骊山陵役进行试点。那更像是一个技术性的验证,一个针对具体弊病的修补。而此刻,他想要叩问的,是支撑帝国存在的终极基石。

“吴卿,”嬴政的声音在沉寂后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抛开所有具体事务、直指核心的穿透力,“你言及‘可持续’,言及‘优化’,言及避免‘分崩离析’……那么,依你‘海外’所见,一个帝国,欲传之万世,究竟何为其根本?何为……‘永续’之基?”

他不再问具体策略,而是问“道”,问那超越一朝一代、似乎永恒不变的统治真理。这是比询问秦政利弊、徭役轻重更加宏大,也更加难以回答的问题。它触及了政治哲学的核心,考验的是吴柒对文明兴衰本质的理解深度。

吴柒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下来。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用零散的比喻或技术性建议来应对。他必须构建一个连贯的、有说服力的逻辑体系,来回答这位千古一帝对“永恒”的执着追问。

他微微闭目,瞬间,脑海中仿佛有星河流转,无数来自未来的历史教训、政治理论、经济学原理如同碎片般闪过,又被【基础优化推演】模块迅速梳理、整合,剔除掉那些过于超前或无法言说的部分,寻找着能与这个时代共鸣的表述。

片刻后,他睁开眼,目光清澈而坚定,仿佛穿透了历史的迷雾。

“陛下,”吴柒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带着深思熟虑的重量,“臣以为,帝国‘永续’,非系于一人之长生,非系于一道长城之坚固,亦非系于一部律法之严酷。其根基,在于二字——‘民富’与‘法活’。”

“民富?”嬴政眉头微挑,这个词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他也希望国库充盈;陌生在于,他从未将“民”之“富”置于如此根本的位置。

“正是,民富。”吴柒肯定道,并开始详细阐释,“此‘富’,非指少数权贵之家资巨万,而是指天下绝大多数黔首,能得温饱,有恒产,有余力。陛下,民若贫困潦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则求生之欲将压倒一切礼法恐惧。届时,任何一丝火星——无论是天灾,还是酷吏,抑或是一次延误的征发——都可能点燃燎原野火。反之,民若家有隔夜之粮,身有余帛之衣,则必惜其家业,畏法守纪,期盼安定。此便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足之民,乃帝国最稳固的基石,是抵御内乱外患最深厚的屏障。”

他将“民富”从道德层面提升到了统治安全的战略高度。

“然,‘民富’非凭空而来。”吴柒继续深入,“需有‘活法’以滋养之。臣所谓‘法活’,并非动摇秦法之根本,而是指律法、政策需如活水,能随时代、形势而变通,能滋养万物,而非冻结一切。”

“其一,法需‘养民’而非仅‘取民’。”他指向经济政策,“如今之制,重于征敛,田赋、口赋、刍槀、盐铁……层层叠加。固然充实府库,然若取之无度,则民无积累,富从何来?或可效仿先王‘十一而税’之精神,设定相对固定、合理的税赋比例,藏富于民。同时,鼓励耕织,推广农技,兴修水利,保护商贸流通,使财富能如活水般在民间滋生、流转。民间的富足,最终仍是国家的富足,此为长远之计。”

他在不触动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提出了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经济思想。

“其二,法需‘导善’而非仅‘禁恶’。”他指向法律与社会治理,“秦法精于惩戒,疏于引导。为何不能设立庠序,教化童蒙,使民知廉耻,明是非?为何不能旌表孝悌、奖励耕战,树立良善典范?律法之网捕捉奸邪,而教化之风培育良民。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方可降低统治成本,使民从‘不敢犯’变为‘不愿犯’,此乃更高层次的秩序。”

他小心翼翼地引入了儒家“教化”的概念,但将其置于法家框架的辅助位置。

“其三,法需‘通变’而非‘僵守’。”他最后指向制度的适应性,“陛下废分封行郡县,乃因时制宜之大创举。然,制度并非万年不变之铁律。若后世出现郡县制无法妥善解决之新问题,是否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补充?如同臣之前所建言,于郡县主干上,增添柔韧枝叶。保持核心框架的稳定,同时允许末端机制的灵活变通,以应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特殊挑战。此即为‘法活’,使帝国机体能保持活力,而非在时光流逝中逐渐僵化。”

他将“永续”归结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的结果,强调制度需要具备自我更新和适应的能力。

“故而,陛下,”吴柒总结道,目光灼灼地迎向嬴政,“‘民富’为体,提供帝国存续的物质根基与民心向背;‘法活’为用,确保帝国制度能与时俱进,保持生机。二者相辅相成,犹如阴阳相济,方是……‘永续’之道。非追求绝对的不变,而是追求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尽可能长久的繁荣与稳定。”

他描绘的,是一幅不同于绝对君主**和严刑峻法的统治图景,它更强调社会的整体繁荣、制度的弹性和文化的凝聚力。

嬴政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掌控着亿万生杀予夺大权的手,却微微握紧了。吴柒的话语,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 beyond 武力征服和律法威慑之外的另一种统治逻辑。这种逻辑,更复杂,更需耐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他固有的“唯力是视”的观念,但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对“长久”的追求,却又深深吸引着他。

何为永续?或许,答案就藏在这“民富”与“法活”四字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